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历史发展的长河为我们带来了优秀以及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各种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仅代表着我们人类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灿烂的生活史,代表着我们祖辈的优秀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精神,也是祖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而城市雕塑也是一种文化瑰宝,是以一个城市的代表以及文化的象征。现代的人们应该保护、传承、发扬这种文化。城市雕塑也有其特有的文化意义,代表这个城市曾经的文化,象征着传统的精神。但是,现在由于一些新文化的出现和传递,目前的城市雕塑本土化的发展情况令人堪忧。高校的雕塑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些学生能够从事相关的雕塑活动,还有要培养学生们欣赏本土城市雕塑的眼光以及保护雕塑文化的意识,所以,将高校雕塑课教学与城市本土化雕塑相结合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现今的各大中小城市中都能随处可见城市雕塑。这些形态丰富多样、材质各异的雕塑均是反映人类对自然生活的憧憬和对自身生活的美好期盼,是一种将艺术思想与城市环境完美结合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文章以金属雕塑为例,对现代城市中的金属雕塑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雕塑在公共艺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公共环境空间中,如果没有雕塑的诗意之美,我们的生活环境将会多么黯然无光。"米罗相信诗与画是不可分割的""米罗十分赞同他们坚持把诗歌和视觉形象融合在一起的创见。"  相似文献   

4.
都市建设需要环境艺术,环境艺术离不开雕塑作品的介入,雕塑作品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历史维度出发,通过对纪念性雕塑、艺术雕塑、野外美术馆中的环境雕塑、公共艺术中的环境雕塑等进行实地考察,揭示了日本环境雕塑的特质。并得出"优秀的环境雕塑作品能够塑造都市形象,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竞争力"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5.
马赛克现代壁画作为一个大型公共艺术,正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周围环境的空间.从原始古埃及到现在的德意日,马赛克壁画都给冰冷的建筑体注入了人的情感,使城市环境更具魅力。它不仅能融入公共场所环境,还能提高城市的艺术形象,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使公共环境更具有美感。马赛克材料变化丰富,色彩绚丽,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装饰材料。而马赛克壁画作为现代大型公共壁画,其独特性和不可取代的地位都是值得研究的。本文着重介绍了马赛克壁画的起源,其研究目的及制作方法,和对社会的意义,马赛克镶嵌材料独特的装饰性的介绍。本文还探讨了马赛克在现代壁画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何才能将马赛克更好的应用于壁画中?  相似文献   

6.
日本在20世纪50~60年代后掀起了全国性的公共雕塑设置运动,其规模之大、波及面之广、所取得之成就令世人瞩目。不过,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公共雕塑事业急转直下,仿佛一个泄了气的夕阳事业而风光不再。这种滞缓的原因除了经济萧条的影响外,雕塑设置中的公共性、公众性的缺失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本文拟对这种滞缓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冀望日本公共雕塑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能对我国正在蓬勃兴起、方兴未艾的城市雕塑和公共艺术事业有所镜鉴。  相似文献   

7.
互动性公共雕塑作为城市公共艺术的新元素,在提倡互动性艺术的同时应注重人的参与,让人身临其境,乐在其中。本文主要以研究城市公共雕塑的特质及国内外优秀互动性雕塑作品互动性表达与公共互动性和互动性雕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互动性"、"趣味性"、"平民化"等特点,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互动性公共雕塑进行介绍和赏析,使大众能在享受雕塑与人、人与环境、环境与雕塑"互动"的同时感受理性与感性,科技与艺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正爸妈决定来北京跟我们一起生活的时候,我有些替他们担忧:两个在村庄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能否适应城市生活?比如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离开了村里那些老熟人,他们能融入新环境吗?事实证明我多虑了。很快,他们认识的邻居比我认识的多很多,谁跟谁是一家子,谁是谁家保姆,谁家大体什么情况,在这些方面,他们竟然成了我的信息源。  相似文献   

9.
雕塑作品除了本身具有特殊的意义外,其也会随着不同的放置环境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金属雕塑同周边的环境相结合而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人们把这种将艺术作品同公共环境相结合而形成的具有连贯性的艺术设计称之为环境艺术设计。如今的金属雕塑同环境的结合而发散出更加耀眼的魅力离不开金属雕塑自身的特点。金属雕塑本身就拥有自己的生命,具有独立的空间性,并且可以参与到环境建设中,使公共环境变得更加和谐多彩。文章从现代金属雕塑的含义及其材料的特征入手,研究了先进金属雕塑与公共环境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植物雕塑是景观设计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满生机的生态雕塑。在城市街头、公共广场、公园里我们慢慢见到了植物雕塑的身影,并且它也被人渐渐喜爱。本文系统论述了植物雕塑及城市景观的概念、分类、功能以及植物雕塑在城市景观中的发展历程及趋势,最后对植物雕塑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做了总结。希望为今后的景观设计提供更好的植物雕塑参考依据及帮助。  相似文献   

