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降雨诱发滑坡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三峡库区几个典型滑坡为实例,分别研究了降雨诱发滑坡的机制.结果表明,长江三峡地区鸡扒子滑坡是典型的暴雨诱发滑坡,新滩滑坡(姜家坡滑坡)是典型的久雨诱发滑坡  相似文献   

2.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水位消落对库岸滑坡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在详细调查三峡库区奉节县龙潭滑坡工程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滑坡的发育特征、变形破坏机制、诱发因素及形成机理,根据三峡库水位调控方案,运用Geo-studio软件模拟库水位从175m降至145m的滑坡渗流场,评价了不同库水位下降速率工况(0.6~1.2m/d)的滑坡渗流场特征及其稳定性。研究表明:该滑坡处于稳定状态,稳定性系数随库水位下降速率的增大而减小;浸润线的下降速率慢于库水位下降速率,存在明显滞后性。研究成果对预报三峡水库库岸滑坡灾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环境条件极为复杂,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库水位的上升将诱发大量滑坡.本文选取湖北省巴东县老城区三峡教育服务公司滑坡为工程背景,在对地质环境条件和变形破坏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产生滑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概括出了滑动模式.采用不平衡推力法,对各种工况下的滑体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在现今天然状况是稳定的,但在降雨或水库蓄水时,该滑坡整体处于潜在不稳定状态,必须进行地表排水、抗滑桩和挡土墙等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环境条件极为复杂,由于三峡工程的兴建,库水位的上升将诱发大量滑坡.本文选取湖北省巴东县老城区三峡教育服务公司滑坡为工程背景,在对地质环境条件和变形破坏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产生滑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概括出了滑动模式.采用不平衡推力法,对各种工况下的滑体稳定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在现今天然状况是稳定的,但在降雨或水库蓄水时,该滑坡整体处于潜在不稳定状态,必须进行地表排水、抗滑桩和挡土墙等综合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黄腊石滑坡降雨诱发的概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腊石滑坡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五峰暴雨区北部边缘,降雨是诱发黄腊石滑坡复活的主要因素,作者根据对长江三峡库区黄腊石滑坡分析,得到了诱发黄腊石滑坡复活的降雨阀值,并利用所得阀值评价了黄腊石滑坡降雨诱发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前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潜在的滑坡危险性进行识别,本研究以岭北矿区为例,提出了融合多源数据的稀土矿区滑坡危险性定量识别方法.首先基于时序哨兵一号(Sentinel-1A)数据,采用小基线集(Small Baseline Subset InSAR,SBAS-InSAR)技术获取研究区地表形变;再以数字高程模型(DEM)、Landsat 8陆地成像仪(OLI)等多源遥感数据为辅,提取潜在滑坡点,构建矿区滑坡危险性信息量模型;最后再结合同时期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潜在滑坡危险性识别.结果表明:矿区整体地表年平均形变速率在-20.28~20.08 mm/a,共提取183个潜在滑坡点;构建的稀土矿区滑坡灾害危险性信息量模型是可行的,总结了研究区诱发滑坡的最佳信息量组合方式;对甲子背和大坑2个典型矿点进行具体分析,发现稀土开采活动会加速滑坡的产生,开采之后即使进行复垦,也容易诱发滑坡.  相似文献   

