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酸性离子液体和Na2WO4·2H2O组成的体系为催化剂,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将催化柴油中的噻吩硫氧化为砜类物质,并通过NMP将其萃取出来,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氧化脱硫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3 mL油样(含硫200 μg·g-1),1 g离子液体,0.021 g 钨酸钠(Na2WO4·2H2O), 0.7 mL过氧化氢,反应温度323 K,反应时间3 h,萃取剂与柴油体积比为1∶1,此时样品中的硫可降低到23 μg·g-1。反应结束后,可以通过简单的倾倒将油样和催化剂分离,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γ-Al2O3载体和不同Ce添加量的CeO2-Al2O3载体,然后用浸渍法制备Ni负载质量分数10%的Ni/γ-Al2O3和Ni/CeO2-Al2O3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装置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原料气配比和CH4空速等工艺条件对Ni/γ-Al2O3和Ni/Ce30Al70Oδ催化剂在甲烷自热重整制氢反应中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Ce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有较大提高,在Ni/Ce30Al70Oδ催化剂上,反应温度750 ℃时, CH4转化率94.3%,与Ni/Al2O3催化剂相比,提高20%。Ni/γ-Al2O3和Ni/CeO2-Al2O3催化剂的CH4转化率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原料气中n(O2)∶n(CH4)和n(H2O)∶n(CH4)的增加均能提高各催化剂的CH4转化率。但n(O2)∶n(CH4)和n(H2O)∶n(CH4)的变化对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的影响不同。随着n(O2)∶n(CH4)的增大,产物中n(H2)∶n(CO)降低,n(CO2)∶n(CO+CO2)升高;而n(H2O)∶n(CH4)增大时,产物中n(H2)∶n(CO)和n(CO2)∶n(CO+CO2)均升高。随着CH4空速的增加,Ni/Al2O3催化剂上CH4转化率、n(H2)∶n(CO)和n(CO2)∶n(CO+CO2)均较大程度下降;而在Ni/Ce30Al70Oδ催化剂上,随着CH4空速的增加,CH4转化率、n(H2)∶n(CO)和n(CO2)∶n(CO+CO2)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手性磷酸锌钠的低热固相合成及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合成多孔功能材料手性磷酸锌钠的新方法进行了研究,以聚乙二醇-400 (PEG-400)为表面活性剂,Na3PO4·12H2O和无机锌盐为原料,用低热固相反应一步法成功合成得到P6122空间群的手性NaZnPO4·H2O。实验考察了不同的锌盐、磷酸盐,以及不同pH值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 pH值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调控着产物的结构;锌盐的种类不影响产物的结构;磷酸盐的种类则通过pH值的调控作用对产物产生影响。当pH在11、7~9、5、3左右时,得到的产物分别为(1) P6122空间群的手性NaZnPO4·H2O与非手性的NaZnPO4(OH)的混合物;(2)P6122空间群的手性的 NaZnPO4·H2O;(3)非手性的NaH(ZnPO4)2;(4)非手性的Zn3(PO4)2·4H2O。以PEG-400为表面活性剂,Na3PO4·12H2O及无机锌盐为原料,在P/Zn=1.18(摩尔比),pH=7~9,反应混合物于50℃陈化6 h的条件下,合成产物为手性NaZnPO4·H2O。  相似文献   

4.
离子液体[Hnhm]H2PO4 催化合成油酸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并表征了离子液体[Hnhm]H2PO4 ,同时考察了该离子液体的溶解性及吸水性。以油酸甲酯的合成为探针反应,考察合成的离子液体对反应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Hnhm]H2PO4 加入量为油酸质量的8%、n(甲醇)∶n(油酸)=3.5∶l、反应温度90 ℃和反应时间9 h条件下,油酸酯化率达63%以上,且[Hnhm]H2PO4离子液体与原料及产物的分离容易实现。  相似文献   

5.
KNaHC4H4O6·4H2O/Al2O3固体碱催化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酒石酸钾钠(KNaHC4H4O6·4H2O)和Al2O3制备了负载型KNaHC4H4O6·4H2O/Al2O3固体碱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菜籽油和甲醇的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并以生物柴油的转化率作为评价其催化活性的指标。分别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和酯交换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为菜籽油质量的3.5%、醇油物质的量比为9∶1、反应温度65 ℃和反应时间3 h时,转酯化反应的转化率达96.3%。  相似文献   

6.
新型层状粘土结构F-T合成催化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FeCl3·6H2O和Na2SiO3水玻璃共沉淀法制备蒙脱土结构的新型F-T合成催化剂。用XRD、SEM和N2低温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相结构进行测定,确认催化剂具有层状结构并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催化剂经过预处理,F-T合成在浆态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条件:270 ℃,0.5 MPa,气流量34.5 mL·min-1,n(H2)∶n(CO)=2∶1,反应时间6 h。产物分析得知,C9~C25烃类的选择性达到90%以上,使ASF分布规律发生正偏移。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碱性条件下过氧化氢对杨木木粉的漂白工艺,探讨漂白温度、漂白时间、H2O2用量、pH值及偏硅酸钠用量对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对杨木木粉漂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2O2用量为40%,Na2SiO3·9H2O用量为8%,pH值为10~11,漂液温度在60~70℃,漂白时间40 min。该工艺对杨木粉进行漂白,最高白度可达到85%~90%(ISO),高于文献上报道的H2O2漂白白度。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柠檬酸与正丁醇在Ce(SO4)2·4H2O/ NH2SO3H复配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制备柠檬酸三丁酯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Ce(SO4)2·4H2O/ NH2SO3H催化合成柠檬酸三丁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4.0∶1,催化剂用量为1.5%(以柠檬酸质量计),m[Ce(SO4)2·4H2O]∶m(NH2SO3H)=2∶1,反应温度为150 ℃,反应时间为7 h,酯化率>98.5%,精制后产品纯度>99.5%。  相似文献   

