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9 毫秒
1.
CO_2激光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的临床观察蒲泽咸,陈益珍,唐健(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629200)外耳道乳头状瘤系由病毒引起的常见耳病。绝大多数患者为男性,有挖耳的历史。有单发或多发,瘤体逐渐长大,甚至将外耳道完全阻塞,以致听力减退及耳鸣,经搔挖后可...  相似文献   

2.
乳头瘤病毒体外诱癌的分子生物学与超微结构司静懿,李昆,阎伦飙,刘士德,宋国兴,马钧,贾丽萍(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100005)我们以往的研究工作证明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亚基因E6E7与中国妇女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为深入研究其...  相似文献   

3.
电镜、多聚酶链反应检测阴道宫颈乳头瘤病毒陈倩,麦永嫣,郭岩,司静懿,柴力军,张晔(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北京100034;医科院基础所)对门诊因外阴痒,白带多就诊体检发现阴道下1/3及宫颈有异常突起者病理及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证实为HPV感染的标本...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外耳道乳头状瘤多采用手术切除,因其蒂部不易彻底切除,术后易复发。本组手术切除结合Nd:YAG激光治疗20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5.
CO_2激光治疗外耳道乳头状瘤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 CO_2激光气化切割外耳道乳头状瘤98例,一次切割成功91例,二次切割成功7例。本组资料证明,CO_2激光治疗耳道乳头状瘤视野清晰、无出血、精确度高、复发率低,是代替手术切除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6.
人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关系是当今国际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在我国有关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在国内五个地区(新疆、北京、湖北、黑龙江,贵州)共获得经病理学确诊的人宫颈鳞状上皮癌318例,宫颈上皮内新生物(CIN)14例,宫颈及外阴湿疣48例,慢性宫颈类34例及正常宫颈上皮组织24例。将上述组织提取DNA后,以~(32)p标记的HPV-11,16,18三型病毒DNA为探针与上述组织进行核酸杂交,其中32例宫颈癌10例正常宫颈及27例宫颈及外阴湿疣还进行平行的电子显微镜对比研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女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宫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关系是当前国际重视的研究课题之一。在我国有关研究鲜有报道。本文在国内五个地区(新疆、北京、湖北、黑龙江、贵州)共获得病理学确诊的人宫颈鳞状上皮癌318例,宫颈上皮内新生物(CIN)14例,宫颈及外阴湿疣48例,慢性宫颈炎34例及正常宫颈上皮组织24例。将上述组织提取DNA后,以~32P标记的HPV—11,16,18三型病毒DNA为探针与上述组织进行Dot Blot及Southern Blot核酸杂交。其中32例宫颈癌10例正常宫颈及27例宫颈及外阴湿疣还进行平行的电子显微镜对比研究。对于湿疣病例还进行了以酶标法代替H标记的原位核酸杂交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8.
夏新蜀  雷飚 《激光杂志》1993,14(2):96-97
我科1990年5月至1992年7月采用CO_2激光治疗乳头状瘤34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34例均经病理及临床检查确诊。男性18例,女性16例。年龄19/(12)~59岁,平均37.27岁。病程1~+月~59年。部位分布:鼻前庭8例;外耳道5例;头面部8例;四肢部5例;腰背部4例;腹部2例;尿道口1例。  相似文献   

9.
乳头状瘤为皮肤的常见肿瘤,在病理上它以鳞状上皮细胞的肿瘤样增生为特点,是良性肿瘤,但有10%发生恶性变。它可发生于各种年龄。可见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躯于,四肢及会阴部为多见。我院从1980年5月至1982年5月用CO2激光治疗躯干、四肢的乳头状瘤10例。会阴部乳头状瘤1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1986~1989年我们在门诊工作中遇到9例结节性硬化症伴发口腔乳头瘤患者,现将临床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 9例中,男性5例,女性4例;年龄17~23岁;病程8~21年;发病年龄均在10岁前。9例患者除有典型面部血管纤维瘤样损害外,并伴有口腔粘膜的乳头状增生物,部分互相融合成较大的损害,呈正常粘膜色。  相似文献   

11.
异种移植瘤激活裸小鼠C型病毒的电镜研究戴志强张素胤许建一俞月桂袁辛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200031)裸小鼠内源性C型病毒的基因组整合於宿主的染色体中,并随细胞分裂由亲代细胞传及子代细胞。通常情况下C型病毒的自然显现的现象极难见到。然而,...  相似文献   

