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虚拟机的资源重配置操作具有耗时长并伴随性能衰减的特点。已有的 Cost-Oblivious 和 Cost-Aware方法在面对Internet突变负载时存在因经常执行资源重配置操作而导致频繁QoS违约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收益敏感(benefit-aware)的资源按需提供方法。该方法首先考虑了 Web 应用在配置稳定期内的 QoS 获益,并以此构建收益函数;然后,以收益率最大化原则作为资源重配置策略选择的依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Cost-Oblivious方法相比最多能节约25%的资源成本,而与Cost-Aware方法相比则能有效减少Web应用在突变负载下的QoS违约次数。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建立开发模型,研究了当前软件工程与实际需求之间差异。利用基于XML的中间脚本,提出一种事务处理软件开发模型,实现用户功能需求到表单流、事件流和数据流的转换,动态重配置出不同应用的事务处理软件。建立了企事业信息综合事务处理系统开发平台,分析了平台体系结构和中间脚本,表明可以根据业务变化进行整个系统功能重组而不需要编写一句程序,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虚拟化数据中心的制冷和供电设备能耗比重大且浪费严重,但当前虚拟化能耗优化的研究仅考虑IT设备能耗,针对该问题,通过对数据中心能耗逻辑的研究,提出一种虚拟化数据中心全局能耗优化调度方法。该方法通过感知数据中心负载和热分布状况,依据虚拟化调度规则生成动态调度策略,并对虚拟设备组的制冷供电设备进行同步调度,减少数据中心冗余制冷和设备空载损耗,以此最小化数据中心能耗。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度方法可节省制冷设备近26%的冗余制冷,并提升供电设备8%左右的供电效率,提高数据中心的能耗有效性,降低整体能耗。 相似文献
4.
企业级用户在部署存储系统时往往需要能够支持多操作系统平台的存储虚拟化系统.给出了一种能够应用在Win-dow s操作系统的存储虚拟化客户端软件.该软件作为SAN环境下的存储虚拟化系统的一部分,在系统内核态提供虚拟存储的基本服务.此外,该软件运用按需分配技术提高了存储资源利用率;通过虚拟卷在线扩展技术可以在不中断服务的情况下完成大规模的数据迁移.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虚拟卷相比,使用按需分配技术可以在不损失性能的前提下有效节约存储资源;通过在线扩展技术不仅在容量上和性能上得到有效扩展,还能够在数据迁移的同时始终保持虚拟存储服务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业务量的激增,传统资源管理方式面临效率低下和灵活性不足的挑战。文章探讨了虚拟化技术的架构与原理,分析了虚拟机监控器的工作机制及其对资源管理的影响,进一步构建了基于动态调度算法的资源调度模型。研究显示,优化后的资源利用率从65%提升至90%,平均响应时间从250毫秒缩短至150毫秒,这表明了动态调度算法在提升资源利用和系统性能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疗数据的逐渐增加,医疗大数据中心虚拟化资源分配过程要求损耗更低、利用率更高,为此设计一种基于鸟群算法的医院数据中心虚拟化资源分配方法。通过一步式映射手法协调链路与节点间的分配,并通过链路干扰矩阵进一步提升网络通信可靠性,实现医院数据中心虚拟化资源分配。将MATLAB作为测试中的仿真平台,对设计方法进行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在海量医疗数据的情况下,拥有较高的链路平均利用率、节点平均利用率以及接收率,性能良好,可以投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种可重配置系统的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设计的MorphoSys M1作为粗粒度可重配置系统中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系统,对于很多多媒体应用都获得了很好的加速比,但是它在设计上的一些不足造成运算功能单元没有被充分利用,从而对其整体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有较大影响.针对MorphoSys M1的不足,结合可重配置系统的研究现状和一些多媒体应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重配置系统的模型.实验数据显示,对于许多多媒体应用和加解密算法,改进后的模型相对于MorphoSys M1至少可以获得16%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基于模型的老化与再生研究方法已不适于动态开放的网络环境。以对服务器内部状态、行为、环境等信息进行运行时监测,并准确、全面地评价老化趋势为基础,采用资源动态重配置方法提高系统服务能力、灵活性与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以J2EE应用服务器为实验对象,对基于资源动态重配置的应用服务器软件再生方法进行研究与实现。给出动态重配置再生模型,提出运行时监测体系结构,从用户体验和服务器运行状况角度给出软件老化指标、服务器端监测模型、客户端监测模型,实现了负载发生器、用户体验数据监测等功能模块。研究资源动态重配置过程,分析可动态重配置的资源对象,提出将分析现有数据与预测未来数据相结合,再辅以人工控制的决策算法。建立测试系统,对再生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了老化现象与再生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10.