9.
苯酚气相甲基化催化剂单管放大及再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苯酚与甲醇气相催化甲基化合成邻甲酚和2,6-二甲酚催化剂V205-Fe2O3的单管放大研究,选取反应管内径Φ32mm,装填催化剂2kg,装填高度2500mm,在催化剂负荷90g-Ph/kg-cat·h,原料配比PhOH∶MeOH∶H2O=1∶4∶3(mol)条件下,催化剂连续运转2400小时,催化剂共进行了4次再生,苯酚单程转化率为62.21%,邻甲酚选择性80.47%,邻甲酚单程摩尔收率50.06%。  相似文献   

10.
铁改性HMS催化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丽华  张森  宋贺  郭祥峰  赵婷 《化工学报》2009,60(9):2210-2214
以十二胺为模板在中性条件下合成了Fe-HMS介孔分子筛,研究了不同硅铁比Fe-HMS对苯甲醇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利用XRD、BET、SEM和H2-TPR等方法对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Fe-HMS对苯甲醇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Fe3+ 离子进入了分子筛骨架,Fe-HMS分子筛具有均一的蠕虫状介孔结构。焙烧后的Fe-HMS中Fe3+ 主要以Fe2O3形式存在于骨架中。对苯甲醇液相选择性氧化反应,Fe-HMS分子筛的催化活性高于Fe-SiO2。在85℃、Si/Fe摩尔比为25∶1、醇/双氧水摩尔比为1∶2、催化剂含量为4%、反应时间4 h条件下,苯甲醇的转化率和苯甲醛的选择性分别为65.1%和74.6%。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正硅酸乙酯、硅溶胶、硅酸钠和硅胶H为硅源,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软脂酸单酯(Tween-40)为模板剂,硝酸铋为铋源,合成出一种含铋的介孔分子筛Bi-MSU-4。采用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扫描电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并将所合成的Bi-MSU-4用于苯乙烯选择性反应中考察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硅源对Bi-MSU-4的结构和催化性能产生较大的影响。以正硅酸乙酯、硅酸钠为硅源,由于其水解速率缓慢,有利于分子筛的合成,所制得的样品相对结晶度和催化活性度较高;硅溶胶水解-聚合速率过快不能与模板剂完全作用,所制得的样品规整性较差,结晶度和苯乙烯的转化率都有所下降;酸性条件下不利于硅胶H的水解,反应体系中仍有硅胶H微粒的存在,从而大大影响其产物的结晶度和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偏铝酸钠为铝源、硅胶粉为硅源、硝酸铋为铋源,在碱性条件下,水热法合成了Bi-β分子筛,该分子筛在苯乙烯氧化制苯甲醛的反应中有较好的催化活性。通过改变硅源和晶化时间,调节模板剂、偏铝酸钠和硝酸铋的用量,寻找到较佳的合成条件:n(SiO2)∶n(Al2O3)=30,n(SiO2)∶n(Bi2O3)=100,n(TEA+)∶n(SiO2)=0.5,晶化温度145 ℃,晶化时间3天,对合成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磷钨酸为催化剂,十六烷基吡啶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氧化2-辛烯制备己酸;分别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物质的量对己酸收率的影响。在85 ℃和n(H2O2)∶n(2-辛烯)∶n(磷钨酸)∶n(十六烷基吡啶)=4.5∶1∶0.02∶0.01最佳实验条件下,己酸的收率达81.5%。  相似文献   

14.
酸功能化聚醚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乙酸松油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和表征了酸功能化聚醚离子液体1-(3-磺酸)丙基-3-聚氧乙烯醚基咪唑磷酸二氢盐-[HSO3-(CH2)3-im-(CH2CH2O)nH]H2PO4,并用于催化合成乙酸松油酯的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和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在n(松油醇)∶n(乙酸酐)=1∶1.5,松油醇5.1 g、离子液体1.5 g、反应温度40 ℃和反应时间8 h条件下,松油醇转化率超过99.5%,乙酸松油酯的选择性为87.8%;并对离子液体的重复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表明离子液体不经处理直接重复使用6次后,松油醇的转化率为99.4%,乙酸松油酯的选择性为88.3%,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5.
小晶粒丝光沸石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制二氧化硅为硅源、市售偏铝酸钠为铝源合成丝光沸石。采用正交分析法考察了碱度、硅铝物质的量比、水量及模板剂含量诸因素对合成丝光沸石结晶度的影响,在n(Al2O3)∶n(Na2O)∶n(SiO2)∶n(H2 O)∶n(模板剂)=1∶28∶17∶110∶2和165 ℃条件下晶化16 h,可以得到相对纯净的丝光沸石晶体粉末。对影响丝光沸石晶粒尺寸的因素(搅拌速率、老化时间、晶化时间和晶化温度)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其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6.
四水氯化锰催化合成丙酸丁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四水氯化锰为催化剂、丙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了丙酸丁酯,并确定了酯化反应最佳操作条件:丙酸0.2 mol,n(丙酸)∶n(正丁醇) = 1∶1.2,催化剂为丙酸和正丁醇总质量的8%,回流反应时间为4 h,结果酯化率达9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