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锐  李黔  尹虎 《断块油气田》2013,20(2):225-227
由于钻井过程中随钻测量工具应用的增加、随钻采集数据量的增大及钻井工程固有数据的密集性.在短时间内解释当前钻井工况愈加困难。如何高效利用这些数据来指导钻井作业,降低钻井风险,成为困扰钻井工程人员的难题。案例推理技术充分融合随钻采集数据和钻井实时分析数据,通过模拟人类的认知过程对钻遇的钻井风险进行推理分析,可以及时、准确地预测和处理钻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文中通过对案例推理技术原理进行研究,以井漏风险为例,详细介绍了基于案倒推理技术的钻井风险预测流程,并阐述了DrillEdge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其现场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实用,能够;住确快速地预测钻井风险,为现场作业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自动化智能化钻井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旋转导向钻井技术和地质导向钻井技术等近几年来钻井新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阐述了下一步钻井技术的发展方向,构建了自动化智能化钻井新技术的发展框架;通过开展随钻地震技术、近钻头测量技术等钻井新技术的研究攻关,实现钻井过程的随钻预测及自动控制;通过开展智能钻杆技术实现井下数据与地面数据及控制指令的高速率传输,最终形成闭环钻井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钻井。  相似文献   

3.
针对钻井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开发了钻井过程一种小型化信息监测系统。该系统集成了总线技术和红外气体检测技术,实现了数据采集的小型化,并开发了用于现场的信息评价和故障诊断的专家系统。利用数据远程联网技术,实现了钻井现场与基地的数据信息共享。系统不仅能够随钻监测钻井过程、录取准确齐全的钻井参数,还能够及时准确地对钻井过程进行状态判断;作为钻井现场的一个信息平台,可以实现钻井现场的信息交流,对数字化油田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鹤升 《测井技术信息》2005,18(3):33-39,16
在钻井过程中,随钻测井(LWD)采用新的全波声波测井仪器,它能采集可靠的声波数据。在北海白垩油气藏的钻机运行了最新的声波随钻测井技术,并把这些数据与电缆声波测井数据进行了对比。本文关注丹麦近海白垩油气藏的水平井得到的声波数据。把随钻测井提供的井下实时处理的相似系数数据,与以后处理存储的随钻测井数据、及电缆声波测井数据进行对比并评价其可靠性,目的在于开发有意义的实时质量控制参数。通过钻井过程中的随钻测井数据和钻井以后电缆测井数据的比较,研究在流体置换条件下泥浆滤液侵入对时差测量值的影响。在这方面,电缆测井的偶极横波数据和随钻测井四极测井仪的横波数据进行了比较。标准的随钻测井数据的辅助信息改善了随钻测井声波数据的分析,随钻测井密度成像与电缆测井电阻率成像相结合改善了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界面信息。当钻井以低角度通过一个声学上明显分层的储集层时,这些数据有助于评价对声波数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ͷ�²�δ�꿪�ز�Ŀ�϶ѹ������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石油钻探过程中,地层压力预测对钻井液密度的选择和合理井身结构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钻井安全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地层压力预测是通过对钻前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而获得预测结果,而在钻井过程中,则是利用随钻录井数据来监视正钻地层的地层压力变化。由于钻前地震预测的地层压力精度一般较低,因此,预测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只靠钻前的地震预测,其精度不能满足钻井施工的需要。文章基于灰色理论,提出了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预测新方法,建立了地层孔隙压力随钻预测灰色模型。该模型根据上部已钻井段的随钻监测结果,对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进行随钻预测。应用大量的随钻录井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验证,并成功应用于某油田几口探井。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其预测精度较高,能够满足现场施工的安全和技术要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地层孔隙压力随钻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钻井间电位动态测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井间电阻率测量技术,其是在综合研究国内外井间地震、井间电法测量技术的基础上而提出的。该方法通过录取钻井过程中由钻杆长度变化而引起的在钻井周围各测点的动态电位数据,并结合录井时-深数据,反演得到在钻井周围各测点的纵向电阻率曲线。在对各测点纵向电阻率曲线进行横向对比后,可解决复杂断块油气田的储层连通性评价、岩性界面识别、断层界面识别等生产实际问题。现场应用14井次,在不同方向的新老井处、断层、岩性变化带等区域共实施191个测试点。通过随钻测试电阻率曲线与新老井处的标准测井中的视电阻率曲线对比,1.5 m以上砂岩储层吻合率达到95.8%、断点吻合率达到98%、储层岩性边界识别吻合率达到100%,从而证明了随钻井间电位动态测量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尚晋  戴有福  杨晓峰  王爽  杜晶晶 《石油仪器》2012,26(2):28-29,34
