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黄禹康 《建筑》2007,(1):75-77
“永定的土楼,连城的‘九厅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这是福建省原省委书记项南在《客家文化丛书》序言中对客家建筑的评价。永定土楼因淳朴、厚重、奇巧早已闻名遐迩,与土楼一道形成客家两种截然不同建筑风格的闽西连城培田古民居建筑群,正以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引起海内外建筑专家、学者的浓厚兴趣。随着“中国培田古民居国际学术交流研讨会”的隆重召开,培田古民居建筑撩开了神秘面纱。培田乡座落在福建西部连城县西北约30余公里的一个山凹里,全村皆姓吴,现居住…  相似文献   

2.
正甘肃天水古民居群是世界百大濒危文化遗址之一,始建于明清时代,兼具北方建筑的粗犷和南方建筑的精巧秀美。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曾先后四次考察甘肃天水古民居群,并称其是“甘肃省唯一的、也是全国罕见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筑风格的古民居建筑宅院群”。  相似文献   

3.
浙江泰顺古民居悬鱼装饰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淑婷 《华中建筑》2004,22(4):132-135
浙江泰顺古民居建筑装饰风格独特,尤其是装饰于屋檐下造型丰富多彩的悬鱼构件,是泰顺古民居建筑装饰的大特色。“悬鱼”多用于悬山式屋顶,以祈“连(莲)年有余(鱼)”、“吉厌有余(鱼)”等。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建筑的美学特征。“悬鱼”的普遍使用和造型的多样化,与泰顺丽人们自然恬静的耕读生活和山水情怀分不开,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渊源。  相似文献   

4.
民居四合院的等级、建制见微知著.观一眼门楼便可以知晓。同样.天水古民居门楼的建筑造型、装修装饰和结构构架亦表现出天水古民居建筑的综合特征:封建礼制的等级地位、建筑文化的土木属性、建筑气质的不卑不亢、建筑装饰的不施重彩、木雕艺术的流畅大方,这种个性特征是一种历史的品质,“韬光养晦”,愈久愈纯,“无需刷新”,与日深沉。  相似文献   

5.
潘春利 《现代装饰》2006,(5):114-117
福州古民居建筑的木雕广泛施用于木构件上,寓艺术于构件是福州民居建筑的个优良传统。本文通过对福州古民居建筑中的木雕部位,木雕的风格、工艺做法和表现题材等各方面的介绍来说明福州古民居建筑中木雕装饰艺术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微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是古代徽州社会历史文化的见证。徽派古民居的选址布局深受徽州风水理论影响,尤其注重水口营造。徽派古民居的内部结构格局生动体现了徽州宗法制度及其观念形态。徽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独特文化品格,成就了古民居内部装饰与陈设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广西的古民居,多以村落群居见长。能凭单座宅院称雄一方者,寥若晨星。然而,在桂中腹地武宣县,却潜藏着数座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庄园,虽是单家独户“隐藏”在僻静乡间,却如建筑专家所感慨一展现出“超群”的气势!  相似文献   

8.
雷州东林村古民居作为粤西建筑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目前,有关广东地区的建筑及古民居的研究,大多数仅限于岭南建筑,忽视了地方村落古民居作为岭南建筑文化一部分的重要性。因此,对广东省雷州市东林村古民居空间艺术特征、表现形式及载体进行分析研究,以探讨古民居建筑及装饰艺术的发展与保护建议及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闽南蔡氏古民居的实地调查,探讨了古民居建筑装饰中汉字装饰所表现的审美特色和文化内涵,分析了古民居建筑装饰中汉字装饰的作用和意义,归纳了古民居建筑装饰中汉字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0.
鲜为人知的古代“消防博物馆”——呈坎(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 《安徽消防》2000,(7):41-41
黄山脚下有一个罕见的千年古村——呈坎。如今仍存有100多处元、明、清古民居建筑群。其中宋代1处、元代1处、明代23处、清代100多处。全村均被列为为省级历史化保护区。宋代大理学家朱熹曾赞叹日:“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当代建筑专家、学视呈坎古民居为国之魁宝。  相似文献   

11.
皖南古民居村落景观构成特征及其规划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娟 《规划师》2008,24(7):71-74
皖南古民居村落的建造,无论设计、选址、造型,还是布局、结构、装饰、陈设,都十分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共荣,强调人不能离开自然环境生存,只能适应、择优利用自然环境。民宅的建造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从皖南古民居的景观要素特征、园林景观特征及建筑景观特征来看,皖南古民居的主要景观特征可归纳为:设计考虑环境容量,选址在山水之间,造型师法自然,布局紧凑,结构简单,装饰色调素雅。  相似文献   

12.
福州古民居建筑的木雕广泛施用于木构件上,寓艺术于构件是福州民居建筑的一个优良传统。本文通过对福州古民居建筑中的木雕部位、木雕的风格、工艺做法和表现题材等各方面的介绍来说明福州古民居建筑中的木雕装饰艺术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徽州古民居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中国传统地域建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文章以徽州古民居中重要建筑构件之一的窗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经济、功能作用、封建礼制和艺术美学等方面分析了徽州古民居中窗的主要设计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位于闽西北的泰宁县是一个新兴旅游区。其中的金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4A”级旅游区,尚书第古民居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另外还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以及省级旅游开发区和旅游度假区。  相似文献   

15.
王薇 《山西建筑》2007,33(7):70-71
以剑川金华镇何氏院落住宅为例,从院落的组成及特点、建筑结构及特点、建筑装饰及特点对古民居的建筑要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金华镇民居建筑特点形成的原因和建筑要素的基本特点,为古民居的保护与规划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李俊 《安徽消防》2000,(5):41-41
凡是到过徽州的人,无不对粉墙.灰瓦.天井、马头墙——徽派民居产生浓厚兴趣。它不但外表形式美,而且在结构上,从消防方面讲,有着极高的防火科学性。封火墙、防火门窗、木结构不外露等等防火措施,大大减少了砖木结构的徽派民居的火灾发生。目前在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上保护较好,仍能使用的明、清以前的徽派建筑有5000多处,其中列为国家和省级重点物保护的有70多处,区、县级保护的200多处。其中有古风犹存的历史化名城一歙县;有被中外专家誉为“古民居建筑艺术宝库”、“东方化雏形”的徽州区潜口明代民居、呈坎村和黟县的西递、宏村、南屏等地明、清古民居群。  相似文献   

17.
书法与建筑在创作模式、构成元素上,具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均由"点"、"线"、"面"组成,古民居建筑强调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建筑空间的差异性、建筑部件的组织关系。文章分析了我国书法艺术的独特性与古民居建筑的空间形态,并针对书法艺术在古民居建筑空间中的文化进行阐释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8,(6)
古民居建筑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护古民居建筑,并继承和发展古民居建筑文化,使建筑具有鲜明的本土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是该文探析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门当与户对,是古民居建筑中的大门建筑装饰、现今存留不多了。所谓门当原指大宅门前的一对石鼓,有的抱石鼓坐落于门础上。在不少古民居中门当大多采用长方体的门墩,为长方体的鼓形还有一些立于大门两侧地上的门当,质地细腻光滑,雕有精美图案、既可观图欣赏,又可用来休憩小坐。  相似文献   

20.
陈雪杰 《住宅科技》2008,28(3):54-56
文章介绍了皖南西递古民居的村落选址、布局以及建筑空间及其细部装饰的特点。分析了徽派建筑西递古民居群如何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人居环境。强调西递古民居的人文环境和人性化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