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了概率筛分效率与筛面长度之间的关系,指出概率筛与普通振动筛的区别,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2.
尹守仁  林明星 《煤》1999,8(3):63-64
分析了概率筛分效率与筛面长度之间的关系,指出概率筛与普通振动筛的区别,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概率筛分效率与筛面安装与筛面长度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概率筛设计与选用时应考虑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概率筛分效率与筛面安装与筛面长度之间的关系,指出了概率筛设计与选用时应考虑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刘焕胜 《矿山机械》1989,(1):52-54,16
在分析旋转概率筛近似筛分特性的基础上,找出了筛分精度与物料着陆半径的必然关系,指出设备大型化有利于提高筛机的筛分精度。  相似文献   

6.
基于离散元法(DEM)研究了筛面与物料特性在筛分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模拟了不同筛面长度的圆孔筛、方孔筛的筛分效率和复杂粒形物料在圆孔筛、方孔筛上的筛分效率。结果表明:在相同开孔率的前提下,筛面越长,筛分过程达到稳定状态所需的时间越长;圆孔筛和方孔筛的筛分效率均随筛面长度的增大而提高,且筛分效率与筛面长度之间关系符合Boltzmann方程;不同形状的颗粒分别在圆孔筛和方孔筛上筛分时,球形颗粒筛分效率最大,片状颗粒的筛分效率次之,胶囊形颗粒筛分效率最小;3种形状的颗粒在方孔筛上的筛分效率均明显高于在圆孔筛上的筛分效率。  相似文献   

7.
张珂  高贵军  段祯  王彦  杜靖永 《煤炭学报》2023,(S1):392-400
煤泥颗粒黏度高是筛分过程中易糊筛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改变传统直线振动筛的结构可以更好地避免糊筛。针对煤泥黏度大、易糊筛的特点,提出了可以防止糊筛的新型叠振筛,并设计动、静筛条交错排列、相对运动的叠振筛结构;对卡在筛缝中的颗粒与黏结成坨块的煤泥在叠振筛与普通直线振动筛上的筛分过程进行受力分析与对比,研究了叠振筛的防糊筛原理;建立了三维仿真模型,并运用离散元软件模拟煤泥颗粒在叠振筛上的筛分过程。为提高叠振筛的筛分效果,基于DEM并利用Hertz-Mindlin with JKR黏结模型分析了振动参数(筛面负倾角、振动方向角、振幅、振动频率)对煤泥筛分效率和筛下物分布比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筛面倾角在-1°~-5°,筛分效率随着筛面负倾角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当筛面倾角为-4°,筛分效率最高;振动方向角在35°~55°,筛分效率随振动方向角的增大逐渐增大,但55°的筛分效率较50°提升并不明显;振幅在1.5~3.5 mm,筛分效率随振幅的增大逐渐增大,3.5 mm的筛分效率较3 mm提升并不明显,但会较大幅度提高振动强度;振动频率在14~24 Hz,筛分效率随振动频率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当2...  相似文献   

8.
孙刚 《矿山机械》1997,25(4):19-21
介绍了强化筛用于潮湿细粒级粘性物料筛分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颗粒在筛分过程中的透筛概率因素,较全面的反映了物料形状、尺寸,筛孔形状、尺寸和颗粒运动速度等因素对实际透筛概率的影响。指出了物料在筛分过程中颗粒能否透筛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潮湿细粒级粘性物料在筛分过程中要获得好的筛分效果就必须采用大振幅、大振动强度及较低频率等工艺参数来进行物料的筛分  相似文献   

