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甾醇酯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化甾醇酯的最优乳化条件为:复合乳化剂配比(单甘酯∶蔗糖酯)为1∶9;乳化剂用量0.75%;壁材用量20%;壁材比(变性淀粉∶麦芽糊精)为1∶5;芯材/壁材为0.5。喷雾干燥法制备甾醇酯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50~60℃、均质压力50 MPa、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喷雾压力180 KPa。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效率可达77.8%。  相似文献   

2.
《食品工业科技》2002,(07):25-26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造新型功能性物质—植物甾醇酯微胶囊化粉末的工艺和技术。结果表明,原料配比为植物甾醇酯30%~40%,乳化剂1%~2%,稳定剂0.5%~1.2%,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壁材58%~68%。最佳均质压力为35~40MPa,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95℃,出风温度75℃,进料温度55~65℃,进料流量120ml/min。性状分析表明,微胶囊型植物甾醇酯的水溶性、流动性、分散性及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3.
植物甾醇酯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造新型功能性物质—植物甾醇酯微胶囊化粉末的工艺和技术。结果表明,原料配比为植物甾醇酯30%~40%,乳化剂1%~2%,稳定剂0.5%~1.2%,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等壁材58%~68%。最佳均质压力为35~40MPa,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95℃,出风温度75℃,进料温度55~65℃,进料流量120ml/min。性状分析表明,微胶囊型植物甾醇酯的水溶性、流动性、分散性及稳定性等性能指标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植物甾醇酯和葛根素为芯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植物甾醇酯葛根素复合微胶囊。考察了乳化剂配比、乳化剂用量、固形物含量、芯壁比、壁材比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均质压力对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复合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蔗糖酯-单甘酯)配比6∶4(g/g)、乳化剂用量0.7%(质量分数)、固形物含量20%(质量分数)、芯壁比0.25∶1(g/g)、壁材(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比5∶5(g/g)、进风温度180 ℃、出风温度75 ℃、均质压力25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复合微胶囊中植物甾醇酯的包埋率为89.04%,葛根素包埋率为80.15%,产品为乳白色、细小均匀的粉末,气味纯正,密度0.568 g/mL,溶解率95.11%,水分含量3.57%,贮藏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植物甾醇酯作为一种能够改善植物甾醇油溶性、降低胆固醇、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硬化的新型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在国际食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关注。该文对植物甾醇酯制备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对比了各种制备方法优缺点,为高催化效率、易分离、无残留、低成本的催化体系研究及高效、绿色植物甾醇酯合成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植物甾醇酯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物甾醇酯作为一种能够改善植物甾醇油溶性、降低胆固醇、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硬化的新型功能性食品添加剂,近年来在国际食品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和关注。该文对植物甾醇酯制备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和对比了各种制备方法优缺点,为高催化效率、易分离、无残留、低成本的催化体系研究及高效、绿色植物甾醇酯合成工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植物甾醇酯产品的制备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甾醇酯是一类新型的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在实验研究基础上,对植物甾醇酯的合成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探讨了酯化法、酯交换法和脂肪酶催化法等各类方法的原理、工艺条件与应用特点,为植物甾醇酯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脂肪酶为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催化月桂酸和植物甾醇合成月桂酸植物甾醇酯。方法筛选出的最佳溶剂为正己烷,最佳的脂肪酶是固定于大孔树脂NKA的假丝酵母脂肪酶(CRL)——固定化酶NKA-CRL。分别以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为产物定性和定量,以酯化率为考察指标,优选反应温度、酶添加量、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等参数。结果在反应温度40℃,酸醇摩尔比2:1,反应时间16 h及酶添加量5%(占底物总质量)的条件下,酯化率达96%,固定化酶NKA-CRL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催化6次,酯化率仍可维持在80%以上。结论本工艺利用自制的固定化酶,在保证最高转化率的前提下,降低了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增强了酶的重复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用菜籽甾醇酯进行降血脂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在饲料中按260mg/kg·d剂量添加菜籽甾醇酯,可明显抑制健康小鼠和高脂血症小鼠血液中总胆固醇(P〈0.05)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1),降低动脉硬化指数(P〈0.05),且菜籽甾醇酯与大豆甾醇酯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
椰子油粉末油脂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低温压榨椰子油为芯材,采用乳化与喷雾干燥相结合方法制备椰子油粉末油脂。通过单因素试验并经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乳化剂单甘油酯与蔗糖酯质量比为1∶4、乳化剂与芯材比为3.0%、壁材明胶与多孔淀粉比为1∶6、乳化温度为60℃、固形物浓度为20%,均质压力为40 MPa、进风口温度为195℃、进料速度为20 ml/min,在该条件下,制备产品含油率为48%、表面含油率为1.81%、包埋率为96%。  相似文献   

