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浅议居住区人·车·路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城市小汽车数量快速增加带来的居住区交通环境问题,阐述了以人为中心的人.车.路三者的关系,就城市居住区道路与居民户外活动特点,以及汽车对居住区道路和居民的影响作了论述,并提出建立居住区道路复合空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何韶瑶  马燕玲 《华中建筑》2009,27(2):161-165
该文从城市动态交通、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城市CBD体系、居住区与工业区体系结构及城市建筑体系这些方面简要地介绍了加拿大里贾纳市的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如何搞好城市建设,解决人民住房难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好住宅、居住区、城市三者间的关系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几年来的经验和教训证明,以下所谈的三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师城百丽居住区的总体定位、规划设计、住宅单体设计等各方面,探讨城市位于近郊区的居住区发展优势,研究其在城市生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链接作用,并深入叙述设计居住建筑过程中的体会.旨在寻求适合于目前人们需求并改善居住质量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5.
《建筑》2016,(3)
正城市居住区的人民防空工程规划设计是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必备内容,但是我国现行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城市居住区的人民防空工程如何规划和设计并未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12年12月25日发布《城市居住区人民防空工程规划规范》(GB50808-2013),并自2013年5月1日起实施。这本规范填补了我国城市建设和人防设计中的一块空白。它针对城市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作了人防工程建设指标方面的专项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师城百丽居住区的总体定位、规划设计、住宅单体设计等各方面,探讨城市位于近郊区的居住区发展优势,研究其在城市生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链接作用,并深入叙述设计居住建筑过程中的体会。旨在寻求适合于目前人们需求7并改善居住质量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工业时代城市建设学科专业分工化带来城市系统要素的分离,指出整合设计的必然性;进而针对目前我国居住区规划设计上的弊端,提出规划建筑景观的整合设计及其设计方法,来营造优秀的居住区景观,为人们提供更舒运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8.
居住区对城市物质空间形象的影响是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的:通过居住区自身的物质环境建设,在城区或内部塑造一个环境优美、设计出众的新社区,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创造新的城市空间来局部改变城市面貌。本位以丽水市为例,对居住区与城市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城市发展模式新的创新中城市空间的扩展十分重要,因此,在城市发展中所需要的空间选择的自由度以及居民利用空间的自由度在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9.
胡军  宋波 《江苏建筑》2004,(Z1):2-3
城市规划是多系统分层次的居住区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一个居住区的优劣,它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文章以上海宝山顾村"四高"居住区为例,以选址总体布局到结构道路交通组织,景观与缘地总统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居住区中的排水设计,对居住区的整体景观的营造影响很大。本文以"宋都·阳光国际花园"为列,针对当前城市居住区中涉及到的景观排水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居住区景观排水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及作为景观设计师在排水设计上应具备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与"现代"之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人们思想观念中关于“传统”和“现代”的种种误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文化的含义以及现代化的本质等问题予以深入的论述,进而针对当代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中如何正确理解“传统”和“现代”,如何正确思考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2.
从样式设计到过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谦 《新建筑》2001,(5):68-69
针对时下我国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及传统聚落的更新保护中,偏重于形式、样式设计的倾向,提出应从“样式设计”的简单方法转向更新改造的“过程设计”,这是设计方法的方法,有其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潘莹  施瑛 《华中建筑》2009,27(1):149-154
岭南文化的“重商”思想的发展成熟影响了明清以后“岭南派”建筑的形成,“岭南派”建筑注重实用、追求享受的功能观,张扬显露、追逐潮流的装饰风格,人神共居、求财祈福的环境意象和中西合璧、多元兼容的建筑文化特征都深深根源于“重商”思想。  相似文献   

14.
邓敬  殷红 《时代建筑》2007,(4):98-103
文章对刘家琨在成都最新完成的作品"锦都院街"的设计及概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结合刘家琨近年来一系列作品,解读和诠释了其"处理现实"的创作姿态与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李琳 《城市规划》2006,30(10):19-24
上个世纪末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被普遍接受后,“紧凑城市”开始出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政策法规中,并被相关学者认为是控制城市蔓延、实现城市可持续性的主导模式之一;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超常规的城市快速发展时期,城市的急剧膨胀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巨大需求,为应对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短缺与土地粗放利用的情况,国内学者试图寻找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有效方案,以推动城市化进程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并置和比较这两大理论框架在概念、研究动力、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等方面的异同,拓宽研究城市可持续问题的视野,并进一步探求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从“宜居城市”到“宜居区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把“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定位,引发了“宜居城市”研究和排名的热潮。在城市区域化发展的趋势下,城市不再孤立存在,社会、生态、交通等城市问题也开始呈现区域化态势;面对城市居民多样化的需求,单个城市往往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宜居”。在这一背景下,尝试从区域的视角进行“宜居”探讨,提出了“宜居区域”的要素系统,并尝试构建“宜居区域”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的西方植物猎人成就了中国“世界花园之 母”的美誉,中国特色花卉不仅美化了全世界的花园,而且 为世界花卉品种创新贡献了诸多关键的基因资源,为推动全 球花卉产业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历史、现实和未来 实践3个逻辑维度分析了“花园之母”的前世今生,梳理了 1840年以后来华的33位著名植物猎人的在华采集工作,分 析了中国现代花卉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形势,提出利用特色资 源、实现花卉科技自立自强和种业自主创新,是我国实现从 资源大国到品种大国、生产大国到产业强国、花园之母到美 丽中国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王冬 《城市建筑》2009,(6):31-33
本文分析了西部建筑师群体的心理状态和意识观念,将其专业工作状态定位为——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进而剖析了这种状态的几方面表现。  相似文献   

19.
Conclusions 1. Root-type piles and ties should be used in the USSR.2. Root-type piles can be recommended for the following purposes: a) reconstruction and repair of buildings and structures; b) making foundations in confined sites in towns; c) for constructing "cellular walls" (as supports) for trenches near existing buildings; d) for driving tunnels under existing buildings.3. The experience of Italian builders in the use of ties to strengthen slopes, landslips, and retaining walls should be employed.The Scientific-Research Institute of Foundation Beds and Underground Structures,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Principal Administration for Architectural Planning, Moscow, and the "Gidrospetsstroi" Association of the Ministry of Energy of the USSR, has planned definite measures to make use of the Italian experience.Director, Scientific-Research Institute of Foundations. Translated from Osnovaniya, Fundamenty i Mekhanika Gruntov, No. 3, pp. 16–18, May–June, 1974.  相似文献   

20.
文章简要回顾了Urbanus都市实践的历史阐述了其设计主张和基本方法,并利用拼图的形式展示了其近两年的作品,进而提出了当今中国的建筑活动是制造而不仅仅是建造的观点.最后呼吁建筑界同仁在共同实现“中国制造”的方向上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