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的天然气产于奥陶系顶部古风化亮马家沟组白云岩储层中,储集空间的形成是不同期次溶蚀作用和充填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溶蚀孔洞充填物为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石英、黄铁矿等矿物,根据充填层序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可识别出不同期次的充填物.溶蚀孔洞的充填程度和充填类型明显地控制着储层的储集性.  相似文献   

2.
间孔,平均孔隙度为4.24%,平均厚度为36m,属裂缝-孔洞型储层及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发育的岩相古地理背景为内缓坡相,发育的物质基础是颗粒碳酸盐岩,其纵向演化及横向展布受颗粒滩亚相的控制。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的建设性因素包括:①颗粒碳酸盐岩的粒间孔奠定了储集空间形成的基础;②准同生期大气淡水的淋滤溶蚀作用形成了大规模发育的溶蚀孔洞;③同时或稍后发生的准同期白云岩化作用有利于早期孔隙的保存;④加里东期表生岩溶作用改善了储集性能;⑤构造破裂及埋藏溶蚀作用进一步改善了储集性能。储层经历的破坏性作用主要为胶结作用及压实作用,其次为热液矿物充填及沥青充填。沉积及成岩作用综合分析确认,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的必要条件是发育颗粒滩,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淋滤溶蚀作用、早期白云岩化作用和加里东期的表生岩溶作用分别决定了大面积分布孔洞型储层的形成、早期形成孔隙的保存和最优质孔洞型储层的形成。因此,龙王庙组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是“优势相带+准同生期大气淡水淋滤溶蚀作用+准同生期白云岩化+表生岩溶作用”。  相似文献   

3.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白云岩储层孔洞充填物与储集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孔洞充填物形成期次,充填矿物类型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指出有效孔洞的不均一分布控制了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夭顶部白云岩的储集性和井孔产气能力。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主力产气层溶蚀孔洞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溶蚀孔洞的充填物类型及其特征、充填物组合类型及充填程度、充填物生成期次等3个方面系统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主力产气层溶蚀孔洞的特征,结果表明:白云石、方解石、硬石膏3种主要充填溶蚀孔洞的矿物构成6种组合类型,充填物组合类型不同,其充填程度也不同;根据充填物的氧、碳同位素组成,将溶蚀孔洞的充填划分为3期,讨论了溶蚀孔洞的发育程度,充填物组合类型,充填程度及其平面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5.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集空间特征与成因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郭沫贞  朱国华 《吐哈油气》2008,13(3):230-233,245
三塘湖油田牛东区块上石碳统(C2k)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储层岩性主要为杏仁状安山岩、杏仁状玄武岩、自碎角砾状安山岩及自碎角砾状玄武岩,其储集空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孔洞类,主要有钠沸石未完全充填的气孔、杏仁体溶蚀孔、粘土矿物及葡萄石杏仁收缩孔、基质溶孔、以及火山玻璃和长石类矿物颗粒微孔;一类为裂缝类,主要为未被钠沸石及绿泥石完全充填的火山岩自碎缝、收缩缝、构造缝以及各类缝充填物溶蚀形成溶蚀缝。通过研究,岩浆的物质成份、喷溢相带以及后期改造作用是形成火山岩优质储层的主要因素。粘度大,流动性差,气体逸散较慢的中性岩浆,形成的安山岩是最佳储层,而喷溢旋回末期是形成杏仁体、气孔及自碎缝的有利时期,喷溢旋回间期的风化淋滤为各类溶蚀孔形成提供了条件。火山岩储集空间的形成机理对寻找火山岩储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和田古隆起区下古生界发育灰岩、白云岩两类储层。灰岩储层类型有灰岩溶蚀孔隙(孔洞)型储层、灰岩岩溶缝孔洞型储层和构造裂隙型储层。灰岩溶蚀孔隙(孔洞)型储层发育与加里东期、海西期不整合面没有密切的关系; 储渗空间发育受组构控制; 属低孔低渗、储集性较差的储层。灰岩岩溶缝孔洞型储层发育分布与加里东期、海西期不整合侵蚀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发育分布非均质性强。灰岩构造裂隙型储层可发育高角度斜交或垂直层面的部分充填和未充填构造裂隙。白云岩内发育晶间孔及晶间溶孔、溶蚀孔洞、大型洞穴、风化裂隙、构造裂隙等5种储渗空间,它们构成白云岩岩溶缝孔洞型、白云岩溶蚀孔洞型两类储层。白云岩岩溶缝孔洞型储层发育与加里东期、海西期不整合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涉及厚度较小。白云岩溶蚀孔洞型储层的发育具有普遍性; 与加里东期、海西期不整合面关系不密切; 非均质性明显。白云岩溶蚀孔洞型储层在寒武系及下奥陶统广泛发育, 孔隙度较高, 渗透率较低,是该区最值得勘探的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7.
对车镇凹陷车66井区深部储层岩石学研究发现,石英溶蚀显著、碳酸盐矿物稳定赋存,揭示了砂砾岩体超压封存箱内处于典型的碱性成岩环境。石英溶蚀型孔隙占储层总孔隙的50%左右,其形成机制分为三步:碱性环境的塑造、石英矿物的溶蚀、黏土矿物间的转化。超压封存箱内的碱性成岩环境对储层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是形成石英溶蚀孔隙,对储集性起建设作用;二是易于沉淀大量方解石胶结物,充填部分微裂缝和次生孔隙,起破坏性作用。粒缘缝和构造缝组成的裂缝系统作为早期超压释放和水-岩作用的流体通道,改善了深部储层的储集物性,利于油气运聚,促使处于高压封存箱内的车66沙三下砂砾岩储层成为优质储层。  相似文献   

