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充分利用糙米的营养与功能价值,并进一步为糙米深加工产业提供新思路,本研究以发芽糙米为原料,发酵制得发芽糙米酒,再将其与金白龙茶浸提液进行复配得到富含γ-氨基丁酸的新型发芽糙米酒茶复合饮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探究浸提茶叶所用的水茶比、茶汤与酒复配比例、木糖醇与柠檬酸添加量对发芽糙米酒茶复合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并以沉淀率为指标探究该酒茶复合饮料的最佳稳定工艺。结果表明,四个因素对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茶汤与酒复配比例>柠檬酸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水茶比。获得发芽糙米酒茶复合饮料最佳工艺参数为:水茶比为91.64:1 mL/g、茶汤与酒混合比例为4.28:1、木糖醇添加量为5.79 g/100 mL、柠檬酸添加量为0.066 g/100 mL。此时,该复合型饮料感官审评得分的理论最大值为89.996分,最优组合验证实验的感官评分为90.7分,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经分析得出添加0.1%的黄原胶时,该酒茶复合饮料沉淀率最低。同时,在此条件下生产的发芽糙米酒茶复合饮料GABA含量为358.68 mg/kg,茶多酚含量为805.71 mg/kg,且具有良好的风味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发芽糙米复合果蔬醋饮料(苹果、番茄和胡萝卜)工艺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发芽糙米混合果蔬果醋酒精发酵的最佳条件:复合果汁添加量为10%。比例为1∶1∶1、发芽糙米粉的添加量为6%,混种比例As2.346∶As2.339∶乳酸菌为3∶3∶1,混种添加量为0.20%,28℃下发酵6天;醋酸发酵最佳条件:As1.41接种量为11%、初始酒精度为5.0%、醋酸发酵温度为33℃、醋酸发酵时间为6天。以12%~13%酿制果醋、加入1.5%~2%的蜂蜜、0.2%的甜蜜素以及0.5%的食盐配制果醋饮料,产品酸甜味适中,清凉爽口,柔和,具有复合果蔬特有香味。酸度为1.6%,感官评分为92分,各项指标符合果醋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
以发芽糙米和鲜牛奶为主原料,经乳酸发酵后、调配成乳酸菌饮料。通过试验确定发芽糙米酶解最佳条件:即酶的添加量为7μg/g,酶解时间为50min,酶解温度为90℃。混合液最佳发酵条件为:发芽糙米浆∶牛奶为1∶2,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45℃,发酵时间4.5h。选用复合稳定剂进行试验:即0.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0.3%海藻酸丙二醇酯(PGA)。发芽糙米乳酸菌饮料的最佳条件为:发芽糙米混合发酵乳用量为50%,白砂糖为11%,柠檬酸为0.4%,感官评分为89分,γ-氨基丁酸含量为1.57mg/(100ml)。  相似文献   

4.
以绿茶、雪梨为原料制成绿茶-雪梨果味茶饮料,通过响应曲面法获得最佳制作配方。通过对绿茶的浸提所得茶汤与鲜榨梨汁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绿茶-雪梨混合茶饮料。因鲜榨雪梨汁均易在常温与氧气反应发生褐变,故采用柠檬酸做护色剂并采取预煮方法进行物理护色。制作工艺以茶-水质量比、茶汤-梨汁体积比、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p H值5个试验变量因素,以色泽、透明度、气味、味道4个因素作为感官评价标准进行五组单因素实验,对所得数据进行响应曲面法,通过对等高线图分析得到二者条件交互影响情况,得到最佳配方:绿茶-雪梨汁体积比为1.25∶1,柠檬酸添加量为0.13%,白砂糖添加量为6.86%,所得混合饮料色泽明亮,透明度高,气味香甜,口感宜人。  相似文献   

5.
该文研究金银花烘青绿茶复合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金银花和烘青绿茶提取液的混合比例、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L-抗坏血酸添加量为试验因子,以复合型饮料感官审评得分为响应面值,应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试验因素对金银花烘青绿茶复合饮料感官审评得分的影响依次为:金银花和烘青绿茶提取液的混合比例>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L-抗坏血酸添加量。获得金银花烘青绿茶复合饮料最佳工艺参数组合为:金银花和烘青绿茶提取液的混合体积比1∶1、白砂糖添加量10.5 g/100 mL、柠檬酸添加量0.13 g/100 mL、L-抗坏血酸添加量0.10 g/100 mL。复合饮料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当稳定剂选择为海藻酸钠,且其添加量为0.16%时,复合饮料稳定性最佳。在此条件下生产的金银花烘青绿茶复合饮料,具有较好的风味效果。  相似文献   

