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安阳钢铁公司的原料等冶炼条件,在对炉渣物理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实验研究了Al_2O_3、MgO和TiO_2含量以及二元碱度(CaO/SiO_2)对高炉渣脱硫性能的影响,为安钢高炉优化造渣制度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梅钢高炉渣流动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炉的主要炉渣成分对炉渣流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利用minitab分析了碱度、MgO以及Al2O3对炉渣熔化性温度、粘度与热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找到了Al2O3,对炉渣流动性能影响的拐点,为高炉生产提供指导,并对今后大高炉的优化配矿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安钢高炉最佳造渣制度的研究之一——炉渣的物理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字阳钢铁公司高的原料条件和冶炼情况,实验研究了Al2O3、二元碱度(Ca)/SiO2)、MgO和TiO2对高炉渣的流动性、粘度、熔化性和脱硫性能的影响,为安钢高炉优化造渣制度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本文为炉渣的物理性质部分。  相似文献   

4.
在目前的原燃料条件下,为保证翼钢高炉炉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较高的脱硫能力,以高炉渣中4种主要氧化物 (CaO、SiO2、Al2O3、MgO)为基础,实验研究了MgO、Al2O3含量及碱度对炉渣熔化性温度和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保持高炉顺行,炉渣的m(CaO)/m(SiO2)应控制在1.1~1.2之间,炉渣温度不宜低于1450℃.  相似文献   

5.
高炉生产实践表明,炉渣w(Al2O3)超过16%会对炉况稳定顺行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引起高炉失常。在w(Al2O3)为17%、18%、19%、20%、21%的炉渣中添加0%、2%、4%、6%、8%、10%的w(CaF2),测定了炉渣黏度的变化。研究表明,炉渣中w(Al2O3)在17%~18%,起降低黏度作用的w(CaF2)最低为2%。最后介绍了某高炉加萤石处理炉况失常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在近年来铁矿石价格持续上扬、铁矿石资源不断劣化的大背景下,宝钢不锈钢事业部炼铁厂高炉入炉A l2O3负荷在2009年1~4月达到47.4 kg/t,为了将炉渣A l2O3含量控制在15%,高炉渣比被迫增大到310 kg/t以上。预计多使用劣质铁矿石资源必将成为高炉冶炼的趋势,故突破炉渣A l2O3含量15%水平的上限势在必行。为此,开展了适当放宽高炉炉渣A l2O3含量的研究及其生产实践。分别选取2009年1~4月(炉渣A l2O3月平均含量为14.86%)、2010年1~4月(炉渣A l2O3月平均含量为16.81%)两段时期,对比分析高炉的生产技术指标。结果表明,通过高炉操作制度的合理调控,高炉有能力接受16%水平的炉渣A l2O3含量。  相似文献   

7.
MgO含量和碱度对高炉渣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唐钢第二炼铁厂高炉的原料条件和冶炼情况,研究了MgO、二元碱度(CaO/SiO2)对高炉渣的流动性粘度熔化性温度的影响,为唐钢高炉优化造渣制度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炉渣碱度在1.10-1.20之间,MgO在10%-12%,Al2O3≯14%时高炉能达到较好的冶炼效果,从理论上分析了炉渣中R2及MgO的适宜含量范围。  相似文献   

8.
MgO含量和碱度对高炉渣的黏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唐山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第二炼铁厂高炉的原料条件和冶炼情况,研究了MgO、二元碱度(CaO/SiO2)对高炉渣的流动性黏度以及熔化性温度的影响,为唐钢高炉优化造渣制度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炉渣碱度在1.10~1.20之间,MgO在10%~12%,Al2O3≯14%时高炉能达到较好的冶炼效果,从理论上分析了炉渣中R2及MgO的适宜含量范围.  相似文献   

9.
在试验室对鞍钢高炉炉渣粘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优化,选取高炉生产中的实际渣样作为实验基础渣样,以CaO、SiO2、Al2O3、MgO含量和二元碱度(R2)为因素,采用只改变某一因素,固定其他因素的交叉因素法,配制出不同碱度、不同MgO含量和不同Al2O3含量的渣样,分别进行粘度和熔化性温度的测定。结果表明:鞍钢高炉炉渣的最佳碱度R2应该在1.05~1.10,MgO含量在8%~10%,Al2O3含量小于14%。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Al2O3和MgO含量对高炉炉渣熔化性温度的影响,通过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高炉炉渣Al2O3含量降低后,可适当降低炉渣MgO含量,且不会对炉渣的熔化性温度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武钢高炉渣中Al2O3含量异常升高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志泉 《炼铁》2006,25(1):20-23
针对2004年下半年来武钢高炉炉渣中Al2O3含量异常升高给高炉带来的严重影响,通过组织跟踪取样检验和统计分析,找出了导致武钢高炉炉渣中Al2O3含量异常升高的原因。经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将高炉炉渣中Al2O3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优化了高炉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2.
以济钢现场高炉渣样为基准,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设计了25组试验方案,研究了w(Al2O3)为15%~23%的高炉炉渣性能,结果表明,济钢高炉炉渣中Al2O3不宜超过20%,MgO不宜超过12.5%。  相似文献   

