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页岩气藏储层具有孔隙度低和渗透率低等物性特征,目前主要使用水平井技术等特殊开发技术来获得较好的开发效率。合理的井身结构是水平井成功钻进的重要保障,文章分析了焦石坝构造已钻水平井的井身结构,并根据实际钻进过程中所出现的事故情况,指出目前井身结构设计的不足之处。同时在原设计基础上,充分利用实钻经验资料,给出了该区水平井井身结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2.
水平井技术已成为油田增加产量,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手段,在新油田、老油田调整挖潜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确保水平井固井质量,开展了从井眼准备、固井水泥浆体系等研究,形成一套较成熟的固井完井技术,有力地保证了水平井固井质量。  相似文献   

3.
中原油田是一个典型的复杂断块油气田,油气分布比较散,经过20年的开采已经进入了开发的中后期,主要靠注水井进行采油。注水井使得地层岩石力学性质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得局部形成超高压地区,如胡庄地区、文明寨地区个别井密度已经超过1.70g/cm,层间压力差异大,因而在同一口井中形成多套压力系统,在钻井和固井过程中经常遇到漏失问题。我处在2004年针对易漏失井的固井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但是漏失井的固井优良率低,2009年漏失井占了油层固井总数的10%,优良率却不足40%,为了完成75%的固井优良率指标,因此,易漏失井固井工艺技术完善推广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靖边气田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靖边气田储层的地质状况,结合水平井钻井的具体实施情况,对钻井关键技术井身结构和井身剖面总结优化,得出适合该区块的井身结构和井身剖面,为进一步加快钻井速度,保障钻井安全,控制井眼轨迹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JY194-4HF井是部署在四川盆地东南缘的一口页岩气水平井,钻遇地层具有裂隙缝洞发育、浅层气活跃以及可钻性差等特点,钻井过程中面临易漏失、浅层气溢流及机械钻速低等难题。实际施工过程中通过优化井身结构、优选高效钻头和旋转导向提速工具、优化钻具组合以及应用防漏堵漏工艺等技术措施,实现了安全、快速钻进。实践表明,JY194-4HF井钻井周期相比邻井缩短了22.35%,机械钻速提高了29.67%,其中三开单趟钻进尺达到2,526m,实现三开"一趟钻",创造中石化页岩气水平井单趟进尺最长记录。该井实钻过程中所采用的钻井关键能够为该区块页岩气大规模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国内外漏失井现状、漏失井的特点及漏失井处理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分析,提出了固井施工必须满足的一系列要求。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固井过程中的漏失井漏失类型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同时对漏失机理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从漏失地层性质、堵漏装置的研制、堵漏材料类型、钻井和固井漏失和堵漏的差异等角度发表了个人的看法和见解,以求达到指导室内试验和现场堵漏施工作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川东北河坝地区地质环境极其复杂,地层非均质性强,近些年来先后部署了多口以嘉陵江组二段白云岩储层为目的层的开发水平井.该区块前期施工的HB1井、HB101等井施工井频繁出现恶性漏失、井斜超标,甚至出现无法继续钻进需要多次更改井身结构等情况,严重拖后了钻井施工进度,通过对井身结构进行优化,浅部地层引入泡沫/空气钻井等特殊钻...  相似文献   

8.
钻井工程设计是钻井施工的综合性技术文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介绍了井身结构优化、剖面优化、钻(完)井液及水平井完井设计等关键技术,为钻井工程提供了现场施工依据,同时提出了钻井工程设计的改进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在稠油油藏的开发过程中油层出砂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对油井的开发产生了很大的制约,通常采用冲砂来对砂堵进行清理。但是普通的冲砂工艺会因为地层漏失严重而出现效率不高、浪费严重的情况,本文主要讨论了两种新的工艺技术:井筒捞砂工艺技术和沥青球暂堵冲砂工艺,对其原理和操作过程进行分析,讨论其配套工艺及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水平井技术已成为国内外高效开发油气藏资源技术手段的基础与支撑,水平井数量迅速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和范围也不断扩大,水平井技术体系也日趋完善。如何实现井眼轨迹的高效控制,提高轨迹控制精度和施工效率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探讨长庆区域优化三开水平井的施工难点,针对井眼尺寸相对较小,泵压相对较高,钻具尺寸小、柔性大,斜井段与水平段在同一裸眼段,施工摩阻扭矩较大等难点,从轨迹剖面设计、钻具组合、地层规律、降摩减阻技术与工具以及提速提效配套工具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形成一套相应的钻井技术和施工模式,以提高钻井机械钻速,缩短钻井周期,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相似文献   

