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混煤燃烧特性的热重试验研究   总被引:28,自引:7,他引:28  
高正阳  方立军  周健  阎维平 《动力工程》2002,22(3):1764-1767,1749
对不同配比下由烟煤、无烟煤和褐煤掺混得到的混煤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热天平试验研究,对不同配比下混煤的活化能进行了计算,并根据活化能与着火温度随掺混比的变化规律对混煤的着火特性进行了探讨;此外根据不同掺混比下煤样的试验数据,从阿累尼乌斯定律出发,提出了表征煤在着火后燃烧速度和燃烧稳定性指数HF,对不同配比下煤的HF进行了计算,并据此对混煤的稳燃及燃尽性能进行了研究。图11表2参5  相似文献   

2.
混煤煤质及燃烧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混煤的煤质特性和燃烧特性开展实验研究,以指导燃煤电站科学合理的燃用混煤。研究结果表明,混煤的元素分析、工业分析及发热量满足质量加权平均,但混煤的可磨性和灰熔融特性不满足加权平均,低灰熔点煤中掺烧高灰熔点煤能显著提高混煤灰熔点,改善锅炉燃烧过程中的结渣问题,混煤灰熔点变化受到单煤灰成分的影响。热重实验分析表明,混煤的剧烈燃烧阶段与单煤存在明显差异,混煤的燃烧特性介于参与掺混的单煤之间,但不满足线性叠加,其燃烧过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混煤的着火特性接近于易燃煤,而燃尽特性与难燃煤相近。除此以外,随着氧浓度的降低,混煤的燃烧特性明显变差,易燃煤对氧浓度的变化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3.
通过茂名热电厂2号燃用水煤浆锅炉与半山电厂5号煤粉炉满负荷燃烧试验,对水煤浆(CWS)与煤粉焦炭颗粒进行燃烧速度的分析、比较。通过SEM扫描电镜,BET氮吸附试验和粒度分析仪,对燃烧试验的飞灰样进行试验分析。讨论CWS与煤粉焦炭颗粒燃烧速度的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4.
选择武钢高炉混煤喷吹的某种烟煤和某种无烟煤为研究的煤源,对不同混合比例的混煤燃烧进行了实验研究。利用差热天平的TG—DTG—DTA热分析,探讨了烟煤不同掺混比对混煤的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和合适的烟煤掺混比例,阐明了烟煤掺混高炉喷煤技术经济指标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煤粉燃烧产物的辐射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Edwards指数宽谱带模型为基冷比较了几种常见的二氧化碳、水蒸汽混合物的吸收系数计算公式。在粒子为光滑、均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Lorentz-Mie理论计算了煤粉粒子、焦炭粒子及碳黑粒子的辐射特怀。经比较,发现国产动力煤煤粉料屯煤灰粒子的辐射特性与原茵联的差别很大。针对国产动力煤,给出了适用于炉内过程数值计算使用的煤粉燃烧产物辐射特性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混煤综合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电站锅炉有燃用混煤的倾向。由于混煤的燃烧特性与其组分煤种不同,因此研究混煤的燃烧特性是非常必要的。对某电厂常用的3种褐煤及其混煤和某电厂用的烟煤及其混煤在CRF热态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研究,详细讨论了其燃尽、结渣和NOx排放特性及影响因素,为混煤的清洁燃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型电站混煤燃烧特性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大型电站锅炉开始(或设计)燃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按一定比例掺配的混煤这一新动向,分析探讨了混煤在燃烧过程中的着火燃尽、结渣特性以及污染物排放情况,为大型电站锅炉安全经济清洁地燃用混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褐煤及烟煤混煤综合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某电厂常用的3种褐煤及其混煤和某电厂用的烟煤及其混煤在CRF热态试验台上进行了试验研究,详细讨论了其燃尽、结渣和NOx排放特性及影响因素。图4表1l参1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分析陕西主要煤种的燃烧特性,采用德国NETZSCH STA-409PC型热重分析仪分析了样品质量、升温速率、粒径对煤粉燃烧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减小,神木烟煤的燃烧性能先增强后变弱,粒径75~90μm左右燃烧特性最好。升温速率、样品质量对煤粉的燃烧特性也有影响。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煤粉的着火温度升高,最大失重速率增大,最大失重速率对应的温度升高;随着质量的增加,煤粉的着火温度略有降低,燃尽温度却逐渐增大,最大失重速率明显增大,放热效应的最大温度点逐渐增大,并且煤粉挥发分燃烧低温放热与固定碳燃烧高温放热有一定的分期。  相似文献   

10.
褐煤混煤燃烧特性的热重分析法研究   总被引:89,自引:2,他引:89  
利用热重分析法对三种褐煤及其混煤的热解、着火和燃尽等燃烧特笥及其活化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煤中的单一煤种在混煤燃烧过程中基本保持各自的着火和燃尽特性;而其热解特性和活化能与掺混比例有关。提出了能够表征单煤及混煤燃烧性能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SN。  相似文献   