13.
宋国才 《攀钢技术》2002,25(6):10-13
针对高炉冶炼低SiO2钒钛烧结矿的高炉渣特点,从岩相学的角度,对高炉渣的物相组成进行了研究,弄清了高炉冶炼低SiO2烧结矿炉渣的物相组成。  相似文献   

14.
武钢高炉炉渣脱硫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武钢高炉两种炉料结构条件下的炉渣为对象,通过高温实验及现场数据统计分析,探讨了炉渣碱度及主要组成与炉渣脱硫能力的关系,提出了武钢现有条件下保证生铁质量的最优炉渣结构。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探明二元碱度对包钢高炉渣物理性能的影响机理,基于包钢7号高炉渣化学组成,添加纯试剂CaO、SiO2调整炉渣的二元碱度。通过实验研究二元碱度对包钢7号高炉渣熔化温度、黏度和熔化性温度的影响规律;同时采用Factsage70热力学软件,计算了不同碱度下炉渣的液相线温度和热焓值。结果表明:随着碱度升高,炉渣熔化温度不断升高,黏度和熔化性温度先降低后升高,碱度在1.1~1.3之间,碱度每提高0.1,炉渣半球温度提高4.67℃,软熔区间为3.33~4.60℃;碱度在1.1~1.4之间,1450℃以上炉渣黏度均低于0.5Pa·s,流动性良好;Factsage7.0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碱度的升高,炉渣的液相线温度不断升高,热焓值不断降低。综合考虑碱度对包钢炉渣熔化温度、熔化性温度、热焓和黏度的影响规律,建议包钢高炉渣的碱度应控制在1.1~1.3之间。  相似文献   

16.
2007年2月份,济钢高炉炉渣中Al2O3的含量大幅度升高,影响到高炉的稳定顺行,运用六西格玛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表现最为突出的1^#350m,高炉相邻月份炉渣Al2O3的波动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影响高炉炉渣Al2O3的关键因素为燃料比和原料带入量,建立了高炉炉渣Al2O3分析公式并提出了控制目标模型。  相似文献   

17.
攀钢高炉未燃煤粉对炉渣流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刁日升  胡宾生 《钢铁》2004,39(9):14-16
攀钢高炉喷煤的特殊性在于未燃煤粉进入炉渣后,会将炉渣中的部分TiO2还原成高熔点的TiC和TiN。这些TiC和TiN在炉渣中呈固相形态存在,从而导致炉渣的粘度升高。当还原生成的TiC和TiN含量达到一定量时,会破坏高炉冶炼行程。实验结果表明,炉渣中未燃煤粉超过9%以后,炉渣粘度明显升高,因此攀钢高炉在不影响顺行的条件下,喷煤量的控制应保证炉渣中未燃煤粉不超过9%。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二元碱度、MgO含量和Al_2O_3含量对酒钢高炉炉渣流动性及熔化温度的影响,以酒钢高炉炉渣为基础,运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计算了不同组分炉渣的黏度和熔化温度。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二元碱度、MgO含量和Al_2O_3含量对炉渣黏度和熔化温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前酒钢高炉炉渣化学稳定性良好。为使炉渣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熔化温度,酒钢高炉炉渣二元碱度应控制在1.05左右,MgO含量在8%~10%以上较为适宜,Al_2O_3含量应不超过10%。  相似文献   

19.
对CaO—MgO—SiO_2—A1_2O_3—TiO_2五元系渣的脱硫能力用“同等条件”法作了实验研究。所用五元系炉渣成份与攀钢高炉终渣成份接近。通过混料回归分析得到以各组分含量为函数的硫分配比(Ls)数学模型。运用该数学模型可预报攀钢高炉渣的硫分配系数。用此数学模型探讨了各组分对Ls的影响和对脱硫过程动力学分析,提出了提高攀钢高炉渣脱硫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曾小宁  李德明 《炼铁》1995,14(6):43-45
高炉炉渣的脱硫能力是决定生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进行高炉炉渣脱硫能力的研究,不仅能使操作者掌握各种炉渣的物理化学特性,改善高炉操作,而且还有利于合理地选择与调整炉料结构,以便获得较好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本研究以武钢5号高炉(新系统)和1~4号高炉(老系统)两种炉料结构条件下的炉渣为对象,根据高温脱硫实验结果及现场数据的统计分析,探讨了炉渣碱度及主要组成与炉渣脱硫能力的关系,其结果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