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为了实现低碳,停止发展与低速发展都不可取,惟有加速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与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不仅仅是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机会,必须在转型、转变中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  相似文献   

2.
低碳经济对中国天然气行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经济是一种清洁高效的绿色发展模式,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低碳能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首先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减排压力,随后从实现碳减排和建设低碳城市两方面分析了天然气在中国未来能源结构中所面临的机遇,并结合碳规则与天然气发电的对比,指出天然气作为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在未来能源结...  相似文献   

3.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可持续和环境友好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目标是构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间的和谐关系,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选途径。文中探讨和研究了公共机构的能耗特点和规律,能耗指标及其相互关系,进而,提出公共机构能源管理的一套管理规范和一种体系架构,为改善公共机构的能源利用效率提供一种可供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中国积极实施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文章结合当前形势,讨论我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并给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曾表示:“交通运输行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业将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低碳交通是一种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其核心在于提高交通运输能源效率,改善交通运输用能结构,优化交通运输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6.
《江西能源》2015,(2):125-126
<正>低碳(low 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CO2为主)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因此低碳生活是现今提倡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福建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来龙 《能源与环境》2010,(2):23-24,29
论述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人类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工业革命。提出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举措,加速福建省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8.
中国2050年低碳情景和低碳发展之路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利用IPAC模型对我国未来中长期的能源与温室气体排放情景进行分析。设计了3个排放情景,介绍了情景的主要参数和结果,以及实现减排所需的技术,同时探讨中国实现低碳情景所需要的发展路径。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增长国家,中国未来的能源需求和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将快速明显增加。中国要实现低碳发展路径,必须从现在就采取适合于低碳发展的政策,着重发展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重大清洁能源开发、转换和利用技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电技术,提高公众意识,使低碳生活方式成为普遍行为,逐步实施能源税和碳税。  相似文献   

9.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时下“低碳”之呼声越来越高,低碳出行、低碳生活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的时尚。而对于低碳建筑近年在行内和行外却出现了一些困惑和纷争。“应用了外墙保温、太阳能、水源热泵等诸多节能技术的大楼,一定就是节能建筑或低碳建筑吗?”  相似文献   

10.
《节能》2017,(2):56-59
风力发电在低碳经济及低碳时代零排放的能源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电渗析技术在解决海水淡化、污水处理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入手,文中提出利用风能这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将风能发电设备与电渗析净水装置相结合。拟研制出一种由风能来供电的电渗析装置,同时以储水的方式来弥补储电方式的不足,以改善在水处理过程中引起的能源耗费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分析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选择与践行科学发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由温室气体排放所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签署到《京都议定书》生效,再到后京都谈判艰难上路,关于发展权与排放权的讨论不断升级,也催生了低碳经济理念。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气候变化背景下实现全球气候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势所趋。阐述了中国在后京都国际气候治理进程中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分析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约束.指出发展低碳经济是践行科学发展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中国能源的形势和面临的挑战,指出:只有依靠传统产业节能减排、发科学技术创新,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型能源,创造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等并举,才能走向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4.
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支持。研究能源发展与转型规划、城市绿色与低碳发展、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应用是支撑区域落实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战略性研究工作。本文梳理了中国能源战略工作的部分重点内容与发展方向、气候变化风险下城市低碳发展模式、体制机制创新需求和热点问题,并简介本课题组从事的一些区域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研究和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提出在全新技术革命时代,能源战略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都存在创新需求;规划方法学和模型工具的开发、大数据挖掘和应用、变革性技术的预见和评估、跨学科和领域的协同战略规划等都是今后能源软科学研究亟待深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能源、电力之路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胡兆光 《中国能源》2009,31(11):16-19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能源-电力的发展路径是至关重要的。在过去30年中,我国在节能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可以概括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使用管理,它是低碳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资源战略规划与智能电网构成低碳电力。它们将在中国的低碳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中国国情,在低碳经济(低碳能源与低碳电力)的模型基础上,展望了未来20年我国经济发展前景、能源的需求、能源消费结构、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能耗-电耗水平、CO2排放强度,以及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电源的结构、清洁能源的发电比重,能效电厂及其发电量(终端电力用户节约的电量)等,分析了今后发展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正>全球各个国家致力于低碳经济的发展,将催生一大批新的低碳能源产业、低碳生活方式、低碳技术发展等等,未来新一轮的世界经济竞争必将是低碳经济的竞争。对"低碳经济"的投资必将是最值得投资的行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加快,城市交通得到快速发展,在给公众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能源、环境、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可持续交通作为一种高效能、低排放的发展方式,逐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可持续交通的核心在于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改善交通运输的能源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式,最终实现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加快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也为可持续交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发展低碳经济 开发节能环保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减少污染物排放、追求绿色GDP,涉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清洁生产等领域。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都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发展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9.
<正>科技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推进绿色低碳技术革命,以先进技术手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高效、高质推动,将为“双碳”目标愿景提供强大驱动力。推进低碳科技革命已是共识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第二届全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上指出:“要从根本上推动创新发展路径,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节约能源资源并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要发展绿色低碳的工业、建筑、交通和城市,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相辅相成,实现碳达峰、  相似文献   

20.
推进城乡领域低碳发展将有助于推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60%,城镇化质量提升,城乡低碳发展取得突出成就。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下,城乡建设领域低碳发展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形势,建议推动城市建设低碳升级,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设低碳乡村,推进城乡领域建筑和交通的低碳发展,并加速构建城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