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鲜食甘薯品种“心香”为原料,研究分析蒸制、煮制、微波、反压蒸煮、带皮烘烤和去皮烘烤6种不同熟化方式对其得率、色差、感官评价、质构以及糖化指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蒸制、煮制和反压蒸煮后,甘薯有较高的得率;微波和烘烤后甘薯的色泽较好;烘烤后的甘薯整体口感最佳;煮制和反压蒸煮、烘烤和微波得到的成品具有相似的质地;蒸制组和烘烤组的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除微波组外,其他方式熟化后甘薯的β-淀粉酶均失活。经主成分分析后,6种方式熟化后甘薯的熟化品质评价综合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微波>带皮烘烤>去皮烘烤>蒸制>反压蒸煮>煮制。因此微波加工后甘薯品质效果最佳,且微波有方便省时的优点,但熟化后的甘薯甜度不高,适合用于二次加工;若仅从整体口感考虑,烘烤和蒸制为最佳选择;反压蒸煮和煮制均不适合加工甘薯。  相似文献   

2.
以北京大兴地区生产的甘薯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法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对甘薯淀粉的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从而确定甘薯淀粉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α-淀粉酶添加量为0.15%,温度为70℃,起始pH值为6.5,酶解时间为3h的条件下甘薯淀粉液化效果最好,糖度达到21.1°Brix;在糖化温度为59℃,糖化酶添加量为0.17%,起始pH值为4.44,糖化时间为3h的条件下甘薯料液糖化效果最好,还原糖含量达到9.70%,能很好解决由于甘薯料液中还原糖含量不高造成的发酵型饮料中酸度或酒精度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不同加工方法对甘薯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文测定了50个甘薯品种鲜薯及经烘干,晒干,蒸者和烘烤加工处理后的块根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4.
甘薯营养成分与口感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不同甘薯品种蒸煮前后总淀粉、直链淀粉、还原糖、总糖、蛋白质、粗纤维、VC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并对薯块食用口感品质进行评价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22-158综合总分、粉香味、甜味、肉质细腻度均是品种中最好;而福薯13的各项评分为品种间最差;不同甘薯品种蒸煮后淀粉减少含量与甜味呈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综合口感、粉香味呈显著正相关;蒸煮前甘薯总糖含量与各项口感指标呈负相关,但总糖增加量与各项口感指标正相关;甘薯蒸煮前后粗纤维含量与4项指标均负相关,其中蒸煮前粗纤维含量与综合口感、粉香味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甜味呈显著负相关;蒸煮后蛋白质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与4项口感指标均为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以果胶酶、淀粉酶及糖化酶处理紫甘薯醪并开发新型米酒.结果表明经3种酶解处理可使紫甘薯醪还原糖含量达到未酶解的3.2倍,同时使淀粉含量降至6.4g/L.果胶酶酶解处理黏度迅速下降至0.8 Pa·s,且花色苷含量显著增加至96 mg/L.并以酶解的醪液40%~50%与糯米研发紫甘薯糯米酒,所制备的成品酒既保留糯米酒的风格又降低了糯米酒的苦味,同时色泽鲜红.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考察紫甘薯全粉面蒸煮损失率、微观结构、流变学特性及抗性淀粉含量的变化,探讨加工过程中蒸制、老化和冷冻等处理条件对紫甘薯全粉面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蒸制、老化或冷冻处理后,挤压制备紫甘薯全粉面的蒸煮损失率、抗性淀粉含量、微观结构及流变学特性均发生了变化。在老化时间为2~4h时,紫甘薯全粉面中抗性淀粉含量从3.01%增加至4.02%,老化时间的进一步延长则对抗性淀粉含量无显著影响;在蒸制时间为3~5 min范围内,抗性淀粉含量由3.41%增加至4.82%,而在5min~11min范围内则从4.82%降至2.40%。处理方式对紫甘薯全粉面表面微观结构变化影响显著,适宜的蒸制、老化或冷冻处理可以改善紫甘薯全粉面的微观结构,但处理时间过长反而导致其结构被破坏。未经处理的紫甘薯全粉面其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得值均明显高于经过不同处理的紫甘薯全粉面,且其储能模量均明显高于损耗模量,弹性模量占主导地位。因此,适宜的蒸制、老化和冷冻等处理可以有效改善紫甘薯全粉面的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7.
