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供给国,却缺乏稀土价格的控制力。文章从供给、需求、成本三个角度为切入点,以市场、企业、产业、政府为主要论述主体,完整的叙述了稀土价格形成机制。得出中国稀土供给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博弈能力不强,稀土战略储备能力等决定着稀土的短期价格,稀土的需求是稀土长期价格走势的决定因素。我国稀土的生产成本较高,稀土的价格没有反应出环境成本。最后,根据价格形成机制得出我国应该采取完善储备体系、建立价格预警机制、开发稀土中上游产品、健全稀土产业环境法规等策略。 相似文献
2.
建立中国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回顾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历史进程,提出了建立煤炭价格形成机制的基本思路,并对构建我国科学合理的煤炭价格体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中国煤炭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第一运行周期的基本过程和成功之处。认为:煤炭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是由3股基本力量和3类基本主体促成的;煤炭供求关系的空间格局中出现了三大煤炭价格定位区域。 相似文献
4.
美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美国现行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与管理体制进行了剖析, 指出了美国天然气市场化体系和竞争性的价格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对其市场结构进行了比较系统地分析,在此基础上, 文章总结出了对于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的一些启示,文章认为,我国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市场体系,在加强市场宏观调控的同时,适度放松政府管制,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努力健全和完善天然气市场,以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5.
美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美国现行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与管理体制进行了剖析 ,指出了美国天然气市场化体系和竞争性的价格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并对其市场结构进行了比较系统地分析 ,在此基础上 ,文章总结出了对于我国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的一些启示 ,文章认为 ,我国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市场体系 ,在加强市场宏观调控的同时 ,适度放松政府管制 ,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 ,努力健全和完善天然气市场 ,以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十二五"规划继续明确指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我国是世界公认的稀土大国,无论在资源储量、产量、还是销售量和用量上都是世界第一,但随着近年稀土资源的无节制开采、无序竞争及低价出口,造成了我国稀土资源的紧缺。因此,文章从稀土资源可持续发展内涵出发,通过对国内稀土资源发展存在的现状进行分析、完善,提出从资源整合开发、监管体系等方面来实现我国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8.
9.
10.
煤炭因其储量巨大、价格低廉的特点目前仍是我国消费量最大的基础性能源。煤炭的价格对国民经济具有显著的影响。我国现行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存在价格机制不健全、价格构成不合理、比价关系不科学等缺陷,造成了煤炭行业资源利用率低、煤炭行业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下游行业浪费惊人污染严重、增加了调结构转方式的难度、煤炭价格较大波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等负面影响。借鉴国内外煤炭价格机制的经验,提出了市场化改革、全成本定价、提高行业集中度、降低运输成本、建立期货市场和建立国家煤炭储备制度等我国煤炭价格机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稀土定价权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十年来我国稀土产品供应量占世界的90%以上,在稀土供应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国际稀土价格长期以来被欧美、日本等稀土应用大国控制,我国稀土产品价格一直受到限制.2010年至2011年,我国稀土价格大幅度提高,却引起国内稀土产业链的震荡,可见单纯依靠提高稀土产品价格并不能使我国获得稀土产品的定价权.