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酱油中氨基酸的组成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毅  锁然  李娜 《中国调味品》2012,37(3):101-104,107
分析酱油中的氨基酸。结果表明,酱油中不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而且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例超过31%。酱油中呈味氨基酸丰富,使酱油滋味鲜美。酱油含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功能氨基酸-γ-氨基丁酸。酱油中的氨基酸均衡,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析测定不同年份传统酿造酱油的品质特性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市售酱油和陈年酱油两者的含盐量相近,市售酱油的一般成分,总氮、氨基酸态氮、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陈年酱油。两种酱油都富含种类全面的氨基酸,特别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且氨基酸构成比符合WHO/FAO推荐值。此外,两种酱油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是一类营养丰富的调味品。  相似文献   

3.
黄毅  锁然  李娜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1):324-326,329
以HPLC测定酱油中氨基酸的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酱油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酱油中含有18种氨基酸。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酱油质量高低进行了排序。以此为消费者购买优质酱油提供参考,同时也可利于生产企业改良其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酱油中的成分极为复杂,它含有各种氨基酸、糖分、有机酸及食盐等物质。酱油中除氨基酸含量的多少与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外,其糖分的含量对评定酱油质量的优劣影响也较大,它与酱油中的氨基酸以及其他物质一起共同赋予酱油的色香、味、体。糖分又是构成酱油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糖分的含量不仅与酱油质量有关,而且反映原料淀粉的水解程度。因此,准确地测定酱油中糖分含量,不仅可以评定酱油质量的优劣,而且在指导生产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酱油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品,又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酱油的营养价值和调味作用,主要在于它含有近二十种的游离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中必需的八种氨基酸。酱油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与全氮比值的高低也可说明蛋白质的分解程度。  相似文献   

6.
酱油是我国传统的、富有特色的调味品.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酱油作为调味品其感官质量应具有色香味体的评价,并以鲜味为主要感官指标.酱油中含氨基酸数量越高,鲜味越浓.根据我们对酱油中氨基酸组份分析,已知我国低盐发酵生产的酱油含有17种氨基酸. 含甜味的氨基酸有:甘氨酸、丙氨酸、苏氨酸及脯氨酸. 含酸味的氨基酸有:谷氨酸及天门氡氨酸.特别是两种酸性氨基酸在中性环境中与Na~ 形成谷氨酸钠和天门氡氨酸钠.它们都具有鲜味.所以  相似文献   

7.
酶制剂在酱油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酱油酿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各种酶。淀粉酶是时酿造酱油生产中淀粉质原料进行作用,形成酱油中还原糖,糊精等成分,增强酱油固型物以及提供酒精发酵、有机酸发酵的原料成分。蛋白酶是将大豆蛋白质水解成低分子蛋白胨、朊、多肽及氨基酸,使酱油含有多肽和氨基酸,成为营养丰富含有鲜味的调味品。纤维素酶是水解纤维素使之变成葡萄糖,同时纤维素酶具有对植物细胞壁的溶解破坏作用,使植物细胞中内含物得到充分利用。通过添加这几种酶,明显提高了原料利用率,改善了酱油风味。酶制剂应用技术在酿造酱油生产中将得到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前言酱油是经霉菌、酵母菌、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共酵而成的发酵产品,其成分极为复杂,含有呈香物质如醇、有机酸、酯、酚、醛等微量成分,含有多种氨基酸以及糖类、食盐等呈味物质,这些成分一起共同赋予了酱油的色、香、味、体,使之成为一种调料佳品。在酱油的评比中,人们常以全氮、氨基酸、还原糖、食盐、总酸、比重等含量的高低作为评定酱油质量优劣的指标,而香气、滋味则常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酱油酿造技术发源于我国,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酱油含有几百种香气成份,含有二十多种氨基酸,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调味品。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酱油产量大幅度上升。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的酱油产量达二百万吨,我国拥有十亿人口,平均每年消费量为二公斤左右;而日本每年的酱油产量为一百四十万吨,平  相似文献   

10.
潮汕鱼酱油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分析潮汕鱼酱油的营养成分,并与其他国家产鱼酱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鱼酱油含盐量偏高,潮汕鱼酱油的含盐量最高,达30%,但潮汕鱼酱油挥发性盐基氮与三甲胺氮的比值最小,发酵品质较好。潮汕鱼酱油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为51.23%,必需氨基酸占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105.04%,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氨基酸总量之比高于FAO/WHO的理想模式,且含有110.53mg/100mL的牛磺酸,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咸鲜调味品。潮汕鱼酱油中含有丰富的钙等微量元素,可以补充矿物质。潮汕鱼酱油是低值海鱼的天然发酵产物,其抗氧化活性达90.51%,三氯乙酸(TCA)可溶性短肽为28.49mg/mL。  相似文献   

11.
酱油感官鉴别与使用方法的考究宋永华(广西大学轻工系530004)酱油是我国独具一格的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调味品,酿造酱油含有多种氨基酸及麦芽糖,葡萄糖、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成分。酱油能增加菜肴的色泽、香气和味道、促进食欲、调节口味、帮助消化。然而,由于...  相似文献   