软件在其生命周期内如何对其进行较小修改或者不修改就能适应软件需求和环境变化是软件工程追求的目标之一。文中分析了体系结构在软件配置中的作用,提出了基于映射模型和面向构件的层次消息总线体系结构软件设计,使得软件系统具备重配置能力,这样可以提高软件的灵活性、适应性这一软件内在质量,延长软件系统的生命期。最后用一个实例证明对象映射协同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郭彬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12):57-57,61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校园网中服务器数量激增,传统的数据中心面临着系统管理复杂、资源利用率低下、能耗高与安全控制等诸多问题。如何提高IT效率、降低成本成为校园网数据中心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探讨如何使用虚拟化技术建设绿色虚拟数据中心。 相似文献
12.
通过企业数据中心的发展历程的总结分析,以及企业数据中心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研究,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特质与未来数据中心的方向是完全吻合的。在传统数据中心向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演进过程中,虚拟化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的"云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石作用;向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演进与迁移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除了对云计算关键技术的关注与明晰地解决主要的技术难点外,商业模式和市场是成败的关键。我国的电信运营商可以充分发挥自我优势,在云计算数据中心的产业链中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数据中心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的核心思想就是把数据中心整成一个资源池,对资源池进行统一的调度与管理。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发展,目前对数据中心的资源利用率越来越高,但是还是存在大量资源浪费的情况,其原因在于当前对数据中心未来负载预测的算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对未来负载预测值远远大于实际负载情况,则导致大量的虚拟机资源利用率不高,反之则会导致虚拟机的资源使用率消耗增大,云平台中不同物理服务器之间的负载情况不平衡,一部分物理服务器负载过大,导致云计算平台响应时间过长。因此云计算平台选取一个合适的负载预测算法显得越发重要,如何权衡以上问题,是云计算里面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负载预测选取时间序列预测算法中的三次指数平滑法,在该算法原有的静态系数基础之上,设计了一种动态系数提取方法。通过等距法把静态系数分成若干份进行训练,然后在预测过程中提取该时段误差最小值所对应的系数。在预测结束后,重新计算其误差,并通过均值法覆盖旧误差。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三次指数平滑算法其预测误差明显小于静态系数所预测的误差,计算复杂度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中心机房的传统架构模式已不满足现代计算机的应用和需求,且数据安全得不到保证,数据恢复代价高、恢复困难。本文提出了用VMware虚拟架构解决网络机房的数据安全问题,简化服务器的部署、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了数据中心的安全性和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有了一定规模的网络应用,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数据中心服务器对日常工作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中不断增加的服务器设备在方便工作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复杂化、成本扩大化的问题。而服务器虚拟化技术简化了服务器管理系统,将多种应用整合,提高了服务器使用效率。本文就企业数据中心服务器应用现状、虚拟化技术的应用、服务器虚拟化面临的问题以及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发展的意义展开。 相似文献
16.
根据企业的需求及业界的发展趋势,数据中心虚拟化的核心是网络虚拟化、计算虚拟化、存储虚拟化。文章重点讨论数据中心虚拟化趋势下的网络架构设计。 相似文献
17.
基于VMWare软件的虚拟化架构及企业解决方案简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的成长导致服务器数量激增,从而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去运作、管理和升级,这时企业对资源的虚拟化架构整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详细分析了虚拟化架构的优势,并简析了虚拟化架构在企业的解决方案。最后以一个企业虚拟化架构的例子对虚拟化前、后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Internet数据中心向多元化、智能化、自动化、规模化与标准化道路发展,其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这为如何有效管理资源带来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当前,资源管理已成为Internet数据中心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其重要性与紧迫性已不容忽视.分析了Internet数据中心资源管理面临的两大挑战:(1)满足并发多应用SLAs(servicelevel agreements)的兼容性;(2)提高系统服务的能量有效性.以挑战为主线,对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在满足SLA、降低功耗、同时满足SLA和降低功耗方面所取得的资源管理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概括总结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趋势提出观点. 相似文献
20.
周晴红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10):32-33
随着数据中心业务的不断增长和需求的不断变化,出现了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降低硬件成本和运维成本,增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管理的高效性问题.根据我院的具体情况对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进行虚拟化设计与部署,成功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