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制备得到了掺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聚吡咯(PPy)薄膜,并在0.1 mol/L Na OH溶液中进行过氧化处理,得到SDBS-OPPy/GCE。采用电解法制备得到碳量子点(CQDs),并将其修饰于SDBS-OPPy/GCE电极表面,成功构建了CQDs/SDBS-OPPy/GCE电化学传感器,对罗丹明B进行定量检测。在最佳条件下,该传感器展示了一个较宽的线性范围为:(0.05~10.0)μmol/L,较低的检测限:0.013μmol/L。同时,该传感器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制备铁/碳纳米复合材料(iron/carbon nanocomposites, Fe/Cs)@1-氨丙基-3-甲基咪唑盐离子液体(1-aminopropyl-3-methylimidazole salt ionic liquid, IL-NH2)/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CE)传感器对肉制品中的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进行检测分析。方法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Fe/Cs和IL-NH2,并以此为基质,制备新型的Fe/Cs@IL-NH2/GCE传感器。通过对缓冲液pH、Fe/Cs@IL-NH2、计时电位等条件的优化确定Fe/Cs@IL-NH2/GCE的最佳检测条件,对SEM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Fe/Cs@IL-NH2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电催化活性、生物相容性及电化学稳定性,能显著提高Fe/Cs@IL-NH2/GCE灵敏度。SEM质量浓度与其峰电流在0.1~115.0 mg/L范围内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二氧化钛@金/羧甲基壳聚糖/玻碳电极(titanium dioxide@gold nanoparticles/carboxymethyl chitosan/glassy carbon electrode,TiO2@Au/CMCS/GCE)传感器对饮用水中的铅和镉同时进行检测分析。方法 制备了二氧化钛纳米材料(titanium dioxide nanomaterials,TiO2)并在此基础上负载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制备了新型的二氧化钛@纳米金纳米复合材料(titanium dioxide@gold nanoparticles,TiO2@Au)。以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为工作电极,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S)为交联剂,制备了TiO2@Au/CMCS/GCE传感器。结果 TiO2@Au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对Cd2+和Pb2+...  相似文献   

4.
利用电化学方法将L-苏氨酸聚合到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表面,制备了聚L-苏氨酸修饰电极(poly L-threonine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PLTE/GCE)。研究了特丁基对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食品中添加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的新方法。在浓度为2.0×10-7~2.0×10-5 mol·L-1范围内,特丁基对苯二酚在聚L-苏氨酸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ipa)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4,检出限为8.6×10-9 mol·L-1。对样品中特丁基对苯二酚的进行检测,回收率范围在98.5%~102.6%之间。  相似文献   

