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转炉终渣 (FeO) %高 ,采用高碳镁球进行改质处理 ,可明显改善溅渣护炉工艺效果 ,进一步提高炉龄  相似文献   

2.
转炉溅渣护炉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承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20t转炉半钢炼钢、全连铸、出钢温度1710 ̄1730℃和终渣中TFe为20% ̄33%条件下,采用溅渣护炉技术(包括吹炼过程加白云石造渣、对终渣成分进行改质和降温、确定合理的氮气喷吹参数等)使炉龄提高1.8倍,降低成本10.3元/t钢。  相似文献   

3.
杨素波  许立志 《攀钢技术》1997,20(3):26-30,37
介绍了国内外溅渣护炉技术的现状,结合攀钢采用提钒后半钢炼钢的特点,提出了攀钢转炉采用溅渣护炉技术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国内外转炉溅渣护炉查现、工艺制度及溅渣护炉对炼钢设备冶炼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揭示了目前转炉溅渣技术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屠宝洪  李京社 《炼钢》1997,13(2):27-29
溅渣工艺是用高压和大流量氮气通过氧枪将渣喷溅涂挂到全部转炉炉衬上。此技术使炉衬寿命延长,喷补料消耗降低,增加生产率,明显地降低操作成本。  相似文献   

6.
《铁合金》2015,(8)
为延长摇包的使用寿命,借鉴炼钢转炉用溅渣护炉技术,提出大型摇包溅渣护炉新技术,介绍了现有溅渣护炉技术以及摇包耐火材料的侵蚀情况,并结合摇包脱硅反应工艺,分析了溅渣护炉在摇包上应用的关键问题。结果表明,溅渣护炉技术可用于摇包,但还需做大量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转炉溅渣护炉是一项提高转炉炉龄行之有效的方法,据此对溅渣护炉的工艺方法、工艺原理、应用条件及国内外使用效果进行了综合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溅渣护炉工艺开发了一种高效镁质添加料-镁质球。本文叙述了试样的制备,强度,爆裂性能及加入外加剂等试验过程。  相似文献   

9.
氮气转炉溅渣护炉技术是一项显著提高转炉护龄,降低生产成本的先进技术。介绍了溅渣工艺及溅渣技术的关键因素,并着重论述了保证溅渣技术实施的供氮条件。  相似文献   

10.
溅渣护炉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刘玉敏  张丙元 《炼钢》1997,13(3):13-19
介绍太钢第二炼钢厂采用溅渣新技术,提高氧气转炉炉龄和降低耐火材料消耗取得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马钢第三炼钢厂转炉溅渣护炉工程的工艺设计特点,并对影响转炉溅渣护炉效果的主要因素及应用溅渣护炉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转炉溅渣护炉过程中各参数的影响,试验以修正的弗鲁德数(Fr)作为相似基础。实验室采用石蜡加淀粉对30t转炉进行了模拟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得到了最佳的工艺参数:氮气流量约为8500m3/h,溅渣时间为3min,枪位为0.8m;向渣中加入氧化镁或碳粒以调整成分是必要的;炉渣温度过高,流动性过好,溅起的炉渣难以凝结在炉衬中。  相似文献   

13.
转炉溅渣护炉炉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集祥 《钢铁研究》2001,1(3):10-14
为满足溅渣护炉对炉渣性能的要求,对转炉冶炼造渣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试验前,后炉渣的化学成分与熔化性能作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4.
溅渣护炉工艺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该工艺设备简单,投资少,收效快,操作方便,可大幅度提高衬寿命,进而提高炉龄次数,介绍了溅渣护炉工艺原理,有关参数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16.
全球溅渣护炉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溅渣护炉现状[美]ChariesJMesina等1引言在炼钢工业中,总存在着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的压力。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一项技术———溅渣护炉,既有助于炼钢工作者提高生产率和减少操作费用,且不需要大量的投资。操作时,高压氮气通过转炉氧枪以很...  相似文献   

17.
霍昌军 《江苏冶金》2009,37(4):42-43
介绍了荣盛炼钢厂溅渣护炉工艺参数、原理及主要工艺措施,分析了溅渣护炉工艺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李淑清  安立文 《炼钢》2001,17(2):30-33
通过对转炉溅渣护炉技术试验与渣样分析,结果表明,转炉溅渣护炉技术是提高转炉炉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溅渣护炉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此项技术在天津第二炼钢厂的实际应用情况,探讨了影响溅渣护炉效果的主要因素。对溅渣炉技术的应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0.
从炉渣对炉衬和溅渣层的侵蚀机理入手,提出了兼顾冶金和溅渣双重效果的直接造渣工艺,探讨了终渣碱度、MgO、FeO含量等的调整范围,分析了溅渣操作中枪位、时间等的控制和炉底上涨的原因,以期更好地运用溅渣护炉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