6.
枸杞叶含有黄酮、甜菜碱和多种游离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具有极高的食品开发利用价值。枸杞鲜叶经过热烫、果胶酶处理和过滤,制备成枸杞叶提取液,绿茶按茶水比为1∶250的比例制备成茶汤,枸杞叶提取液、绿茶茶汤和纯净水以1∶5∶6的比例调配,调整甜味剂白砂糖为30 g/L,酸味剂为1.2 g/L,成为酸甜适口的枸杞叶复合绿茶饮料。该饮料既具备绿茶典型感官风格又兼有枸杞叶的营养成份及功效,适合于用眼过度的白领和春夏季节容易上火的人群饮用。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3):244-247
以松针、绿茶为主要原料,研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松针绿茶复合茶饮料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确定最佳浸提工艺及饮料配方,结果表明:在松针与绿茶质量比为1∶1,料水比(g∶mL)为1∶80,提取时间为30 min,浸提温度为90℃;白砂糖添加量为3%,柠檬酸添加量为0.015%,蜂蜜添加量为0.1%参数下研制的松针绿茶复合茶饮料不仅具有独特的松针和绿茶香味,口感宜人且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其中总抗氧化能力为149.492 U/mL,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27.860 U/mL,茶多酚含量为1941.183 mg/kg。  相似文献   

8.
以发芽糙米和鲜牛奶为主原料,经乳酸发酵后、调配成乳酸菌饮料.通过试验确定发芽糙米酶解最佳条件:即酶的添加量为7 μg/g,酶解时间为50 min,酶解温度为90℃.混合液最佳发酵条件为:发芽糙米浆∶牛奶为1∶2,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45℃,发酵时间4.5h.选用复合稳定剂进行试验:即0.2%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和0.3%海藻酸丙二醇酯(PGA).发芽糙米乳酸菌饮料的最佳条件为:发芽糙米混合发酵乳用量为50%,白砂糖为11%,柠檬酸为0.4%,感官评分为89分,γ-氨基丁酸含量为1.57 mg/(100 ml).  相似文献   

9.
乌龙茶浸提后离心制得茶汤;糙米经过烘烤、粉碎、糊化后酶解、离心后取其上清液得米汤,然后将米汤和茶汤以一定比例混合,并添加一定的配料而研制成一种既营养又符合消费者口味的健康饮料。实验结果表明,茶(g)水(mL)比为1∶50,米(g)水(mL)比为1∶10时,茶汤和米汤以1∶3混合,并添加0.2%的CMC-Na,0.05%的柠檬酸,0.03%的甘草酸制备的饮料口感细腻润滑,入口圆润滋美,酸甜可口,回味清甜,茶香米香协调,色泽橙黄。  相似文献   

10.
以天麻、苦瓜、绿茶为原料,研制一种复合饮料。利用单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评价指标,研制天麻苦瓜绿茶复合饮料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天麻苦瓜绿茶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天麻浸提液15%、苦瓜浸提液18%、绿茶浸提液33%,木糖醇7.5%,柠檬酸0.04%。所得产品感官评分为84.6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93%。  相似文献   

11.
以发芽糙米粉与适量的大豆粉和玉米淀粉形成的复合粉为原料制备无麸质面包,采用混合试验仪和质构仪研究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glutamine transaminase,TG酶)、L-半胱氨酸和大米蛋白对发芽糙米复合粉无麸质面包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并结合感官评分法确定各组分的最适添加量。试验结果表明:发芽糙米粉、大豆粉和玉米淀粉质量比为5∶2∶3时组成的复合粉最为适宜制作面包。以此复合粉为基础添加TG酶0.8%、L-半胱氨酸1.0%、大米蛋白2.0%,制备的面包感官品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2.
以熟制的发芽糙米粉为原料,白砂糖、柠檬酸、CMC-Na等为辅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发芽糙米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实验得出,发芽糙米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糙米粉∶水比例为3∶10、白砂糖添加量为6%、柠檬酸添加量为0.05%、CMC-Na添加量为0.25%。该饮料呈淡米黄色,质地均匀,酸甜适口,具有醇厚糙米香气。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0%,谷胱甘肽含量为55.83mg/L,γ-氨基丁酸含量为0.09g/L。  相似文献   