11.
水平井裸眼砾石充填完井中,井筒液体漏失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应该针对地层和井筒情况,在防砂前后阶段选择合适的漏失控制措施.文章介绍了某型机械式防漏失阀的技术特点和应用步骤,以及现场需要注意的问题.该阀在渤中34-1油田的成功应用,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砂后阶段漏失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12.
稠油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油井生产周期长、采出程度高,大量地层砂被采出沉降在井筒内,地层亏空漏失严重,入井液体无法循环,冲砂、洗井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严重困扰油田正常生产。入井液体漏失到油层,不仅造成油层污染伤害,油井产量降低,还可能因为井筒内外液柱压力失衡,造成油井套管损坏、油井报废等事故。  相似文献   

13.
石油是国家发展的黑色血液,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老式的开发技术不仅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产量低下并且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随着水平技术的出现并应用,为石油开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光明的道路。这一新兴技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并成熟起来,成为提高国家石油开采效率的重要途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支持重工业的发展,我国经历了一次石油大规模开发时期,使得许多原本储量丰富的油田现今已经进入高含水时期,所以水平井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使用对于保障油田稳产,实现油田高产,加快新兴油田勘探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更能够保障国家经济水平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牛逵  曹杉杉  苗向阳  蒋奇明  柯晓华  黄伟 《广东化工》2013,(23):144-144,143
文章根据井身结构设计依据和原则,对设计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加以详细分析,主要包括地质必封点不确定性、地层压力体系不确定性和设计系数的波动性.综合考虑这些不确定因素对设计的影响,提出井身结构设计应该是一种动态过程,设计的结果应该在某一范围内而不是唯一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大牛地气田油气储藏动用率和单井产能,2002年在大牛地气田首次进行了水平井施工,经过多年水平井提速的探索与研究,大牛地气田水平井在井身结构、钻头选型、钻井液防塌技术和下套管固井防漏等方面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配套成熟的特色技术,通过现场施工表明,这些配套技术在大牛气田提速提效上取得了较好效果,对其它油气田水平井提速提效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腰平3井是腰英台气田水平段最长的一口深层水平井,完钻井深5068米,水平段长1234米,最大井斜92.6°。通过分析地质特性和钻井液技术难点,确定了解决技术难点的方案,在井壁稳定、井眼润滑、井眼漏失、抗高温、抗污染和气层保护等方面进行了现场应用,效果良好,为优质安全高效钻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乐东22-1气田在后续开发调整井实施的过程中,发现平均海平面以下552-590米处发现天然气资源丰富。为了探索海上浅层气田的有效开发途径,利用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技术成功完成了A14H的作业。结合LD22-1-A14H井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井身结构、井眼轨迹控制、套管下入和钻井液体系等技术难题。从井身结构的确定、超浅层造斜及扩眼工艺、大井眼连续5.5°/30m高狗腿度钻井技术、大位移钻井液体系的确定和下套管工艺等方面,介绍了超浅层大位移水平井的钻井工艺流程及技术要点。通过该套工艺的有效实施,实现了海上浅层油气田的开发目的,开创了中国海上浅层油气田开发的先例,对今后海上同类油气田开发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渤海某油田在勘探开发初期存在地质条件复杂、井深、钻井难度大、不确定因素多等难点,在钻井作业过程各种井下复杂情况频发、超工期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油田生产综合经济效益。针对该油田前期井身结构存在表层套管下深浅、二开裸眼段长、裸眼段地层相互制约、地层坍塌现象明显等问题,进行了井身结构优化设计,增加了一层套管层序,增加了原表层套管下深。井身结构优化后现场应用表明,井下复杂情况明显减少、钻井周期大幅缩短,对该油田实现高效钻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水平井钻井技术在国内的迅速开展,水平井轨迹控制工艺技术的日益提高,以及水平井具有产液量高,生产压差小,延缓底水锥进,累积产油高,增加可采储量,提高区块采收率等技术优势。使得水平井数量在逐年增长。与此同时,也给水平井固井技术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水平井主要应用于薄油层、裂缝性油藏、块状底水油藏等油藏类型,由于水平井的供油井段比直井长,所以产量较高。我厂现有水平井28口,水平井垂深最深的井是2928.15m,最大水平段斜度93.21°。水平井井身结构复杂,上部套管为95/8″或7″,悬挂器以下套管为4″、41/2″或51/2″,完井方式采用割缝衬管式完井工艺或裸眼完井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