为了筛选出适宜制备甘薯汁的原料品种,选取了15个品种甘薯作为研究材料,对它们的基本制汁性能进行了研究,包括水分、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总酸、总蛋白质含量及酶解后的出汁率含量。结果表明,这15个品种甘薯的水分含量为52.5%~80.3%,淀粉含量为11.1%~18.1%,可溶性糖含量为1.76%~13.56%,还原糖含量为0.11%~1.24%,总酸含量为2.46~6.99 g/kg,蛋白质含量为0.88%~2.95%,出汁率为39.8%~77.9%。以出汁率及淀粉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XN 1448-5出汁率最高,淀粉含量最低,水分含量较高,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较高,因此认为XN 1448-5是这15个品种中制备甘薯汁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防止秦薯5号甘薯贮藏冷害,延长贮藏期,保持贮后优良品质,测定了其主要营养成分,探讨了贮前2、4、6℃低温处理贮期淀粉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的活性以及还原糖、抗坏血酸、淀粉、原果胶含量的变化情况,调查了贮后商品果率,并评价了感官性状。秦薯5号甘薯贮前低温处理能有效抑制淀粉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处于较高水平,减缓抗坏血酸、淀粉、原果胶含量的下降速率,防止淀粉向还原糖转化,延缓采后生理衰老过程。秦薯5号甘薯采后愈伤5 d,用4℃低温处理2 d,11℃下贮藏210 d后,商品果率达90%,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水提法得到的紫甘薯浓缩液进行了成分分析和颜色稳定性研究,以期促进紫甘薯的广泛加工应用。紫甘薯浓缩液主要指标如下:固形物含量0.560 g/100 mL;还原糖含量0.281 g/100 mL;蛋白质含量1.711 g/100 mL;膳食纤维含量0.037 g/100 mL;金属离子Ca、Mg、Se、Al、Cu含量分别为:5.42、6.08、0.40、2.91、0.60 mg/100 mL;花色苷含量4.872 mg/100 mL。试验考察了光照、pH、预处理方式、浓缩和温度对紫甘薯浓缩液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紫甘薯通过先蒸煮后提取,然后在室温、避光和弱酸性条件下保存,紫甘薯浓缩液具有较好的颜色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外源乙烯的处理时机对甘薯抑芽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未用外源乙烯处理的甘薯开始出现发芽迹象的时间为节点,采用1 g/L外源乙烯分别在节点前、节点后及储运全程进行处理,研究外源乙烯处理的不同时机对甘薯常温储运期间发芽的调控及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时机乙烯处理均会促进甘薯呼吸,加速块根淀粉、还原糖含量下降,诱导α-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增大。节点后和全程1 g/L乙烯处理能更好抑制甘薯发芽,且能明显增强甘薯的磷酸蔗糖合成酶、中性转化酶活性,降低酸性转化酶活性,维持较高的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甘薯甜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12):157-163