为了可以更好地遥测井下数据和仪器状态,实现井下仪器和地面设备准确地进行双向通讯,文章研究了无线随钻仪脉冲信号编码技术,并对其时间码和组合码进行了详细地论述。通过技术研究和现场应用,证明了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这对于现场钻井施工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钻VSP技术是油气勘探新区获得突破,老区深入挖潜的关键技术。在不干扰正常钻井的前提下,井下VSP测量工具可接收地面震源激发的地震波信息。为了研究随钻VSP测量中的地震波场,介绍了随钻VSP测量系统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分析了其技术特点。利用格子法对一个理论地质体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别获得地表地震数据和VSP数据。对地表地震数据采用时间偏移算法进行处理,获得时间域地表地震剖面;对VSP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校验炮时间,根据校验炮时间数据可在地震剖面上有效确定钻头位置。研究结果可为下一步研究相关算法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国彬 《青海石油》2001,19(2):71-75
欠平衡钻井技术自1999年以来,已连续两年分别在青海油田柴达木盆地的跃东4井、南12井、南14井和跃6014井得到成功地应用。文中就跃6014井从地质情况、井控设备、欠平衡钻井技术、随钻数据分析等方面入手,介绍跃6014井下干柴沟组上段(E3^2)地层进行欠平衡钻井的施工情况和技术措施。并用随钻数据进行分析对比,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随钻测井资料的地层压力监测方法,能在钻井过程中利用随钻测井资料实时监测地层孔隙压力。首先,以WITS数据格式和TCP传输方式为基础开发了随钻测井数据实时采集程序,实现了随钻测井数据的实时采集;其次,根据邻近地区的已钻井资料建立初始压力监测模型,然后利用实时采集的随钻测井数据对目标井进行压力监测;最后,利用钻井过程中获取的地层压力信息(实测压力、钻井液密度等)对初始模型和压力计算结果进行校正,进而获取较为准确的地层压力监测结果。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随钻地层压力监测系统软件,介绍了其主要功能模块。该监测系统在南海莺琼盆地进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准确监测地层压力,运行稳定、操作方便、监测精度较高,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1.
陈锐  李黔  尹虎  袁本福 《断块油气田》2013,20(1):115-117
随着国内外钻井综合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钻测量工具应用的增加,钻井施工决策的准确性得到极大提高。目前,国内在管理、分析和应用钻井综合数据方面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制约了钻井工程技术科学化、信息化、智能化及自动化的发展。钻井风险实时监测与诊断系统,主要是通过对钻井工程数据和随钻测量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分析,结合多参数融合算法技术对井下钻井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分析,实现钻井风险监测与诊断的定量化和智能化。文中主要介绍了钻井风险实时监测与诊断系统的工艺流程及关键技术,并对其在辽河兴隆台油田的现场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监测与诊断钻井风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钻井工艺快速发展,及市场现状对录井行业的发展提出挑战,传统录井技术已不能满足录井施工要求;而随钻录井作业过程中,利用各方资料和数据及时、直观、快捷的进行井眼轨迹的准确导向及定位非常重要,随钻录井技术是录井行业必然发展趋势,文章浅析了随钻录井技术的现状,及随钻录井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随钻核磁共振测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新的钻井和测量技术可以提供越来越全面的井眼和地层评价实时数据。随钻核磁共振测井方面最新技术的应用正在帮助作业公司进行更为科学的钻井和完井决策,降低风险和非生产时间。优化井眼轨迹并提高油气井产能。  相似文献   

14.