7.
地震碎裂滑动型滑坡发育特点及典型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汶川地震诱发了大量的地震滑坡,其中地震碎裂滑动型滑坡是一种普遍的地震滑坡类型,滑动特征独特,动力机制复杂。以汶川县映秀镇牛圈沟滑坡为典型实例,从发育碎裂滑动的地貌、岩性、斜坡结构、地震作用等关键控制因素出发,阐释了牛圈沟滑坡的“滑动启动-碰撞碎裂-碎屑滑动-堆积停滞”4个阶段碎裂滑动中的7次折向过程,应用“地震启动-碎裂-加速”机理能够很好的解释地震滑坡超高速、滑程远、规模大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学科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国西部山区频发的滑坡灾害对当地道路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极大影响,为了给滑坡的防治提供依据,需客观地评价滑坡危险性。本文从滑坡的地质环境及诱发因素两方面出发,选取岩性、滑坡一定范围内断层距离的倒数和等 7 个指标作为评价依据,建立滑坡危险性评价突变模型,将礼州地区滑坡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危险 4 个等级。选取该地区威胁公路的 10 个典型滑坡进行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与现场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该成果可为山区滑坡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潜在滑坡的判识是滑坡预测预报中的关键问题,潜在滑坡早期判识能够有效减少灾害的发生。基于滑坡灾害诱发的各种影响因素,利用地球多源时空信息和多传感器网络,遥感监测潜在滑坡体,利用监测设备获取滑坡岩性、坡体结构、地貌形态、活动迹象等关键控制信息,从中选取滑坡灾害诱发的主要控制要素作为判识指标,建立基于多源信息的潜在滑坡多因素判识模型;特别是根据滑坡的成灾规律,分析潜在滑坡孕育过程中地貌形态改变、成灾条件变化与滑坡发生的临滑诱发条件,建立基于不同信息源的滑坡控制因素判识模型。最后,通过汶川地震灾区垮梁子滑坡体实例分析,验证潜在滑坡综合判识模型并进行优化,从而为滑坡灾害的早期判识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5·12"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的滑动距离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滑坡体积和地形地貌是影响滑坡滑动距离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对"5·12"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46个典型地震滑坡的滑动距离与滑坡体积以及原始斜坡坡角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滑坡的水平滑动距离、垂直滑动距离均与滑坡体积的对数值具有良好的指数函数增长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244和0.7859;等效摩擦系数与原斜坡坡角正切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增长趋势,相关系数R2为0.7973.基于此,通过二元线性回归,获得了滑坡水平滑动距离与滑坡体积、滑坡前后缘高差以及原始斜坡坡角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汶川地震诱发滑坡方向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在野外调查过程中发现汶川地震灾区的一些特殊区域,滑坡的滑动方向呈现出一些与地震动力直接相关的异常现象,作者对典型研究区进行了详细的遥感解译,统计了不同坡向上滑坡灾害的发育密度和大型滑坡滑向与发震断层的关系,得出汶川地震诱发滑坡具有"背坡面效应"和"断层错动方向效应"."背坡面效应"是指在与发震断裂带近于垂直的沟谷斜坡中,在地震波传播的背坡面一侧的滑坡发育密度明显大于迎坡面一侧."断层错动方向效应"是指滑坡的滑动方向与发震断裂的活动方式和错动方向密切相关.在分析强震诱发滑坡成因机理时,应加强对2种因素和效应的研究:1)地震时断裂的突然错动所产生的直接动力对斜坡失稳的初始驱动作用;2)地震过程中地震波在斜坡山体内传播的折射、反射以及由此引起的坡体内应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地震滑坡特征及失稳破坏模式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5·12”汶川特大地震不仅大幅度降低了地震区斜坡的稳定性,而且还诱发了大量滑坡等地质灾害。通过对灾区地震滑坡灾害进行野外深入调查,对“5·12”大型典型地震滑坡的基本特征等进行归纳、总结,并以青川县东河口滑坡为例,对该大型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失稳破坏模式进行分析。分析得出,东河口滑坡是一个强震作用下的高速远程型坡体运动,其运动阶段大致可分为启程滑动、近程飞越、碰撞和远程流动3个阶段。该滑坡的失稳破坏模式可简单概括为拉裂→裂纹扩展、趋于贯通→斜坡失稳、凌空滑出→滑坡解体、流动→堆积。  相似文献   

13.
滑坡体积和地形地貌是影响滑坡滑动距离的两个重要因素。在对“5.12”汶川地震诱发的滑坡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46个典型地震滑坡的滑动距离与滑坡体积以及原始斜坡坡角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滑坡的水平滑动距离、垂直滑动距离均与滑坡体积的对数值具有良好的指数函数增长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244和0.7859;等效摩擦系数与原斜坡坡角正切值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增长趋势,相关系数R2为0.7973。基于此,通过二元线性回归,获得了滑坡水平滑动距离与滑坡体积、滑坡前后缘高差以及原始斜坡坡角的相关关系式logLr=-0.0785logV+1.2347log(H/tanθ)。  相似文献   