9.
通过科研人员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对潮湿细粒级黏性物料的筛分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筛分效率和处理量得到很大提高。筛机由旋转概率筛、煤用概率分级筛、螺旋筛、圆筒筛发展到弛张筛、琴弦筛和节肢筛等,但这些筛机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筛分效率不高、处理量不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肖建章  童昕 《煤炭工程》2012,(10):85-88
 振动筛是工程上常用的筛分设备,如何提高振动筛的处理量和筛分效率是振动筛设计和应用的主要问题。应用离散单元法(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模拟和分析筛分过程,研究了进料速率对颗粒筛分效率的影响,结合工厂振动筛实验结果,分析了最佳筛分效率下的进料速率值。提出了分层和透筛细粒比的概念,拟合不同进料速率下分层和透筛区中细粒比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图,得到了细粒比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运用分层和透筛中细粒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分层速率和透筛速率,量化了筛分中分层和透筛过程。进一步分析了分层速率和透筛速率与进料速率的关系,得到最佳分层和透筛速率下进料速率的值。  相似文献   

11.
湿黏细粒煤的干法深度筛分理论与技术是当前国际筛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其中,筛面易堵孔和筛面寿命短是湿黏细粒煤干法筛分时的核心基础问题。为了掌握当前湿黏细粒煤干法筛分理论及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2种广泛应用的细粒煤筛分设备:基于等厚筛分理论的等厚筛和基于弛张筛分理论的弛张筛的应用及研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筛分过程基础理论中颗粒分离机理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基于离散元方法(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的筛分过程中有关筛面颗粒流动特性数值模拟研究存在的不足。结果表明:筛分过程基础理论是发展新筛分技术和提升筛分设备设计水平的关键,非球形湿黏颗粒系统的分离行为和筛面高湿黏颗粒流动特性及透筛机理是筛分过程基础理论的关键问题,利用基于DEM的数值方法可以实现从颗粒尺度深入研究筛分过程中非球形湿黏颗粒的有关运动行为。此外,阐述了交叉筛的结构特点及筛分过程机理,总结了国内外有关交叉筛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分析了交叉筛的筛分过程基础理论研究的不足,以及存在缺少交叉筛关键结构及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筛面-颗粒耦合模拟的交叉筛分过程机理、交叉筛结构轻量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煤炭分选过程的生产效率,增加分选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大限度地发挥选煤厂筛分设备潜在的生产能力,提高筛分工艺的合理性,以全面提升弛张筛筛分系统的筛分效率降低筛面磨损率,提出通过调节弛张筛性能参数的措施,使筛分效率达到最优,同时减小筛面的磨损。将柔性筛板离散化处理以降低柔性筛板仿真过程的复杂性,采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和离散元法耦合的方式,对筛面的筛分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了弛张筛性能参数:弛张频率、筛面倾角、弛张量对筛分效率的影响规律,并综合考虑相关系数法和显著性检验方法,确定了弛张量为影响筛分效率的非关键因素。在总结了弛张筛筛分过程的磨损规律的基础上,通过Relative Wear和Archard Wear模型获得了仿真过程中筛面弛张量对磨损深度的影响规律。基于弛张量对筛分效率与磨损深度的双重影响,选用线性加权法进行筛面性能的多目标优化,获得了保证筛分效率最高磨损深度最小的筛面性能参数,并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筛分效率随筛面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弛张量与弛张频率越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筛面磨损与筛面弛张量同样呈先增大后减少趋势,综合考虑筛分效率与筛面磨损,获得了最优的筛面性能参...  相似文献   

13.
两自由度弹性筛面筛分机设计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初升  赵跃民 《煤炭学报》2004,29(3):364-366
利用弹性筛面筛分理论,分析现有的几种难筛物料筛分机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双自由度弹性筛面筛分机.研究了该新型双自由度弹性筛面筛分机的动力学模型,给出新型双自由度弹性筛面筛分机的参数设计公式.研究了双自由度弹性筛面筛分机的机械结构形式和零件的参数选取范围,给出模型机的示意图,在GS概率筛基础上设计一种改良的双自由度弹性筛面概率筛——TGS概率筛,最后进行了实验室的半工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TGS概率筛具有良好的克服堵孔能力,对处理难筛物料的深度筛分具有较高的筛分效率.  相似文献   