11.
以干红枣为原料,经浸提、调配、均质和喷雾干燥工艺生产枣粉,试验研究了不同种类添加剂和添加量对喷雾干燥效果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麦芽糊精加入量为70%,CMC加入量为1.5%时,喷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葡萄籽粕蛋白提取液进行干燥,以集粉率、蛋白质分散系数(PDI)及含水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进风流量,进料流量,进风温度,雾化压力对干燥效果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均匀设计法优化干燥条件。得出最佳干燥条件为:进风流量0.65 m3/min,进风温度180℃,进料流量400 m L/h,雾化压力200 k Pa,各项指标为:集粉率45.43%,PDI为73.1%,含水量1.03%。   相似文献   

13.
以枸杞浓缩浆为原料,异VC-Na、柠檬酸为护色剂,麦芽糊精和β-环状糊精为助干剂,CMC-Na为稳定剂,白砂糖为甜味剂,柠檬酸为酸味剂,蔗糖脂肪酸酯和单甘酯为乳化剂,使用喷雾干燥法生产速溶枸杞粉。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枸杞粉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冷冻干燥法加工速溶大枣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大枣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作为我国药食兼用的食品之一,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广泛受到人们的青睐。试验采用冷冻干燥法进行大枣粉的加工,并与其它不同干燥方法所加工的产品进行简单比较。试验证明,冷冻干燥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喷雾干燥法生产胡萝卜粉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对喷雾干燥法制备胡萝卜粉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最佳工艺参数是进风温度190 ℃,进料速率25 mL/min,β-环糊精添加量8%,此时集粉率可达22.8%.  相似文献   

16.
为有效利用动物血液,优化血浆蛋白粉的制备工艺,本文从分离、浓缩与喷雾干燥工艺出发,探讨了不同的离心转速和离心时间对血浆蛋白总浓度、血红蛋白残留量及收集率的影响,不同的超滤压力、p H对血浆蛋白粉水分、粗蛋白及灰分含量的影响,不同的进口温度和进料速率对血浆蛋白粉水分含量、粗蛋白、提取率及氮溶解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离心条件为离心转速5000 r/min,离心时间10 min;最佳超滤条件为超滤压力0.6 MPa,血浆液p H为9;最佳喷雾干燥工艺为进口温度150℃,进料速率0.178 m L/s。经本工艺优化,血浆蛋白粉的灰分降至6%左右。本研究结果可为低灰分血浆蛋白粉生产与制备工艺的改进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向液体酱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 β -环糊精和麦芽糊精 ,采用离心喷雾干燥法干燥 ,得到黄褐色的粉末状固态酱油。通过实验制得的粉末酱油 ,将其加水还原成液态酱油在风味上无明显差别 ,产品质量指标符合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红薯多孔淀粉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粉末黄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乳化剂(蔗糖酯与单甘酯)质量比9∶1、乳化剂用量1%(以黄油质量为基准)、乳化温度70℃、壁材(阿拉伯胶与多孔淀粉)质量比1∶3、黄油与壁材质量比0.75∶1、固形物添加量15%(以乳化液质量为基准)、进风温度18...  相似文献   

19.
山药喷雾干燥粉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喷雾干燥法制取山药粉的操作流程和工艺条件。将新鲜山药粉碎制浆后,在入口温度160℃、出口温度70℃条件下喷雾干燥制取山药粉,既可以维持较好的干燥效率,又使产品含水率较低而提高其储藏性能,用温水或开水均可迅速溶解,且具有浓郁的山药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