11.
300MW高炉煤气与煤粉混燃锅炉热力特性及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炉煤气与煤粉混燃易发生过(再)热器超温、飞灰含碳量高等问题,对某300MW机组四角切圆高炉煤气/煤粉混燃锅炉进行了热力特性计算,并对掺烧高炉煤气后机组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掺烧高炉煤气后炉内温度降低,烟气量增加,辐射吸热量减少而对流吸热量增加,炉膛出口烟温及其后受热面区域的烟温升高,排烟温度升高,锅炉效率降低;掺烧高炉煤气后厂用电率有所升高,但发电煤耗降低,使发电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电站用煤品质下降和煤质多变的现状,提出了煤粉预热燃烧的新型技术理念。该技术的核心是快速预热煤粉气流并保持恰当的风/粉比例,通过自动控制装置调节预燃室中的负压程度使得一次风粉射流卷吸适量高温烟气来预热煤粉气流帮助燃烧。  相似文献   

13.
以空气分级低氮改造后的切圆燃烧锅炉为对象,研究、分析了燃煤挥发分Vdaf、灰分Aar、水分Mt和燃料氮Nar对NOx生成量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挥发分和水分与NOx负相关,灰分和燃料氮与NOx正相关,NOx随着挥发分和水分增加而减小,随着灰分和燃料氮的增加而增加。在燃烧初期各类有利于煤粉着火、降低温度水平及降低氧量水平的因素都有利于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14.
不同反应气氛下燃料氮的析出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上研究了黄台煤(HT)、莱城煤(LC)在不同气氛下氮的析出特性.结果表明:在混有CO的还原性气氛中,NOx析出时间延迟,挥发分氮析出与焦碳氮析出时间有融合的趋势,NOx生成量减少;在高氧浓度混有CO2的气氛中,氮析出时间提前,且在燃烧前期聚集释放,析出量大;在低氧浓度下,挥发分氮与焦碳氮分阶段析出,NOx生成量减少.  相似文献   

15.
O2/CO2气氛下煤粉燃烧反应动力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在热重分析仪上进行了模拟空气气氛及不同O2浓度(21%、30%、40%、80%)的O2/CO2气氛下3种不同品质煤粉(龙岩无烟煤、贵州烟煤、元宝山褐煤)的燃烧特性试验,确定了3种煤粉的燃烧特征参数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O2/CO2气氛下煤粉的燃烧分布曲线与O2/N2气氛下有明显不同,在相同O2浓度的条件下,O2/CO2气氛下煤粉燃烧速率低,燃尽时间长;随着O2浓度的增加,燃烧DTG曲线向低温区偏移,着火温度及燃尽温度降低,燃尽时间缩短,可燃性指数及燃尽指数明显提高;O2/CO2气氛下煤粉燃烧基本属于一级反应,动力学参数随燃烧气氛与煤质变化的不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煤粉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由煤燃烧产生的NOx、SOx引起的污染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降低污染物排放成为燃烧研究的重要课题.选择了某电厂常用的4种褐煤和3种烟煤,研究了单煤及其混煤的污染物排放特性.结果表明:氧浓度增加时,或煤粉较细时,NOx的排放增加;而水分能降低NOx的排放;SOx的排放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利用自制恒温热重实验系统,研究了模拟炉膛烟气环境(即高温低氧气氛)下煤粉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煤粉突然置于高温环境中,失重曲线存在一个转折,随着煤化程度降低,这一现象更加明显;煤粉在1 500℃下燃烧剧烈,900℃下的燃尽时间约为1 500℃下的6倍,1 300℃以上时温度对燃烧反应初期的燃烧特性影响较小;1 300℃相对于800℃,氧气体积分数升高幅度相同时燃烧失重速率增大幅度减小;当水蒸气体积分数达到10%时,其对燃烧反应初期挥发分析出燃烧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当气氛中CO2体积分数升高到15%后,继续升高CO2体积分数,燃烧失重速率减小.  相似文献   

18.
煤粉颗粒群着火和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维非稳态球形煤粉颗粒团的群燃烧模型.数值模拟煤粉颗粒团的着火和燃烧过程,获得了颗粒团燃烧火焰随时间的变迁.分析了煤粉颗粒团内部参数和外部环境参数对颗粒团着火和燃烧的影响.随着颗粒团内煤粉浓度的增加,颗粒团的均相着火延迟先减小后增加.增加煤粉颗粒尺寸和降低外部温度都会明显延迟均相着火.环境氧气含量的增加会减小着火延迟,同时增加颗粒团的燃烧速率.模拟计算和文献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粉煤流化床 (PC- FB)是一项燃烧效率高 ,同时实现炉内脱硫 ,低 NOx 和 N2 O排放的新型高效、清洁煤燃烧技术。在一座 0 .3MW的试验台上 ,研究了其 N2 O生成与分布特性 ,包括床层温度 Tb、流化速度 U0 、二次风率 R2 ,PC- FB流化床燃烧区 (FBCZ)出口氧浓度 O 2 、钙硫比 (Ca/S)对 FBCZ出口 N2 O浓度的影响 ;以及各层二次风份额(R2 i% )及悬浮空间燃烧区 (FCZ)的温度分布与炉内 N2 O浓度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粉煤流化床(PC-FB)是一项燃烧效率高,同时实现炉内脱硫、低NOx和N2O排放的新型高效、清洁煤燃烧技术。在1座0.3MW的试验台上研究了其NO生成与排放控制特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各层二次风份额(R2i%)及悬浮空间燃烧区(FCZ)的温度分布与炉内NO浓度分布的关系;床层温度Tb、流化速度Uo、二次风率R2、PC-FB流化床燃烧区(FBCZ)出口氧浓度O’2、钙硫化(Ca/s)等对PBCZ出口NO浓度NO’、PCFB炉膛出口NO浓度NO”的影响。图12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