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于降解秸秆的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降解农作物秸秆纤维素菌株的筛选方法 ,即用刚果红纤维素粉琼脂培养基 ,并结合滤纸条培养基进行初筛 ,以稻草或玉米秸秆为发酵培养基进行复筛 ,筛选到纤维素酶活力较高的野生菌株Ma。通过对其进行紫外诱变得到诱变菌株TMa- 9118,该菌株的产量最适条件为 :稻草粉和麸皮的比例为 8∶2 ,培养基含水量为 6 5 % ,发酵时间为 72h ,发酵温度为 30℃。该酶最适反应pH为 4.4,最适反应温度为 5 0℃ ,最佳浸提条件为 40℃蒸馏水。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酶能够把纤维素降解成可发酵性糖,在许多工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价值。以窖泥为材料,采用传统平板法对产酶菌株进行筛选,获得一株产纤维素酶系齐全、活性强的菌株XWS-A,经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在液态条件下,对该菌株产酶特性进行研究发现,产内切β-葡聚糖酶最佳条件为温度35℃,培养基初始pH5.5,培养时间72 h;产外切β-葡聚糖酶最佳条件为温度35℃,培养基初始pH6.0,培养时间72 h;产β-葡萄糖苷酶最佳条件为温度40℃,培养基初始pH6.0,培养时间72 h。进一步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内切β-葡聚糖酶最适反应温度是50℃,最适反应pH为5.5;外切β-葡聚糖酶最适反应温度是50℃,最适反应pH为6.0;β-葡萄糖苷酶最适反应温度是50℃,最适反应pH为6.0。  相似文献   

3.
木聚糖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从酿造大曲中,筛选诱变出1株木聚糖酶高产菌株U6-5,菌体固态发酵产酶条件研究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麸皮50g,花生壳粉30g,玉米芯粉20g,NH4NO3 0.5g,水110mL,接种量3‰,最适发酵温度28℃~30℃,培养26h-28h,木聚糖酶活力达到6105U/g。该木聚糖酶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耐储藏性能。  相似文献   

4.
以地衣芽孢杆菌(Baclicus lincheniformis)E-417为出发菌株,采用氯化锂(LiCl)-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复合诱变法对其进行诱变,通过酪蛋白平板初筛、摇瓶复筛、遗传稳定性验证筛选高产碱性蛋白酶的优良菌株,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氯化锂添加量为1.5%、ARTP照射时间为45 s的最适复合诱变条件下筛选得到1株高产碱性蛋白酶的优良菌株F-3,酶活达到12 147 U/mL,且该菌株传代8次后仍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其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为玉米粉41 g/L、豆饼粉40 g/L、碳酸钠2.1 g/L、磷酸氢二钠2.0 g/L;最适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7 ℃、初始pH值7.0、接种量8%。在此优化条件下,碱性蛋白酶酶活达到16 156 U/mL,较原始菌株提高75%。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发酵稻草生产饲料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稻草粉作为发酵基质,通过对培养基配方、培养基含水量、发酵温度及发酵周期的研究,探索到微生物发酵稻草生产饲料工艺条件为:稻草粉80 g、玉米粉19 g、尿素1 g、葡萄糖2 g、磷酸二氢钾0.1 g,培养基含水量为1∶2,发酵温度为30℃,发酵周期为6 d。产物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工艺进行发酵,发酵后稻草粉的纤维素含量为22.34%;粗蛋白含量达22.08%,可溶性糖含量为3.87%。  相似文献   

6.
对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突变株EU7-22进行单因子和正交实验,确定菌株利用稻草产纤维素酶的液态发酵优化组合条件为:稻草粉3%、蛋白胨0.5%、温度35℃、起始pH 5。在优化条件下培养4~5 d可达到产酶高峰。利用优化培养后的酶液水解稻草粉产糖,在最适条件下,稻草粉酶解反应24 h后,糖化率可达49%。利用稻草粉做底物,EU7-22和产氢克雷伯氏菌HP1联合发酵,1 g稻草粉可产氢23.7 mL。  相似文献   

7.
醋杆菌产纤维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璐  杨谦 《食品科学》2003,24(12):57-59
本文在已筛选出在摇瓶培养条件下高产细菌纤维素菌株--醋杆菌C2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对该菌株产纤维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醋杆菌C2 发酵产生细菌纤维素的最适温度为27℃,最适pH为4.5,装液量50ml/250ml三角瓶,转速为160r/min,发酵终点204h。  相似文献   

8.
从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纤维素分解菌为实验菌,以木薯粉为原料发酵,研究此菌的最佳产酶条件及其酶的性质.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产酶条件为初始pH为4.0,木薯粉添加量为25g/L培养液,接种量为1.5%(V/V),在33℃下恒温振荡发酵56h,此时CMC酶活高达16.982U/mL.菌体在肉汤培养基上培养24h菌体浓度最大.此菌所产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5.0,最适反应时间为60min.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具有各自的特点。本研究以浓香型酒醅为材料筛选产纤维素酶微生物,以期望用于酒糟纤维素的降解和利用。研究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刚果红培养基对产酶菌株进行筛选,获得一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XWS-1,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含1%CMC-Na液体培养基中,对该菌株的产酶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产酶条件为温度35℃,培养基初始pH5.5,培养时间72 h;进一步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粗酶液最适反应温度是40℃,最适反应pH为5.5。综上所述,XWS-1所产的纤维素酶为中温酸性纤维素酶,较适合用于酒糟等酸性纤维素原料的降解,从而为进一步酒糟纤维素的降解奠定了一定基础,也为重组降解酒糟的纤维素复合酶提供了基因材料。  相似文献   

10.
黑曲霉HD9478纤维素酶固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激光诱变筛选,获得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突变株HD9478,在以稻草,麦麸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发酵培养,所产纤维素酶的固体曲,以羧甲基纤维钠为底物的纤维素Cx酶活力为3500Ug,以滤纸为底物的纤维素CL的酶活力的260U/g,以水杨素为底物的β-葡萄糖苷酶活力为1200U/g,发酵培养的条件是培养基起始pH6.0~7.0,培养温度28~32℃,培养时间72h。三种酶作用的最适pH分别为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