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我国城市河道水体现状及其污染成因;指出了城市河道水体处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外源性污染物质和内源性污染物质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具体的生态修复技术,展望了城市河道水体生态修复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横河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分析了温州市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的效果及问题.通过水体的生物修复及水生态的重建,对城市河道污染水体和底泥进行治理,从而使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并逐步建立稳定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逐步使水体功能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3.
新型人工浮床在城市中小河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水生植物生态浮床作为先期治理方案中的有效手段,解决了城市中小河道难以进行生态修复工程的局限性,为以后通过人工恢复沉水植被,放养水生动物,建立完整的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创造了条件。上海市徐汇区的应用实例表明:沉水植物已部分修复,整个水体水质逐年恢复,水体生物多样性呈增加趋势,水体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在城市河道的污染治理中,水生植物生态浮床作为一种水体生态修复先期治理方案,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以岸边湿地和河口湿地的多样生物处理外源污水、河道水生植物组合曝气净化技术处理内源性污染、改性膨润土覆盖河道底质为主的生物—生态组合技术,对嘉兴秀洲典型城市重污染河道和睦桥港进行了治理,修复工程实施后水质明显好转。以湿地植物、水体中水生植物组合曝气净化技术、河道底质修复为主的生物生态组合是一种成功技术,可以为城市同类河道水质改善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生物修复是指通过特定的生物清除、吸收、降解或转化污染物,使受污染的环境可以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当前在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修复时主要采用化学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和物理修复技术,其中生物修复技术具有生态节能、环境友好等优点,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生态修复技术。本文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为例对黑臭水体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生态修复设计理念,并重点从水质净化、水体生态系统构建两个方面对生态修复措施进行了讨论,希望能为接近条件的城市河道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细河县城中心段河道治理工程为例,在河道水体水质污染现状及污染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污染水体生物-生态修复系统的构建和具体实施阶段的分析,并对生态修复后水质指标及浮游动植物种群多样性变化进行对比。细河县城中心段河道污染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治理后,总磷、总氮及COD质量浓度显著降低,水体透明度增加,修复后水质达国家地表水环境Ⅲ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针对苏州市农村中小河道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采用不同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水环境修复,通过分析修复后水体的水质指标及浮游生物量变化,得出不同修复技术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性。研究表明各生态修复技术能够一定程度改善水体水质,但均存在一些不足,难以满足当前河道水环境的修复需求。底泥疏浚能够改善水质指标,但水体中的浮游生物量大幅减少且恢复缓慢;生态护岸对于含氮量较高的河道修复效果较差;生态浮床对于含磷量较高的河道修复效果不佳。联合修复技术,如生态护岸/底泥疏浚、生态湿地/木桩/自然护坡、生态浮床/生态护岸能显著改善水体水质和水生态,以上研究对其他平原地区农村河道的修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建设中,景观河道建设极为重要,不但能够对城市进行美化,而且是城市河道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城市的生态建设。目前,城市景观河道中水体萎缩、污染等现象较为常见,已经成为现代化生态城市建设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文章在分析城市景观河道生态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景观河道进行建设与修复的技术与建议,以期使城市景观河道的功能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部分城市由于过于追求经济建设发展,而忽视城市建设与环境生态的平衡,导致大量的老旧城区内河道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态破坏,河道淤积严重、生产生活污水乱排、黑臭水体等问题,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的平衡性,降低了水体自净能力,这不仅会破坏水生环境,还可能危害到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城市河道污染问题已成为老旧城区污染控制和治理的重点课题之一,通过对某老旧城区的内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治理经验分析,为城市河道污染问题的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维持河流健康的城市河道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直接对城市河流造成了剧烈影响,如人们在城市河道整治中采用截弯取直、硬化河底及护岸等措施,使得城市河流中原有的自然水生态系统逐步退化,河水污染、河道淤积现象日趋严重。通过对河流健康生命内涵的阐述,分析了当前城市河道整治现状,提出了城市河道形态及河床、河床护坡和水体、河堤的生态修复方法等。  相似文献   

11.
