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炭强度管理通常使用DI15015和TI4006等冷态转鼓强度指数,在推测焦炭冷态强度时,往往以煤化度及流动性等煤性状为参数直接推测.而目前有研究提出通过焦炭结构和特性等推测焦炭强度.焦炭冷态强度除受基质强度影响外,同时也受微小龟裂和气孔结构的影响.转鼓强度DI15015的粉化分为表面破碎和体积破碎,引起焦炭表面破碎的原因是非黏结晶界和连接气孔.因此,焦炭的气孔率及气孔的大小对焦炭冷态粉化行为和转鼓强度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3.
<正>为降低生产成本,炼焦企业在寻求用廉价的弱黏煤代替高价的黏结煤炼焦,但提高弱黏煤的使用量,干馏时会阻碍煤的熔融、膨胀,导致煤粒黏结不充分,焦炭强度下降。焦炭是多孔质物质,气孔率约为50%,其强度主要依靠内部的气孔结构。焦炭的气孔是软化熔融时形成的气泡或初始空隙因煤的膨胀没被填满所致。因此,研究焦炭强度时,明晰软化熔融时煤粒的膨胀行为至关重要。日本东北大学及住友金属工业等结合软化熔融 相似文献
4.
应用低压撞击器分别对某100 MW和50 MW燃煤机组锅炉的除尘器前后飞灰颗粒进行采样,研究了除尘器前后PM10的物理化学特性,探讨了颗粒物可能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两台锅炉产生PM10的质量粒径均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在0.1 μm和4 μm左右.粒径小于0.377 μm的颗粒可能为气化-凝结机理形成,超微米颗粒则可能是通过亚微米颗粒凝聚、聚结和矿物质熔融、破碎、聚结形成.亚微米颗粒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或硫化物为其主要成分,而超微米颗粒中主要成分为难熔性氧化物. 相似文献
5.
6.
7.
8.
Ti(C,N)基金属陶瓷氮化处理后的表面组织结构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对Ti(C,N)基金属陶瓷进行了表面氮化处理。用SEM,EPMA,TEM/EDX分析了材料表面显微组织的特征。研究发现,材料表面形成了富N、富Ti的相,它们包覆在硬质颗粒的表面。硬质颗粒周围的环形相的体积分数大大减少。晶粒尺寸也明显减小。紧邻表面硬化层,出现了一层金属粘接相含量较高的过渡层。表面氮化处理使Ti(C,N)基金属陶瓷的表面硬度得到明显的提高,而基本上不影响其抗弯强度。表面较高的-N的活度是促使各合金元素扩散,形成上述特征组织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室式炼焦过程中,膨胀压力过高会造成焦炉炉墙损坏及推焦困难,膨胀压力过低会影响焦炭产品质量。现行焦化工艺通过调节入炉煤挥发分控制膨胀压力,缺乏对炼焦煤膨胀压力形成机制的本质认识,可能导致焦炉运行不稳定、焦炭质量波动大等问题。基于此,通过分析炼焦煤结构特性,从分子水平探究了膨胀压力的形成及演变,并揭示了炼焦煤膨胀性与焦炭质量的本质联系。利用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分析了五种不同煤阶的炼焦煤(Q1,JA1,F1,J1和S1)的化学结构。通过热重分析(TGA)、小型热解实验等方法以及基式流动度测定仪、奥亚膨胀仪、透气性在线检测装置及膨胀压力和膨胀位移检测装置等仪器探究了单种煤热解过程中煤基体分解行为、流动特性和膨胀特性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热解气体CO,CO2,CH4的释放和低透气性带的形成影响了膨胀压力的产生,适宜的膨胀压力可提高焦炭质量;300℃~450℃是煤产生膨胀压力的温区,与煤中falO1,falO2和fal<...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两步电化学法分别在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ITO)玻璃基板和经缓冲层处理的ITO玻璃基板上制备ZnO微米管和纳米管。从Zn(NO3)2和六亚甲基四胺水溶液中阴极电沉积制备ZnO柱状晶体。用乙二胺水溶液进行电化学腐蚀。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产物的物相和形貌演变,初步探索管状结构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管状结构由柱状结构中心腐蚀而形成,由柱状演变为喇叭状,再到管状;腐蚀首先发生在亚稳态的(0001)面,主要沿c轴方向进行;同时,从缺陷浓度高的中心向缺陷浓度低的外围进行。退火实验验证了缺陷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12.
五硼酸钾的形成机理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详细研究五硼酸钾形成机理和条件的基础上创建了从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钾、硼酸或硼砂及一定量氯化钙、氯化镁的复杂溶液中直接析出K[B_5O_6(OH)_4]·2H_2O的新工艺。其主要特点是首次以硼砂或石灰乳提供的微弱碱性使溶液中的氯化钾能以氧化钾形式进入产品,通过一次结晶或重结晶即可得到质量较高的五硼酸钾。产品用以代替硼酸和碳酸钾于玻璃生产,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富勒烯和金属富勒烯具有独特结构和新奇电子特性,在生物医药、量子、信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如何提高产量是金属富勒烯走向实际应用的一个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要高产量、高选择性的合成金属富勒烯,弄清形成机理、开发新的合成方法是必由之路。本工作聚焦于全面剖析富勒烯和金属富勒烯的形成机理,为突破其产能瓶颈探明道路。一方面,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富勒烯的形成过程,指导优化富勒烯的合成条件。另一方面,精确控制金属富勒烯合成的惰性气体压力、电弧区组分以及原料组成等条件,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金属富勒烯,发展了金属富勒烯的高效制备策略。最后,还探究了金属富勒烯形成后的保护方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将来金属富勒烯的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陈柳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23)
塔河寒武纪系是一种相沉积古地理地貌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沉积建造,其中的主要成分就是海相碳酸盐压岩增生台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这一特性表示塔河地区的深层油气开发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基于此,笔者以寒武纪系白云岩为例,对它优质储层的特征和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试验数据和理论分析,详细论述了平面靶是如何将靶材粒子沉积到玻璃表面,形成均匀膜层的机理及对设计和生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氧化石墨烯(GO)作为一种石墨烯衍生物,结构中含有大量羟基、环氧基、羧基和羰基等含氧官能团,使其易与其他物质通过相互作用复合,从而提高和拓宽传统材料的性能及应用。GO的结构和尺寸等性质会受石墨氧化过程中制备方法、石墨来源、氧化剂种类、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针对GO的制备、形成机理、结构控制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引起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该文综述近几年有关GO的制备、方法改进、制备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和形成机理以及GO结构影响其宏观性能和应用的研究进展,指出确定GO的形成机理和精确控制GO的结构是制约其应用的关键,从工业化生产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对要拓宽和实现GO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镁合金电沉积镍形成机理及电镀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浸锌层的作用机理,利用恒电势下电流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和开路电势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研完了镍在浸锌层上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镍的电沉积形核过程为连续形核,超电势增加时,晶核数迅速增加;镍层的生长过程遵循VolmerWeber模式;浸锌层能明显改善镀层结合力.在镀镍溶液中加入晶粒细化剂,细化了镀层晶粒,提高了镀层性能.X射线衍射表明:晶粒细化剂加入后,镍层晶粒明显细化,平均柱径约为26 nm,镍层表现为(111)择优取向.纳米晶镍层具有优良的性能,15μm厚的镀层24 h中性盐雾实验的保护等级为9级,热震和划痕试验表明结合力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