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纳米氧化镁粉体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颖  王国胜 《辽宁化工》2008,37(2):118-121,138
简述了纳米氧化镁表面改性的原因,并对纳米氧化镁的表面改性方法(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法):即表面包覆改性法、表面化学改性法、机械力化学改性法、沉淀反应改性法、外膜层改性(胶囊)法、和高能表面改性法进行了概述.着重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偶联剂在纳米氧化镁表面改性方面的应用,并对纳米氧化镁改性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如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可以通过水解和化学改性,生产一系列高分子衍生物。即使用酶法水解或碱法水解法,然后加以改性,生产具有特种性能的阳离子或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这种高分子蛋白质表面活性剂,常和其他类型的低分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化学氧化法和紫外引发接枝法分别对聚丙烯纤维进行了表面改性,接枝单体为丙烯酸。对改性后的聚丙烯纤维的化学结构、表面润湿性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接枝改性后的聚丙烯纤维表面引入了极性基团,亲水性能明显变好。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了医用聚乳酸(PLA)的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研究进展情况。化学改性主要包括与小分子共聚改性、嵌段共聚改性、接枝改性和交联改性等,其中,接枝改性包括本体接枝改性与表面接枝改性,这两者根据主要实施方法包括自由基链转移法、等离子接枝法、紫外光氧化接枝法、辐射接枝法等。物理改性则包括无机填料改性与有机共混改性。最后指出了物理及化学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医用PLA改性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氢氧化镁表面化学改性及其在塑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钠  刘建辉  常素芹 《塑料科技》2012,40(1):99-103
介绍了氢氧化镁阻燃剂的性能特点,阐述了氢氧化镁的表面化学改性方法,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或偶联剂处理法、聚合物包覆法、高能辐射法、等离子体法和固相包覆法,指出了聚合物包覆法是氢氧化镁表面改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钛的表面化学改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二氧化钛具有表面羟基、润湿性、表面酸碱性、表面电性、光化学活性等表面物理化学性质。介绍了水溶液沉积干燥法、表面活性剂法、偶联剂法、聚合物包膜法、表面反应法和化学沉析法等表面化学改性方法。并简述了二氧化钛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7.
介孔材料化学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剑  胡瑞  靖晶 《贵州化工》2004,29(4):10-13
综述了介孔材料化学改性目的,改性原理以及改性方法。介孔材料的化学改性包括对材料骨架的修饰以及对孔道表面的功能化,介孔材料表面自由硅醇键、双羟基硅醇踺是化学改性的基础,利用疏水性物质改性可以提高材料的水热稳定性,引入催化活性组分可以提高催化性能,利用具有特定官能团的硅烷偶连剂改性,则能够实现特殊的目的。详述了化学改性方法,包括元素取代法、共价键移植法和有机硅烷偶连法。元素取代法是对分子筛骨架结构的修饰,共价键移植法是一种不引起孔道结构破坏且非常有效的骨架修饰方法,对介孔材料表面进行有机硅烷偶连剂法修饰改性主要有两种途径:即共沉淀法和后移植法。  相似文献   

8.
使用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改性空心玻璃微珠表面,然后直接实施化学镀银,借助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测试手段对偶联改性效果、镀层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与胶体钯活化法和硝酸银活化法化学镀银相比,空心玻璃微珠偶联表面改性直接化学镀银的镀层更为致密、均匀,银利用率高,导电性好,结合力强.  相似文献   