认真分析我国稀土产业面临的问题,通过扭转观念、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稀土行业准入门槛等扎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实现我国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才是获得稀土定价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主要论述了我国稀土永磁材料的发展历程,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我国钕铁硼产业的发展情况和区域分布,介绍了我国稀土永磁材料在应用领域与日本、美国的对比情况,同时对我国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前景进行了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多年地热钻探工程实践认为:在传统地热系统“热、通、储、盖”理论指导下,采用水文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进行地热资源靶区和井位选址,存在着钻井风险大、勘查成果远不及预期等问题,特别是随着地热勘查深度的增加,其问题愈发严重。针对以上问题和地球气体相关文献,结合地热钻探工程实践,阐明了地球内部存在着巨大高温高压气体,地热、油气及煤系气等能源资源的形成与地球气体的运移密切相关,地热资源的形成主要是深部气体起到携带和驱动(介质和动力)作用,并在一定地质环境和空间富集。在此基础上重新建立了水热型地热资源成藏模式,有对流型、传导型和对流-传导复合型3种。并提出在传统地热系统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地热理论创新、建立地球气体动力学学科,使地热系统理论更加科学和完善,从而为地热资源的持续稳定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国外某富铁型稀土矿中铁、稀土矿物嵌布关系复杂、连生包裹紧密,采用单一浮选工艺分离困难,本文通过优选铁矿物选择性抑制剂和稀土矿物捕收剂,形成适于该矿石分选的浮选降铁-磁选除杂的选矿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针对REO品位为2.95%, Fe2O3含量40.30的稀土矿样品,以RF-10为铁矿物抑制剂、RFS为稀土矿物捕收剂,经浮选降铁-磁选除杂工艺可以得到REO品位为36%的稀土精矿产品,铁矿物脱除率达95%,论文研究成果为含铁稀土矿的有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硅热法还原高炉渣、稀土富渣、稀土精矿及碳热法还原稀土氧化物、稀土富渣、氟碳铈精矿等生产稀土硅铁合金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进展,指出碳热还原法较硅热法具有能耗低,稀土收率高、无工业废渣等优点,分析了碳热还原法冶炼过程中的有关物理化学反应,碳热还原法工艺的关键是要强化稀土碳化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以赣州地区某离子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搅拌浸出和柱浸的方式,研究不同条件下矿样中稀土及杂质元素的浸出情况,为离子型稀土矿产资源的绿色高效开采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连续搅拌浸出过程中稀土浸出率均在80%左右,二次浸出液中TREO/Al明显增大,TREO/Ca明显减小,TREO/Mg略微减小;柱浸实验中随着浸矿深度的增加,浸出液pH值逐步上升,TREO/Al增加至15.52,TREO/Ca降低至0.64。稀土浸出率均达到96%以上,但随着深度的增加轻稀土配分由49.43%上升到了53.28%,重稀土配分从35.91%逐步下降至32.18%。连续搅拌浸出和柱浸实验均表明随着矿样深度的增加,稀土浸出率无明显降低,低品位矿层稀土浸出仍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对广东省稀土产业的主要领域:稀土冶炼、稀土发光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稀土贮氢合金、稀土陶瓷材料、稀土纳米材料及稀土晶体材料的分布和规模进行了评述.分析了广东省稀土产业的优、劣势,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查明渝东北城口—巫溪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中稀土元素的特征、来源及其地质意义,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渝东北城口明中地区11件页岩样品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进行测试,结合前人所测巫溪田坝地区12件稀土、微量元素测试分析结果,全面分析了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空间分布规律及分布模式。研究表明:渝东北城口—巫溪地区页岩稀土元素相对亏损,五峰组页岩中的稀土元素略低于龙马溪组;稀土元素总量∑REE与Sc,Ti,Cr,Zn,Zr,Nb,Th,Hf,T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元素呈明显正相关,反映了研究区页岩中稀土元素的来源主要为陆源碎屑;在五峰组页岩早期沉积速率、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比值的突变界面,可能是都匀运动(加里东运动第2幕)的影响范围延伸至该地区所出现的沉积响应。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冶金工程领域的论文。以稀土抛光粉废料为原料,通过正交实验设计,首先进行废料与硫酸铵和硫酸氢铵混合物的焙烧实验,使稀土氧化物转化为硫酸盐。实验考查3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选用正交表L9(34),安排了9个实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焙烧温度取480 ℃,焙烧时间取3 h,质量比取1.8∶1。然后在酸浸液中加入0.2%的硫脲作还原剂,研究用稀硫酸从焙烧固相中浸出稀土的工艺条件。实验考查4个因素,每个因素取4个水平,选用正交表L16(45),安排了16个实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酸浸温度取90 ℃,硫酸浓度取0.5 mol/L,浸出时间取4 h,稀硫酸与焙烧固相的液固比(质量)取4:1,稀土的浸出率可达97.8%~98.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