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完井负压测试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井负压装置是针对自喷能力的井设计的一种能够在地面控制压差的装置,具有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的特点,能根据需要选取诱喷压差,具备井下测试阀部分功能,适用于气层完井试采作业,一趟管柱完成负压射孔、诱喷和放喷求产等多项作业,不用测试阀、不借助气举等自造负压,大大节省了作业成本,缩短了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连续油管注氮气气举工艺通过连续油管与制氮泵车配合,应用于雅克拉采气厂天然气井的诱喷、排液施工作业中,能够快速反排井筒液体,具有安全可靠、作业周期短、效率高、掏空深度大等特点,特别对气井的后期生产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上油气井常规诱喷测试工艺存在的测试时间长、平台气源不足气举效率低、深井泵诱喷测试管柱不能下入钢丝作业工具等问题,设计从钻杆内下入带气举阀的60.325 mm平式油管,利用平台造氮设备从钻杆与60.325 mm油管小环空注气,形成了半闭式气举的快速诱喷测试技术,同时配套了专用的气举阀、密封装置、伸缩补偿器、井口装置与工艺参数设计软件。该工艺在HY941平台WZ12-X井应用实施顺利,各配套工具工作效果良好。结果表明,与常用的连续油管测试技术相比,快速诱喷测试工艺气举效率高,能通过调节作业参数实现对生产压差的准确控制,并且能满足不同压井液条件下的快速诱喷需要,有效节约了作业时间和作业费用,为海上地层压力和产能较低的油气井诱喷测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大港油田为多层系断块油田,油层深度在600——4000米,油藏类型复杂,深层油藏多为低渗透油层,试油中,往往需要强烈排液诱喷;中深层油藏已开发,目前部分油井因地层亏空,需进行措施作业,这也要求强烈排液诱喷,来恢复生产。因此,在我油田试油及井下作业中,排液诱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目前我们采用的气化活性水排液工艺,就是根据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超正压射孔与负压诱喷联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孔过程中,由于射流的强大压力作用,在射孔孔道内形成压实带,严重影响着油井的产能。用超正压射孔可以解除压实带,但同时失去了负压保护油气层的作用。超正压射孔负压排液诱流技术,就是在井筒内为超正压状态下射孔,解除射孔压实带,在近井带产生多条径向微裂缝,改善近井带导流能力,并在射孔后使井筒立即转为负压状态,达到射孔、改善流动通道和负压诱喷等目的,从而获取更理想的产能。对超正压射孔与负压诱喷联作技术的设计思路、管柱结构及各部件的结构和原理进行了阐述,给出了现场应用程序和应用效果。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低渗透储层射孔完井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氮气正压射孔机理及敏感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氮气正压射孔的解堵、增产机理在于助射、水击、造缝、解堵、诱喷作用,它可以改善近井地带渗流能力,消除射孔不利作用和提高孔隙效率,是一种先进的完井方法。施工中的一些敏感因素对作业效果影响较大。对射孔液、射孔负压值、氮气加压值、压力扩散及返排、射孔方式等主要敏感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谭俊潇  郑晨阳  姜大伟 《石化技术》2022,(5):140-141+237
对于疏松砂岩油藏,采用压裂充填的方式进行防砂的井,是否有必要在射孔后进行负压放喷作业来解除射孔带来的压实带、炮弹碎屑的污染,之前一直没有统一的认识,通常根据作业难易程度来选择是否进行负压放喷。本文通过对辽东湾地区某油田疏松砂岩油藏投产的一批井的产能情况进行分析,来确定负压放喷作业对于压裂防砂井来说是否可有效提高油井产能。  相似文献   

8.
液氮气举诱喷排液技术在户部寨气田进行了推广应用,对作业井诱喷举升方式和液氮用量进行分析。本文结合现场应用情况,对如何提高液氮气举成功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南海西部某气田调整井高温、储层衰竭、井深大、水平位移大、裸眼段长的特点,分析了气田开发的地质情况及技术难点,通过改进油基钻井液体系,对其配方进行滤失及封堵性能评价,并通过模拟高温衰竭储层钻井液侵污实验,获得了良好的封堵和滤失性能,3个小时高温高压滤失量只有2.6ml,储层保护效果好,返排压力仅1~2MPa,返排后岩心渗透率恢复值均在90%以上的改进型油基钻井液配方。现场应用配合连续油管氮气诱喷、不破胶完井液等合适的钻完井工艺技术,成功进行连续油管气举造负压反排和诱喷成功,投产产量超过了配产预期,成功的解决了高温衰竭储层井的钻完井难题,为类似海上和陆地高温衰竭储层油田的开发提供的基础,连续油管下深至6100m诱喷成功也创造了新的纪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塔河油田油藏地质特征及井筒条件的复杂多样 ,介绍了塔河油田引进使用液氮气举助排工艺 ,确定适合返排工艺 ,解决诱喷、返排力度不够等问题 ,减少残酸液对储层的污染。解决了抽汲机、抽子在稠油井中下放困难的难题 ,提高了作业安全系数及返排力度 ,达到了诱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对切11井Ⅱ层试油、切602井Ⅱ层组试油、测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为今后试油、测试工作中防止类似问题发生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压深井测试前的井筒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压深井测试前,对套管强度、固井质量、井口及钻井或固井期间的漏失情况等多项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以确保测试工作在井筒安全的前提下实施。  相似文献   

