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3 毫秒
1.
针对广西河池某含泥高硫锡矿石中有用矿物锡石嵌布粒度细,捕收剂ZK-9浮选细粒锡石效果不理想,且浮选药剂成本偏高的问题,进行了锡石新型捕收剂CS-6与ZK-9浮锡效果对比条件试验和实验室闭路试验。结果表明:(1)采用1粗2精3扫闭路流程,以CS-6为捕收剂的锡精矿锡品位为18.43%、锡回收率为90.94%,以ZK-9为捕收剂的锡精矿锡品位为18.54%、锡回收率为86.36%。表明CS-6对锡石的捕收能力比ZK-9强,但选择性稍弱。(2)CS-6和ZK-9均不适合粗粒(+0.15 mm)锡石的回收;对较粗粒(0.15~0.074 mm)锡石的回收效果也均不理想,但CS-6的回收效果明显强于ZK-9;对细粒(0.074~0.021 mm)和微细粒(-0.021 mm)锡石的回收效果均较好,CS-6对细粒的回收效果略强于ZK-9,对微细粒的回收效果略逊于ZK-9。(3)现场以CS-6为捕收剂可获得锡品位为19.05%、锡回收率为91.68%的锡精矿,而以ZK-9为捕收剂可获得锡品位为19.14%、锡回收率为88.33%的锡精矿。表明以CS-6替代ZK-9可以更好地回收锡石,且可以降低矿石浮锡药剂成本0.4元/t。  相似文献   

2.
某锡铜共生硫化矿是以黄铜矿和锡石为主要有价矿物的多金属硫化矿石,同时含有大量的硅酸盐、碳酸盐及钙、铁脉石矿物。根据矿石性质特点,进行了多种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试验,确定了最佳选矿工艺及参数,对锡铜等有价金属进行了充分回收。矿石含铜1.05%、锡0.34%、硫7.19%,采用强选择性硫化铜捕收剂和锡石组合捕收剂,经过铜硫混浮—铜硫分离—粗粒锡石重选、细粒锡石浮选—摇床精选的联合工艺流程选别,获得了铜精矿中铜品位25.05%、回收率91.78%;锡精矿中锡品位42.20%、回收率64.32%较好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内蒙某锡多金属硫化矿中微细粒锡石回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脱泥、脱硫等预处理,优化了锡石浮选环境,开展了药锡石浮选含钙脉石矿物的抑制剂和锡石高效捕收剂筛选研究。最终采用"脱泥-浮硫-浮锡"的全工艺流程,在入选锡品位0.55%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浮锡精矿锡品位6.52%,回收率68.56%的技术指标,实现了微细粒锡石的有效富集,为微细粒锡石资源高效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云南某选矿厂锡泥矿,采用重选回收率低。为了提高细粒锡石的回收率,对锡泥矿进行锡石浮选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脱泥—脱硫—浮锡"工艺,以草酸为调整剂,TL-1为捕收剂,P86为辅助捕收剂,获得锡精矿品位8.59%、锡回收率82.38%的闭路试验指标。并在此基础上对锡泥矿开展锡石浮选工业试验,其结果与原重选工艺比较,锡品位提高了5.84个百分点,对原矿回收率提高了3.18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评价了在方解石和菱镁矿浮选中,用Rhdococcus opacus菌(不透明红球菌)(缩写为R.opacus菌)作为生物捕收剂的可能性.测定了R.opacus菌与方解石和菱镁矿作用前后的电泳迁移率,试验结果表明,R.opacus菌在两种矿物表面上的附着使得矿物的Zeta电位曲线偏移,细菌附着试验结果证明,细菌对菱镁矿的亲合力比对方解石的亲合力要强.R.opacus菌在这两种矿物表面上的吸附速率试验结果表明,细菌在这两种矿物表面上的吸附速度很快.5min后吸附量就达到最大值.细菌在这两种矿物表面上的吸附等温线具有朗格缪尔L-Ⅱ类型特点.在pH5.0和R.opacus菌浓度为100·106时菱镁矿的浮选回收率为100%,在pH7.O和R.opacus菌浓度为220·106时方解石的浮选回收率为55%.根据所获得的附着试验结果解释了生物浮选结果.本浮选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应用R.opacus菌作为生物捕收剂具有很大的潜力,它们可以用于矿物浮选工业中.  相似文献   

