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桩土物理模型及结构—桩—土相互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将工程中常用的密集打桩土体模拟为正交各向异性弹性体。建立了刚性基础-桩-土这一空间相互作用系统的模型。根据圆柱体柱坐标的极点条件。分别选取了两组位移函数来表征桩基和土的位移,并用子区间法分析了结构-桩-土系统的相互作用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3.
由于饱和土中孔隙水的流动特性以及桩基与土体的不同渗透率,饱和土与单相土中桩基的力学行为,尤其是动力学行为存在很大差异。运用Novak薄层法和引入势函数的方法,得到了饱和土层的竖向动力阻抗和自由场竖向位移衰减函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饱和土中桩-桩的竖向动力相互作用及群桩的竖向动力阻抗问题。分析讨论了桩土力学参数对饱和土中群桩竖向动力阻抗的影响。研究表明:桩间距、液固耦合系数、桩土模量比等参数对桩-桩竖向相互作用和群桩竖向动力阻抗有影响,研究成果对于桩基动力检测和抗震设计具有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一个剪切振动连续体模型,将地基土、基础、上部结构视为一种性质分段均匀仅考虑剪切振动的连续体,将地基土的动力特性、阻抗直接引入动力方程中,利用质量、刚度、及阻尼对振型函数的正交性对动力方程解藕,以简化计算。算例结果显示此模型适用于以切振动为主的多层框架结构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地震反应分析。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选用八种不同的地基阻抗函数表达方法,研究地基阻抗选取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效应的影响,并给出选用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竖向荷载下桩基础桩群中各个承载力和荷载分配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计算方法。用本文方法进行桩基设计,其经济指标有望得到不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纵向地震作用下高压输电塔-导线耦联体系土体-桩-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的力学模,推导了运动方程,编制了计算程序,并对某一具体的输电塔进行计算,按考虑与不考虑相互作用的两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瑞利波作用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单桩竖向动力响应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人对瑞利波作用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单桩动力响应简化算法研究的基础上,将采用Novak薄层法计算地基土动力阻抗的方法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得到了单桩竖向动力响应的计算公式.在此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长径比、桩土刚度比、地基土的泊松比对单桩竖向响应的影响,并与原简化公式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群桩(土)-承台-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共同作用理论,在导出了时域中上、下部相互作用动力平衡方程的基础上,利用桩-桩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法获取了群桩的动力阻抗,对水平地震作用下群桩-土-上部结构的反应特性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着重讨论并估计了群桩抽桩布置于体系动力反应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认识,并认为受水平地震力作用桩承结构也可借鉴考虑竖向上、下部共同作用沉降优化的理念和思想来进行抽桩设计. 相似文献
11.
竖向地震荷载下输液管道弯曲振动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将与固定构筑物连接处的管道视为弹性梁,并考虑管道基础的不均匀沉降竖向地震荷载的作用及管内液体流动引起的耦联振动,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动力响应分析,针对某些介质和结构参数,给出了一些数值结果,得出了流速对管道动力响应管道动力响应影响及管端不均匀沉降对其动力响应影响的若干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2.
单桩竖向动力阻抗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土动力学和结构动力学原理,改进Winkler地基梁模型,考虑桩周土的弱化效应和桩-土界面的相对滑移效应,建立了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动力阻抗函数的计算力学模型,运用数理方程方法分别求解单桩与桩周近场土域及远场土域的振动方程,确定了单桩的竖向动力阻抗函数。针对数值算例进行计算,将得到的单桩竖向动力阻抗随激振频率的变化关系与现有的数值计算和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建议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并通过变动参数计算,对影响桩基振动特性的各相关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14.
15.
层状介质中群桩水平动力阻抗的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动力文克尔地基梁模型,导出了层状介质中桩单元的复刚度矩阵,提出了计算层状介质中动力相互作用因子的计算方法,利用单桩动力阻抗和动力相互作用因子计算群桩的水平动力阻抗。文中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16.
17.
考虑楔形桩的横向惯性效应,研究了任意层地基中粘弹性楔形桩的纵向振动问题。首先,根据楔形桩的变截面特性并考虑桩侧土的成层性,将桩土系统沿纵向划分为有限个单元。然后,采用平面应变模型模拟桩侧土,采用Rayleigh-Love杆模拟楔形桩,运用Laplace变换技术和阻抗函数传递方法,求解得到了任意层地基中桩顶速度频域响应的解析解及桩顶速度时域响应的半解析解。最后,采用参数分析方法,对楔形桩单元划分精度进行了讨论,并讨论了楔形桩设计参数及材料参数和桩侧土成层性对楔形桩纵向振动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