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旭  张礼达 《能源技术(上海)》2008,29(4):217-219,228
阐述了专家系统应用在水轮机导水机构故障诊断中的目的,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专家经验构建了水轮机导水机构故障诊断知识库,并引入模糊综合评判为诊断方法.最后以一个故障诊断实例进行具体分析,验证了模糊理论在水轮机导水机构故障诊断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湖南镇电站机组采用刚性金属密封、三支点结构、不锈钢材料、钢背聚甲醛轴套、旋套式连杆等新材料、新技术改造后 ,效果相当理想  相似文献   

3.
基于三维N-S方程和标准k-ε紊流模型,采用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HLA351-LJ-170混流式水轮机原型机的导水机构在小流量和大流量工况下分别进行了三维定常数值模拟,获得了流场的速度、压力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FD分析能较准确地预测导水机构内部流场的结构,数值模拟结果对水轮机选型和优化设计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鉴于反击式水轮机活动导叶开度大多采用导叶转角描述,而在水电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开展的相关设计计算工作中,仍采用导叶开度圆直径描述现状,以活动导叶数为24只的圆柱式导水机构为基础,提出了水轮机导叶转角与导叶开度圆直径之间的转换公式。同时,通过对一系列典型导叶布置图的分析,结合数值分析方法,对公式中的修正系数给出了明确的解析表达式,并验证了表达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李仁年 《动力工程》1989,9(5):20-27
采用数值分析与模型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水轮机导水部件双列环列叶栅流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边界元法对水轮机双列环列叶栅流场进行预估与筛选是行之有效的。建立了水轮机固定导叶与活动导叶相对安放位置的关系式。得到了在清水和含沙水条件下两种活动导叶与固定导叶的最佳相对安放位置和流场的不同特性。  相似文献   

6.
在对复杂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下开采形成的导水断裂带发育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将基于非线性理论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用于导水裂隙带高度的预测,选取了顶板岩性、顶板抗压强度、覆岩类型、倾角、覆岩厚度、泥岩比、煤层采厚等因素作为导水断裂带预测模型的影响因子,建立了导水断裂带高度的预测模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准确判断了煤层开采后导水裂隙带的发育高度,为煤矿合理设计开采方式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参数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大型风电机组的运行与维护是风能与动力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必须进行的实践环节。针对风电场环境恶劣,且风险性大的问题,在实验室构建大型风电机组仿真实验台就变得很有必要。论文以兆瓦级双馈式风电机组为仿真对象,缩比设计大型风电机组仿真实验台,使其满足启停、偏航、变桨、并网、安全链等仿真功能。通过机械装配过程仿真、运动仿真及电气仿真,使学生熟悉风电机组的机械结构和电气结构,并且更加深刻地理解风电机组的工作过程,解决了以往实习和实验不方便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的一种用计算机进行径向导水机构传动关系数值计算的方法.该法具有原理简单、计算过程较短的特点.计算结果表明,它可代替传统的作图法.  相似文献   

9.
导水裂隙带高度确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煤层覆岩破坏规律,分析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形成时间,提出导水裂隙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室内计算模拟和现场实况等.  相似文献   

10.
阐述煤层覆岩破坏规律,分析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形成时间,提出导水裂隙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室内计算模拟和现场实测等。  相似文献   

11.
基于CBS有限元法对水轮机全流道进行离散分析,利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模拟了内部流场,获得了水轮机导水机构内部压力与速度分布图,并通过计算结果图得到了导水机构内部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Matlab/Simulink的风力机性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变速风力发电技术成为了风力发电发展的趋势。风力机作为变速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部分,其性能影响到风力发电机组的整体性能。根据变速风力机的静态性能特点,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其进行建模,并给变速风力发电机组风力机输入模拟变速风速进行仿真研究,给出了风力机的静态性能数据和仿真波形。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影响风力机性能的各因素,保持发电机的转速与主导风速之间特定的最优比例系数,使得风力机保持在最佳叶尖速比下运行,跟随变速风速可实现最大风能捕获;对变速风力机的静态性能研究建模方法是正确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分布式能源燃气轮机可调进口导叶的叶顶间隙,以某型燃气轮机跨音速级的轴流压气机为 研究对象,采用NUMECA软件对可调进口导叶的不同叶顶间隙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可调进口导叶叶 顶间隙的仿真方法,以及对压气机跨音速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若忽略可调进口导叶的部分间隙,将减 小压气机的堵塞流量,增大高负荷工况的效率;部分间隙的泄漏流增加了可调进口导叶叶顶区域的总压损 失,增大了下游动叶的人口冲角,并改变了近堵塞工况时下游动叶内的激波结构。建议在三维仿真时,不可 忽略可调进口导叶的部分间隙结构  相似文献   