6.
针对矿石磨矿后锡石泥化严重、重选回收率低的问题,对重选给矿-74μm粒级进行了锡石浮选试验研究,以Y-11作硫铁矿活化剂、MA作硫铁矿的捕收剂进行脱硫,碳酸钠为pH调整剂,水杨羟肟酸、氧肟酸、P86为锡石捕收剂,一次浮选可获得锡粗精矿品位1.81%、作业回收率80.86%,再用浮选柱精选可获得锡精矿品位10.41%、作业回收率为84.13%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7.
本工作评价了在方解石和菱镁矿浮选中,用Rhdococcus opacus菌(不透明红球菌)(缩写为R.opacus菌)作为生物捕收剂的可能性.测定了R.opacus菌与方解石和菱镁矿作用前后的电泳迁移率,试验结果表明,R.opacus菌在两种矿物表面上的附着使得矿物的Zeta电位曲线偏移,细菌附着试验结果证明,细菌对菱镁矿的亲合力比对方解石的亲合力要强.R.opacus菌在这两种矿物表面上的吸附速率试验结果表明,细菌在这两种矿物表面上的吸附速度很快.5min后吸附量就达到最大值.细菌在这两种矿物表面上的吸附等温线具有朗格缪尔L-Ⅱ类型特点.在pH5.0和R.opacus菌浓度为100·106时菱镁矿的浮选回收率为100%,在pH7.O和R.opacus菌浓度为220·106时方解石的浮选回收率为55%.根据所获得的附着试验结果解释了生物浮选结果.本浮选基础研究结果表明,应用R.opacus菌作为生物捕收剂具有很大的潜力,它们可以用于矿物浮选工业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锡石纯矿物各粒级的可浮性。指出浮选粒级的上限和下限,各种捕收剂、活性剂和抑制剂的应用条件。研究结果说明,锡石粒度愈细,比表面积愈大,但各粒级的差比不均衡;苄基胂酸作捕收剂时,-2微米粒级的回收率在80%以上,而较好的浮游粒度是-100+20微米,锡石可浮粒级上限为-150+100微米,回收率为75.6%,下限可达2微米;混合粒级和单一粒级的浮选行为基本相似;锡石柱度愈细,对捕收剂的吸附量愈多,但各粒级间并非等比差异。  相似文献   

9.
细粒锡石选矿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石密度大,重选为锡石回收的传统选矿工艺,同时锡石性脆易碎,磨矿过程容易发生过粉碎,微细粒嵌布锡石采用重选方法回收时,锡回收率低,而浮选的有效回收下限粒度较重选低,成为微细粒锡石有效回收的重要方法之一。总结了目前锡石选矿技术的研究现状,着重论述了锡石浮选药剂、浮选新技术、锡石浮选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锡石浮选捕收剂主要有水杨氧肟酸、苯乙烯膦酸、油酸等;常用抑制剂主要有水玻璃、六偏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素磺酸钙(GF)、草酸等脉石抑制剂;浮选机理研究主要集中于浮选药剂在锡石表面吸附机理的探索,药剂与矿物表面的吸附形式主要为化学吸附;锡石浮选新技术主要有电浮选、载体浮选、选择性絮凝浮选、剪切—絮凝浮选、溶气浮选等。针对细粒锡石展开系统的浮选技术研究,对提高锡石资源利用率,使我国锡石的资源优势转变成产业优势,满足经济发展对锡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广西大厂某选厂细泥锡石锡品位为1.05%,以BY-9为捕收剂、纤维素为抑制剂,对其进行了脱硫—浮锡试验,获得了锡品位为23.09%、回收率为70.63%的锡精矿,为我国细粒锡石的浮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云南某含锡多金属硫化矿选厂锡石浮选捕收剂的成本高、溶解性差的技术难题进行了药剂优化的选矿试验研究。工艺矿物学表明给矿含Sn 0.301%,主要含锡矿物为锡石,脉石以黑云母、绿泥石和透辉石为主,且共生致密,属于低品位、结晶小、高泥的难选锡矿。实验室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采用YK-Sn与SN-705的组合捕收剂,浮选闭路试验最终获得的锡精矿品位为4.137%,回收率为75.99%。该药方具有价格便宜、易溶解、利用率高等优势,且能避免药剂管道堵塞,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便于现场生产和工人操作,对后续尾水回用及处理皆有益处。为锡石浮选提供了一种高效环保型捕收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微细粒锡石难以浮选回收的问题, 以酵母菌为捕收剂, 系统研究了锡石、方解石、石英纯矿物一元体系和二元体系的浮选规律。结果表明, 一元体系下, 在培养时间24 h、pH=6、酵母菌浓度1.25 g/L、作用时间15 min条件下, 锡石回收率为78.83%。酵母菌浓度0.125 g/L时, 锡石和方解石二元混合体系中锡金属回收率为85.66%, 锡石和石英二元混合体系中锡金属回收率为90.71%。测试结果表明, 酵母菌可以大量吸附-5 μm粒级锡石, 但对+38 μm粒级方解石和石英相互作用较小。酵母菌与锡石之间的吸附以化学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重选—浮选联合工艺对云南某硫化铅尾矿中的微细粒级锡石进行回收研究。该矿泥化严重,首先采用离心选矿机脱除微细粒矿泥,以消除矿泥对后续锡浮选的不利影响,并能增加浮选给矿锡品位,离心选矿可以使锡品位富集5倍以上,作业回收率达到87.4%。离心精矿进行反浮选脱硫,脱硫精矿采用碳酸钠为pH值调整剂和分散剂,BY-9和P86为组合捕收剂,CMC为脉石抑制剂进行微细粒锡石正浮选。最终闭路试验得到锡精矿品位18.5%、回收率65%的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离心选矿机进行脱泥富集,采用重选—浮选联合工艺对微细粒锡石具有较好的选别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某铜锡多金属矿石铜品位为1.05%、锡品位为0.47%,主要杂质成分SiO2含量达62.31%。矿石中含铜矿物黄铜矿主要以不规则状存在于石英等脉石矿物中;锡石主要以自形-半自形粒状产出,粒间有黄铜矿等矿物交代。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其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时,以Y150为铜粗选捕收剂、D300为铜扫选捕收剂、2号油为起泡剂,经1粗2扫浮选可获得铜品位为3.12%、回收率为97.06%的铜粗精矿;铜粗精矿经4次精选2次精扫选,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为16.30%、回收率为92.14%;浮铜尾矿经摇床1次重选,可获得锡品位为8.67%、回收率为75.91%锡精矿。  相似文献   

