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凯乐塔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实时监控系统,由上位机系统和现地控制单元(LCU)两部分组成。上位机采用HERC8000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是整个电站监控设备的中枢系统,通过与现地LCU之间的实时通信,及时收集、处理各现地设备的运行数据和事件信息,再通过终端图形实现对全厂主要机电设备的集中控制和运行监视。本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原则设计,采用全计算机监控方式。  相似文献   

2.
况光彦  林峰 《水电站设计》1998,14(3):98-102
介绍了二滩水电站通风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该系统由空调上位机和9台LCU组成。上位机具有多种功能,能对现地控制单元实现监测和控制,并能记录各种资料。  相似文献   

3.
李全胜  原闻洋  朱峰 《人民黄河》2014,(11):101-103
国外某水电站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监控,计算机监控系统由电站控制中心设备、现地控制单元LCU和100 MB/s光纤以太网组成。机组现地控制单元的主要监控对象为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进水球阀及其附属设备、励磁及其附属设备、主变压器、发电机机端电压设备等,具有数据采集和处理、安全运行监视、控制和调节、事件检测和发送、数据通信、自诊断等功能。为保证水轮发电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机组LCU基于Quantum系列PLC设计,具有采用双机热备CPU、CPU主站与I/O分站分离设置、高分辨率SOE量采集、多种通信接口、采用触摸屏作为人机接口等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隔河岩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改造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配置与改造隔河岩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 ,是由长江水利委员会和加拿大CAE公司联合设计、加拿大CAE公司制造的 ;该系统具有 80年代末的国际水平 ,采用了分层分布式功能结构和全厂同轴电缆双冗余以太网总线。整个系统由主站和现地控制两部分组成。主站有 3台VAX 380 0主机、3个控制台、1套模拟屏 (含驱动器 )、1台前置机和 1台远动接口单元等设备。主站采用双机热备用方式 ;现地控制级含 4套机组控制单元、1套开关站控制单元和 2套公用辅助设备控制单元。每套机组控制单元采用主控制和事故后备双微机工作方…  相似文献   

5.
珊溪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原先采用的是南瑞集团自动控制分公司生产的SSJ-3000型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元采用的是以GE9030PLC为基础的SJ-500型智能分布式现地控制装置。改造后采用的是南瑞集团自动控制分公司生产的NC2000型计算机监控系统。文中主要介绍了珊溪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上位机改造的过程和改造后监控系统的特点、配置及功能。  相似文献   

6.
隔河岩水电站原有的自动发电控制功能仅在3、4号机组上实现,1、2号机组不具备AGC功能,不能满足“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功能要求,改造设计中,根据隔河岩电站自动发电控制的限制条件和功能要求,以及负荷分配原则,采取增加1台工控机的措施,并针对机组运行状况由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选择不同的计算模块,计算出机组的功率设定值,经数模转换送至现地控制单元的模拟输入通道,通过输入的设定值与不前功率设定反馈值比较,  相似文献   

7.
在芭蕉河梯级电站集控改造项目中,分析原有芭蕉河梯级电站集控中心的上位机系统及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讯方式,采用OPC技术快速有效的实现了新监控系统与原有现地控制单元的数据通讯,减少对原有现地控制单元的二次开发,快速而有效的完成了芭蕉河梯级电站集控系统的改造。  相似文献   

8.
《云南水力发电》1995,(4):58-59
漫湾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投运实践漫湾发电厂(云县675805)漫湾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在第一台机组投产时,仅RTU和PC部份随机组同时投运,由于当时大量的土建工作尚在进行,环境条件恶劣,上位机无安装条件。直至1994年8月,上位机开始安装调试。1995...  相似文献   