8.
川北大安寨段储层深部热水溶蚀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北大安寨段灰岩非常规储层的形成与多期次深部热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湖滩及湖坡相带是最有利的深部热水溶蚀作用发育部位,半深湖相区泥质油源岩在不同演化阶段排出的流体是溶蚀流体的主要来源,燕山晚期~喜山早期的频繁溶蚀作用则是该储层的主要形成期。深部热水溶蚀作用可划分为成岩期、构造期、构造期后3个溶蚀期次和5个次生矿物充填阶段,各期次溶蚀孔洞缝的产状,充填物的阴极发光、地球化学、包裹体、有机岩石学和流体性质等特征均有明显的差异,综合这些特征,提出了大安寨段非常规储层的深部热水溶蚀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9.
轮南潜山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孔洞发育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轮南奥陶系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和渗透率很低,但溶蚀孔洞的发育改善了其储集条件。根据岩心观察和铸体薄片分析,论述了轮南潜山碳酸盐岩储层孔洞分布发育规律、孔洞充填特征及孔洞发育的控制因素,并分析了孔洞对储层的影响。认为孔洞的发育为轮南潜山油藏的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不仅形成孔洞型储层和洞穴型储层,而且发育的孔洞与裂缝相通,形成该地区重要的裂缝孔洞型储层。  相似文献   

10.
古老海相碳酸盐岩铀和铅含量普遍较低、且成岩组构直径小,很难取得足够的粉末样品,常规的溶液法铀铅同位素定年在古老海相碳酸盐岩中难以推广应用。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石油集团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和昆士兰大学(UQ)地球科学院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两家共同开发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并应用于塔里木盆地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储层成岩-孔隙演化研究。通过充填孔洞、孔隙和裂缝中不同期次白云石和方解石胶结物的测年,指出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白云岩储层的埋藏成岩过程是孔隙和孔洞逐渐被充填的过程。孔洞的充填作用主要发生在早加里东期,孔隙的充填作用主要发生在中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加里东和印支期断裂作为热液运移的通道,为充填孔洞和孔隙的胶结物提供了物源,未被白云石、方解石和硅质胶结物充填的残留孔洞、孔隙和裂缝构成了主要储集空间,建立了肖尔布拉克组白云岩储层的成岩-孔隙演化史。这些认识与该地区的构造-埋藏史、盆地热史具有很高的吻合度,结合下古生界烃源生烃史,为古老海相胶结物形成时间确定、成岩-孔隙演化研究和油气运移前有效孔隙评价提供了利器。  相似文献   