12.
酵母泥是啤酒生产的主要副产物之一,可用其作为生产酱油较为理想的代用原料。啤酒酵母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这是酱油生产中其它原料无法相比的。  相似文献   

13.
酱油是含有多种氨基酸、色素,酯类,核酸等成分的调味品。成熟的酱油是经过微生物代谢分泌的糖化酶,将淀粉转化为醣;蛋白酶把蛋白质水解成多种氨基酸;酒化酶将醣转化为酒精;脱水酶把有机酸和酒精合成酯类;氧化酶将酪氨酸氧化成色素等。这就形成酱油固有的色香味。这些酶有刺于霉菌,酵母、细菌代谢而产生。这三类微生物  相似文献   

14.
以酱油为原料,采用家常烹调方法,研究蒸、煮和微波处理对酱油质量损失、游离氨基酸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蒸、煮和微波处理后,酱油质量均有损失。与未处理酱油相比,煮制和微波处理之后酱油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增多。煮制和微波处理后酱油中鲜味氨基酸浓度增加,而蒸制处理后酱油中鲜味氨基酸浓度略微减小。未处理、蒸、煮和微波处理后酱油中TAV>1的游离氨基酸分别有9,9,11,10种。经过蒸制和微波处理,酱油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均减少,而煮制处理酱油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增多。酱油中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脂肪族氨基酸、疏水性氨基酸、亲水性氨基酸、极性氨基酸、非极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总量在3种烹调方法处理后均减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以普通酱油为底物,加入砂仁等十种不仅含有挥发油和醇类及氨基酸等多种调味成分;而且也含有能开胃健脾、帮助消化、预防和治疗胃肠疾病等药物成分的香辛料,经科学加工而制成的“复合调味型保健酱油”。该酱油集多种香辛调味料于一体,酱香浓郁,酯香突出,感观指标和理化指标都比底物酱油有较大的改善。长期食用证明,对胃肠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调味品》2007,(10):40-40
酱油除了有调味作用外,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营养和保健作用。酱油能产生一种天然的防氧化成分,它有助于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其功效比常见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防氧化作用大十几倍。酱油是豆酱的衍生物,是以大豆为原料制作而成的,豆类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脂肪、胡萝卜素、核黄素、尼克酸,麦类则含有较多的淀粉。现代科学研究试验证明,酱油不仅含有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而且含有糖分、维生素B1、B2及锌、钙、铁、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加之味道鲜美,所以许多年来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并发展制作花色繁多的著名品种。特别是江南一带制作出来…  相似文献   

17.
目的:鲫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之一,但其经济价值和产品附加价值较低,该研究利用鲫鱼加工副产物制作酱油来提高其利用价值。方法:文章主要通过监测发酵过程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变化,对二段法发酵生产鲫鱼鱼露过程中的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在发酵过程中,鱼酱油中含有的氨基酸种类众多,其中包括人体8种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呈现先增加后平稳波动;另外,在鱼酱油中呈味氨基酸十分丰富,含量依次为鲜味类甜味类芳香族类,鲫鱼鱼露主要的滋味为鲜味。结论:该研究表明利用鲫鱼加工副产品制作的低盐鲫鱼鱼露基本符合酱油的氨基酸标准。  相似文献   

18.
酱油中除含有糖、食盐、色素、氨基酸和水之外,还含有有机酸、醇类、酯类和羰基化合物等,这些组分的含量虽然极少,但它们都是酱油中香气组成分,例如醇类,多数低级醇有轻快的香味,C_4~C_6的醇近似麻醉性气味,C_7以上则显芳香味。甲醇虽具毒性,但气味清香;庚醇更有葡萄香气。又如酯类,大多数酯类都具有芳香成分,它们的存在和含量的增加可增进酱油的香气,改进酱油的风味。有机酸  相似文献   

19.
酱油的成份极为复杂。它含有各种氨基酸、糖份、氯化钠及有机酸等物质,其味鲜美,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酱油中谷氨酸含量多寡,与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对评定酱油质量的优劣影响较大,酱油谷氨酸含量多少,是代表酱油鲜味的一个重要指标。酱油中谷氨酸的含量与全氮比值的高低,也可以说明谷氨酸的生成率与其分解程度,对如何选择最佳菌株最佳工艺以及提高酱油质量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所以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100,160,220℃3种常用炒制温度对酱油游离氨基酸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炒制温度的升高,酱油中的鲜味氨基酸浓度逐渐增加。未处理和100℃炒制处理酱油中TAV>1的游离氨基酸均有9种,而160,220℃炒制处理酱油中TAV>1的游离氨基酸均有12种。100,160,220℃炒制处理后,分别有15,12,9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多,1,4,6种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100,160℃炒制处理后酱油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均增多,220℃炒制处理后酱油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减少。100,160,220℃炒制处理后酱油中必需氨基酸总量均增多。100,160,220℃炒制处理后酱油中杂环氨基酸、非极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和疏水性氨基酸总量均增多,而脂肪族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极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亲水性氨基酸总量在100,160℃炒制处理后均增多,但在220℃炒制处理后其总量均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