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比国外研究成果和国际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研究了我国部分地区所产焦糖酱色所含的4—甲基咪唑含量,认为在酱油中添加焦糖酱色并不对人体造成危害,希望对添加焦糖色的问题从政策上做出适当决定。  相似文献   

2.
酱色质量检测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通过对十多种酱色样品的检测,从使用的角度,对焦糖色素的质量好坏进行了讨论和分析,认为生产原材料和酱色的EBC、红色指数、浓度是比较关键的因素,在选购时要格外注意,这将有助于广大焦糖色素使用者选购到高质量、称心满意的焦糖色素。  相似文献   

3.
焦糖酱色是一种天然着色剂,它能提高食品的商品价值和营养因素。食品、调味品工业的发展,焦糖酱色也得到了发展。但是,近来各地对焦糖酱色生产与应用,理论与实践,设备设施与工业技术,催化剂的选择与运用,原料与原料的选择和应用,产品质量与成本均有不同看法。在酱油中适当添加一些酱色提高色率,不仅可以降低原辅料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可以提高AN 生成率和TN利用率,保证酱油品质,改善酱油风味。为此,我们炒制酱色的实践和体会及其应用作一简  相似文献   

4.
焦糖酱色是我国传统的天然着色剂,添加于食品、酱油、食醋及药用糖浆中已有数十年之历史。 我国目前生产焦糖酱色的原料是饴糖、蔗糖、葡萄糖、糖蜜等。上海地区以饴糖为主,制造方法是采用液相加压反应焦化,时间短、反应快,以氮源作接触剂制成高效无毒的焦糖  相似文献   

5.
(一) 众所周知,酱油、食醋中取消添加酱色的决定是一九七五年商业部在青岛召开的全国调味品产销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我认为,作出这个决定比较草率,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一九七四年,国务院颁发了八十四号文件,提出要防止食品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这对发展食品工业来说,非常及时,十分必要。在当时,国外有报导说,用氨或铵盐为接触剂制造的焦糖酱色中含有微量4—甲基咪唑,是引起痉挛作用的物质。而在国内,北京地区十七年来酱油中不加酱色。因而,取消添加酱色的问题就这样提出来了. 对此,在七四年召开的座谈会议(简称“天津会议”)以及全国调味品产销工作会议(简称“青岛会议”)筹备期间和会议召开期间对焦糖酱色是否应该取消争议很大。争论的焦点是焦糖酱色的“毒性”问题。当时,有相当数目的一部份同志认为要慎重,不应草率决定取消,理由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自从贯彻执行商业部在青岛召开全国调味品产销工作会议上作出的在酱油中不准添加铵法生产的焦糖酱色(以下简称酱色)的决定以来,已经有九年了,开始时,人们反映不添加酱色的酱油颜色太淡,后来经过说明和解释,在生产上也采取了一些增色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取消酱色时,上海部分酿造工作者的意见和看法 取消酱色,已整整十年了,回首往事,上海许多酿造工作者反映较大,意见颇多,当时,曾联名具函向有关部门和领导呼吁,我们的观点是: 1.焦糖酱色不存在“有毒”的因素。上海市卫生防疫站、上海市酿造科学研究所对上海地区生产的酱色进行测定,结果证实4—甲  相似文献   

8.
焦糖色素简称焦糖,也叫酱色,是所有色素中用得最多的一种。在食品工业中,焦糖主要用于酱油、醋、肉类罐头、腌制食品、啤酒、糖果,软饮料及酒精饮料。此外,在药品及清洁剂等非食品行业中也有应用。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经济共同体和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均将焦糖列为天然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9.
《人民日报》1980年4月27日刊登了上海市徐汇区财政局陈锦德、林志平同志的来信《浓色酱油为何多年不见了?》,对停止在酱油、食醋中添加酱色的有关规定提出了不同意见。该文认为:上海生产的焦糖酱色中4—甲基咪唑含量低于国际卫生标准;酱油中不加酱色节约了麸皮等淀粉原料,但增加  相似文献   