11.
南堡凹陷西南端奥陶系碳酸盐岩潜山具有非均质性强、岩溶储层控制因素复杂等特征,弄清其岩溶发育模式对油田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应用岩心、成像测井、薄片和地震等资料对潜山储层特征进行研究,认为该区域属于受断裂和岩性控制的岩溶储层,并非典型的风化壳型,岩性主要为泥-细晶白云岩,其基质孔隙物性较差,储集空间以裂缝和小型溶蚀孔洞为主,裂缝主要受古近系和新近系两次构造运动影响,一方面形成了大量的断裂系统,另一方面断裂沟通了地表水对储集空间进行充填。裂缝发育程度与岩性密切相关,粉-细晶白云岩层段孔洞缝密度相对泥晶白云岩层段更发育,裂缝开度更大,经充填作用改造后,仍见较多未充填或半充填的裂缝,以及沿裂缝溶蚀扩大的孔洞。结合钻井资料预测了该类岩性储层的纵向及平面分布范围,指明研究区勘探开发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埋藏溶蚀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发育多种形式的岩溶作用,其中深部及热液埋藏溶蚀是形成有利储层的重要机制之一。钻井岩心、录井等分析化验资料以及宏观地质背景分析表明,塔中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主要发育4期埋藏溶蚀,Ⅰ,Ⅱ期溶蚀孔洞基本已被充填,Ⅲ期残留孔隙和Ⅳ期溶蚀孔洞为现今储层的有效储集空间。埋藏溶蚀作用发生的流体介质主要为有机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有机酸和二氧化碳,硫化氢可能对晚期储层形成有较大贡献。通过分析前人研究成果,认为岩浆期后热液溶蚀对本区奥陶系储层的改造作用有效,具体的影响和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川北大安寨段储层深部热水溶蚀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川北大安寨段灰岩非常规储层的形成与多期次深部热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湖滩及湖坡相带是最有利的深部热水溶蚀作用发育部位,半深湖相区泥质油源岩在不同演化阶段排出的流体是溶蚀流体的主要来源,燕山晚期~喜山早期的频繁溶蚀作用则是该储层的主要形成期。深部热水溶蚀作用可划分为成岩期、构造期、构造期后3个溶蚀期次和5个次生矿物充填阶段,各期次溶蚀孔洞缝的产状,充填物的阴极发光、地球化学、包裹体、有机岩石学和流体性质等特征均有明显的差异,综合这些特征,提出了大安寨段非常规储层的深部热水溶蚀成因模式。  相似文献   

14.
柴达木盆地狮子沟地区中深层储集空间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狮子沟地区目前发现的油气主要聚集于中深层古近-新近系,其储集空间基本类型主要包括剩余原生粒间孔隙、次生溶蚀孔洞和裂缝,并形成5类储集空间组合。具有储渗意义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是次生溶蚀孔洞和裂缝。受压实作用和胶结充填作用以及沉积环境的影响,剩余原生粒间孔隙不甚发育,而次生溶蚀孔洞和构造裂缝发育。除了油源流体外,大气降水可能在有效储集空间的形成中起到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安岳大气田震旦系—寒武系储层的发育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勘探揭示,四川盆地安岳大气田的3套工业气层分别发育在下寒武统龙王庙组、震旦系灯影组四段和二段,为了给该区的持续勘探发现提供储层研究支撑,分析了储层的主要特征及其发育机制,取得以下3项成果认识:①依据沉积微相、岩性和孔隙三要素将上述储层分为龙王庙组颗粒滩白云岩裂缝—孔洞型储层、灯四段蓝细菌丘滩白云岩缝洞—洞穴型储层和灯二段蓝细菌丘滩白云岩裂缝—孔洞型储层。②龙王庙组储层的主要岩性是颗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为溶孔溶洞,平均孔隙度为4.24%,平均厚度为36m;灯四段储层的主要岩性是蓝细菌白云岩,溶孔溶洞和洞穴是其主要储集空间,平均孔隙度为3.22%,平均厚度为70 m;而灯二段储层的岩性为蓝细菌白云岩,主要储集空间为溶缝溶洞,平均孔隙度为3.34%,平均厚度为80 m。③储层的发育经历了孔隙形成、热液矿物充填、沥青充填等主要演化阶段,准同生溶蚀作用和表生岩溶作用是储集空间形成的关键,并建立了储层的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古老深层白云岩储层的成因理论,以四川盆地中部磨溪8井区灯影组四段(灯四段)为例,基于岩心、岩石薄片、测井、储集物性等资料,分析灯四段岩溶特征及演化规律,并探讨了其对储层发育和保存的意义。结果表明,灯四段发育孔洞型储层,储集岩性以微生物白云岩类、岩溶角砾岩和颗粒白云岩为主,岩溶作用具有组构选择性溶蚀、花斑状溶蚀和半离解带等典型早期溶蚀特征。灯四段储层主要集中在向上变浅序列的中—上部,纵向上呈多套薄层状储层频繁叠置、韵律性分布。灯四段优质储层的发育与相对海平面频繁升降驱动的早成岩期岩溶作用密切相关,储层品质与暴露时间和溶蚀强度有关。灯四段储层主要经历了3期岩溶演化阶段:选择性溶蚀阶段、岩溶分带阶段和整体角砾化阶段。适宜的暴露改造有利于原生残余孔隙的溶蚀扩大,对储层改造具有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暴露时间过长或溶蚀强度过大导致早期相对孤立的孔洞彼此连接,但大多垮塌或被充填破坏,表现为整体角砾化。整体上,灯四段有效储层具有"小孔(洞)保存,大孔(洞)充填"的特征,随着岩溶阶段的演化,储集性能先优化后变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岩心观察、孔洞缝统计、测井、成岩演化等综合研究,指出玉北地区不同构造带之间奥陶系鹰山组风化壳储集空间类型及其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玉北NE向构造带鹰山组风化壳叠加多期岩溶,发育洞穴、孔洞、裂缝等多种储集空间,储集性能较好;平台区、玉东断洼区仅发育加里东中期Ⅰ幕岩溶,储集性能较差且多以裂缝+弱溶蚀孔为主;而鹰山组下部岩溶内幕在白云岩化作用下,发育大量顺层状溶蚀孔洞和裂缝性储层,但孔洞呈孤立状,连通性较差,未—半充填(油或方解石)。建立了该地区鹰山组岩溶储层发育模式,指出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构造运动是控制古地貌、影响岩溶储层发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和田河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建设性成岩作用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和田河气田是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九五”期间探明的大型气田。该气田的主要储层是奥陶系碳酸盐岩 ,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孔隙、溶洞和裂缝。对储层控制作用最强的是岩溶作用和破裂作用等建设性成岩作用。由于风化淋滤作用和构造运动产生的构造裂缝的改造 ,在奥陶系古潜山出现了较好的风化壳岩溶并使溶蚀孔洞十分发育。溶蚀孔隙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储层的孔隙度 ,该储层约78%的孔隙为溶蚀孔隙。通过切割关系、裂缝充填物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可识别出 5期构造裂缝。裂缝孔隙度占总孔隙度的 1 .5 %~ 3.5 % ,但裂缝渗透率却占总渗透率的 99.4%左右。  相似文献   

