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本忠  饶松柏 《人民长江》2013,44(18):30-35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陆水水利枢纽运行管理中信息获取与处理不及时和信息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日渐突出。为此,陆管局依托长江设计院,建设了自己的大坝安全运行管理系统平台。通过该平台的信息查询、检查观测、安全管理、应急管理、闸门监控、视频监控及综合管理等功能,实现了陆水水利枢纽运行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提升了枢纽工程现代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张敏 《人民长江》2011,42(21):74-77
为了缓解和控制陆水水库污染加剧,水质恶化的情况,依据多年实测水质资料对陆水水库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在水库坝上峡谷出口处设置了常规水质观测断面,并在库区近坝左岸众多退水口处选择监测点监测污水直接排放入库情况。监测结果表明,水库坝前水体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库区支流污染严重,靠近排污口的水域富营养程度高。指出水库流域水资源保护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流域与区域相结合,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切实保护陆水水库水环境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的经济监督职能并没有改变,但传统的财务审计体系和审计技术已经不能适应会计信息化条件下审计工作的需要。信息化改变了审计的环境、内容和方法,使得审计工作进入有别于传统手工审计的新领域。如何制定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审计方法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新任务。通过分析会计信息化的应用给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阐述了当前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结合陆水水利枢纽的实际情况以及重点保护对象和防洪标准,对汛期可能出现的重大工程险情进行了分析,并在溃坝洪水计算的基础上,对其破坏程度进行了分析。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险情,制定了应对措施,提出要加强对工程险情的监测和巡视,发现险情及时上报,险情抢护要及时、措施要得力,应急保障措施要到位,平时加强防洪应急演练,在最大程度上降低防汛突发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 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我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开始实施会计电箅化.现已基本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电算化,会计软件也由单用户版向网络版、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随着国家金财、金审、金税、金水等"两网一站四库十二金"系统的全面运行和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对内审工作进行全面管理,推进内部审计信息化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郑志强  邵淑葵 《人民长江》2013,44(18):75-77
陆水水库是赤壁市人民生活的唯一饮用水水源,同时,担负着全市工业、农业、娱乐景观的供水任务,水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要。根据陆水水库入库水文站、坝前水文站的水质监测资料,以及流域内工业、农业、水产养殖等生产状况,分析了陆水水库的水质变化情况,以及点源、面源、库底底泥污染比重及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陆水水库水质受区内工农业生产排污的影响较大,“水华”现象频发,对赤壁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较大影响。针对陆水水库污染现状及污染原因,提出了针对性的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陆水水利枢纽位于湖北省蒲沂市,自1967年正式蓄水运用以来,积累了丰富的观测资料.其中包括库区水文气象、泥沙淤积、回水淹没、水温水质、蒸发等方面的内容,为进行水库环境生态影响评价提供了依据,进而可以评价分析工程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陆水工程对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影响有以下几方面:(1)工程兴修后减少了下游蒲圻市、嘉鱼地区的洪水威胁,保证了15万亩土地的灌溉用水,改善了下游平原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2)枢纽不仅有发电、供水效益,而且改变了鄂东南山区崇阳至蒲圻不能通航的历史,并且为渔业及养殖业提供了广阔的水域;(3)枢纽库区小气候的变化,改善了库区生态环境,由于气候宜人、水质好,有利于开发旅游业,增加了水库的社会、经济效益;(4)水库的潜在威胁是污染问题,其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业径流等,必须及早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如何利用信息化提升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水利信息化建设是我国为科学合理地开发和使用水资源所进行的工程,计算机及IT技术的迅速发展壮大为水利信息资源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等一系列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帮助。简单介绍了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如何利用IT技术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建议,希望能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1 传统会计面临网络环境带来的重大变革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会计将面临深刻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会计基本前提假设的变革 会计基本前提是指对会计核  相似文献   