14.
双鸭山矿务局七星矿过去原煤采用GS概率筛筛选,生产不同产品。由于原煤水分达13%左右,所以筛分效率低。现在该矿将GS概率筛筛面改制成琴弦筛筛面,大大改善筛分效果,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筛分是选煤工艺中的重要作业环节,细粒煤深度筛分一直是煤炭筛分的难点与热点。通过分析动力煤全粒级入选的缺陷,结合筛分设备的发展现状,以弛张筛和交叉筛作为深度筛分设备,对朔中选煤厂的动力煤进行3 mm的脱粉工业试验,探索其干法筛分脱粉的可行性。在分析与测算两种筛分设备的筛分效率基础上,认为二者基本满足细粒煤的深度筛分要求。与目前的动力煤全粒级入选工艺相比,干法筛分脱粉后再洗选的工艺,能更好地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减少煤泥量,这对于提升动力煤选煤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赵跃民  刘初升 《煤炭学报》2000,25(Z1):206-208
通过潮湿细粒煤炭堵孔机理及其克服堵孔办法的研究,提出了弹性筛面的筛分理论.建立了琴弦筛面、弹性筛面动力学模型及设计公式.揭示了琴弦筛面、弹性筛面克服堵孔的机理.得出要提高潮湿细粒煤炭筛分效率,必须提高筛面的弹性振动振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煤炭工程》2021,53(10)
针对粘湿动力煤3mm干法筛分效率低、筛面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开展了弛张筛面结构设计、运动学特性测试与3mm筛分过程参数优化研究。利用振动测试技术分析了弛张筛内外筛框与筛面的运动学时频特性,优化了筛面材料配方与结构设计,研制了变厚度横截面弧形过渡筛面,探究了工作频率和处理能力对筛分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筛面材料配方与结构优化后,筛面中心点y方向振动强度由36.50g降至21.63g,显著降低了筛上料群的运动速度,延长了筛分时间,使用寿命超过6个月。随工作频率的增加,筛分效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处理能力的增加,筛分效率呈现减小趋势。当频率为9.33Hz,处理能力为400t/h时,3mm筛分效率达92.85%,煤泥脱除率达到95.67%,与原筛面相比,筛分效率提高了11.18个百分点,实现了选煤厂煤泥减量生产。  相似文献   

18.
筛杆截面形状对刚柔耦合筛面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提高筛面防堵孔能力,提出将倒梯形截面筛杆应用于刚柔耦合筛面。通过建立筛面孔径时变函数,证明倒梯形截面筛杆可以获得较圆截面筛杆更为显著的孔径变化效果。利用EDEM API插件与Python二次处理法,分析了不同参数条件下物料平均透筛时间、平均输送速度及筛分效率的变化情况,得到结论:平均透筛时间与筛分效率的关联性较为显著;当浮动杆y方向振幅增值ΔAy较大时,倒梯形截面筛杆可以获得优于圆截面筛杆的筛分效率。采用黏性颗粒压制法,模拟了筛面克服潮湿物料严重糊状堵孔的能力,通过与圆截面筛杆对比,得到结论:倒梯形截面筛杆具有更为明显的防堵孔效果,同时可以避免二次堵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香蕉筛的研究现状及今后我国重点研究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香蕉筛的筛分原理和基本特性,介绍了国内外一些典型的香蕉筛的现状及其主要特点,并分析了我国香蕉筛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了今后我国重点研究的方向:深入研究筛分机理;研究结构新颖的香蕉筛;研究各项技术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先进分析软件优化分析;简化结构及制造工艺;加强关键件加工工艺的研究;制造采用的材质的研究;研究降低噪声的方法;加强构件表面耐磨、耐腐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应用离散单元法(DEM)模拟和分析筛分过程,研究了振动参数对颗粒筛分分层与透筛的影响。提出了分层和透筛细粒比的概念,拟合不同振动参数下分层和透筛区中细粒比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得到了细粒比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式。运用分层和透筛中细粒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分层速率和透筛速率,量化了筛分中分层和透筛过程。进一步分析了分层速率和透筛速率与振动参数的关系,得到最佳分层和透筛速率下振动参数的取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