14.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介绍了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MATLAB环境下Simulink动态仿真工具、电力系统工具箱的功能和特点及仿真数学模型。运用MATLAB电力系统仿真模块集SimPowerSystems构建了三机系统的Simulink模型,通过对电力系统故障仿真分析,表明了该模型能较准确直观地考察暂态过程中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说明了Matlab在电力系统仿真中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15.
压气机近失速点的性能仿真及可转导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压气机的不稳定边界包括失速边界和喘振边界,对压气机工作特性有着重大的影响,甚至会对其造成严重损害,所以研究清楚近失速点的流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2.5级跨音速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运用CFX计算其在全工况七种转速下的特性线;重点研究近失速点的内部流场,对比近设计点与近堵塞点流场状态,探究多级轴流压气机的失速特性与失速机理。对可转导叶的角度进行调整,将叶片向着叶片前缘吸力面方向和相反方向旋转相同的角度,计算50%,80%,100%转速下的特性线,发现在中高转速下流量压比特性线向左下平移,效率压比特性线向左平移更为明显,说明将叶片向着叶片前缘吸力面方向旋转可以起到推迟失速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揭示水轮机导叶不同关闭过程对水轮机甩负荷过渡过程的影响,选择导叶两段关闭规律,针对第一段关闭时间、第二段关闭时间和导叶位置拐点开度,探讨这3个关键参数对机组转速变化和蜗壳水压力变化的影响,对工程实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导叶两段关闭过程的规律并进行了优化。合理的水轮机导叶两段关闭过程可以有效的解决机组甩负荷时转速升高和蜗壳水压上升这一矛盾,从而更有利于提高水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第一级导叶改进对两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Fluent软件对某两级动叶可调轴流风机进行全三维数值模拟,探讨了第一级导叶采用长短复合式和单一长叶片式2种叶片结构对风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并比较了短叶片不同轴向、周向位置和叶片长度时的风机性能.结果表明:长短复合式导叶的单级扩压性能及整机气动性能均优于单一长叶片式导叶;当短叶片位于第一级导叶入口、相邻长叶片中间栅距时,风机的全压和效率均达到最优,尤其是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位置;短叶片长度对风机性能也有明显影响,当其长度为320mm时,风机的不可逆损失最小,增加或减小短叶片长度均导致风机气动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精细化模型的水泵断电工况导叶关闭规律多目标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可逆式抽水蓄能机组水泵断电工况过渡过程动态品质,提出一种基于抽水蓄能机组精细化模型的导叶关闭规律多目标优化策略,即先建立能精确反映各水力单元水压特性的过水系统模型,采用基于改进Suter变换-BP神经网络的水泵水轮机插值求解机制保证机组转速在极端工况区(驼峰区和反"S"区)的准确求解;然后均衡考虑抽水蓄能机组水泵断电工况下转速上升率和全流道特定节点压力脉动值,提出涉及水力、机械复杂因素的多重约束条件;再将邻域搜索和混沌变异机制引入到改进引力搜索(IGSA)算法中,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为导叶关闭规律优化和水泵断电工况下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多级水轮机模式液力透平级间导叶损失占总损失的30%~40%,为提高透平水力性能,以新型空间级间导叶为例,按水力原动机理论设计新型空间导叶作为一个两级水轮机模式液力透平的级间导叶。采用正交试验法,选取新型空间导叶隔板厚度、外缘直径、正导叶出口角和导叶数四个因素制定了L9(34)正交方案,应用CFD对9种方案进行数值计算,找出了影响液力透平水力特性的主要因素及规律,并获得性能较优的导叶模型。结果显示,影响水轮机模式液力透平效率外特性的主次顺序为导叶外缘直径>隔板厚度>导叶数>正导叶出口角;对可利用水头外特性影响主次顺序为导叶外缘直径>导叶数>隔板厚度>正导叶出口角;以效率为优化目标时,最优组合的效率达到75.91%,比效率最高的方案提高了2.9%。以可利用水头为优化目标时,最优组合的可利用水头达到495.83 m,比水头最高的方案提高了4.36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