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氯铂酸催化下,端含氢硅油(PHMS)和烯丙基聚氧乙烯醚(FAE-10)经硅氢加成反应制得了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端基型聚醚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TPESS).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探索,结果表明:氯铂酸用量(以铂计)占总单体质量分数2.0×10-5、FAE-10和PHMS按n(C=C)∶n(Si-H)=1.1∶1.0、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h,可获得淡黄色透明且具有高表面活性的TPESS.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
聚醚—氨基改性有机硅的合成分两步进行。通过化学测试,PEMS得率为91.9863%,PEAMS得率为94.1627%,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合成产物的结构特征。正交试验得到PEAMS应用的优化工艺条件为PEAMS10g/l,催化剂6g/l,焙烘条件110℃×1min。该条件下PEAMS与NTF-3对真丝绸有相近的整理效果,耐皂洗性则优于对照物。 相似文献
3.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新型的农药助剂,在农药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有机硅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性及在农药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4.
表面活性剂在对氨基苯甲醛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酒精用量,反应条件等因素对对氨基苯甲醛(PAB)产率的影响,在多硫化钠和对硝基甲苯的反应中用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使对氨基苯甲醛的产率达以92%以上。 相似文献
5.
聚醚—氨基改性有机硅的合成与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醚-氨基改性有机硅的合成分两步进行,通过化学测试,PEMS得率为91.9863%,PEAMS得率为94.1627%,红外光谱分析证实了合成产物的结构特征。正交试验得到PEAMS应用的优化工艺条件为PEAMS10g/1催化剂6g/l焙烘条件为110℃×1min。该条件下PEAMS与NTF-3对真丝绸有相近的整理效果,耐皂洗性则优于对照物。 相似文献
6.
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聚醚改性氟硅表面活性剂和聚醚改性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并用核磁和红外来表征其结构。对聚醚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氟硅氧烷表面活性剂以及全氟表面活性剂进行溶液性质的研究发现:全氟表面活性剂的最小表面张力最低,聚醚改性氟硅表面活性剂的最小表面张力比聚醚改性的硅氧烷要高;对于相同的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聚醚改性的氟硅氧烷,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比聚醚改性硅氧烷小;聚醚改性硅氧烷亲水链段的长度增加,CMC减少;而聚醚改性氟硅氧烷的疏水链段长度增加,CMC增加。 相似文献
7.
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和硅氢加成反应得到聚醚改性氟硅表面活性剂和聚醚改性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并用核磁和红外来表征其结构。对聚醚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和氟硅氧烷表面活性剂以及全氟表面活性剂进行溶液性质的研究发现:全氟表面活性剂的最小表面张力最低,聚醚改性氟硅表面活性剂的最小表面张力比聚醚改性的硅氧烷要高;对于相同的亲水链段和疏水链段聚醚改性的氟硅氧烷,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比聚醚改性硅氧烷小;聚醚改性硅氧烷亲水链段的长度增加,CMC减少;而聚醚改性氟硅氧烷的疏水链段长度增加,CMC增加。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醚类合成聚氧乙烯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经过探索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聚氧乙烯醚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了影响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反应的主要因素为:反应温度,溶剂量,加碱量.并通过实验确定了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聚醚改性有机硅消泡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二甲基硅油在一定条件下与聚醚及其它组分进行共聚反应,生成聚醚改性有机硅;再选择适当的乳化剂进行乳化,制成兼有有机硅特性和聚醚特性和稳定的高效消泡剂。本探索了反应条件、共聚组分、乳化剂等对消泡效果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马来酸双聚乙二醇酯与邻苯二甲酸酐缩聚,用亚硫酸氢钠加成缩聚物中的双键,制得水溶性聚酯表面活性剂。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手段,分析确认其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11.
