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南通市滨临长江,常需在近岸江滩上建围堤立驳。过去习惯采用围堰施工法,使用时投资高,工期长,且风险较大1994年南通市石油公司在江滩围堤立驳工程中,首次使用CT201型混凝土抗分散剂进行水中施工,取得了初步成功,工期提前8个月,投资节省20.5%,施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江滩立驳码头水下修复施工新技术,综合论述了基础拓宽、抛石基床、反滤设施、钢筋混凝土护墙的施工方法。重点介绍了新材料CT20-2型抗分散剂拌制成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和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水下混凝土为水中浇注的混凝土,根据水深确定施工方法:水较浅时,可用倾倒法施工;水较深时,可用导管法浇注。为提高混凝土的水下抗分散、抗离析和抗水洗性的能力,通常在混凝土中添加水下抗分散的外加剂(简称絮凝剂),使混凝土在水中不分散离析,并达到自密实效果,以提高混凝土的整体结构性能。  相似文献   

4.
 根据硅酸盐水泥砂浆加入絮凝剂能在水中抗分散和掺入SH快硬水泥能够短时间内硬化两方面的性质, 研制出一种水下不分散快硬砂浆。它是一种水下混凝土建筑物表面薄层修补的新材料。文中给出了它的配合比、性能、施工技术,介绍了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5.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尤其是适用于水下施工和水下修补工程,这种混凝土在复合絮凝剂条件下,能够在水中抗离析、不分散、自流平、并且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满足日本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质量标准,同时还具备较好的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等特点,此外,不略排水作业,简化施工工艺,降低综合成本,提高水下混凝土浇筑质量,技术经济指标十分优越,在人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在水深小于1.5m时常采用围堰抽水干地施工法,在水深大于1.5m时一般采用导管法施工。导管法施工常常发生水泥浆在水中散失使其与基层粘结不牢,其表层强度降低等问题,在间歇浇筑时常常要水下清除掉15-45cm的表层水下混凝...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聚丙烯系絮凝剂进行改性并优化水下不分散剂的配方,研制出工作性好、抗分散能力强、坍落度保持性能好、强度损失小的HLC—IV新型聚丙烯系混凝土水下不分散剂,并在连云港太平庄闸应急加固工程中得到了良好应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沉淀污泥为主要成分可配制水下不分散剂.试验结果表明,掺入水下不分散剂可在水中浇筑C30强度等级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其抗渗等级可达W10~W12,并且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各种性能既可满足工程要求,又能废物再生利用、降低原材料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针对调水工程输水工况下输水渠道衬砌板破损修复难题,开展了适用于渠道衬砌板水下修复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采用水工自密实混凝土设计方法进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水工自密实混凝土流动度和强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掺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硅粉提高混凝土的水下抗分散性能,并研究掺合料品种与掺量、水粉比、砂率、施工方式等因素对混凝土流动性、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倾倒法进行水下施工时,粉煤灰掺量25%、硅粉掺量15%,水粉比1.0,砂率42%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可满足衬砌板水下施工要求。与单掺粉煤灰相比,复掺粉煤灰和硅粉可有效增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并改善流动性。在保证流动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粉比和砂率有利于提高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采用导管法施工混凝土强度损失较小,90 d龄期水下混凝土强度与陆上混凝土强度相当。  相似文献   

10.
针对调水工程输水工况下输水渠道衬砌板破损修复难题,开展了适用于渠道衬砌板水下修复混凝土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采用水工自密实混凝土设计方法进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满足水工自密实混凝土流动度和强度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掺入聚丙烯酰胺絮凝剂和硅粉提高混凝土的水下抗分散性能,并研究掺合料品种与掺量、水粉比、砂率、施工方式等因素对混凝土流动性、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倾倒法进行水下施工时,粉煤灰掺量25%、硅粉掺量15%,水粉比1.0,砂率42%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可满足衬砌板水下施工要求。与单掺粉煤灰相比,复掺粉煤灰和硅粉可有效增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并改善流动性。在保证流动性前提下,适当降低水粉比和砂率有利于提高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分散性和抗压强度;采用导管法施工混凝土强度损失较小,90 d龄期水下混凝土强度与陆上混凝土强度相当。  相似文献   

