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失效的预测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失效预测预防在发达国家普遍受到高度重视。美国金属学会于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失效分析与预防》手册,对于失效分析和预防知识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英国焊接研究所(TWI)、中央电力局(CEGB)等单位的失效规律及失效预测预防研究工作取得了世界公认的重大成果。德国有500个研究机构和保险公司专门从事失效分析及预测预防工作。近年来,对失效分析及失效预防工作,德国政府、企业以及失效研究中心,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具有前瞻性的措施,例如建立全国分析网点、事故档案及数据库以及预防失效事故的具体措施等做法。日本也有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失效预测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
机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回顾和总结近十年来,我国在机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预防实践和学术方面的重大进展--失效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情况,对失效分析诊断、失效预测物失效预防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等三个子体系进行归纳、分析、整理、阐述失效系的初步构成和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区大气能见度变化及其与主要因子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对杭州市区1981~2006年能见度、主要污染物的观测和研究,探讨市区能见度下降的原因。结果表明,能见度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能见度为10km左右,本世纪初减小到7km左右。在低能见度的天气现象中主要是霾。能见度的季节变化非常明显,夏季好冬季差。当污染物浓度和相对湿度增加时能见度减小。能见度与污染物、气象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相对湿度、NO2、气溶胶细粒子PM2.5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因地球的不可人性、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以及地震的复杂性,决定了地震的预测成为世界性的难题。那么预测地震和预防地震就成为地震工作者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地震预测技术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状态监测的设备寿命预测与预防维护规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寿命预测和预防维护规划是基于状态监测的维护中对维护效果有重大影响的两个研究内容。本文对近年来这两方面的代表性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多层次分类,特别突出“基于相似性的寿命预测方法”和“在线预防维护模型”等正逐步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本文进而讨论了各类方法的适用范围,最后展望了一些必要的、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根据已知的伤亡事故数据,建立了事故预测数学模型,将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了事故预测预防上,通过6年来的辛勤努力,使通化这个煤炭、钢铁工业生产基地的伤亡事故得到了大幅度下降,基本遏制住了重特大事故,安全生产取得了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犯罪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上升到一个社会的热点问题。国内外一些统计数字表明,13一15岁为初犯品德不良或初犯劣迹行为的高峰年龄,15-18岁成为青少年犯罪的高峰年龄。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这些特征和原因入手,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对策,有效的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8.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9)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35kV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输变电系统中关键的环节,其运行的安全稳定性与社会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关系。现阶段,35kV变电站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变电站运行有一定的影响,需要有关人员进行处理。本文就分析35kV变电站运行常见的问题,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姚朝飞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8)
在以蒸汽为热媒的生产、生活供热系统中,密闭式凝结水回收装置回收高温饱和凝结水,具有回收效率高、节能减霾效果显著,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高温凝结水回收的环保节能效益评估是项目立项、验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结合实际生产工艺,讲述该工艺节能、减排的计算方法,供设计院、用户在设备选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化工压力容器的破裂形式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工压力容器作为一种功能强大、用途广泛的容器,是化学工业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化工压力容器容易受到密封、承压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破裂问题,从而产生安全事故,影响化工压力容器的使用性能与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因此,在使用化工压力容器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与实际需要设定压力,以保证化工压力容器使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本文主要针对化工压力容器的破裂形式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预防化工压力容器破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GPS接收机快速捕星问题,提高接收机定位速度,利用历书信息进行GPS卫星预报,提出了一种GPS卫星可见性预测的改进算法.在星历信息基础之上,用此算法对卫星的可见性及概略多普勒频移进行预测,并在GPS信号模拟器和GPS接收机组建的实验平台上,利用此种方法进行捕星定位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定位时间为原定位时间的39.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助推数字化技术驱动文物保护和科技赋能,加速推进革命旧址保护工作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过渡,实现革命文物面向潜在风险的主动安全管理.方法 结合现有革命旧址的保护工作,基于数字孪生五维模型,构建具有革命旧址物理模块、革命旧址虚拟模块、孪生数据模块和应用服务模块的监测预警融合机制与运行路径,实现革命旧址全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监测预警.结果 形成客观物理革命旧址本体与虚拟革命旧址数字孪生体,同生共存的监测预警新模式,实现革命旧址监测预警的智慧互动、智能管理,实现革命旧址变化可监测、风险可预报、险情可预控、保护可提前的保护目标.结论 为数字化技术驱动文物保护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为建立更加完善和系统的文物大数据云平台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从需求侧研究基于时间的竞争:需求可视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描述了构成需求链的需求产生和转移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需求链向制造商传递需求的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类制造商利用来自需求链的与需求有关的信息,在需求链将需求传递给制造商之前,确定顾客需求的方法——需求可视法;提出了需求可视法的需求可视过程及其度量方法,论述了需求可视过程和需求产生转移过程的本质区别;提出了需求可视法的主要内容,包括需求可视信息源、需求可视技术、制造商和需求链成员在信息来源方面的合作机制、需求可视点的优化技术和需求可视辅助技术;论述了需求可视法的多样性特点,依据需求的相关性和自相关性的不同程度,顾客需求可以分为六类,这六类不同需求需要不同的需求可视信息源、不同的需求可视技术、不同的合作机制、不同的需求可视点。 相似文献
14.
15.
16.
Masashi Ban 《Journal of Modern Optics》2013,60(21):3625-3639
The complementarity for wave-like and particle-like properties of a quantum mechanical particle in the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i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the dynamical approach. Measurement devices are placed on the paths of the interferometer to obtain the information of a propagating particle. The which-path information of the particle and the fringe visibility of the interferometer are derived by considering the dynamics of the particle and devices. When each device consists of a single qubit, the maximum amount of the which-path information is obtained and the complementary relation is examined. 相似文献
17.
隧道能见度与行车安全有重要关系,对隧道能见度进行实时监测可以为隧道通风换气提供有力依据。基于透射法能见度检测原理,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能见度检测系统用于隧道能见度的自动检测。检测系统主要由激光二极管、分束器、硅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单元等部分构成。采用高响应度硅探测器并设计了跨阻抗放大电路以满足在低能见度下测量需求。两硅探测器分别检测经光学路径衰减前后的光强并输出对应的光电流,信号处理电路对探测器两路输出进行放大滤波和A/D转换后,反演出消光系数。使用固定透过率滤光片模拟隧道环境,在实验室环境下对该检测系统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消光系数测量范围3.37 km-1~118.82 km-1,最大相对测量误差为8.4%,稳定性优于0.12 km-1。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