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9)
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个人的金融理财需求与传统金融服务供给产生尖锐矛盾,从而为具有普惠和便利特性的互联网金融理财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并对传统金融理财市场产生强大冲击。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金融理财快速发展的原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互联网金融理财在个人理财市场中的SWOT分析,提出互联网金融是未来金融的发展趋势,将为个人理财市场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改革。最后文章针对未来互联网理财环境下的个人理财市场的发展完善提出了一些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发展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3)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到互联网理财行为中。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理财渠道选择,提供了信息的公开透明度。本文提出,为了规范互联网时代学生理财行为,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学生自身也要提高理财风险防范意识,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基础上,获取更高收益。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3)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互联网理财市场规模逐步扩大。互联网理财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网络,聚集大量有实力的用户,不仅有效解决了资金沉淀问题,而且实现了商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的互联互通。互联网理财对金融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有利于发展惠普金融,满足大众多样化投资需求;有利于推动金融创新,促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优化配置金融资源,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消极影响包括:容易诱发金融风险;导致货币基金流动性过快;引发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金融业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0)
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在过去十年间发展迅猛。但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加,个人理财业务导致的金融消费者与银行的纠纷和法律诉讼事件数量也不断上升,金融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通过分析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的缺陷,并考察了日本对此进行的修法实践,以邻为鉴,为完善中国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4)
2013年是互联网金融元年,随着余额宝的出现,互联网金融引起了一股全民理财热,褒贬各半的评论将天弘基金推上了风口浪尖。本文将梳理互联网金融的来龙去脉,分析余额宝的优势与挑战,大胆预测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金融博弈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2)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催生了大量以"余额宝和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互联网理财对于金融业具有扩大货币基金规模、推动金融市场化、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和培育新型金融业态等积极影响,同时也具有金融风险增大、货币基金流动性过快、金融监管空白、抬高了传统金融的贷款利率等消极影响。从传统金融业、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监管三个方面提出了互联网理财对金融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7):206-207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挑战了传统金融行业,而以余额宝为首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更是一种大胆创新,它打破了传统银行业的垄断地位,全面促进了金融体制改革,实惠了民众,开启了全面理财的新时代。然而,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一些潜在的危机,互联网金融理财的风险控制问题日益严峻,法律相对滞后,本文以此为基础,阐述互联网金融理财的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3)
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自从去年6月份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以来,金融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理财"宝宝",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参与购买。然而,在投资呈现一片热潮的同时,互联网理财的各种风险必须被关注。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着手,分析了目前互联网理财的优势及其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以期能为互联网投资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4)
拟探究互联网金融理财用户忠诚形成机制及其在不同平台之间的差异。借鉴消费者忠诚和网络外部性理论构建互联网金融用户忠诚致因模型,并收集余额宝和薪金宝两个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用户的数据进行对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忠诚来源于满意的假说"仍然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理财服务,但满意的中介作用只存在于感知价值、感知愉悦性与忠诚的关系之中;平台类型对于网络外部性、感知愉悦性的影响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2)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金融市场核心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也伴随着新型互联网金融的产生逐渐下降,金融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格局。以商业银行为视角分析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对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理论与数据的结合,从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模式、盈利收入三个角度出发,多维度研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冲击,并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指出我国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定位,提出其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