13.
海洋深水钻井中的井控,面临着海底低温、气体水合物、地层孔隙压力和破裂压力之间的安全窗口比较窄、井控余量比较小、压井/阻流管线较长导致循环压耗较大、深水地层比较脆弱等诸多挑战。针对深水井控中面临的难点,调研了深水钻井中井控设备的要求与配置,详细介绍了深水钻井中早期监测溢流的方法、深水井控的关井方式及压井方法、深水压井后防喷器"圈闭气"与隔水管气的处理,以及在深水钻井中预防水合物形成的措施,以保证深水钻井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在凝析气井生产中,井筒会出现积液,导致试井资料出现异常,用以前的试井理论图版无法进行拟合解释。从数学模型表达方法上看,带积液的气井试井模型与井筒相态重新分布的气井试井模型类似,都是在井底增加了一个附加压力。从此入手,建立了带积液的凝析气井试井分析模型,加以求解,画出了其特征曲线,并对其各个阶段的流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实例分析证明,利用该试井分析模型和相应的理论图版进行凝析气藏解释,可得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压裂水平井多裂缝系统的试井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压裂水平井技术是实现油气田经济开发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试井分析技术是压裂水平井的关键技术。在分析国内外压裂水平井试井模型和试井解释方法发展现状基础上,研究了压裂水平井多裂缝系统试并模型和解释方法,并分析了其压力动态特征。采用解析解与数值解相结合的半解析法构造渗流数学模型,并针对边界复杂情况,在模型中引入裂缝离散化机制。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种流行于我国试井行业的、具有行业代表性的试井专业解释书刊中的范例进行统计,得出表皮系数S值和井筒储集系数C值的正常分布范围分别为-7-20和10^-3-2。对于砂岩油气藏表皮系数数值和井筒储集系数值则分别为-3-10和10^-3-1。为现场试井解释人员提供了判断测试井井筒附近地层情况的一个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大72井是在沙三段火成岩酸化后出油的高产井。为进一步弄清油藏边界和范围,进行了电子压力计系统试井。分别选用四种试井解释模型对试井资料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结合本井沙三段火成岩地质特征及静态资料,优选出一种符合实际情况的最佳解释模型及解释结果,对油藏进行正确评价。认为该类储层易受污染,酸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高温高压井测试工艺技术与装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地层及井况复杂,高温高压井测试施工成功率低.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一系列适合高温高压井的测试配套技术.在测试前做好压力预测、井筒评价、井筒漏失评价,进行管柱力学分析、优化施工设计等,有助于提高测试成功率;通过选择好的压井液、射孔液,改进管柱结构、地面测试工艺、井口控制工艺、射孔工艺,以及改善配套设施,均有助于高温高压井的作业.  相似文献   

19.
XQ90气井分支井完井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坚  李勇  马旭川 《钻采工艺》2003,26(5):25-27
XQ90井是我国在川西地区所钻成的第一口气井分支井组,该井在完井工艺上采用了先进的完井管柱和加砂压裂管柱,达到了主、分支井分层压裂,分层开采的目的;其自行研制的双管采气井口可以分别控制主、分支井井口油压,为后期的采气作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该井的完井工艺达到国际TAML分类5级水平。  相似文献   

20.
谢国明 《钻采工艺》2007,30(4):144-146
黄盐平1井是江汉油田第一口中曲率半径水平连通井,同时也是江汉油田首次运用无线随钻仪器组成的导向钻具系统,实施水平井与一口采卤井水平连通的成功尝试。黄盐平1水平井的成功对接,实现了一井注,一井采卤水的目的,提高了采卤井的产量和采卤效率。由于施工要求精度高,井眼轨迹控制难度较大,文章首先介绍了黄盐平1井连通老井的概况,简述了该井的地质情况与井眼轨道设计,详细讨论了在轨道控制方面的特点、难点, 在此基础上,对着陆控制和水平控制过程做了进一步的介绍,在水平钻进过程中,轨迹控制良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两井水平连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