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波辅助萃取法萃取洋葱油树脂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Mars5微波辅助萃取系统萃取洋葱油树脂,并采用GC-MS技术对其有效成分进行结构鉴定。研究表明,洋葱油树脂中除含少量挥发性成分外,主要是沸点较高的烷基硫代亚磺酸酯和烷基硫代磺酸酯、二硫醚、三硫醚等难挥发性树脂成分。  相似文献   

2.
蒜氨酸酶与凝集素的分离纯化及质谱鉴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蒜中的蒜氨酸酶和凝集素分离纯化并进行质谱分析。首次采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法对大蒜中蒜氨酸酶和凝集素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采用SDS-PAGE电泳、MALDI-TOF/MS质谱法对目标蛋白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以Tris-HCl作为浸提液,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柱纯化的蒜氨酸酶和凝集素可达到电泳纯,质谱结果表明,所分离目标物质为蒜氨酸酶和大蒜凝集素,其分子质量分别为54.147 ku和12.152 ku。  相似文献   

3.
以对叔丁基苯酚和升华硫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首先合成了对叔丁基硫代杯[4]芳烃,然后与浓硫酸反应制得硫代杯[4]芳烃磺酸,将硫代杯[4]磺酸作为催化剂,催化甲苯与硝酸发生亲电取代反应生成相应的硝基苯。研究了甲苯与硝酸物质的量比、催化剂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条件对甲苯硝化反应的影响,并进行硫代杯[4]磺酸催化剂的回收和重复利用实验。结果表明,当n(甲苯)/n(硝酸)为1∶4、催化剂质量为0.100 g,80 ℃下反应6 h,甲苯的转化率为98.0%,邻位和对位硝基甲苯的质量比(O/P值)为1.3,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4~5次。  相似文献   

4.
设计并合成成本低廉但功能相近的Sulfo-SPDB类似物2-磺酸基-4-(三甲苯基硫代)丁酸,以降低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ADC)亲水性连接子2-磺酸基-4-(2-吡啶二硫代)丁酸(Sulfo-SPDB)的制备成本。以4-巯基丁酸为起始原料,通过取代、磺酰化、还原、巯基保护等四个步骤制得Sulfo-SPDB类似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目标产物的总产率可达85%;采用质谱、紫外、1H-NMR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显示产物确为目标产物。该合成路线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能耗低等特点,对Sulfo-SPDB衍生物的合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Lipozyme RM IM酶促豆油甘油解制备甘二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大豆油和甘油为底物,在Lipozyme RM IM催化下的无溶剂体系中进行甘油解制备甘二酯.详细讨论了反应时间、底物比、加酶量、反应温度和加水量等因素对甘油解反应的甘二酯得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6h,反应温度65℃,豆油:甘油=2.0:1(mol/mol),甘油加水量1%,加酶量8%,甘二酯得率为51.7%.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从芥菜中提取硫代葡萄糖苷的最佳工艺条件。选用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g/mL)及粒度大小作为研究因素,以提取液中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得到从芥菜中提取硫代葡萄糖苷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0min、料液比(g/mL)1:7、原料粒度20目。  相似文献   

7.
西兰花种子酶解生成萝卜硫素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萝卜硫素是蔬菜中发现的具有很强抗癌活力的一类异硫代氰酸盐.采用绿玉西兰花种子为原料,研究了脱脂、pH值、温度、时间、缓冲液质量分数(w)、Vc质量浓度(ρ)等,对西兰花种子酶解生成萝卜硫素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酶解的较优条件是:用石油醚脱脂,在pH为5.0的Tris HCl缓冲液中,温度为15℃,质量比m(种子)∶m(缓冲液)=1∶3.33,缓冲液的ρ(Vc)为0.07 kg/m3,酶解时间为16 h.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法优化虎杖中白藜芦醇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曲面法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了由纤维素酶酶解提取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条件,所得的最佳工艺为酶用量2mg/g虎杖粉末、温度52.5℃、pH值4.5、酶解时间110min.该条件下每毫升提取液中白藜芦醇的浓度达到了1.489mg/mL,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亚麻木脂素的提取效率,采用乙醇作溶媒从脱脂亚麻籽粉中提取了亚麻木脂素聚合物。优化提取条件为:60%乙醇60℃提取2次,每次4h,固液比为1:8。亚麻木脂素聚合物得率为14%~15%,SDG质量分数为8%~10%。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亚麻木脂素的提取效率,采用乙醇作溶媒从脱脂亚麻籽粉中提取了亚麻木脂素聚合物。优化提取条件为:60%乙醇60℃提取2次,每次4 h,固液比为1∶8。亚麻木脂素聚合物得率为14%~15%,SDG质量分数为8%~10%。  相似文献   

