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米晶体材料腐蚀行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  谢发勤  吴向清  李金山 《材料导报》2007,21(4):126-128,134
抗腐蚀能力是实现纳米材料广泛应用的关键.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表面纳米化金属和纳米软磁材料的耐腐蚀性能,针对不同方法制备纳米材料的腐蚀行为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并分析了纳米晶体材料腐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表面活性剂、正己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制备了水/CTAB/正己醇/正庚烷的四元反相胶束体系,利用该体系制备了尺寸可控、均一、单分散的半导体CdS纳米材料,其中反相胶束体系被认为是一个"微反应器".获得了一个CdS纳米微粒的最佳制备条件.通过研究CTAB四元反相胶团体系的成相区域、稳定性、微液滴大小和尺寸分布和胶团组成,得出了反相胶团组成与胶团中微液滴大小的关系,采用TEM、XRD等分析技术对所制备的CdS纳米颗粒进行了性能表征.  相似文献   

3.
地质聚合物作为新兴的绿色环保、低能耗胶凝材料,具有早期强度高、耐酸碱等优异性能,但脆性大、韧性差等缺陷影响其推广应用;在地质聚合物中掺入微纳米材料可以有效地改善地质聚合物的性能,提高其韧性。微纳米材料在地质聚合物中均匀分散是保证改性后地质聚合物具有优良性能的关键,为此,可在掺入过程中采用外力的方法进行分散,也可对微纳米材料进行表面改性来提高其分散性能,且表面改性后的微纳米材料能够更好地与地质聚合物基体结合。本文综述了纳米颗粒(如纳米二氧化硅、纳米二氧化钛)、碳纳米管、石墨烯、微米颗粒(如粉煤灰微球、硅灰)、微米纤维(如碳化硅晶须)等微纳米材料对地质聚合物的改性研究成果,总结了常见微纳米材料改性地质聚合物的分散方法及作用机理。其分散方法包括机械搅拌、超声分散和分散剂表面修饰。微纳米材料对地质聚合物的作用机理主要有填充作用、成核作用和桥接作用。微纳米材料能够填充地质聚合物的孔隙和裂缝,改善地质聚合物的孔结构;微纳米材料能够作为成核位点加速地质聚合物的缩聚过程,改善地质聚合物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纤维状的微纳米材料具有桥接作用,可阻止裂缝的生成及扩展。此外,对于表面有基团(如羟基、羧基等)的...  相似文献   

4.
微乳液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在有机溶剂或水中形成的热力学稳定的各向同性的单分散体系,其分散质点为纳米级。它为纳米粒子的制备提供理想的模板和微环境。本文介绍了纳米材料、微乳液以及运用微乳液技术制备纳米材料以及该法的优点和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超声化学法制备无机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不同于本体材料的优良性能,因此纳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是近年来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超声化学法是一种制备特异性能纳米材料的有效途径。超声波对反应体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用超声能量进行分散,利用空化过程进行高温分解,利用剪切破碎机理对颗粒尺寸进行控制,利用机械搅动影响沉淀的形成过程。本文中介绍了超声化学法制备纳米材料的原理,并详细介绍了超声化学法在制备纳米金属及合金、纳米金属氧化物及其它纳米金属化合物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油酸在纳米材料合成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酸作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在制备单分散纳米晶材料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其合成的纳米材料已日益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本文综述一些重要单分散纳米晶金属材料和氧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合成原理及其应用,着重介绍了油酸在制备单分散纳米晶材料方面的作用机制.最后展望了单分散纳米晶材料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纳米颗粒团聚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纳米材料有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纳米颗粒表面的高能性、不饱和性、不稳定性,导致纳米颗粒团聚,限制了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和效果.介绍了纳米颗粒团聚的主要原因,依据物理原理和化学原理阐述了解决团聚的措施,提出纳米颗粒分散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纳米材料在表面处理领域应用广泛,但在磷化工艺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选用小分子量的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对纳米SiO_2进行表面改性处理,改善其在溶液中的分散性,将改性纳米SiO_2加入预先配制的基础磷化液中,在镀锌钢板表面制备出复合改性纳米SiO_2的无镍晶态磷化膜。通过电化学测试、中性盐雾试验、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了改性纳米SiO_2对磷化膜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纳米SiO_2分散性良好,在磷化液中加入改性后的纳米SiO_2可以较大地提升磷化膜层的耐蚀性,从而提高纳米材料在汽车制造工业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单分子膜和纳米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简述单分子膜法制备金属和半导体纳米粒子,并对纳米粒子的表征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采用廉价的表面活性剂、柴油和纳米SiO2制备出一种适用于低渗透油田采油的纳米增注剂,该增注剂可将柴油乳化成微小液滴,并使之均匀分散于水相中形成O/W型微乳液。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纳米粒度及电位分析仪、高分辨光学显微镜等测试手段对纳米SiO2及微乳液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2平均粒径约为20nm,微乳液滴平均粒径约为150nm,发现纳米SiO2以颗粒团簇的形式存在于柴油微液滴中。通过理论计算得出平均每个柴油液滴中存在6个纳米SiO2颗粒,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11.
纳米润滑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使得其在润滑领域表现出良好的抗磨减摩效果。本文中综述了纳米润滑添加剂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及研究水平。为实现无机纳米颗粒在润滑油中的均匀分散,需对纳米颗粒进行表面处理。纳米润滑添加剂表面改性的方法主要有:包覆改性和表面化学改性。大量试验表明:将纳米粒子添加到润滑油中,不仅可以起到抗磨减摩作用,还可以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使免维修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几年前,很少有人会想到用膜分散技术生产纳米碳酸钙,如今一家富有远见和魄力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已经把它变成了现实。已经在纳米材料产业深耕细耘多年的山东盛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强强联合,成功开发出当今世界纳米粉体制造的尖端高新技术———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制备纳米碳酸钙技术,并在国内率先将产品成功应用于橡胶轮胎行业。纳米碳酸钙作为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功能性材料,由于其粒子晶体结构和表面电子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产生了普通碳酸钙所不具备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效应。几年前全球出现纳米热,大量号称采用纳米技术的产品现身市场,国内纳米材料产业一时鱼龙混杂,良莠难辨。其实纳米技术的开发非常艰难,需要有坚实的技术后盾才能实现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盛大公司作为全国最早成功应用北京化工大学超重力法生产纳米碳酸钙的企业之一,尽管在纳米材料研发工作中取得了累累的硕果,但他们并没有满足,而是把目光瞄准了当今世界先进的纳米材料制备工艺的尖端技术———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制备纳米碳酸钙技术。当今全球范围只有德国巴斯夫公司和中国山东盛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该项纳米粉体制造的技术。为了在纳米高科技领域拥有更大的...  相似文献   