19.
西昌盆地流体包裹体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通过对西昌盆地下二叠统碳酸盐岩流体包裹体研究证实,储层成岩演化和烃类生成、运移、聚集的每一阶段均可形成流体包裹体,是储层孔隙形成环境、发育阶段以及油气演化、运移、聚集的直接标志.不同世代胶结物和不同期次孔隙充填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西昌盆地下二叠统烃源告演化及储层孔隙的发展经历了准同生期、成岩早期和中晚期、表生期、再埋藏早、中、晚期7个演化阶段.其中,表生期岩溶孔洞缝、再埋藏早期深部溶蚀孔洞缝和中晚期构造裂隙构成了区内聚烃期储集空间.石油开始生成和初次运移发生在晚二叠世(再埋藏早期),大量运移聚集发生在三叠纪(再埋藏中期),天然气大量运移聚集发生在侏罗纪及其之后(再埋藏晚期).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与海西期玄武岩喷发(热)事件、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及岩浆多期侵入活动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0.
川中北斜坡中二叠统茅口组岩性主要为生屑灰岩,发育岩溶缝洞型储层。通过岩心观察、镜下薄片鉴定,结合阴极发光特征,确定了茅口组溶蚀孔洞及裂缝中的矿物充填序列。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期次成岩矿物中捕获的流体包裹体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川中北斜坡二叠系埋藏热演化史及成岩矿物U—Pb定年数据,明确茅口组油气成藏过程。结果表明:茅口组储层储集空间以残余溶蚀孔洞及裂缝、溶蚀缝为主;孔洞中见粉—细晶方解石→细—中晶方解石→粗—巨晶方解石3期充填。第二期方解石U—Pb年代学定年时间为晚二叠世(244.1±6.3 Ma),流体包裹体特征表现为高成熟度液烃包裹体与盐水包裹体混生,测得均一温度峰值主要集中在120~130℃之间,第三期粗—巨晶方解石发育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及沥青包裹体,其均一温度峰值主要集中在165~170℃之间。川中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经历了3期成藏事件:第一期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生成的原油充注形成古油藏;第二期为中侏罗世—早白垩世油藏裂解形成气藏;第三期为晚白垩世喜马拉雅期构造抬升气藏调整形成现今混合气藏。中二叠统天然气主要为筇竹寺组烃源岩生成的原油裂解气,混有少量中二叠统自身烃源岩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