5.
构建纳米金(Au)掺杂石墨烯(GS-Nafion)修饰玻碳电极(GCE)的电化学传感器(GCE/GS/Nafion/Au),研究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AA)在上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并用于DA的选择性测定。将GS-Nafion溶液涂覆于GCE表面制得GCE/GS/Nafion电极,采用化学镀方法于GCE/GS/Nafion电极表面生成Au制得GCE/GS/Nafion/Au电极,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GS、化学镀Au和电极的制备过程,循环伏安(CV)法和示差脉冲伏安(DPV)法研究DA的电化学性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DA浓度与DPV法氧化峰电流大小在1.0×10-7~1.0×10-4mol/L之间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8,检出限为4.2×10-8mol/L。该电极制备过程简单、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可以用于DA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葡萄糖和三聚氰胺为原料,通过一步共热解法成功制备了碳掺杂石墨相氮化碳(Glucose-g-C3N4);采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和荧光光谱(PL)分析Glucose-g-C3N4的光吸收性能和电子-空穴对分离能力;并利用Glucose-g-C3N4光催化处理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的模拟物4-氯苯酚(4-CP)。结果表明,相较于石墨相氮化碳(g-C3N4),Glucose-g-C3N4的可见光吸收性能提高和电子-空穴对复合率降低;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反应120 min、过硫酸盐(PDS)用量0.5 mmol/L、Glucose-g-C3N4投加量0.5 g/L、4-CP质量浓度10 mg/L的条件下,Glucose-g-C3N4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活性,4-CP的降解...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7):227-232
采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三聚氰胺膜修饰玻碳电极(poly melamine film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PMel/GCE),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其氧化还原峰电流较在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上明显增强,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对三聚氰胺电化学聚合时间、扫描速率、电压、段数以及测定TBHQ溶液的pH值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的条件下,TBHQ在4.00×10-7~1.00×10-4mol/L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 5,检出限为2.00×10-9mol/L。将修饰电极用于食品中TBHQ的检测,回收率在96.9%~102.2%之间。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巴胺(dopamine,DA)的自聚反应,在纳米银(sliver nanoparticles,AgNPs)和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表面形成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膜,使AgNPs均匀分散在GCE表面,得到PDA@AgNPs/GCE修饰电极;对DA的自聚时间、氯丙嗪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及条件等进行考察和优化,构建基于方波伏安法的氯丙嗪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最佳条件下,氯丙嗪在PDA@AgNPs/GCE上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8~1.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1),检出限(RSN=3)为1.7×10-8 mol/L。用该法测定猪肉、鸡肉和牛肉中氯丙嗪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4.9%~88.8%、79.8%~93.8%、80.6%~93.9%。该方法所用测试仪器轻巧便携,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便于批量制备,...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设计制备了金属有机框架ZIF-8掺杂、负载金纳米粒子的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ZIF-8-doped gold nanoparticles-loaded carbon nanofibers, ZIF-8/Au@f-CNF),用于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 GCE)表面功能化修饰,以构建食品中双酚A污染物的增敏型电化学传感,并探索对双酚A的增敏检测机制。方法 将利用室温溶剂法制备的ZIF-8与原位还原法制备的负载金纳米粒子的碳纳米纤维(gold nanoparticles-loaded carbon nanofibers, Au@f-CNF)超声混合,滴注在GCE电极表面,构建ZIF-8/Au@f-CNF电化学传感器。运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循环伏安法(cyclic voltammetry, CV)和电化学阻抗法(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对材料表面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扫速和pH值等参数对双酚A电化学传感行为的影响。结果 ZIF-8/Au@f-CNF复合材料显示较为均匀的掺杂状态,经ZIF-8/Au@f-CN修饰后的GCE电极(ZIF-8/Au@f-CNF/GCE)电活性面积明显提升,是未经修饰裸GCE面积的1.62倍,对双酚A的氧化峰电流峰值显著提升至原来的2.84倍。结论 将ZIF-8的多孔特性和Au@f-CNF的电催化性能相结合,赋予ZIF-8/Au@f-CNF/GCE对目标物良好的吸附性能和电化学反应活性,基于纳米材料的协同效应可实现对双酚A的增敏传感检测,该研究为新型复合材料的开发及增敏传感器构建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0.
该文采用水热法制备棒状硫化铋(Bi2S3)颗粒,通过超声复合法将硫化铋与石墨烯(graphene,Gr)复合,得到Bi2S3-Gr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滴涂到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上,构建可灵敏检测6-苄氨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的电化学传感器。在最优条件下对6-BA进行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6-BA在Bi2S3-Gr/GCE上受扩散控制,有2个电子参与6-BA的氧化过程。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etry,DPV)对0.5~100μmol/L的6-BA进行检测,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LOD)为2.7×10-7mol/L。所制备的Bi2S3-Gr/GCE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与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4—2020年间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及碳排放量,为倡导居民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支持。方法 以食物消费为对象,并进一步延伸至食物碳排放。综合运用食物碳排放系数和生命周期法,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对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引起的碳排放量进行全面的测算,探究食物碳排放演变趋势。结果 中国居民食物结构随动物性食物消费量逐年递增,温室气体排放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分别假设2030、2040、2050年逐渐调整其食物消费结构至膳食指南场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分别在2030、2040、2049年达到峰值,温室气体排放量较现状水平均有一定幅度增加。结论 中国食物消费结构调整带来的碳减排压力较大,并结合上述结果结论,给出合理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2.
陈荣圻 《印染助剂》2022,(2):1-8,36
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后的100余年中释放了大量温室气体使地球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频现,危害人类生命安全.联合国为此多次召开气候大会,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有2次:(1)1997年气候会议签署《京都议定书》,确定6种温室气体,开启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建立碳足迹制度;(2)2015年气候会议中大部分国家签署《巴黎...  相似文献   