11.
陈鑫  陈杰 《广西轻工业》2010,26(4):84-85
对中国雕塑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城市雕塑发展存在的最本质的问题就是文化内涵的缺失,并对改善此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只有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体现城市地域文化"为重点,从雕塑的内部拓展其文化语境,才能使中国的城市雕塑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上来。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人民的生活的逐渐美好,城市傍边的公共空间,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的空间环境局部部分,是我们市民在社会当中生存以及生活的场所,所以也是城市中物质以及环境的精华。对于我们来说,它同时也是一种多元的文明载体而存在,往往承担着一种人与人进行交往的、生活之中交谈的、以及健身还有娱乐等很多很多的功能。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非常需要的一种风貌,能够很好地提升城市比较好的品质,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关键的原因。桂林的一个城市的纽带就是米粉,因为他们在生活当中是不可能离开米粉。努力地去把每一个城市里面的居民都可以参与进来,然后在认真地去构建一个拥有可以承担多种的功能的一个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3.
互动性公共雕塑作为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新鲜元素,在提倡互动艺术的同时注重人的参与,让人乐在其中。本文主要以研究城市公共雕塑的基本特点及对国内外优秀互动性雕塑作品的介绍为目的,以互动性雕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互动性"、"趣味性"、"平民化"等特点,结合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互动性公共雕塑进行介绍与赏析,使大众能在享受人与雕塑,人与环境"互动"的同时感受艺术与科技,感性与理性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现代的城市建筑往往把人与环境的自然联系割断,使人的生存变得单调、紧张。雕塑作为空间关系中的情感交流中心,美的联想的媒介,为城市创造精神生活的空间而重建人与环境的和谐。雕塑在城市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人文意义,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休闲坐椅或坐凳,它不仅仅是为了在公共场所给人们提供休息的一项设施,它还将成为城市景观的一个构成因素,应根据特定的环境条件进行设计,使之与环境谐调,增强环境的美感。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自从80年代以来将城市环境艺术的创作理念引入城市建设,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实施,但还存有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文脉的消减、城市品质的下降等,因此整个社会迫切需要发展城市艺术建设。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院长在2014年第六届中欧文化对话论坛指出"城市空间与艺术的结合应成为今后探讨的一个重要的命题"。2015年人大十二届三次会议的召开,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对于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性被再  相似文献   

17.
雕塑和空间的关系,一直是很受人们关注的,在艺术领域里,它们的和谐关系,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就被人们诠释得很完美了。无论是公共空间还是私人寓所,雕塑的出现都使得人们将美的直觉完全地生活化,同时,也为生活的空间注入了灵魂。空间的艺术化表现,是生活和艺术完美融合的终极目标,也是人们对极致生活状态的渴望。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日臻完美的环境里,不断有很多美妙的艺术品将我们的生活丰富起来。这次挪威使馆的雕塑展,是一次中西文化的对接,展品本身是无可挑剔的。美的感觉在艺术家们的手里,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的旅行,你需要带上什么?一个爱摄影、爱猫的女孩对我说:只要带上眼睛就够了。带上一双只属于自己的眼睛,你会看到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目的地。因此,通过她的眼睛,透过她的镜头,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香港。这里不仅仅是购物天堂、旅游胜地,这座浮华城市的内心还藏着一个宁静美丽的猫世界。  相似文献   

19.
《北京纺织》2010,(9):238-241
城市雕塑(Urban Sculpture),立于城市公共场所中的雕塑作品。它在高楼林立,道路纵横的城市中,起到了缓解因建筑物集中而带来的拥挤、迫塞和呆板、单一的感觉,有时也可在空旷的场地上起到增加平衡的作用。它主要是用于城市的装饰和美化。由于它的出现而使城市的景观增加,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精神享受。  相似文献   

20.
且说有一个略通汉语的外国人,他大老远地跑到中国来。有一天,这家伙一脸崇敬地对他的中国朋友说:你们中国人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街上到处都写着提醒人们珍惜时间的标语。那个中国朋友当时很疑惑,问他到底怎么回事?外国人随手指着一家饭店玻璃门上贴着的字说:你看吧,这“早点”不是在提醒我们做事情要迅速、要珍惜时间吗?我以为,这个故事并不是在说明东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或者是嘲笑外国人汉语不过关,而是说明了另一个最现实的问题:中国所有城市的街上,无处不有供人吃早饭的小餐馆。古人怎么吃早饭,吃什么早饭,我不清楚,就像我们不大清楚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