9.
前言近年来国内已有不少电站采用计算机实行监控,由于微型计算机价格大幅度下降,可靠性大大提高和系统网络技术的应用,对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按安装单位划分的分层分布式的系统结构,已成为当今被广泛采用的流行方式。在分层分布式结构系统中,作为其下层的机组现地控制单元应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和结构,是确定现地控制单元以及整个电站监控系统的结构和配置的基本前提,也是电站监控系统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显然,在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电站的规模、运行特点和环境要求等具体情况而加以确定。因此,在研究现地控制单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宋集屯水电站电气主接线设计,电气一次设备选型,防雷接地方案以及电气二次设备更新改造,以提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管理水平,增设计算机监控系统上位系统,实现电站的控制、测量、信号、信息管理等。控制模式采用全计算机监控模式,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开放系统,分为现地单元层和电站控制层。  相似文献   

11.
分层分布式结构是目前计算机监控系统的通行做法.文中介绍了江尖水利枢纽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功能特点,着重阐述了泵组及液压系统现地控制单元的控制思路及技术要点,可以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长湖水电厂监控系统更新改造特点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介绍了长湖水电厂原有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分析了原系统经常死机、修改程序困难、人机界面不好、模块采集点数较少、扩展困难等问题的原因。采用主要由SunBlade2000工作站SJ-600智能型分布式现场控制装置组成的NC2000新一代监控系统代替原系统,消除了存在的问题。改造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保证新、旧监控系统同在一个系统中运行和平稳过渡,不影响电厂设备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太平湾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改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太平湾发电厂原实时监控系统于1998年投入运行,2007年进行改造,采用MODICON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作为下位机现地控制单元(LCU),HP工作站和服务器以及WONDERWAREIAS构成上位机系统,文中介绍了新系统的结构、功能及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4.
隔河岩水电厂现地控制单元改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结合隔河岩水电厂现地控制单元改造工程项目,依据多年的计算机监控 系统研制开发经验,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现地控制单元的结构特点、技术路线及实现方法等进 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英国国家基金电力能源领域重大研究计划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三峡右岸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新一代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H9000 V4.0,它是结合20多年的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开发经验和优势,针对三峡右岸电站和目前巨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发展新需求而开发的。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配置,并重点介绍了其重要组成部分——现地控制单元(LCU)的结构和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应用于解决水力机组组合中时间约束问题的受控有色Petri网模型.该模型能够直观地表达水力机组的启/停状况,并输出计算流量费用的开关量,将机组组合算法中面临开/停新机组时的约束判定和流量损失计算单独处理,为解决考虑时间约束的机组组合问题提供了新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龙滩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应用过程中的技术特点,如开出重漏选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上位机通信连接技术、数据采集和处理中的可靠性措施、现地控制单元(LCU)间网络互取数据代替硬接线的方案;总结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技术优化方案,如独立的LCU测温配置、新机组接入现有监控网络的时机和方法.对类似的特大型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研制和调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种是用于实现全厂集中控制的电厂级监控系统,也称为上位机控制系统;另一种是用于水轮发电机组控制的现地控制系统,也称为下位机控制系统。下位机控制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是现地控制单元(LCU),介绍了南瑞集团SJ-500型LCU在皂市水电站的配置及功能,总结了皂市水电站在运行中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9.
深圳抽水蓄能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是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已运行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设计的.系统具有采用大监控架构模式、AGC全厂/分厂控制模式,配备机组事故停机PLC,具有一键黑启动功能等特点,控制逻辑严谨,安全闭锁完善,并尝试实现了一些创新功能,自投入运行以来,运行稳定可靠,满...  相似文献   

20.
陈玲 《西北水电》2012,(1):50-52
大峡水电站机组油压装置控制系统是针对大峡水电站公用设备分布范围广、数量多、控制功能各异等特点,采用现地自动控制为主,远方集中监控为辅的控制模式。其各控制单元采用PLC为核心控制部件,以现场总线网及无源节点的通信方式与计算机监控系统LCU连接通信,实现全长的综合自动化管理。在系统组态装置、设备制造、电器元件选型方面,考虑大峡水电站环境的特殊要求,主要核心部件PLC控制器、交流软启动器选用进口产品,以保证该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先进性和技术成熟的实用性,易操作、维护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