潘祥光 《石油钻采工艺》1992,14(3):23-28,34
地层破裂压力录井技术随着石油钻井需要而发展起来,而且越来越显得重要,特别是计算机与综合录井仪联机,实现地层破裂压力梯度随钻实时录井,即随钻进行地层破裂压力梯度、地层压力梯度和当量泥浆密度模拟、计算与图表制作,为钻井井控及时提供十分重要的科学数据,受到用户欢迎。本文主要介绍Geoservices公司的地层破裂压力录井原理、方法及其资料在钻井中的应用,并对该模式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5.
现代石油钻井技术50年进展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回顾了石油钻井技术50年来的发展,着重对近20年发展起来的随钻井下测量与评价技术,井下钻井动态数据实时采集、处理与应用技术,闭环钻井技术,水平井钻井技术,大位移井钻井技术,多分支井及重入井钻井技术等给予了介绍,分析了其技术优势和潜力。明确指出了钻井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以有利于发现新油气藏和提高油气采收率为目标,向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石油钻井当中,钻井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像井下动力钻具、钻井液技术、计算机技术、高效钻头、随钻测试技术等,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成本、降低了钻井存在的风险性,还使钻井的速度有了一定的提升。未来钻井工程将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机械化,其能够减少钻井的复杂情况以及事故的发生。钻井技术的不断发展,井下事故的处理技术也将跟着不断的发展,处理事故将会更加迅速更加安全,可见对钻井复杂情况进行预防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地质导向钻井前探技术可有效提高钻井效率和成功率.将地质导向钻井前探技术分为近钻头前探技术、随钻地震前探技术和方位电磁波前探技术3类,结合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案例,对地质导向钻井前探技术中常用的近钻头测量、R-VSP、VSP-WD、边界探测、储层成像和随钻前视等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各种地质导向钻井前探技术分别从不同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欠平衡钻井条件下录井技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杰 《录井工程》2009,20(1):37-39,44
近年来欠平衡钻井技术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并已成为继水平井技术之后的第二个钻井技术发展热点。为做好欠平衡钻井条件下的录井工作,对欠平衡钻井技术特点、适用条件以及不同欠平衡方式对随钻录井资料录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欠平衡钻进过程中的录井实例,针对性地提出欠平衡钻井条件下常规地质录井、综合录井应掌握的技术关键点及录井设备配套、录井技术方法完善等意见。实际应用分析表明,对欠平衡钻井条件下的随钻资料录取、油气层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速绕丝钻柱双线电缆把底部钻具组合(BHA)和地面系统联系起来了,即使与最先进的泥浆脉冲遥测技术(MPT)相比,这种新技术的性能也使得与旋转导向系统(RSSs)、随钻测量(MWD)以及随钻测井之间的通讯变得更加可靠,其通讯速度比以前快几万倍。本文描述了该技术的开发,并对完成时即刻就能获得数据的优点、存储质量、钻井过程中钻井数据和评价数据的地面实时提供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陈树村  赵平 《国外油田工程》2006,22(2):25-28,31
近几年随着随钻声波测井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测井服务中遇到了更多钻井环境和地层类型,其中深水储层中疏松慢地层对随钻声波测井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研究,编制了一套该环境下声波测量程序,即在2~4kHz范围内进行低频测量.在该频率范围内,压缩波有很好的信噪比,虽然有钻井噪声,但数据质量仍很好.声波一般都发生衰减(或漏能,即辐射能量进入地层)和频散,其频散度取决于地层松软度(尤其是泊松比)和地层的径向变化.地层变化可通过对比数据频散分析结果与数值模型来评价.现场数据实例表明上述测量程序能够在慢地层中测得可靠的压缩波慢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