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PLA)/酯化纤维素/纳米CaCO3复合材料,并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酯化纤维素和纳米CaCO3的总含量小于5%时,能够起到较好的增强作用,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明显优于纯PLA;酯化纤维素和纳米CaCO3的加入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但会降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酯化纤维素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充分,无聚集现象;但当填料总含量大于10%时,纳米CaCO3发生明显发生聚集。  相似文献   

2.
碳酸钙对聚乳酸/酯化纤维素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聚乳酸(PLA)/酯化纤维素/CaCO3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测试、热重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CaCO3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aCO3能够与酯化纤维素相互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减缓PLA的热降解。  相似文献   

3.
聚乳酸/酯化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气固反应利用马来酸酐(MA)对纤维素进行酯化改性,采用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聚乳酸(PLA)/酯化纤维素复合材料。红外分析表明纤维素与MA发生了酯化反应。力学性能测试、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电镜(SEM)等分析表明,PLA/酯化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随酯化纤维素含量的增加而升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热稳定性随酯化纤维素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复合材料的Tc相对纯PLA较高,说明酯化纤维素的加入起到了异相成核作用,使结晶速率提高。酯化纤维素在复合材料中分散充分,但两者的界面黏结力较弱。  相似文献   

4.
通过熔融共混制得聚丙烯/聚乳酸/纳米碳酸钙(PP/PLA/CaCO3)复合材料,考察了PLA和纳米CaCO3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性能、流变性能与结晶形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形成连续空间网络结构的PLA有助于改善PP的性能,PLA含量为20 %(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最佳;与纯PP相比,加入PLA后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5.1 %和54.4 %,断裂伸长率降低62.5 %;纳米CaCO3通过“滚珠增韧”和“异相成核”作用明显改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纳米CaCO3含量15 %时产生的晶粒细化作用效果最为显著,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佳,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分别比未添加CaCO3时提升了15.2 %、2.7 %和5.6 %。  相似文献   

5.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乳酸/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碳酸钙(PLA/EVA/CaCO3)复合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力学性能测试和热变形温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EVA和CaCO3对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断面形貌、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VA 具有增韧作用,但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耐热性;而CaCO3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韧性、结晶性能和耐热性能;CaCO3与EVA的加入对PLA有协同增韧作用,且不改变PLA的晶型;当PLA/EVA=90/10,加入10 %(质量分数,下同)的CaCO3时,复合材料有最佳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碳酸钙(CaCO3)对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乳酸(PLA)复合材料进行改性,并通过吹膜法成功制备出PBAT/PLA/CaCO3共混薄膜,并采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等一系列测试研究了CaCO3对PBAT/PLA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CaCO3的加入大大增加了PBAT/PLA复...  相似文献   

7.
P(St/MAH/BA)改性纳米CaCO3对PS的增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由苯乙烯(St)、马来酸酐(MAH)和丙烯酸丁酯(BA)组成的三元聚合物P(St/MAH/BA)作为纳米CaCO3-的表面改性剂,制备了纳米CaCO3/PS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St/MAH/BA)作为纳米CaCO3表面改性剂与PS的相容剂能够明显改善纳米CaCO3/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经P(St/MAH/BA)改性的纳米CaCO3对PS具有明显的增韧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纳米CaCO_3含量对PP/SBS/CaCO_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荣柏  彭娅  伍增勇  王柯  王艳 《弹性体》2010,20(2):16-20
通过双螺杆共混方法制备聚丙烯(PP)/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Ca-CO3复合材料,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力学性能测试和偏光显微镜研究了纳米CaCO3用量对该复合体系微观结构、力学性能以及结晶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aCO3粒子在PP中均匀地分散可细化晶粒并起到了增韧增强的效果。当加入纳米CaCO3的质量分数为2%时,其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方然 《广州化工》2012,40(7):96-98
对聚氨酯/纳米CaCO3粒子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聚氨酯/纳米CaCO3粒子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聚氨酯/纳米CaCO3粒子复合材料,其硬度、力学性能和抗冲蚀磨损性能比纯聚氨酯优异;在纳米CaCO3含量为1%时,其硬度、力学性能,抗冲蚀磨损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混合、熔融挤出,将纳米CaCO3填充到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中,制得高强度、低成本的HIPS/纳米CaCO3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观察,并讨论了纳米CaCO3增韧HIPS的机理。结果表明,纳米CaCO3用量为12份时,对HIPS/纳米CaCO3复合材料有明显的增韧增强作用,而且可使原料成本降低12%左右。  相似文献   