低粘度氨基硅油的合成及微乳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氨基硅烷偶联剂(YDH-602)及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原料,以二甲基亚砜(DMSO)为促进剂,在KOH催化下,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低粘度氨基硅油.通过IR和1HNMR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并选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作为复合乳化剂,将氨基硅油乳化成微乳液,研究复合乳化剂的配比和用量、助乳化剂的选择与用量、氨基硅油的含量对氨基硅油微乳化的影响,从而确定乳化的最佳工艺为:OP-4和AEO-9为复合乳化剂,mOP-4:mAEO-9=1∶1,其用量为氨基硅油质量的42%,乙二醇单丁醚为助乳化剂,其用量为氨基硅油质量的6%,形成氨基硅油质量分数为5%~15%、透明清晰且粒径小于50nm的氨基硅油微乳液. 相似文献
12.
聚醚/磷酸酯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醚改性聚硅氧烷与五氧化二磷为主要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制备了有效物浓度达8000的液态聚醚/磷酸酯改性聚硅氧烷,并总结出较好的酯化反应条件为:投料比2.5∶1,一次性投料,在80℃下反应4h;水解反应条件是:温度为80℃,时间为2h. 相似文献
13.
Perfluorinated alkyl silicone oil (PFASO) was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from N-ethyl-N- hydroxylethyl perfluorinated octane sulfonamide, succinie anhydride and amino silicone oil by esterification and amide reaction at moderate temperature in the presence of different catalysts.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synthesized samples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 relative molecular mass(MM) and molecular mass distribution(MMD) of PFASO were tested by gel filtration chromatography(GFC). A commercial epoxy resin (DGEBA) was modified with PFASO, with the content of PFASO 1-5 phr.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impact test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and water contact angle test were applied to provide accurate results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toughness and hydrophobicity of PFASO/epoxy complex.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epoxy resins can be successfully modified by adding a small amount of as-synthesized modifiers via simple direct mixing, and verify that the as-synthesized modifier can improve the toughness and hydrophobicity of epoxy resin without sacrificing its therm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4.
以氯铂酸为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向烯丙醇聚醚中恒压滴定低含氢硅油,制得聚醚聚硅氧烷,并讨论其最佳工艺条件的选择;重点探讨了合成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过程中原料的配比、催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醚聚硅氧烷合成中低含氢硅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最佳工艺为:烯丙醇聚醚和低含氢硅油摩尔投料比为1∶1.2;催化剂用量为33μg/g;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8 h.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设计及极差分析方法,确定了合成咪唑啉衍生物中间体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工业化生产的最优化控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几种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对亚麻织物进行柔软整理。通过对比性实验及分析得出A 8320柔软剂的整理效果最理想。还采用纤维素酶与A 8320相配合进行复合柔软整理,使织物的服用舒适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亚麻织物的有机硅柔软整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几种氨基改性有机硅柔软剂对亚麻织物进行柔软整理。通过对比性实验及分析得出A-8320柔软剂的整理效果最理想。还采用纤维素酶与A-8320相配合进行复合柔软整理,使织物的服用舒适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利用强碱性条件下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二烷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HI)-109)及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KH551)间的平衡化反应先制得一种侧链含有十二烷基/氨丙基的聚甲基硅氧烷(RASO),然后RASO与马来酸酐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羧基/十二烷基改性聚硅氧烷(RCAS),RCAS经乳化并用于山羊蓝湿革的防水处理.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透射电镜(TEM)、纳米粒度仪、ζ电位分析仪及静态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产物结构、乳液粒子形态、粒径大小与分布、ζ电位及坯革粒面水静态接触角(WC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产物具有预期结构.乳胶粒表面光滑,呈规则圆球状,平均粒径约为110Flm,粒径分布窄,乳液ζ电位为-24.09mV.蓝湿革经其质量1.92%的RCAS有效物处理后,粒面wCA可达126°,具有较好的疏水性. 相似文献
19.
王焱 《齐齐哈尔轻工业学院学报》2010,(6):45-48
以十六烷基叔胺、环氧氯丙烷、正丁醇和五氧化二磷为原料,通过三步反应合成了新型磷酸酯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阳离子中间体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1.7︰1,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为5 h,磷酸单酯含量达70%以上。并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确定了产物结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