14.
高速远程滑坡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灾害,具有运动速度快、滑动距离远,致灾范围广等特征,一旦发生往往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针对其超强运动机制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滑坡领域的高度关注。液化减阻作为高速远程滑坡发生超强运动的一个重要机制,强调滑坡运动过程中出现超孔隙水压力累积、有效应力降低等液化行为,导致滑坡基底摩擦系数减小,发生高速远程运动。本文根据前人研究结果对液化的影响因素和高速远程滑坡的液化机制进行总结,将不排水加载作用下滑坡的液化机制归纳为结构液化和滑动带液化两种;并基于详细的现场调查对青藏高原地区两类典型的液化型高速远程滑坡(玉树滑坡和乱石包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玉树滑坡和乱石包滑坡在启动条件、运动和堆积地貌单元及液化机制等方面均有差异。玉树滑坡为发生于山间沟谷中、由强降雨诱发的崩坡积层滑坡,滑坡体积小但运动距离远,滑带土为堆积于沟谷中的饱和松散砂质黏土(细粒土),可忽略颗粒的剪切破碎性;不排水加载作用破坏了松散的土体结构,从而诱发滑坡液化;乱石包滑坡发生于山前盆地由古地震触发并斜抛启动,滑带土为风化的花岗岩粗砂,具有剪切易破碎性,土颗粒破碎引起滑动带液化是滑坡发生高速远程运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基于信息熵的典型滑坡危险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定量地对典型滑坡危险度进行评价,根据典型滑坡的强度指标和发生可能性指标建立典型岩质滑坡危险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信息熵原理,结合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滑坡数据库(CDMI)中奉节县24个典型岩质滑坡计算各评价因子客观权重,建立定量评价模型.计算奉节县24个典型岩质滑坡的危险度,通过实地调查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危险度评价结果准确率达87.5%,可作为评价典型滑坡危险度的新方法进行推广运用,为滑坡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摘 要:罗家坪滑坡位于向家坝上游38km处,在向家坝水库蓄水前未发生变形,一期蓄水后,产生明显滑移,二期蓄水后变形加速,为典型的水库蓄水诱发滑坡。在详细的地质结构勘察和现场调查基础上,结合库区蓄水及降雨情况与滑坡变形监测资料,本文揭示了滑坡滑动带特征,分析了滑坡体在蓄水后的变形响应。提出了承压水模型,通过承压水模型分析其变形特征及机理。分析表明:蓄水是滑坡的诱因,降雨是滑坡的动力条件。蓄水后,地下水位升高,前缘部分滑体及危岩体处于浸润线以下,发生软化及塑性变形,滑体抗滑力减小,造成滑坡启动。前缘的塑性变形造成危岩体本身的变形协调。滑坡复活,后缘产生裂缝,降雨造成滑带底部产生承压水,降雨越大,承压水越大,且主要集中在滑体中下部。在承压水与滑坡自重增大的作用下,滑坡前缘变形速率与大小均大于滑坡后缘。持续降雨对于滑坡的影响大于暴雨情况对于滑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薛涛 《商品与质量》2022,(33):106-108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山西省运营高速公路已经接近6000公里.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因降雨诱发的路基滑坡频发,一定程度影响了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需要工程地质及岩土工程专业人员查明路基滑坡的诱发原因及作用机理,进行有针对性的病害防治设计.在方案选择上做到拔本塞源、有的放矢,才能将路基滑坡病害一次处...  相似文献   

18.
对新汴河徐岗切岭段滑坡进行现场调查与工程地质勘察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段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其滑坡基本特征,认为该段滑坡形成机制有3个方面:1体物质的物理力学特性是该处滑坡形成的先决条件;2坡形成的主要诱发因素;3活动促使边坡滑动。并对此段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监测预警泥岩地区滑坡,找到泥岩地区滑坡的诱发因素,并实现泥岩分布区的防灾减灾,以岑溪大业公田滑坡为例,对滑坡发生前后的现场工程地质勘察及岩矿分析报告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滑动式测斜仪、农田气象监测仪等联合建立了岑溪大业公田滑坡监测系统,对滑坡整个变形过程中的累计位移与深度、位移速率与降雨量等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岑溪大业公田滑坡以浅层多层滑动面滑动为主,地表下1 m 处的位移速率与降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而滑带土的位移速率与降雨量之间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高强度、持续的降雨是滑坡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强度低,含有大量亲水性及易溶性矿物的风化泥岩结构是滑坡发生的决定因素; 高速公路的建设对坡脚不合理的开削挖及坡面植被的破坏等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是滑坡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省岚皋县广泛发育的堆积层滑坡为研究对象,借助土工试验、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手段,揭示了降雨条件下滑坡的变形和渗透规律,研究了降雨诱发堆积层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及形成机理。物理模型试验表明:堆积层斜坡内渗流速率与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y=6.658 83x-0.900 34;在降雨和地下水位变动下,堆积层滑坡主要表现为牵引式,其发展过程可概括为:裂缝的产生→裂缝的扩展→裂缝的贯通→次级滑动→整体滑动五个阶段;堆积层滑坡的二元结构是该滑坡形成的决定性因素,降雨入渗导致地下水在基岩面附近富集是该滑坡发生的重要诱发因素。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作用时间的持续,坡体稳定性逐渐降低,剪应变逐渐增大,斜坡变形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