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 ERP 领域,南北软件制定了一个2003年的1000家金牌用户的设想,具体地说,就是在2003年筛选出1000家金牌 ERP 用户,成就500个金牌管理软件应用案例,培养200名金牌技术工程师。南北软件公司总裁彭易清认为:“2002年的 ERP 生产表面上异常火爆,但同时也暴露出这个市场的无序状态。我们认为,在这种环境下,需要更好的 ERP 产品和ERP 实施服务来规范其无序状态。”南北软件为此成立了“南北信息化金牌用户俱乐部”,启动了“南北信息化金牌工程”,这一活动的指导单位是国家外经贸部国际电子商务管理司。南北软件所说的 ERP 服务是指“一对一”和“手拉手”式的技术支持,其服务措施集中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在经历了2000年至2002年近3年漫长的市场低谷后,2004年中国ERP市场将呈现利好趋势。ERP在中国已从昨天的探索走向了今天的成熟,同时,中国的ERP开发商也在探索中明白——ERP必须为企业“量体裁衣”这一适应中国国情的ERP之路。 ERP的瓶颈时代 大量事实证明,企业全面实施信息化,特别是从国外引入的产品和理念,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后,但收效不  相似文献   

3.
2月份王文京“用友要做大渠道,扶持合作伙伴”的2006年新战略还言犹在耳,他的老对手金蝶总裁徐少春又在北京高调表示:“金蝶将以个性化ERP终结传统ERP时代。”在ERP这一行业,个性化并不是个新鲜词。早在几年前,ERP的个性化、本地化口号就已被本地ERP厂商热炒过一轮。但徐少春在此时扛起个性化大旗,显然别有深意。  相似文献   

4.
“Symix要颠覆ERP”,这是Symix 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季献忠在公司新管理团队亮相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他认为,“企业上ERP是必须要做的事情,但仅仅如此已经不是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体现,光有ERP是不够的。现在ERP的实施应该以互联网为基础,重新思考企业对管理应用的真正需求。”定位于中型ERP市场中的Symix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经4年,目前为止已经拥有了超过80家用户。  相似文献   

5.
ERP普及风暴就这样来了,风起云涌,声势浩大。这不由得让人回想起2000年前后,国内ERP市场的第一轮热浪。潮起时的无限风光,潮落时的万般冷清,经历过这些的人们难免会对这次的普及风暴心存疑虑“。那些上了ERP的企业,过得究竟怎么样?”这是所有想上但还没上ERP的企业最想知道的。“ERP普及风暴,对于市场来说,意味着怎样的变动?”这是ERP厂商们正在努力探究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开始了此次采访。  相似文献   

6.
“你想了解ERP吗?你想知道ERP能对企业运营真正带来什么样的帮助吗?走进用友公司的ERP体验中心,这些困惑将迎刃而解!”5月10日,在用友北京分公司ERP体验中心内,用友集团高级副总裁高少义手指虚拟企业沙盘如是说。在他看来,ERP已经从过去的概念时代进入到了体验时代,让客户直接接触ERP、了解ERP、零距离感受ERP应用的价值成为这一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以往,ERP曾经是“复杂”、“昂贵”的代名词,“ERP成功率低”的说法也曾让不少企业敬而远之。但是,随着ERP在许多大企业的广泛应用,人们对ERP的认识也越来越高。但长期以来,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内著名的企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金蝶ERP成功之路是遵循怎样的规律,有哪些方面是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呢? 目前,在国内ERP系统中,金蝶K/3ERP的品牌覆盖率已稳居全国首位,这充分说明金蝶K/3ERP是拥有用户数最多的国产软件品牌,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为了这个荣誉,金蝶经历了数年来“学习、继承、探索和创新”的艰难过程。  相似文献   

