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C8051F020单片机进行控制,设计了矿用逆变电源电路,电源电路以数字正弦脉宽脉位调制(SPWPM)控制算法。经试验,结果证明该电源电路可行,具有输出电压自动调节、过压保护、输入过压保护及过热保护等功能。  相似文献   

2.
刘奕琨  彭光宇 《煤矿机电》2022,(5):32-35+47
基于国标对本质安全型设备保护电路的要求,设计出一种基于保护IC芯片的本安电源电池保护电路,用于矿用手持式设备的电源输出保护电路部分。对保护电路具有两级完整的过压保护和过流保护,同时加入了欠压保护功能。对保护电路原理图、外围电路的元件搭建、参数的选取进行了介绍,并设计出检验电池保护板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并满足《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标准要求,对矿用手持式设备的本安电源保护电路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姚超修 《煤炭技术》2020,39(2):186-188
基于矿用交换机在矿井信息传输中的重要作用,设计了一种交换机电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可自动完成电池充放电控制、具有电池欠压保护和过压保护,可实时检测交换机的供电状态,并且具有电池远程充放电功能,可对电池进行维护性放电。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电路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了交换机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煤矿安全》2015,(8):80-83
提出一种基于开关型降压稳压器LM2576-ADJ和四差分比较器LM339的新型本安直流稳压电源的电路设计。首先通过设计输出可调型稳压电路并对关键器件进行选型及优化,实现了输出电压的高稳定性,进而在分析过压保护电路和过流保护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具有自恢复功能的新型双重过压、过流保护电路,通过减少开关器件的使用,降低了电源的内部能耗。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本安电源可实现18.5~26.0 V的宽电压输入,输出电压12 V,工作电流≤500 m A,负载效应仅为1%,电源整体效率能够达到85.7%,并能稳定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5.
本安电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多重的过压过流保护电路。设计了一种基于浪涌抑制器LT4363的限压限流保护电路,把此保护电路的电路拓扑分别设计成串联和并联2种不同形式,通过LTspice仿真对保护电路串并联2种拓扑形式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露天采矿技术》2016,(9):69-71
395电铲直流母线过压或欠压故障主要有:能量回馈电路开路,整流再生部分可控硅工作不正常,电压电流反馈回路出现问题,母线电压零伏设置点不正确,逆变器的LEM电路出现故障,变频器电路接地,逆变器电路器件损坏,变频器电源电压过低,文章详细阐述了导致395B电铲出现直流母线过压或欠压故障的具体原因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煤炭技术》2021,40(8):190-192
针对矿用电源存在的取电不方便、体积笨重、抗波动能力差以及超宽压输入电源的高成本和控制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输入串联反激变换的超宽输入矿用电源低成本设计方案。该开关电源方案在常规反激拓扑的基础上采用常规场效应管通过3级串联反激变换组合方式实现了超宽输入下的自适应性。详细介绍了输入串联反激变换的超宽输入矿用电源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多路同步脉冲驱动电路设计及验证,证明了该电路超宽范围输入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电源方案不仅电路设计简单、成本低而且电源具有输入电压自适应性强、转换效率高、均压效果好等优点,可兼容煤矿井下127/660 VAC 2个主要电网取电。  相似文献   

8.
基于PROFIBUS-DP总线的压风机监控系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保证矿用压风机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对矿用压风机进行了监视与控制。提出了基于PROFIBUS-DP现场总线的监控系统结构,采用3层网络结构对矿用压风机进行监视与控制。详细介绍了监控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9.
在综合分析了矿用电动机故障种类和保护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了矿用电动机保护器的软硬件设计,介绍了一种智能型矿用电机综合保护器。该保护器采用32位微处理器STM32F103RC作为控制核心,通过信号转换与调理电路对三相电流、电压等信号进行处理,经微处理器运算后进行控制,实现电机短路、过载、断相、三相不平衡、漏电、过压及欠压等故障保护功能。该保护器具有液晶显示、故障记录存储与查询、CAN总线与上位机通讯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杨晓峰  王曼曼 《煤矿机械》2012,33(5):168-169
介绍了一种矿用本质安全型电源的组成、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及恢复电路、硬件保护、软件保护及监控。通过STM32的快速AD转换,本安电源的电压进行监视然后控制本安电源的输出以达到软件的过压、过流控制。  相似文献   

11.
杨伟光 《建井技术》2009,30(5):3-6,42
阐述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结合中煤第一建设公司科技创新情况,介绍了煤炭基建施工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谋划与部署的具体内容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移动变形等值线图是描述矿区地表移动和变形分布的主要途径,但其绘制方法比较烦琐。为了克服该方法的不足,开发了VB和Surfer接口程序,将其绘图功能集成到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应用程序中,实现了等值线的自动绘制,为预测结果的正确分析提供可靠的基础图件。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减少了编程量,而且提高了作图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煤矿井下锚索规格普遍采用φ15.24mm和φ17.8mm,在地质条件复杂和地压大的条件下,锚索常出现拉断现象。为保证巷道支护稳定和安全,研制出φ18.9mm和φ21.6mm大直径锚索,使锚索最大承载力分别比φ15.24mm和φ17.8mm锚索提高12%和38%。对大直径锚索的研制以及对配套锚具和施工机具的研制进行了表述,同时对煤矿井下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SMA超弹性及减隔震器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影响SMA超弹性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两种不同的超弹性本构关系,总结了SMA超弹性阻尼器在工程振动控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各种阻尼器的减、隔震效果及作用机制,布置方式和优化设计等,展望了SMA在减、隔震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岳云 《同煤科技》2012,(4):48-49
从投稿方式、审稿方式、作者群3方面,探讨了科技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现阶段经济发达地区工程投标报价方法的分析 ,对工程投标报价改革的方向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周义礼 《煤炭技术》2002,21(2):23-26
通过对选煤厂生产性质及工艺特点的比较与分析 ,深刻地阐述了大中型选煤厂集散式监控系统的设计内容与构成 ,系统配置及其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案例的剖析,提出了地应力、瓦斯压力是煤与瓦斯突出发生、发展的动力,而煤体(或岩体)的坚固性则是起阻碍突出发生的力。总结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提出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丁海强 《煤炭技术》2006,25(11):87-88
风水沟煤矿通过科技创新,对煤炭运输及选煤系统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推广应用了煤仓旋流输送器、博后筛,对矿井和选煤厂主要运输设备进行了更新和改造使煤炭选运能力、块煤产率及煤炭分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内涵增效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