13.
以红枣、大豆为主要原料,研制红枣豆奶复合饮料。以饮料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饮料最佳配方:红枣汁和豆奶的混合比例为4∶6(体积比)、混合汁添加量为40%、柠檬酸添加量为0.08%、白砂糖添加量为6%、黄原胶添加量为0.3 g/100 mL、卡拉胶添加量为0.03 g/100 mL、单甘酯添加量为0.01 g/100 mL。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红枣豆奶复合饮料感官评分最高,富有红枣和豆奶双重风味,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牛蒡、红枣两种药食同源原料进行多糖等活性成分浸提,进一步进行单因素试验确定牛蒡浸提汁:红枣浸提汁混合比例、蔗糖添加量、混合酸添加量3个因素为响应面试验影响因素,利用Design-Expert 8.0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牛蒡红枣复合饮料配方条件,结果表明:红枣与水经2次浸提,其质量比为1∶7,牛蒡与水质量比为1∶8进行打浆取汁,牛蒡汁∶红枣浸提汁混合体积比例为1∶3,蔗糖添加量、混合酸添加量分别为混合汁总量的6.01%、0.04%时,制得牛蒡红枣复合饮料品质最好,稳定性最强。  相似文献   

15.
《粮食与油脂》2017,(8):61-64
以酶解紫薯汁和发芽糙米汁为原料,添加其它配料,制备紫薯-发芽糙米复合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最佳酶解条件为α-淀粉酶用量2.5%、酶解温度65℃和酶解时间60 min;调配的最佳配方为紫薯汁和发芽糙米汁的质量比7∶3、糖用量6%、柠檬酸用量0.010%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20%,此时得到的复合饮料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糙米为主要原料制备富硒发芽糙米,以有机硒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富硒发芽糙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芽时间19 h,发芽温度32℃,亚硒酸钠浓度15 mg/L,得到有机硒含量为0.532 mg/kg。以葡萄糖当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富硒发芽糙米的最佳酶解反应条件为:酶解温度85℃,酶浓度35μg/m L,酶解时间60 min。以富硒发芽糙米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蔗糖、β-环糊精,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以产品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富硒发芽糙米饮料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料液比为1∶6(g/m L),蔗糖添加量为8%,β-环糊精添加量为1.5%,加入0.06%黄原胶和0.10%海藻酸丙二醇酯。该饮料具有营养、保健的功能,色泽、香味、口感俱佳。  相似文献   

17.
以龙井茶和雪梨为主要原料,对雪梨龙井复合茶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在对茶水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3个主要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茶汤浸提条件,最终确定茶汤的最优浸提条件为茶水比1∶110(g/mL),浸提温度为85℃,浸提时间10 min。以茶汤和雪梨汁的体积比、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为3个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方法,根据茶多酚含量和感官评价,确定雪梨龙井复合茶饮料的最佳复配配方:龙井茶汤与雪梨汁的体积比为6∶4,白砂糖5%,柠檬酸0.10%。  相似文献   

18.
为创新玉米须和牛蒡的高附加值利用途径,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吸光度为指标,确定玉米须浸提液和牛蒡浸提液的最佳制备工艺,并以感官品质为指标,优化玉米须牛蒡复合饮料的加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玉米须浸提液最佳制备条件为料液比1∶50(g/mL),浸提时间80 min,浸提温度80℃,pH 7.0;牛蒡浸提液最佳制备条件为料液比1∶50(g/mL),浸提时间70 min,浸提温度60℃,pH值为6.5。玉米须牛蒡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为牛蒡浸提液和玉米须浸提液体积比3∶7,柠檬酸添加量0.10%,白砂糖添加量8%,壳聚糖固定化复合酶添加量2.8%。壳聚糖固定化复合酶对饮料感官品质无不利影响,澄清效果较好,可反复使用,操作稳定性较好,可用于降低工业化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9.
发芽苦荞绿茶复合饮料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糊综合评价和正交实验方法,对发芽苦荞汁和绿茶汁的浸提以及调配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的工艺条件与配比。结果表明:苦荞麦芽汁浸提的最佳浸提条件为100℃下温火煮制2h;绿茶汁浸提最佳条件为茶水比1:60,80℃下浸提15min;发芽苦荞绿茶复合饮料的最优配方为:发芽苦荞汁和绿茶汁的比率为1:1,加糖量为2.5%,VC添加量为0.015%,柠檬酸添加量为0.10%。  相似文献   

20.
以白茶浸提液、咖啡浸提液、纯牛奶为主要原料,研制白茶牛奶咖啡复合饮料。以产品的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复合饮料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饮料总质量为基准,白茶牛奶咖啡复合饮料最优配方为咖啡浸提液添加量40%、白茶浸提液添加量15%、牛奶添加量21%、蔗糖添加量6%、水添加量18%。在此条件下产品的感官评分为90.24,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0.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