为了探讨不同加工方式对甘薯汁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选取4种不同甘薯加工方式(常压蒸煮、高压蒸煮、微波蒸煮、螺旋榨汁)制汁,对所制得甘薯汁的透光率、色泽、感官品质及主要成分(蛋白质、VC、β-胡萝卜素、总酚、黄酮)含量进行对比分析,采用DPPH自由基法、ABTS自由基法、羟自由基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法、总还原力法5个体外抗氧化体系评估甘薯汁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常压蒸煮制得甘薯汁风味和主要成分的保留率稍差于微波蒸煮,但其色泽、稳定性更佳;高压蒸煮制得甘薯汁营养成分损失最多,VC和β-胡萝卜素损失率分别高达92.54%和72.25%,且褐变严重。螺旋压榨制得甘薯汁营养成分保留率最高,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保存率高达94.55%,抗氧化活性高,综合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鹰嘴豆为原料,研究了不同的加工方式(蒸制和烘烤)和加工时间对鹰嘴豆中淀粉结构与消化特性的影响,为鹰嘴豆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采用差示量热扫描(DSC)、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加工方式的鹰嘴豆中淀粉结构、热力学性质和消化特性。DSC数据表明:蒸制处理下,鹰嘴豆中淀粉糊化温度降低14%~25%,而烘烤处理下其糊化温度升高5%~13%,其热焓值分别下降约5%和4%;FTIR结果证明,烘烤对样品中化学基团没有破坏,而蒸制时,对淀粉的结构具有破坏作用,其结晶度逐渐降低;XRD图谱展示,随着热处理时间增加,其淀粉的结晶度均有下降;SEM图像显示蒸制对淀粉表面结构的破坏更严重。在模拟体外消化中,发现蒸制50 min消化所产生的还原糖含量最高为89.3 mg,烘烤30 min消化产生的还原糖含量最低为26.9 mg,因此蒸制处理下淀粉的水解程度比烘烤处理的高。蒸制对鹰嘴豆中淀粉颗粒、晶体结构以及糊化程度的影响较大,且消化后产生的还原糖含量整体高于烘烤处理的样品,为针对其不同用途选择合理的烹饪方式和加工时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淀粉含量的测定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关于甘薯淀粉的测定方法,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通过对甘薯干基获得方式,淀粉水解方式以及还原糖测定方式三个主要因素对甘薯淀粉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进行探究。实验发现,冷冻干燥样品测定的淀粉质量分数比高温干燥样品显著高出38.43%,酸水解方式比酶水解显著高出6.51%。还原糖测定方法中,DNS1和DNS2测定方法分别比斐林试剂滴定法显著高出29.67%和9.47%,DNS1比DNS2测定方法显著高出20.04%。不同水解-还原糖测定方法纯淀粉回收率和加标淀粉回收率均处于95%~105%之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准确度和精确度符合质控规范。综合分析表明,冷冻干燥酶水解DNS1法测定甘薯淀粉含量具有最高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冷冻干燥酸水解DNS2法则具有最佳的实用性和方便性。  相似文献   

14.
母丽萍  雷激  李博  李小江 《食品科学》2010,31(20):513-517
以紫甘薯为原料探讨紫甘薯饮料制备的工艺条件。比较α- 淀粉酶液化和高温液化两种方式对淀粉液化的效果,并进一步添加糖化酶进行淀粉糖化,同时探讨各工序对花色苷的影响,以饮料的可溶性固形物增长率、吸光度及色差值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鲜薯用两倍水打浆,加入0.020g/100mL α- 淀粉酶于70℃条件下酶解40min,再添加0.04g/100mL 的糖化酶在pH5.0 条件下糖化40min,既可获得理想的淀粉水解效果,又可尽量减少花色苷的损失。较好的饮料配方为30% 甘薯原汁、8% 蔗糖、0.05% 柠檬酸,其余为软水。采用该工艺条件可制备色香味俱佳的紫甘薯饮料。  相似文献   

15.