12.
应用CO2激光治疗耳鼻咽喉部乳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78年至1984年曾用CO2激光治疗耳鼻咽喉部乳头瘤117例,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施俊  孟国珍  孟昭和 《应用激光》2006,26(6):467-468
目的本文报道CO2激光治疗耳鼻咽喉部乳头状瘤172例,并取得满意的疗效,它是一种简单和有效的方法.方法172例鼻部乳头状瘤45例,耳部乳头状瘤39例,咽部乳头状瘤82例,喉部乳头状瘤6例.治疗局部或全身麻醉后,以连续输出功率为4~20W的CO2激光切割及气化肿瘤,切取获得标本可供病理切片.术后创面有一层凝固膜,约2~3周,创面痂膜自行脱落,周围上皮移行愈合,创面伤疤平整.结果治愈率达100%.讨论CO2激光治疗耳鼻咽喉部乳头状瘤的优点(1)生物组织含70%~90%的水分,激光气化肿瘤,对邻近组织基本不受影响,不妨碍伤口Ⅰ期愈合,(2)激光切割和气化肿瘤后,可最大限度保存原有器官的功能,不造成组织缺损,(3)激光能封闭和凝固肿瘤组织周围的血管,术时出血少,(4)激光是无菌切口,很少引起伤口感染,(5)手术简单,痛苦少.  相似文献   

14.
恶性角化棘皮瘤光、电镜观察陈兴,王冠群(鞍山市第四医院,鞍山114033)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为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表皮肿瘤,其命名很多,差异也很大,其临床及病理表现多样,与其他皮肤新生物易于混淆。角化棘皮瘤有单发型、多发型和斑...  相似文献   

15.
心脏黏液瘤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例心脏黏液瘤进行了临床病理总结,着重进行了超微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黏液瘤细胞有4种超微结构表现:(1)原始间叶细胞;(2)纤维母细胞样;(3)肌纤维母细胞样;(4)上皮样。提出心脏黏液瘤细胞起源于原始间叶细胞,有纤维母细胞、肌及上皮样分化。并且提出瘤细胞参与黏液瘤基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张兵 《激光杂志》1986,7(1):53-53
近几年来,在妇外科用作研究性治疗的二氧化碳激光现在被视为最适合于治疗生殖器疣或湿疣的方法。由人体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的这种传染病给内科医生提供了充分的证据,如果不治疗它就会导致颈癌或其它的癌。CO2激光能够阻断由性生活传播的癌前传染病的流行。引起这种传染病的病毒可以通过性生活传播到妇女和男人。  相似文献   

17.
喉乳头瘤、喉癌皆为喉部常见肿瘤,前者以幼年和青少年多见,后者以中年、老年易罹患.二者均以手术治疗为主.自1971年以来,国外出现了不少用CO_2激光配备手术显微镜和通过喉镜将CO_2激光直接引入喉部治疗喉癌和喉乳头瘤的报导.武汉医学院于1978年12月经喉裂开术后用CO_2激光治癌一例获得成功.我们自1980年1月至1981年2月经常规喉裂开术后采用CO_2激光成功地治疗喉癌和喉乳头瘤各三例,至今已随访17个月以上,均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8.
胃肠道间质瘤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超微病变特点和起源。方法:选择15例恶性GIST临床病例标本,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多数病例瘤细胞具有神经性结构,部分病便合并有肌性成分。结论:瘤细胞的表面树突结构、胞浆致密核心颗粒与间质丝团样纤维或长间距胶原等特征,可做为诊断GIST的超微形态学指标。GIST的起源与胃肠道卡哈尔间质细胞(ICC)有关。  相似文献   

19.
CO2激光治疗耳鼻咽喉部乳头状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O2激光治疗耳鼻咽喉部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166例乳头状瘤(鼻部45例,耳部39例,咽部82例)局部麻醉后以连续输出功率为15W的CO2激光切割及气化肿瘤。结果:治愈率达100%。结论:CO2激光治疗耳鼻咽喉部乳头状瘤的优点:(1)生物组织含70~90%的水分,激光气化肿瘤,对邻近组织基本不受影响,不妨碍伤口I期愈合;(2)激光切割和气化肿瘤后,可最大限度保存原有器官的功能,不造成组织缺损;(3)激光能封闭和凝固肿瘤组织周围的血管,术时出血少;(4)激光是无菌切口,很少引起伤口感染;(5)手术简单,痛苦少。  相似文献   

20.
胃粘膜黄色瘤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粘膜黄色瘤临床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邹赛英薛静王萍(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病理科,新疆830000)黄色瘤是一组与类脂质代谢障碍有关的瘤样增生性疾病,胃粘膜的黄色瘤是指发生在胃粘膜的灶状脂质沉积,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胃部不适,腹痛、腹胀、反酸、嗳气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