15.
都龙矿区细粒锡石浮选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莫峰  何庆浪  兰希雄 《矿冶工程》2012,32(4):59-61,65
为了提高细粒锡石的回收率,对都龙矿区细粒锡石进行了浮选实验研究。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预先脱硫+除铁+三段脱泥+二次脱硫流程,处理含锡0.3%~0.5%的原料,可得到含锡4%~5%、回收率大于80%的锡粗精矿。新型捕收剂GY-C3对都龙矿区细粒锡石具有较好的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6.
砷(As)作为硫化矿中共伴生的主要有毒有害元素之一,选矿过程中主要以毒砂的形式存在于选矿产品中,经过冶炼系统处理后生成各类含砷物料,将这些含砷物料产品化是冶炼系统砷开路的有效途径,苄基胂酸就是砷开路的主要产品之一,主要用作浮选捕收剂,但因其捕收性较差,在细粒锡石浮选中逐渐被浮选性能更好的羟肟酸类药剂替代。为了进一步提高苄基胂酸对锡石的浮选效果,针对苄基胂酸浮选低品位细粒锡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通过单矿物浮选、吸附量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等机理研究,查明了其对锡石的浮选捕收作用较差是苄基胂酸单一作用吸附比例较低、脉石矿物消耗了pH调整剂中的氢离子及脉石矿物直接影响了苄基胂酸在锡石矿物表面的吸附导致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强化苄基胂酸捕收性的研究,找到了两种能明显提高苄基胂酸在锡石表面化学吸附作用效果的活化剂A和B。通过优化苄基胂酸、pH值调整剂、活化剂、抑制剂组合及用量,在给矿含锡0.54%的情况下,使用苄基胂酸+活化剂B的组合药剂,获得了锡精矿品位7.864%、作业回收率82.19%的技术指标,在浮选作业回收率相当的条件下,较生产上使用的羟肟酸类药剂精矿品位提高了1.867个百分点。试验结果为...  相似文献   

17.
蒋素芳 《矿冶工程》2015,35(3):66-69
对国外某高硫锡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阶段磨矿、重浮联合工艺, 可获得重选回收锡精矿锡品位55%以上、细粒级(-0.037 mm)浮选回收锡精矿锡品位30%以上、锡总回收率达84.89%的良好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18.
多金属硫化矿中回收微细粒锡石的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试样中锡石嵌布粒度微细的特点,采用浮硫—选铁—脱泥—分级—粗粒重选—细粒浮选—浮精重选的工艺流程对矿石中的锡石进行选别,获得了锡精矿含锡40.48%、锡回收率为53.81%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9.
柿竹园野鸡尾铜锡多金属矿含Cu 0. 18%,含Sn 0. 36%,其它有价元素均较低。由于铜锡有价元素嵌布粒度较细,磨矿粒度较细,采用重选回收率较低,因此采用浮选的方法来回收锡石。本研究采用碳酸钠作为pH值调整剂,硝酸铅作为活化剂,GYB作为捕收剂,松醇油作为起泡剂,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三次精选的工艺流程,最终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锡石精矿中锡含量为5. 27%、回收率62. 42%。  相似文献   

20.
高效捕收剂ZA在铜硫分离浮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某多金属硫化矿主要有价元素为铜、锡、硫,铜品位为1.05%、锡品位为0.28%、硫品位为7.19%,伴生银品位为13.20 g/t。铜主要以硫化铜形式存在,占有率为93.60%。现场采用铜硫混合浮选-铜硫分离浮选、浮选尾矿摇床重选选锡的浮重联合流程综合回收矿石中的铜硫银锡(银进入铜精矿),存在石灰用量偏大,碱度高,铜和银回收率偏低的问题。为探索低碱度浮选回收铜银的可能性,以复配药剂ZA为铜矿物捕收剂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将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5%条件下以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经1粗2精2扫铜硫混合浮选获得的铜硫混合精矿,以石灰为抑制剂在再磨细度为-0.043 mm占85%、pH=10.5的低碱条件下经1粗3精2扫铜硫分离,最终获得了铜品位为25.16%、银品位为212.2 g/t,铜、银回收率分别为91.75%、61.18%的铜精矿及硫品位35.32%、硫回收率79.08%的硫精矿,有效地实现了矿石中铜银硫的分离富集回收,尤其是强化了游离银的选矿富集。试验结果对伴生贵金属硫化矿中贵金属的综合回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