11.
蒲黄花粉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蒲黄花粉中多糖的水提取条件进行研究,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水比1:7,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h,提取次数两次,并对蒲黄花粉进行了酶法破壁条件研究,得出最佳破壁条件:果胶酶用量300u/g花粉,纤维素酶用量120u/g花粉,酶解最适温度45℃,酶解时间4h,结果表明,酶解法与一般水提取法相比,提取率由50.50%提高到86.53%以上,对提取得到的物质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证明是一种多糖。  相似文献   

12.
酶解法提取番茄红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酶法从番茄中提取番茄红素,研究不同的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浓度、酶解pH值等因素影响下的提取效果,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35 ℃,酶解质量分数0.4 %,酶解时间3~4 h,酶解pH值为8~9.  相似文献   

13.
采用果胶酶酶解法辅助超声波法提取山楂果实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工艺条件如下:果胶酶酶量为50 mg,50℃酶解1.5 h,酶解液为40倍量的70%乙醇,pH值为4,40℃超声提取30 min,在此条件下的总黄酮提取含量为5.98%.酶解法辅助超声波法比超声波法的提取含量高21.40%,比索氏提取法的提取含量高53.51%.  相似文献   

14.
以沙果为原料,采用酶-化学法研究了原料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从糖化酶加酶量、酶解时间、碱解pH、碱解温度和碱解时间筛选出影响显著的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沙果中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沙果中IDF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糖化酶加酶量为0.6%(g/g),酶解温度为60℃,酶解时间为90 min,碱解pH为10,碱解温度为50℃,碱解时间为90 min.  相似文献   

15.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芝麻菜种子中的硫代葡萄糖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各种溶剂系统对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硫代葡萄糖苷的影响,考察了高速逆流色谱的流速、转速和进样量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用V(正丁醇):V(乙腈):V(15%的硫酸铵溶液)-1:0.5:2.4作为溶剂系统上相作流动相,在体积流量为1.0mL/min、转速为600r/min的条件下,成功地从甲醇粗提物中分离了硫代葡萄糖苷,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代葡萄糖苷,纯度达到95.2%。  相似文献   

16.
苦豆种子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宁夏盐池产苦豆子种子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采用乙醇作为提取体系,试验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提取次数对苦豆子中黄酮的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体积分数ψ=70%乙醇为提取体系,两次提取的条件下,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4h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7.
此次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蒜粉中的蒜氨酸。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对实验中的提取因素进行研究,筛选出显著影响蒜氨酸提取率的因子:提取温度(P=0.0326)、pH(P=0.0110)和提取时间(P=0.0004)。  相似文献   

18.
由(Z)-2-氨基-α-[[(2)-(叔丁氧基)-氧代乙氧基]亚氨基]-4-噻唑乙酸(简称ADTAC)和2,2′-二硫联二苯并噻唑(DM)合成了2-(2-氨基-4-噻唑基)-2-[[(Z)-(叔丁氧基羰基)-甲氧基]亚氨基]乙酸2-苯并噻唑硫酯,其合成的较佳条件是:n(ADTAC)∶n(DM)∶n(N-甲基吗啉)∶n(亚磷酸三乙酯)=1.0∶2.0∶1.4∶2.4,反应温度0~15℃,亚磷酸三乙酯滴加时间为2~4 h,保温时间约为1 h。在此条件下,产品产率约70%,产品中标题产物的质量分数约100%(相对于标样),熔点140~142℃。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设计分析探究复合酶法提取蛹虫草类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紫外光谱法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传统酸热提取法下得到类胡萝卜素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纤维素酶:果胶酶(2:1)时,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45 min、pH=4、酶浓度为0.5%,...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加酶量、酸度、酶解温度、酶解时间4个单因素对阿拉伯木聚糖(AXs)得率影响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小麦淀粉加工废水中AXs的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加酶量(酶/料液中干物质)0.1%、料液pH为6、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1.5 h的条件下,AXs得率达到最大13.82%。研究了AXs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采用了水杨酸比色法测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AXs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显示该AXs对羟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能力,IC50为1.91 mg/m 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