以芡实为原料,采用水煮后冷冻干燥、水煮后热风干燥、冷冻干燥、太阳晒干、热风干燥等5种方式处理芡实,测定处理后芡实中游离氨基酸、还原糖、总糖、淀粉含量及淀粉消化率,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差异性。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冷冻干燥、太阳晒干对芡实中还原糖、总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且冷冻干燥、太阳晒干、热风干燥的芡实中还原糖、总糖、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依次下降,这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能最大程度地保留样品中还原糖、总糖等物质。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及太阳晒干的处理方法对赖氨酸、亮氨酸、色氨酸等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水煮加工处理显著影响芡实中还原糖、总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P<0.01),而对淀粉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淀粉体外消化率分析表明,各样品的淀粉体外消化率均随着消化时间的增加而呈现上升的趋势,不同干燥方式显著影响芡实中淀粉的体外消化率,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太阳晒干的芡实中淀粉体外消化率依次增大,水煮后样品中淀粉的体外消化率增加,且水煮后冷冻干燥的样品中淀粉的体外消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紫甘薯红酒酿造工艺优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晓鹏  牟德华  赵英莲  李艳 《食品科学》2015,36(17):201-206
目的:以冀紫薯1号为原料,采用酶解淀粉与酵母菌酒精发酵相结合,制得感官色泽酷似红葡萄酒的紫甘薯红酒。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淀粉液化、糖化和发酵的工艺条件,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检测紫甘薯红酒的香气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检测氨基酸和有机酸含量。结果:当料液比为1∶3(m/V),淀粉酶添加量3 U/g,92 ℃液化60 min,再加入糖化酶300 U/g,控制50 ℃、pH 4.5、糖化60 min,淀粉水解率达92%。在紫甘薯汁中接入2×106 个/mL安琪活性干酵母菌,于23 ℃、pH 4.0,发酵7 d,酒精体积分数12.4%。紫甘薯红酒中含有46 种香气物质、17 种氨基酸和9 种有机酸,花色苷含量为145 mg/L。结论:冀紫薯1号所酿造的紫甘薯红酒风味独特、营养物质齐全,具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不同肉色甘薯块根抗氧化活性和食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肉色甘薯块根的抗氧化活性及其相关的营养成分。以浙75、心香、浙13和渝紫7号4种甘薯块根为实验材料,分析还原糖、淀粉、总酚、黄酮含量以及酚酸组成,并比较不同肉色品种间抗氧化活性和食味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渝紫7号的总酚、黄酮和酚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肉色甘薯,抗氧化能力最强。淀粉和还原糖含量与甘薯食味品质密切相关,心香的还原糖含量最高,淀粉含量适中,因此食味品质显著优于其他3个品种。浙75和浙13的抗氧化能力与食味品质不突出,但淀粉含量较高,适合制备淀粉及加工相关食品。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立足国内丰富甘薯资源,解决甘薯浓缩汁中因淀粉引起沉淀问题,同时将甘薯淀粉转化为葡萄糖。以新型耐高温α–淀粉酶为液化酶和高转化率糖化酶糖化,研究影响甘薯淀粉液化、糖化因素,优化甘薯淀粉液化、糖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9.
以淀粉水解度(DH)为检测指标,研究不同酶解温度、pH值和酶解时间对淀粉水解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紫甘薯淀粉酶解工艺.结果表明,以质量分数5%的淀粉溶液为原料,采用耐高温α-淀粉酶进行酶解,得出较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25 U/g淀粉,酶解温度85℃,pH值6.0,反应时间70 min,淀粉水解度为43.5%.采用该酶解工艺对质量分数为15%的紫甘薯浆液进行酶解,黏度下降84%,由此制备的喷雾干燥粉保持了紫甘薯原有的色泽与风味,复水性好,其花青素的损失低于10%.说明酶解工艺与喷雾干燥相结合可加工出高品质的紫甘薯粉.  相似文献   

20.
该文研究了α-淀粉酶处理紫甘薯,同时获得糖化液与色素的方法。考察了α-淀粉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料液比对提取紫甘薯色素及糖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酶用量35 mg/g、酶解温度80℃、酶解时间1.0 h、料液比1∶5(g∶m L),提取两次,紫甘薯色素的提取率达85.72%,提取液中总糖质量浓度(以葡萄糖计)为68.20 mg/L,紫甘薯的酶解率达到91.65%。α-淀粉酶糖化处理紫甘薯获得色素与糖化液的方法,操作简单,为紫甘薯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