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竖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进水温度一定的条件下,进出水温差不仅反映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还影响着地源热泵的运行效率,引入地埋管换热器能效系数反映此影响特性。实验研究了地埋管换热器进水温度、流量、地埋管埋深对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特性的影响。提高地埋管换热器的进水温度、降低流量、增大地埋管埋深可以有效增大能效系数。受地质条件与经济性等制约.地埋管换热器进水温度、埋深不能无限制增大,流量不能无限制减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换热能效度的竖直地埋管埋设深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地埋管传热特性,提出了地埋管换热能效度概念.建立了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三维传热模型,模拟计算了地埋管换热器能效度在不同埋设深度条件下的分布.揭示了区段能效度的迁移特性,将地埋管换热区域沿埋设深度范围分为无效换热区域和有效换热区域,并给出了基于换热能效度的地埋管换热器长度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选取无穷远边界值,利用三维数值模型对无渗流条件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过程进行动态模拟,研究了地埋管换热器能效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增大岩土体导热能力和埋设深度及适当减小管内流速能够提高地埋管换热器的能效系数,而加大支管间距仅能在较短换热时间内提升地埋管的换热能效;采用间歇运行模式,特别是小周期循环和较长时间温度恢复期,有利于提高地埋管换热器的能效系数;岩土体初始温度和地埋管进口温度的变化并不影响地埋管换热器的能效系数.  相似文献   

4.
采用ANSYS软件对水平、竖直、桩基螺旋地埋管换热器进行建模。在定加热负荷、定入口水温两种设计工况下,对3种地埋管换热器的出口水温进行了数值计算,以评价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在设定条件下,竖直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5.
热泵系统中埋管物性参数对换热性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土壤源热泵系统中水平埋地换热管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埋管管材,埋管埋深以及埋管规格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埋地换热管物性参数对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典型办公建筑全年动态负荷为依据,对严寒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设计参数对系统能效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地埋管换热器间距有利于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在换热能力不变的前提下增大地埋管换热器埋深,有利于土壤温度稳定,降低对土壤的热干扰。  相似文献   

7.
阵列式U形地埋管群换热能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埋管群敷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优化布局问题,引入了管群综合换热能效系数和热堆积系数,利用瞬态三维数值模型对地埋管群传热过程进行了动态模拟,研究了地埋管阵列间距、分块规模和阵列形式对管群综合换热能效系数和热堆积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大管间距可增加高效持续换热时间,采用较小的分块规模能有效实现岩土体热平衡,长方形、L形埋管阵列相对于正方形阵列有利于增强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某机场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了测试,计算得出了热泵机组和系统的能效比,进而评价了整个空调工程在运行阶段的能效水平.重点介绍了测试台的搭建、低温测试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9.
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的回顾与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蕊  马最良 《暖通空调》2006,36(4):25-29
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计算理论、传热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发现几乎所有的模型都未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影响。举例说明地下水流动对地埋管换热器有较大的影响,建立了考虑热传导和地下水流动共同作用的地埋管换热器的传热模型,并且对单井地埋管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能增强盘管的换热能力。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程实例,对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探讨.设计内容包括埋管方式、地埋管管材、地埋管内直径、钻孔总深度、钻孔数量、钻孔间距、传热介质循环泵扬程、地埋管承压能力校核.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了土壤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传热模型,用MATLAB软件编写了单位管长换热量的求解程序,并且分析了地下换热器中循环液设计出口温度、埋管间距、钻孔深度、土壤热物性参数等因素对单位管长换热量的影响。得出单位管长换热量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优化设计中各参数的合理选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锐  张旭 《暖通空调》2012,42(2):71-75
建立了接近实际情况的三维水平连接管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埋深对水平连接管夏季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运行24 h后埋深0.5m和1.0m的水平连接管的出水管从土壤吸热,导致竖直地埋管出水温度经过水平连接管后升高;而埋深1.5m和2.0m的水平连接管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向土壤放热,且换热量比埋深0.5m和1.0m时大大提高,占整个换热器换热量的比例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3.
建立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数值模型,采用FLUENT对制热工况下套管式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进行模拟,研究运停比、岩土热导率、地温梯度等因素对单位钻孔深度换热量的影响.岩土热导率为2.5 W/(m·K),地温梯度为0.03℃/m条件下:不同运停比的单位钻孔深度换热量均随时间推移而下降.相同供暖期,单位钻孔深度换热量由大到小...  相似文献   

14.
北京某别墅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芬 《暖通空调》2006,36(12):70-73
介绍了北京某别墅建筑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出了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该建筑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郭震环 《山西建筑》2014,(33):127-128
依据CJJ/T 81-2013城镇供热直埋热水管道技术规程行业标准,对增加的供热直埋热水管道的保温计算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保温层厚度、埋深、供回水温度以及管间距对管道热损失的影响,其对经济保温厚度的确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既节能、又环保的实用空调新技术.本文介绍作者在中国人民银行定西市中心支行综合办公楼工程中,致力于这一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形式及设计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形式及设计计算中的有关问题,其中包括埋管方式、埋管深度、地下埋管系统的环路形式、埋管材料、埋管间距、埋管系统的管径选择及水力和热力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聚氨酯预制直埋保温管道的散热损失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利用工程实例予以验证。同时对影响直埋保温管散热损失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不同条件对直埋保温管道散热损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直埋保温管道散热损失随着介质流速的增加、保温层热导率的减小和管道埋深的增加而减小,同时地表温度受供回水管的影响也随之减小。  相似文献   

19.
地源热泵技术是一种既节能、又环保的实用空调新技术。本文介绍作者在中国人民银行定西市中心支行综合办公楼工程中,致力于这一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20.
李悦 《煤气与热力》2007,27(2):51-5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方法。探讨了埋管换热器的设计,主要包括钻孔的设计计算及平面布置,埋管的管材选择、管径计算,埋管换热器侧循环泵的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