黑臭是水体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目前,对于黑臭水体的修复主要有物理修复技术、生物修复和生态恢复技术.依据位于上海宝山区出现黑臭现象的老段浦河道的生态修复试验,尝试探讨黑臭水体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系统分析城市河流治理突出难题的基础上,研究了低水位运行下底泥污染物生化降解机理及河流生态构建原理,创新提出了城市河流低水位运行生态修复理念。相对于高水位,低水位运行使河道水体光照、溶解氧、水温和水动力等条件明显改善,显著提升泥-水界面好氧硝化效率,快速消除底泥黑臭,并驱动底泥深层厌氧反硝化效应,实现污染底泥碳、氮、硫等耗氧物质同步去除,从而将底泥从污染“源”转变为“汇”,有助于上覆水体净化。此外,低水位运行有利于营造洲-滩-槽多样化生境,构建更为复杂的河流生态系统,显著提升城市河流污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其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成为保护河流生态的迫切需要。从“生态治河”的理念出发。立足河流生态现状,引入人工湿地生态修复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河道水体自我修复功能,在对汾河中下游河道进行治理的同时,发挥最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对河道生态的有效保护,文章提出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河道生态水环境容量修复技术。通过物元归一化处理,得到关键性关联系数结果,结合水环境水平评价标准,建立水环境物元标准分析模式。设置受污染水体修复工程,计算准确的水体涵养容量数值,实现河道生态水环境容量的修复。实证结果显示,物元分析法能够在适应河道生态环境的同时,合理化保护水体容量恢复能力,有助于淮河流域体系中河道生态水环境的稳定与维护。  相似文献   

15.
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没有完全截污的情况下,通过底泥生物氧化和水体生物修复,配合河道生态恢复技术,能有效地消除水体黑臭,逐步建立河道洁净好氧生态系统,延长河道生物链,增加水体生物多样性,提高河道水体自净能力。本文提出了"生态治污"的理念,介绍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并对扬州市水生态修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正在我国如火如荼地开展,随着外源污染逐步得到有效控制,治理底泥内源污染已成为改善黑臭水体水质的关键,直接影响河道治理效果。为了从根本上治理黑臭水体,必须控制河道底泥污染,防止水体返黑、水质反复恶化。异地处理技术(如疏浚底泥)应用较广,但存在工程量大、治理费用较高、处置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底泥后续处理困难等问题,而底泥原位治理技术具有治理费用低,对河道水体二次污染和河道治理效果好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底泥污染治理的研究热点。针对城市黑臭水体处理现状,介绍了原位覆盖处理、化学处理以及生物修复3种黑臭水体底泥原位治理方法的机理和修复效果,以期为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永定河三家店以上水质改善工程设计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强化永定河山峡区间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恢复永定河饮用水水源地的目标能够早日实现,在永定河三家店上游,逐级分段布置渗滤坝、稳定塘、人工湿地等各项生态修复工程,最大限度地强化净化山峡区间河道受污染水体.就渗滤坝、湿地等工程设计的重点、难点进行了讨论研究,探索在不良环境下采用水体生态修复的工程设计技术方案,为北方山区河道生态治水提供了新思路,起到推广应用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河道综合整治研究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居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河道治理的目标从修复行洪排涝功能单一目标定位发展成为既修复行洪排涝功能,又改善水质污染、重塑滨水景观环境、构建生态循环系统的多目标定位。基于城市河流综合整治的多目标定位,本文分析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出现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从截污纳管、引清调水、清淤疏浚的物理治理,驳岸处理、湿地营建、滨河景观的景观治理,以及生态浮岛、食藻虫技术、水体鱼草贝共生生态体系、滤食性鱼类投放的生物治理三方面,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城市河道综合整治中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城市河道多目标定位的可持续性维持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河流生态流修复的新理念和目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混凝土“包”起来的河道治理工程导致城市河流自我净化能力降低。目前我国河流治污项目多偏重修复受污染的水体,注重水质的改善,而不强调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修复。提出河流生态修复的新理念和目标,并指出,为顺利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实践,我国需要在理论、技术、水利工程设计规范、水法等方面进行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底泥是城市河道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底泥污染直接影响河道自净能力和水体水质。采用"消毒剂+微生物制剂"相结合的综合技术,对千灯样板区河道污染进行治理试验,探讨适合千灯河道底质污染的修复技术。该技术操作简单、低成本、无额外运行费用,底泥污染处理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