10.
酱色色度分析与工艺研究李胜蓉,冯雪顺,巨晓梅洛阳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471000)目前酿造业普遍使用酱色(焦糖色)以提高酱油等调味品的色度,有时也用于可乐型饮料的着色和糕点的彩装。优质酱色具有色率高、用量小、溶解性好、无混浊沉淀、色泽鲜亮等特点,对...  相似文献   

11.
酱色也称焦糖色,是常用的食品着色剂,为深褐色粘稠的液体或固体。从生产反应机理讲,有铵法焦糖——通过糖与氨基化合物进行“美拉德反应”而成;非铵法焦糖——主要是糖在高温、强碱或强酸下通过焦糖化反应而成。但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很难  相似文献   

12.
前言焦糖色素俗称酱色,它广泛地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工业中,在调味品行业中尤占重要地位。因此,寻找一种成本低,质量优的酱色生产方法便是调味品行业同仁们的迫切要求,它对于降低酱油成本,增加效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笔者于92年受厂家委托,又于95年接受学院下达的科研项目‘利用玉米粉生产焦糖色素”的工作以来,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找到了一种十分经济的生产酱色的好方法。它具有以下突出优点。①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②简化了传统工艺,即酱色生产必须将玉米加工成淀粉,然后由淀粉经液化,糖…  相似文献   

13.
焦糖色,顾名思义,就是焦化了的糖的颜色.由于它呈棕褐色,同酱油或酱类的颜色差不多,所以也叫“酱色”.焦糖色极易溶于水.其溶液的颜色.随浓度由低到高而逐渐由淡黄、棕红最后变为深褐.我们常见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4月27日在“探讨与研究”栏内登载的《浓色酱油为何多年不见了》一文的某些观点是不够恰当的,鉴于这种观点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认为有必要加以讨论。一九七五年,商业部在青岛召开的全国调味品会议上通过:在全国取消化学酱油生产,及在酱油、食醋中禁止添加焦糖酱色。这个决议是正确的。在开会之前,商业部组织专人,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当时,全国各地生产的酱色(焦糖色)产量很大,而生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粮油工业公司于一九八三年九月七日在上海市主持召开了《非氨法焦糖色的研制》技术鉴定会议,出席会议单位有11个,代表25名。由于氨法焦糖色(俗称酱色)含有对人体有害的4-甲基咪唑,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在食品中不得添加此类焦糖色。鉴于今年七月一日起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上海市酿造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焦糖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 焦糖(Caramel)又称为酱色,是一种天然的着色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及医药工业。商品焦糖有粘稠状胶体和固体粉末两种,溶于水中呈鲜艳的红褐色。 焦糖是以糖质原料(饴糖、蔗糖、糖蜜等)加工而成。加工工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将糖质原料加入含氨基的化合物(氨、铵盐、氨基酸、蛋白质或其它氨基化合物,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7.
可乐型焦糖色是以大米淀粉为原料,采用双酶法水解成葡萄糖再用催化剂转色工艺而制得的。它是一般焦糖色(酱色)升级换代产品,不但能抗酸而且还耐盐,添加于可乐饮料中增色而澄清,无沉淀物,是可乐饮料不可缺少的着色剂。据资料报导,近年来,国外多数使用蔗糖、果糖及精制葡萄糖等为原料生产可乐型焦糖色,成本较高。根据我国的国情,市场  相似文献   

18.
利用糖蜜生产焦糖色素张丽君(牡丹江市玉米全糖厂157011)焦糖色素俗称酱色,是一种天然着色剂,深受人们欢迎,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调味品、化妆品、饮料等行业,在调味行业中尤占重要地位。应用于酒类、酱油、醋、酱菜、糕点、咖啡、巧克力、糖果、汤料、糖浆...  相似文献   

19.
《福建轻纺》2005,(6):27-27
焦糖,也称酱色,在食品色素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目前食品工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中最受欢迎的一种。它广泛用于调味品、食品、饮料、药品等行业中。  相似文献   

20.
焦糖色俗称酱色,系由饴糖或蔗糖等糖品经加热熬煮而成的深褐色脱水缩合物。控制反应加热温度,可制得不同色率的焦糖色。加热温度较高,色率也较深,在饮料、烟草及药品等行业,用作着色剂;加热温度较低,色率也较低,主要利用其香味,用作糕点等食品的风味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