11.
将纳米CaCO3先分散在醋酸乙烯(VAc)中,再进行VAc溶液聚合,以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得纳米CaCO3/PVAc复合材料.主要研究了纳米CaCO3在VAc中的最佳分散条件和VAc溶液聚合的最佳条件参数,对不同纳米CaCO3含量的复合材料进行红外、透射电镜表征和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CaCO3与PVAc存在化学键的结合,CaCO3在PVAc中呈纳米级分散,当纳米CaCO3质量分数为0.2%~0.3%时,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2.
纳米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纳米纤维素(CNFs)对聚乳酸(PLA)进行增强改性,通过浸渍法制备CNFs/PLA复合材料。测试了CNFs/PLA复合材料的红外谱图、力学性能、热膨胀系数和透光率,并用扫描电镜(SEM)分析了复合材料的拉伸断面。实验结果表明,CNFs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得到显著提高,CNFs与PLA是通过物理作用结合在一起的,CNFs的加入使得PLA对紫外线的阻挡效果增强。从SEM图分析可知,CNFs与PLA结合得很好。比较木粉和棉花两种原料制备的CNFs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可知,木粉制备的CNFs对提高PLA的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化学酸水解法从农林废弃物油茶果壳中提取出纳米纤维素(CNC),并利用丁酸酐对CNC进行表面修饰,获得了丁酸酯化纳米纤维素(BCNC),再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BCNC/聚乳酸(PLA)复合材料。研究了CNC改性前后的形貌、性能变化以及BCNC对PLA膜力学性能、阻隔性能和透光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改性后,纳米纤维素的团聚现象得到改善并能稳定分散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与纯PLA膜相比,当BCNC质量分数为5%时,PLA膜的拉伸强度提升了30.1%,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分别下降了60.0%和35.0%,且膜的透光率保持在6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纳米CaCO3表面改性剂AP-01,将此改性剂改性的纳米CaCO3用于硬质聚氯乙烯(PVC)抗冲改性.观察PVC/改性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改性纳米CaCO3以海岛结构分散于PVC基体中.改性纳米CaCO3加入量在10%时,复合材料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8.2 kJ/m2,而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几乎没有改变.对比普通硬脂酸改性纳米CaCO3增韧PVC,其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5.
方海雄  符新 《广东化工》2007,34(8):26-28
采用乳液共凝法,研究了纳米CaCO3/胶清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乳液共凝法制备纳米CaCO3/胶清橡胶复合材料时混合速度、混合时间,纳米CaCO3加入方法以及纳米CaCO3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乳液共凝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较机械共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CaCO3 纳米颗粒均匀溶混于环氧树脂中 ,制得环氧树脂 /CaCO3 纳米复合材料 ,并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宏观力学性能测试 ,微观断口分析及光弹实验测试。结果表明 ,掺杂纳米粉后 ,实现了材料的增强增韧 ,同时对材料的光透性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将纳米纤维素(NCC)与聚乙二醇(PEG)、聚乳酸(PLA)共混制备出可生物降解的纳米纤维素/聚乳酸复合材料。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降解性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加入2%的纳米纤维素对复合材料有明显的增塑和增强效果;对复合材料进行TGA检测表明,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较纯聚乳酸有所下降;由SEM检测看出,复合材料的柔韧性得到提高,从降解性能分析中看出,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随着纳米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聚合物/纳米CaCO3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表面处理对聚合物/纳米CaCO3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纳米CaCO3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机理和对聚合物结晶行为的影响,并展望了聚合物/纳米CaCO3复合材料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天然纤维、改性纤维、纤维素衍生物与聚乳酸(PLA)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现状,围绕共混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分散性、力学性能以及应用等方面存在的优缺点,详细介绍了乙基纤维素(EC)、纤维素酯、羧甲基纤维素这3种纤维素衍生物与PLA共混制成复合材料,为纤维素/PLA共混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MC尼龙/纳米CaCO3/石墨复合材料的配方,分析了纳米CaCO3、石墨、催化剂(NaOH)和助催化剂(TDI)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的纳米CaCO3、石墨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维卡软化温度。以加权综合评分法得出复合材料的优化配方为:己内酰胺100份、NaOH0.17份、纳米CaCO32份、石墨0.40份、甲苯二异氰酸酯0.40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