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球墨铸铁曲轴断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柴油机早期断裂的球墨铸铁曲轴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轴颈圆角处的应力集中和表面加工缺陷容易使此处成为疲劳裂纹的起始源,断裂机制为准解理断裂,具有典型的脆性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8.
9.
某批次中有3根168F汽油机曲轴在模拟运行时在未达到规定的寿命要求时,输出端轴颈台阶处发生了断裂,试验时转速为4000r/m in,最大扭矩为13·5N·m,曲轴尺寸及断裂位置见图1。曲轴加工工序为热模锻成型-调质(850℃×1h油淬,560~580℃×2h回火)-机加工-局部中频感应淬火。拉应力峰值。在主轴颈上作用有输入扭矩T和阻力扭矩(T+S·R),在某些情况下它又是输出扭矩,其中S为作用力,R为主轴和曲轴轴心距力臂,Fa为垂直于曲拐平面的力,Fr为垂直于轴向的力。由于在图3键槽对表面淬火层的影响F ig.3 E ffect of keyway on surface harden ing layer… 相似文献
10.
试验指出,用普通地方生铁作原料、辅以合金元素铜和钼生产曲轴,难以达到QT850-3所要求的性能指标;只有采用优质低锰生铁和废钢、严格控制球铁中S和P元素含量、加入0.5%~0.7形的铜和0.2%~0.35%的钼,再用75Si-Fe块进行复合孕育处理,经两阶段部分奥氏体化正火和520~350 C回火处理,才可使铸件本体机械能稳定地达到QT850-3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195型柴油机曲轴材料为QT60—2,其失效形式主要是断轴和磨损。为提高曲轴的疲劳寿命,我厂进行了正火、中频淬火,气体软氮化和等温淬火工艺的综合性研究。一、试验方法和结果用于曲轴疲劳试验的曲轴疲劳试验机是本厂与上海内燃机研究所共同研制的,试验方法参照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的规范进行。两根曲轴在同一弯距下经受5×10~次则作“通过”,试验期间不允许中途停 相似文献
12.
13.
铸铁曲轴座谈会讨论了利用铸铁作曲轴材料的可能性以及制作铸铁曲轴的一般工艺和进行步骤,会义并对球墨铸铁的一般应用作了讨论,此外还确定了一些以球墨铸铁作曲轴和其它方面的一些研究试验项目。这个座谈会还是一个开始,相信随着各研究单位、高等学校和生产企业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除了在实际生产中大量利用球墨铸铁曲轴外,会有更多的钢制零件用铸铁生产。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对单缸S1100型柴油机曲轴进行了失效分析,发现曲轴毛坯铸造工艺缺陷、熔炼质量不高、轴颈圆角过渡不良,热处理工艺不当,超承载荷是导致曲轴断裂失效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卡车的大马力发动机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异响,经拆解发现,发动机第5缸连杆瓦拉瓦、抱轴,第5缸连杆轴颈拉伤并出现与轴向呈45°的裂纹,其他轴瓦检查主轴承下瓦有轻微拉伤。通过宏观痕迹分析、断口分析、金相分析、化学分析、硬度检测等手段,研究其失效形式及原因。结果表明:曲轴先开裂后,轴颈表面形成刀口,导致了拉瓦、抱轴事故的发生;曲轴的裂纹起源于油道内壁(淬硬层以下)的扭转疲劳开裂,与曲轴受到异常的扭转力有关。非调质钢曲轴基体中存在大量聚集成排的MnS夹杂物,是疲劳裂纹起源的另一个诱因。后续通过对配对的扭振减振器进行台架试验检测,发现扭振减振器已失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断裂的内燃机曲轴的断口形貌、金相组织、夹杂物等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曲轴的疲劳断裂是由曲轴材料内部的夹杂物和金相组织不当造成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