13.
纺织产品碳足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足迹作为核算和评价产品的生产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负荷量的一种重要方法,受到广泛的研究和示范。回顾了碳足迹的概念,综述了当前纺织产品碳足迹的研究进展,对纺织产品碳足迹核算和评价中的核算边界、各类投入的碳排放系数、公共投入的拆分原则、核算结果比较评价的质量基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结合中国纺织工业在纺织产品工业化规模生产方面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重点开展纺织产品在工业生产阶段的碳足迹研究和示范的建议,为进一步开展纺织产品碳足迹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满足柔性锂离子电池对电极材料柔性化的需求,通过静电纺丝以及热处理的方法制备了兼具柔韧性和自支撑性能的磷酸铁锂/炭黑/碳纳米纤维(LiFePO4/CB/CNFs)柔性正极材料,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LiFePO4活性物质为橄榄石结构,自支撑LiFePO4/CB/CNFs柔性正极为具有较高孔隙的三维网络结构,CB和LiFePO4活性物质均可较均匀地嵌在CNFs基体中,CB在LiFePO4活性物质生成过程中对其纯度和晶体结构的形成未产生影响;当CB质量分数为0.10%和0.15%时,柔性正极均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可逆性,首圈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41.1和139.1 mA·h/g,首圈库伦效率分别为87.3%和87.6%,且循环100圈后仍保持性能稳定,第2圈后的库伦效率维持在99%左右。  相似文献   

15.
在"双碳"目标下,全国碳交易市场悄然上线,为使服装企业更好地应对碳交易,建立由原料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和回收商组成的服装闭环供应链模型,着重探讨了政府对再制造服装消费者补贴及制造商碳减排投资对服装行业发展、供应链成员利润及供应链碳排放总量的影响等.研究发现:随着碳交易价格的上涨,若无减排及无补贴,服装企业难以长久维系...  相似文献   

16.
对碳纤维产业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新老生产商和研究机构的动向。在《碳纤维市场:对现状的综述》一文的基础上,介绍了该市场的最新发展。聚丙烯腈(PAN)、沥青和纤维素是生产碳纤维的原料,着重介绍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市场上出售的碳纤维中,近100%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和活性碳纤维在防化服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述防化服的发展历程和分类,活性炭和活性碳纤维作为吸附材料的防化服的更新和防护机理,以及国内外活性炭和活性碳纤维在防化服中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材料与碳纤维纸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鸿 《中华纸业》2004,25(5):57-59
介绍了碳纤维材料的性能、制造方法,对碳纤维纸的干法、湿法抄造工艺及设备进行了介绍。碳纤维纸可用于新型抗静电材料、空气净化、水净化及高屏蔽壁纸等领域。  相似文献   

19.
针对碳纤维表面极性官能团少,化学活性低,与基体间的界面结合强度弱等问题,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电泳沉积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修饰碳纤维提高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在不同的电泳沉积工艺下,分别在碳纤维表面引入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对修饰碳纤维表面及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影响电泳沉积修饰碳纤维效果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展望了电泳沉积修饰碳纤维表面的研究发展方向,指出对碳纤维、碳纳米管和氧化石墨烯进行预处理,添加辅助工艺的电泳沉积设备制造将会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钴酞菁(CoPc)/碳纳米管(CNT)柔性葡萄糖传感器在葡萄糖检测中的应用,制备了一种CoPc和CNT共修饰的柔性碳纤维织物(CFT)修饰电极,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的银/氯化银参比电极和铂对电极与其共同组成三电极体系的葡萄糖传感器.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图谱法、时间-电流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