13.
纳米微粒母料--有机硅/无机硅纳米复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纳米微粒制备过程中,把纳米微粒分散在基体中,形成纳米微粒母料,既防止了纳米材料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又解决了纳米材料应用时的团聚问题,为收集、保存和运输纳米颗粒提供了一条安全、行之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纳米材料制备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综述了纳米材料领域在纳米金属(或合金)粉末、纳米管和纳米纤维(纳米棒)、纳米材料的自组装、纳米半导体材料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等制备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一些新方法相对于一般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的优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纳米材料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使用过程中,微颗粒的分散是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纳米微粒在水中的分散;纳米微粒在溶剂中的分散;纳米微粒在固含量高的状态下的分散;纳米微粒在粉体中的分散等。近年来,我们在实际生产中摸索出了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投人生产后有一些明显效果,这里且与同行共同探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中首先以SiO2纳米粒子为核,通过脱水反应在SiO2纳米粒子表面接枝3-硅羟基-1-丙基磺酸(SIT),再通过一元弱碱解离反应,以离子键接枝反离子聚氧乙烯十八烷基胺(Ethomeen18/25),所形成的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在室温下呈金黄色的透明液体状,称其为无溶剂纳米流体.单分散态无溶剂SiO2纳米流体中,Si...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纳米SiO_2粒子选择性分布在聚苯乙烯(PS)基体相时对退火过程中聚苯乙烯/聚丙烯(PS/PP)共混物的形貌粗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_2粒子分散在共混物的PS基体时,可显著抑制共混物的形貌粗化过程,且抑制效果比纳米SiO_2粒子分布在共混物的分散相中时更强;纳米SiO_2粒子分散在PS基体相中时,不会抑制分散相PP分子链的运动,但分散相PP液滴回缩时需要带动PS基体发生形变,PS基体中的粒子网络会大大增加这一过程的阻力,从而抑制PP液滴的回缩;同时,基体中的纳米SiO_2粒子使PP液滴的合并过程变得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8.
纳米复合电镀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制备具有某些特殊性能镀层的复合表面处理技术。首先介绍了纳米材料的特点和几种典型的纳米复合镀层形成机理,以及纳米颗粒的分散方法和对复合电镀的影响。其后重点综述了纳米复合电镀的最新研究状况及应用情况,概括了纳米复合电镀在现阶段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郭毅  刘佳  杜仕国  闫军 《材料导报》2012,(Z1):113-115
随着分形理论的发展,其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纳米材料的研究中,分形理论可以作为研究微观形结构和客观性能关系的桥梁。概述了分形理论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分形理论在纳米材料、纳米颗粒分散和纳米复合材料3个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分形理论在纳米材料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用水热法制备了铝基超疏水材料。SEM观测结果表明,这种材料表面有明显的微纳米复合结构;用动态摩擦试验机进行了循环摩擦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材料的耐磨性能优异,2000次循环摩擦后样品表面变得略微平整,微米结构丢失,但是保留有大量ZnO纳米棒,仍保持超疏水特性。这种材料还具有良好的耐酸碱腐蚀能力。冷凝实验结果表明:冷凝液滴在微纳米复合结构中随机生成,有益的是凹槽中的冷凝液滴在长大和合并过程中逐渐脱离凹槽底部最终悬浮在粗糙结构的表面。这证实,冷凝液滴在样品表面保持Cassie态,为冷凝过程中频繁发生液滴合并自弹跳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