11.
徐卫东 《人民长江》1999,30(8):18-19
由于施工中所采用的块石的大小和重量未达设计要求,三峡杨家湾散杂货码头的抛石护脚需补强加固。加固工程采取在普通混凝土中掺絮凝剂,进行水下灌块石空隙及覆盖表层,使护脚胶结成整体,以抗冲刷。在有一定流速的水下施工,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水中硬化较慢,凝结时间较长,宜另掺加SH快硬水泥及有机酸AC调凝剂。由于絮凝剂具有水下抗分散和不离析的性能,散杂货码头抛石护脚修整加固后,经过汛期洪水考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模袋混凝土是用高强机织土工模袋布缝制成袋,在其中充灌混凝土(或砂浆)而成型的一种新型的混凝土防护技术,我院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水口库区防护工程,模袋混凝土可采用水下施工,无需模板,抗冲刷性能强,施工机械化,质量有保证等优点,适合在水利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水下不分散泥土是一项新的技术成果,是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该混凝土有优异的水下不分散不离析性能,可自流平、自密实,不需震捣,施工简便。与普通水下混凝土相比,其抗压、抗弯、抗拉强度和钢筋握襄力等都有大幅度提高。其抗渗、抗钢筋腐蚀、抗冲刷性能及粘接强度等均能满足工程要求,可用做水下混凝土的施工与修补。已用于前扶松花江大桥江中桥墩施工、葛洲坝电站大江电厂尾水护坦冲坑的修复(水深20m,冲坑面积3000m2,混凝土方量为5000m3)、市政建设中高层建筑地下水封堵、煤矿矿并建设地下水封堵、电站前池底…  相似文献   

14.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是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次革命,解决了水下混凝土施工对围堰和排水的要求和混凝土在水下浇筑过程中遭水洗和污染水体的问题。通过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术的施工实践,分析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技术原理、应用要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水下混凝土病害整治的传统方法中围堰排水施工的缺陷,提出了病害混凝土水下补强加固新技术,即:水下封缝灌浆堵漏-水下老混凝土凿毛处理--水下植筋(含布设钢筋网片)-水下浇筑不分散混凝土,该项技术首次应用于苏北沿海黄沙港闸反拱底板裂缝修补加固工程。现场模拟施工试验表明:这一叠合防渗、整体补强技术切实可行,是传统围堰排水施工方法的重大突破;水下浇筑层不分散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工程加固设计要  相似文献   

16.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因其具有良好的水下抗分散性、水下自密实等优点,能够适应特定水下部位的施工需求。为优化某水电站集运渔工程水下施工混凝土配合比,基于响应面法的试验设计,开展了絮凝剂掺量、减水剂、水泥三因素三水平配合比试验,建立了三因素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分散性能、力学性能的预测模型,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目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中,减水剂和水泥掺量对混凝土坍落度有显著有利影响;絮凝剂和水泥掺量对混凝土溶液悬浮物含量有显著有利影响;减水剂和水泥掺量对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显著负面影响。基于预测模型提出了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路径,可为集运渔工程水下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水下混凝土病害整治的传统方法中围堰排水施工的缺陷,提出了病害混凝土水下补强加固新技术,即:水下封缝灌浆堵漏—水下老混凝土凿毛处理—水下植筋(含布设钢筋网片)—水下浇筑不分散混凝土,该项技术首次应用于苏北沿海黄沙港闸反拱底板裂缝修补加固工程。现场模拟施工试验表明:这一叠合防渗、整体补强技术切实可行,是传统围堰排水施工方法的重大突破;水下浇筑层不分散混凝土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工程加固设计要求,新老混凝土结合良好,有效地恢复了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课题的提出广东省澄饶联围工程始建于1970年,其挡潮、泄洪的功能对当地的农业和渔业养殖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当时的设计标准低、施工水平差,导致主要泄洪闸——三百门水闸的内外护坦破损严重,海漫被冲刷形成深坑,消能不足,亟需进行修复.广东省潮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针对水闸实际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决定采用水下不分散钢筋混凝土加固方案.加固工程是在原护坦面上直接浇筑30cm厚的水下不分散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应用在广东省尚无先例,且在水利系统内有着十分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为此广东省水利…  相似文献   

19.
东海塘围涂工程石板殿通航孔混凝土挡墙需在涌潮区施工,并受潮汐影响.对水下混凝土立模采用搭设水中施工平台、钻定位孔、安装定位钢管、架设水下模板的施工技术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大面积水下混凝土结构加固补强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水闸混凝土底板加固工程,进行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加固补强大面积水下混凝土结构的试验研究,采用现场浇筑大型模拟试件,进行底板裂缝模拟、加固补强材料及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性能等试验.结果表明,用聚合物混凝土嵌糟补缝、锚固增强新老混凝土结合面、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大面积补强的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