8.
2004年4月1日,福建顺和达公司于国内各大网站进行仅4.8万元的ERP e4公测,引起了业界的一片震动。余声未停,广州速达紧接着在4月19日也推出了2万元ERP。我们不得不承认,到目前为止,“价格”因素仍然是决定中小企业是否选择某一产品的首要因素,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可以想像如此“便宜”的ERP产品将会打动多少中小企业。然而,低价ERP的出现也引发了业界普遍的质疑,以及竞争对手发起的各种形式的反驳。“各家厂商的ERP产品已经迈入同质化竞争,现在企业关注的不再是价格,而是如何体现ERP的实施效果。”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说:“市场时下销售的ERP产品售价均颇高,咨询公司、ERP供应商等都可获得高利润。”那么,低价ERP的出现究竟可不可以改变ERP一贯高高在上的姿态,从此开始向“平民化”方向转变?另一方面,低价ERP能否真正满足企业的真实需求?它究竟能走多远?……问题很多,但现在就对低价ERP的横空出世匆忙作出结论,明显还为时过早。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低价模式的出现必将引起更多对“ERP利润真相”的关注———这在当下的中小企业ERP市场,尤其显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企业需要什么样的ERP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杂志开展了“服务考验ERP”的专题讨论(专题刊登于2003年第8期),这对于准备实施或正在实施ERP项目的企业确保ERP实施成功是十分必要的。在该专题中,无论ERP供应商还是咨询公司,都认为“服务”是必要的、重要的,甚至是迫切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已经实施了ERP的企业都付出了相当于ERP软件价值的“服务”费,满怀信心地认为“ERP+服务=ERP实施成功”。其结果却使很多企业走上了一条“ERP不归路”,直至整个ERP项目以失败而告终。有些被媒体宣染为ERP成功实施的样板企业,同样经不起实地考查,有的仅…  相似文献   

10.
在被称为我国台湾“ERP教父”的明基逐鹿ERP事业部总经理叶玉顺看来,下一个5年将是中国ERP普及的黄金5年,他之所以这么说根源于对一项统计数据的判断,该数据表明,全国中小型企业目前的ERP实施率刚刚达到10%。“10%是个临界点,从0到10%的爬升往往是很困难的,但从10%到50%的增长却有可能是爆炸式的。”叶玉顺说。从这一意义上讲,也可以说叶玉顺是非常同意用友关于“ERP普及时代正在到来”的观点的。作为ERP世界里的年轻一员,明基逐鹿ERP不但要面对SAP和Oracle这些国外大佬们的巨大压力,而且也要面临用友、金碟、神州数码们的强势竞…  相似文献   

11.
走出ERP误区     
ERP 日益受到企业的重视,这是可喜的现象。然而不容讳言的,多数企业上 ERP 的过程走得并不顺利,成效自然也不令人满意。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部署和应用 ERP 的误区太多!为什么有些企业不敢上 ERP在国内可听到普遍流行的两个说法:企业管理要好,须要靠 ERP 来帮忙;企业 ERP 上不去,是因为管理不好,分开来看,这两句话都有部份的道理,但摆在一块儿,就立即显现出应用 ERP 思想的矛盾了。这好比有人说“你跑不快,就要买车来开:若不会开车,是因为你跑不快”。这不是太奇怪了吗?做为企业的领导人,在面临这样自相矛盾的说法下,当然会对 ERP 产生疑虑。其实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企业管理不是“好不好”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考虑。这就像“若不开车,肯定跑不快”的道理是一样的。管理不好,多指的是“决策”的质量不够好;在交易部分,是可以直接寻求 ERP 的协助的,ERP 可以替企业带来省力,正确、及时等自动化的好处。企业需要ERP 的协助来降低信息处理的成本,其成败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信息化》2011,(20):69-69
近日,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在北京召开了“引领转型创新,驾驭复杂环境”——IBM 2011“超越ERP”商业领袖高峰论坛。这是继2010年IBM和SAP联合发布“超越ERP”战略之后举办的又一次高峰论坛。IBM除分享了基于SAP平台的“超越ERP”解决方案,更在“厚SAP、快SAP、易SAP”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方案整合,构建基于创新流程与系统的灵活运营。  相似文献   

13.
当生产型企业实施ERP之后,流通企业也频频向ERP招手,于是又有了“服务ERP”。一些企业的服务部门提出“数字化服务”的口号,将ERP管理引入到服务业务。ERP真的就是农家肥,“什么田都能肥”吗?记者为此采访了已经进行这方面尝试的实达电脑设备公司客户服务部总经理简智贤。  相似文献   