9.
芳纶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年芳纶表面改性研究的新进展,包括高能物理法中的等离子体处理、超声波处理、γ射线处理,表面涂覆法,化学改性法以及最新的氟化处理法,并讨论了几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陈虹  寇开昌  李子寓  张宇 《粘接》2013,(11):77-81
分析了聚四氟乙烯难粘的原因,综述了PTFE表面的化学改性法、高能辐射接枝法、高温熔融法、ArF激光辐射改性、离子柬注入改性法和等离子体处理法,介绍了常用表面改性剂和几种新型胶粘剂。展望了解决聚四氟乙烯材料粘接难题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1.
纳米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菲  郝喜海  王振中  李慧敏 《广东化工》2010,37(5):13-14,36
表面改性处理通过各种表面添加剂与纳米微粒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改变微粒的表面状态,从而改善或改变粉体的分散性,改善耐久性、耐候性,提高表面活性,使纳米微粒表面产生新的物理、化学、光学特性,适应不同的应用要求,从而大大提高材料的附加值。文章主要介绍表面包覆改性、局部化学改性、机械化学改性、胶囊化改性、高能表面改性以及沉淀反应表面改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纳米氢氧化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制备纳米氢氧化镁材料的直接沉淀法、均匀沉淀法、金属镁水化法、均质流体法、液一固电弧放电、沉淀一共沸蒸馏法、全返混均质乳化法进行了详细的评述。简要介绍了纳米氢氧化镁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分散与表面改性问题,以及纳米氢氧化镁材料的应用状况。最后,对纳米氢氧化镁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并对纳米氢氧化镁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以端NCO基聚氨酯预聚物(PUB)为改性剂对沉淀法二氧化硅(SiO2)进行了有机湿法改性,同时用硅烷偶联剂Si69改性SiO2进行了对比实验。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A)、激光粒度分析等方法对改性前后SiO2粒子的结构、表面形貌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UB与沉淀法SiO2表面的羟基发生了反应,成功实现了对SiO2的表面改性,改性后的SiO2粒子分散性变好。  相似文献   

14.
超细粒子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综述了多种近年来较新的超细粉体表面改性的方法 ,并介绍了其特点 ,如 :复合法、溶胶 -凝胶法、沉淀法、表面反应法等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采用沉淀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其阻燃机理及表面改性处理,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抗紫外纳米ZnO/TiO2粉体的氧化铝表面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章金兵  许民  周小英 《精细化工》2006,23(4):414-416
用液相沉积法对纳米ZnO/TiO2进行了表面改性。用TEM、XRD和FTI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用静态沉淀法分析了改性前后纳米ZnO/TiO2的分散稳定性,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紫外屏蔽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改性纳米ZnO/TiO2表面存在致密的氧化铝膜,产物经充分分散后在有机介质中或水中的稳定时间分别由改性前的2 m in和5 m in提高到2 h和1 d,紫外线透过率由改性前的大于8.5%降低到小于7%。  相似文献   

17.
以氯化镁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超细氢氧化镁,但超细氢氧化镁料浆的过滤性能差一直是制约氢氧化镁工业化生产的关键性问题之一。采用硬脂酸钠与水溶性钛磷酸脂偶联剂对超细氢氧化镁进行湿式改性实验,在改善超细氢氧化镁的表面性能的同时二者都能显著提高过滤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固含率为15%的超细氢氧化镁悬浮液为原料,表面改性剂的最佳添加量为氢氧化镁粉体质量的2.00%。并以54框的BM70-800/25的板框式压滤机为例,对操作及生产能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吴智强  罗国华  徐新 《工业催化》2017,25(11):39-43
针对不同方法制备的镍基非加氢脱硫吸附剂及改性前后的吸附性能进行评价。在常压下,以100×10-6噻吩的苯溶液为模型原料油,氧化镍作为吸附剂的活性组分,评价各吸附剂的脱硫性能,分析等温吸附曲线,改性前后、再生前后脱硫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吸附剂吸附效果大不相同。沉淀法制备的吸附剂表面活性组分分布均匀,半峰宽较小,结晶度高,吸附硫容大,操作简便。助剂氧化锌的添加起到较好的助催化效果,且能增强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沉淀法制备的吸附剂的再生性能优异,能够很好的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19.
纳米氧化锌表面包覆二氧化硅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文杰  才红  张永利 《当代化工》2010,39(3):242-244
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以ZnSO4·7H2O和Na2CO3为原料,并用硅酸钠水解生成的SiO2对其进行了表面包覆改性。通过采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改性前后的ZnO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O表面形成的包覆物是以非晶态形式存在的,改性后纳米ZnO对紫外光的屏蔽性能有所下降,光催化活性明显下降,进一步证明了纳米ZnO颗粒表面存在二氧化硅包覆层,使纳米ZnO稳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