10.
介绍陆水枢纽工程局如何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体系整合的贯标和认证,依据标准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在半年时间内成功取证,为水利企事业单位的认证提供了经验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熊传强  李玉琼 《人民长江》2013,44(18):11-14
20世纪90年代末,陆管局针对多行业、多专业的自身特点,策划了“分步、分批、先易后难,先小后大”滚动式贯标方案.采取分步实施体系认证,并且根据市场对各行业的竞争需求,分别实施了单体系贯标(质量管理体系)和多体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贯标,从而逐步实现了全局全方位的贯标.总结回顾了各阶段贯标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对存在的制约单位发展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下一步改革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2.
2008年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被正式纳入国家财政预算并由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对水管体制改革前后陆水水利工程的维修养护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介绍了维护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对维修养护成效进行了评价.通过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的实施,主体工程部分缺陷得以修复,确保了整个枢纽工程安全正常运行,水库工程管理条件有所改善,提升了陆管局枢纽工程管理水平,保证了枢纽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3.
杨均善  杨波  杨振明 《人民长江》2013,44(18):18-21
陆水水利工程维修养护项目由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结合项目实施情况.从实施方案编制、项目管理机构设置、项目合同管理、进度控制、质量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沟通协调、项目验收等方面,对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总结.经过近4年的实施,陆水枢纽坝工设施残缺破损部分得到修复,工程管理条件和管理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保证了枢纽正常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张翾  魏安义 《人民长江》2013,44(18):6-10
陆水水利枢纽除险加固工程以大坝安全鉴定结论和初步设计批复意见为依据,主体工程经过两个枯水期紧张而有序的施工,圆满完成了建筑、机电设备安装、金属结构设备安装和临时工程等加固、改造、更新任务.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后,使枢纽工程防洪标准得到提高;主副坝及岸坡、闸门及启闭机病险得到消除;工程内外观测、防洪调度系统、水情测报系统运用条件得到改善.工程自2010年9月通过竣工验收以来,正常发挥了防洪、灌溉、发电、城镇供水、航运、养殖、水库旅游和水利水电科学试验等综合利用功能,实现了枢纽工程除险加固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陆水水利枢纽是为验证和解决三峡工程科研、设计与施工重大技术问题而兴建的.工程于1967年下闸蓄水后,由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施工试验总队负责管理.1989年,管理单位更名为“长江水利委员会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简称陆管局)”.2008年,陆管局顺利完成了水管单位机构改革,实行企事分开、管养分离.对陆管局在新形势下,面临新挑战,肩负新使命,如何实现运行管理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思考,认为:唯有创新,才能为未来谱写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张家河梯级水电站坐落在河栏镇张家村,位于青凤寺张家沟河上,电站利用引兰入汤工程的引水流量发电,合理、充分地利用了现有的水能资源。张家河梯级水电站的建设提高了兰河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率,缓解了地方电网的矛盾,提高了地方电网的运行质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从技术角度分析,水电站的建设利大弊小;从环境角度看,水电站的修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庹正  郑春地 《人民长江》2013,44(18):91-92
陆水水利枢纽主坝溢流坝1号孔弧形闸门投入运行多年,年久失修,在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换装了新闸门。在新闸门安装过程中,支臂与门叶连接时出现较大的连接偏差,支臂相对于支臂与门叶主梁组合面的中心位置向外偏移70 mm,超出规范要求。在分析闸门支臂偏差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决定采用楔子板纠偏。该纠偏方法耗时短,保证了闸门在汛期来临前投入运行。   相似文献   

18.
施工企业施工机械单机核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斌 《人民长江》2010,41(5):91-93
施工企业面对当今工程市场严酷的竞争,大多数施工企业更是采用低价竞标的做法,造成施工成本的压力加大,从而使机械设备管理特别是机械设备成本管理变得更为突出、更为重要。推行单机成本核算、降低机械设备成本,是提高企业效益、降低施工成本的有效手段。介绍了机械设备单机核算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构成、核算要点、核算方法及注意事宜。  相似文献   

19.
魏安义 《人民长江》2013,44(18):15-17
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根治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水患,毛泽东主席提出“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兴建三峡工程的设想.受当时经济技术条件限制,出于为兴建三峡工程积累经验、储备人才考虑,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现称长江水利委员会)决定先建设“陆水试验大坝”.工程于1958年10月动工,1967年12月水库下闸蓄水,1969年12月第1台机组投入运行,1974年4台装机并网.先后进行了预制安装筑坝、砂基固结灌浆、干运式过坝建筑、励磁装置以及葛洲坝17万kW机组转轮叶片中间试验等200多项科技试验.工程建设完全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罗浩  刘勇  郑江 《人民长江》2017,48(2):79-82
水电站大坝安全信息化建设是大坝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结合锦屏一级水电站建设进程,总结了电站施工期和运行期安全监测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内容、主要创新点及成效,包括系统框架构建、组网调试、信息管理及备份、应急处理等。系统多年运行状况表明,锦屏一级水电站安全监测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对类似水电工程的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