14.
MRP II/ERP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有十几年了,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在ERP方面的投入达80亿元左右,但从产出看,ERP应用的成功率一直是令业界尴尬的话题,据估计,成功率大约只有10%-15%,这就使得很多人对待ERP是谈虎色变。此外,还有一大批企业组织开发适用于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几乎无一成功,开发者称之为MIS“泥潭”。时至今时,我国仍有一大批继续在“泥潭”中拨涉的企业还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一大批尚未尝试“泥潭”滋味的企业还执迷不悟地准备踏上通往“泥潭”的道路。对于我国而言,由于种种体制上的原因导致了E…  相似文献   

15.
你见过或者听说过,不打地基就想盖20层楼的吗?这简直不可能。然而,这样的现实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有些企业没有电子内务,没有EDI、没有ERP、甚至没有MIS就想做电子商务,这不是空中楼阁吗?所以每个企业,每个人在说电子商务,在做电子商务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别“坑害”电子商务要搞好管理,才能上MIS:上了MIS,再上CMIS;上了CMIS,再上ERP;上了ERP有了“内功”之后才练外功,才能和合作伙伴做电子商务。这似乎是“老生常谈”,但有些人偏偏不信,这都什么时候了,Internet时代,EDI、MIS、CMIS、ERP早已过时了。强调这些是在和电子  相似文献   

16.
打破ERP神话     
经历了10年的爆炸性发展,ERP软件的成功缔造了PeopleSoft、SAP、Baan、Oracle这些公司的辉煌业绩,同时ERP也成为众人心目中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必胜法宝”。但就在不久之前,几乎国外所有的ERP厂商都受到了巨大的市场压力和重创,股市和业绩直线下降。此时此刻,国内的ERP市场却刚刚开始升温,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ERP的味道”,大家都对国内的ERP市场充满了幻想,寄希望于别人往日的成功能够同样造就自己今日的辉煌。  相似文献   

17.
ERP的力量     
徐龙建 《互联网周刊》2006,(44):110-111
“不上ERP是等死,上ERP是找死。”知悉柳传志的人,大都对他这句“名言”并不陌生。在1998年联想准备实施ERF(企业资源计划)项目之前,柳传志发出的这句“经典困惑”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直到6年后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时,这个困惑似乎才有了—个答案。  相似文献   

18.
在有些单纯实施ERP的企业里,一部分ERP覆盖到的流程,用的是新的流程管理,而ERP没有覆盖到的流程部分,依然是用“人治”、用老办法管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ERP实施之后的“两张皮”现象。  相似文献   

19.
“人生病要去医院,千万别相信游方郎中,否则贻害不浅”,陆先生在给叶知秋的邮件中这样写道,“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企业上ERP,很多却是直接找厂商,这就很奇怪。” 陆先生的想法是,ERP厂商直接把软件卖给用户,在IT圈里似乎见怪不怪;但细细一想,又觉得有点不对劲:如果制药厂直接出售药品给患者,大家一定会觉得诧异,还没有认真地对患者进行诊断,如何就可以“下药”? ERP软件的复杂性远大于药品,当然软件开发也与药品生产相去甚远。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些ERP厂商销售ERP软件的热情和做法,与药厂卖  相似文献   

20.
《数码世界》2006,5(5A):16-17
曾几何时“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的说法如一片挥不掉的阴霾笼罩在ERP(企业管理软件)厂商和应用企业的头上,这是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实施ERP的美好愿境不能实现而发出的无可奈何的感叹。今天我们再来品味这评价的时候,已经不会将这样的评价看成是对ERP应用的诋毁,而是中国ERP应用迈向理性时代的一个历史阶梯。在这之后,不管是“找死”还是“等死”,众多的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借助信息化大潮.如火如荼地应用国产ERP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用友倡导和推动ERP在中国的普及,ERP在中国进入普及化时代却是中国ERP应用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在ERP普及时代,标准、行业、个性成为中国企业ERP的成功应用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