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偏心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多层偏心结构及弹塑性分析的特点给出空间的简化模型,并提出基于该模型的弹塑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方法,编制了程序ZZC,可进行各种偏心结构及考虑楼板变形的弹塑性地震反应计算。 相似文献
2.
3.
4.
在总结并分析地震作用机理及结构反应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时程法的计算方程,最后借助一高层结构对Kobe地震波作用下的时程反映进行了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5.
6.
对近些年来在桥梁抗震设计中用到的主要的方法及这些设计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并且提出了这些方法的适应范围及优缺点,以促进桥梁结构抗震的研究,避免震灾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根据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通过应用时程分析法对结构输入水平地震波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地震作用不仅与选用的地震波有关,而且与地震作用下加速度调幅值有关。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强震多发国家,随着我国对地震研究的逐渐深入,桥梁结构减隔震控制技术在我国桥梁工程界日益得到重视,并逐步开展了桥梁减隔震设计研究工作。在众多桥梁减隔震产品中,NDQZ弹塑性阻尼幅球型钢支座,以其多级设防、整体寿命周期长、性能可靠、技术先进等优点,在诸多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NDQZ系列减隔震支座采用Midas等常用专业有限元分析软件建模时不便于模拟,为该支座的桥梁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带来了困难。笔者以某桥梁工程为背景,阐述了采用SAP2000模拟NDQZ减隔震支座进行桥梁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的要点,并给出了主要结论,以供同类型桥梁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Zhao Mingbo 《建筑结构》2008,(6)
讨论分析了高层建筑结构在非线性地震反应时程分析中,设置粘弹性阻尼器的优化问题,经正多面体法进行优化处理后,所使用的粘弹性阻尼器只有原来的1/5~1/2,大大节省了粘弹性材料的使用,降低了成本,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桥梁动力时程分析中地震波的选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桥梁结构抗震分析中地震波的选取进行了讨论,首先说明了正确选择地震波的重要性,指出选择地震波时应同时符合地震动三要素,结合实际桥梁工程,给出正确选择与调整地震波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一个高层筒体结构实例进行地震作用下的时程分析,结合对筒体结构在相同地震烈度作用下的结构设计资料,比较分析不同的层间位移大小,综合提出两种方案在实际工程中现实意义,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地震作用下双塔连体结构体系的变形和内力分布较为复杂,结构中设置的连体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影响。针对某一顶部连体双塔结构,采用NosaCAD有限元软件建立结构的整体非线性分析模型。对计算模型进行输入水平向、竖直向地震波和只输入水平向地震波两种不同工况的动力时程分析,通过对比两种工况下结构的动力响应,研究竖向地震对该连体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分析表明:竖向地震作用对结构的水平位移基本没有影响,对结构竖向位移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竖向地震作用对连体部分跨中杆件的内力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针对地震动的多维性 ,建立了结构在多维地震动下的动力平衡方程 ,并引用 prager随动强化准则着重模拟了结构的开裂与屈服后的性能 ,不但得出结构在考虑多维地震作用下和只考虑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计算结果的一些差异而且使得计算过程也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震动的多维性,建立了结构在多维地震动下的动力平衡方程,并引用Prager随动强化准则模拟了结构的开裂与屈服后的性能,得出了结构在考虑多维地震作用下和只考虑单向水平地震作用下计算结果的一些差异,而且使得计算过程也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17.
结合特载车辆通过实桥的监测工程实例,介绍了监测目的及方案,探讨了应用时程分析法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评价桥梁的结构安全性,以推广应用时程分析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平面及竖向均不规则且高度超限的高层建筑进行的罕遇地震下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评估此类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并对该类建筑抗震设计提出了建议,以期指导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9.
简要叙述了大跨度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中的多点激振效应、反应分析方法、土一结构的相互作用以及结构的非线性性能问题及发展动态,以期对大跨度桥梁进行正确的地震反应分析,从而提高其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一个经历5.12汶川特大地震仍处于稳定状态基坑的地震时程分析,研究了基坑锚拉支护结构体系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状态变化及其规律性,与按现行规程方法设计的锚拉支护结构在静荷载作用时的水平位移等值线、矢量特征、破坏分布特征和现场监测成果等进行对比分析,掌握了按现行规程方法设计的基坑支护结构除承受正常的静压力作用外,仍可以承受一定能级的地震等动荷载,并能维持基坑的稳定性。说明现行规程设计方法设计的锚拉支护结构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在正常情况下存在可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