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超声波和微波联合加强氧化脱除煤中有机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超声波和微波辐射法在氧化体系下,对北京、王庄、兖州、临汾煤进行了氧化脱硫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和微波结合可达到较好的氧化脱硫效果,超声波作用时间和功率、微波作用时间和功率、煤样粒度、氧化剂类型以及氧化剂用量对煤中有机硫的脱除率有较大影响.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超声波功率为540 W,作用时间为70 min,微波功率为280 W,照射时间为30 min,煤与HAc+H2O2(体积比1∶1)氧化剂配比为3/60 (g/mL),煤粒度d≤0.10 mm;王庄煤有机硫的脱除率可达到65.0 %.研究表明,超声波和微波联合氧化法是脱除原煤中有机硫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不同煤样的脱硫效果不同,与煤中有机硫的存在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2.
结合红外光谱法测硫的原理及验证红外法测硫准确度的试验,重点探讨了红外光谱测硫法准确度的确认及设备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经实验验证可采用红外光谱法准确、快捷地测定煤中全硫.  相似文献   

3.
将重量法分析理论应用于煤中全硫测定中艾氏法的试验条件分析,介绍了影响艾氏卡重量法测全硫准确度的几大因素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煤炭技术》2017,(2):318-320
在氮气气氛中采用固定床反应装置对贵州普安煤进行了热解脱硫效果试验,主要考察在不同热解温度下煤中硫的含量变化。研究发现: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煤损失量呈上升趋势;600℃左右的试验温度可以获得较好的热解脱硫效果,其脱硫率为58.3%;黄铁矿硫较易热解脱除,存在着部分黄铁矿硫转化为有机硫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电化学催化氧化脱硫方法是一种温和的化学脱硫方法,它比常规的物理和化学脱硫方法更具优势,对于无机硫(FeS2)和有机硫都有一定的脱除效果。但其脱硫机理至今还没有完全弄清楚。本文以石坷节高硫煤样为原料,在酸性体系下,利用电化学催化氧化方法对煤样进行了处理。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煤中矿物成分,矿物元素含量的变化,以及电解液组分变化。研究表明,电化学催化氧化脱硫是借助电解阳极表面产生活性氧等氧化剂或高价离子氧化煤中的硫,将煤中黄铁矿硫和有机硫化物转化成水溶性的硫化合物,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通过试验分析也可得出,加入的催化剂离子也参与了反应,加速了脱硫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以红外光谱吸收和电流滴定的原理,配以微处理机,实现了煤中全硫测定的仪器化。我国从1979年起开始研制用库仑碘量法测定煤中全硫的实验室装置,进行了条件试验。采用该法可直接测定煤中0.01~10%的全硫量,分析精度可达硫含量的±1~1.5%。每次测定时间只需5分钟。一、方法原理煤样在1300℃高温下于载气流中燃烧,煤中各形态硫转化为二氧化硫和少量三氧化硫,并由载气流带到电解池内,与池内的I_3~-  相似文献   

7.
根据试验所用煤的性质,采用管式电炉加热装置,考察了煤中硫在不同温度下的迁移规律。首先考察了通气速率和恒温停留时间对脱硫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氩气的通气速率大小以及恒温停留时间与煤的脱硫率相关不大。在不同温度下考察了无机硫和有机硫的迁移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煤中黄铁矿硫和硫酸盐硫分别在500℃和700℃时脱硫率最高,分别为98.20%和99.66%;因部分无机硫转化为有机硫,致使有机硫含量增高;全硫在温度700℃脱除率最高,为31.18%。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三氯化钛法测定煤中硫化铁硫的检测原理,结合数理统计原理及对氯化亚锡用量、滴定终点判断的探讨,对三氯化钛法是否可替代氯化汞法测定煤中硫化铁硫进行成对对比分析。通过成对对比法实验证明,三氯化钛法可以替代氯化汞方法测定煤中硫化铁硫,使用氯化亚锡-三氯化钛还原剂的还原效果较好,且该法不易造成还原剂滴加过量,即三氯化钛法检测煤中硫化铁硫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煤中全硫分析测试方法通常为重量法,其测试过程繁琐、耗时长,容易产生分析误差,并且每次测试的重现性差。采用全自动测硫仪来测试煤中的全硫,可以提高分析测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依据《煤中各种形态硫的测定方法》,运用化学法测定煤中有机硫的质量分数,同时运用电子显微镜结合能量扩散X射线法和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煤中有机硫的质量分数,由煤中有机硫自身的性质,结合实际检测数据,分析了相关因素对煤中有机硫的质量分数测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现有生产工艺基础上,通过适度的工艺改造,达到对高硫煤进一步脱硫的目的,采用筛分、浮沉及破碎等手段,对山西古交地区高硫炼焦煤进行试验分析,并得到以下结论:原煤中同时存在有机硫和无机硫,其中无机硫主要赋存于高密度级的矸石中,较低密度级矸石由于硫分相对较低,并且易于泥化,因此破碎过程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浮选精煤的硫分;对该煤采用13 mm分级破碎,控制分选密度在1.5~1.6 g/cm3范围内时可选性较好,可在满足产品灰分指标的前提下达到最佳脱硫效果,产品硫分最低可达1.27%。  相似文献   

12.
13.
王帅  方传智  王鹏程  黄婷婷  颜禄康  尖措 《矿冶》2020,29(4):128-132
研究了某高硫铜硫矿的工艺矿物学。结果表明,原矿中铜品位为2.85%,硫品位为24.32%,金含量为0.48g/t,铜、硫、金是主要回收的元素。原矿中的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蓝辉铜矿。目的矿物黄铜矿和黄铁矿的嵌布粒度差异较大,且铜矿单体解离度相对较差。在选择工艺流程时应该注重氧化铜矿物的回收,同时要选择合适的磨矿细度,保证目的矿物单体解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贵州某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迁移途径和影响硫溶出率的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硫铝土矿溶出时,解离的黄铁矿先溶出,被铝土矿包裹的黄铁矿在氧化铝溶出后期才溶出,且溶出量较小;硫溶出率受黄铁矿粒度较细、解离度低、溶液成分和溶出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煤中硫的赋存特征及微生物脱硫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在分析我国煤中硫的分布和赋存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现有的脱硫技术,重点阐明了微生物脱硫的机理、工艺过程、影响因素及脱硫菌种,总结了微生物脱硫技术的优越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炭微生物脱硫技术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温热解燃烧将试样中的硫以气体氧化物形式逸出,与此同时,氯化物也分解成氯气逸出,因而硫被氧化为高价,呈SO3形式被水吸收而形成SO2-4离子,SO2-4离子与Ba2+离子即生成细微的颗粒.BaSO4在分散剂阿拉伯树胶的存在下,改善溶液中BaSO4细微颗粒的环境(如加入乙醇),可使BaSO4细微颗粒在短时间内不会凝聚,从而实现BaSO4光度测定.本法灵敏度高,分析精度和准确度可满足含氯化探样品分析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云南某硫精矿进行了提硫除砷试验研究。采用磁选工艺, 分别研究了高梯度磁选给矿量、磁场强度、冲次等因素对提硫除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粗选磁场强度1.1 T、精选磁场强度0.9 T条件下, 获得的硫精矿硫品位27.65%、含砷0.38%, 硫回收率81.62%、除砷率90%以上, 基本达到硫精矿制酸要求。  相似文献   

18.
高硫煤中硫的分布和燃前脱硫可行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对我国20多个高硫煤的分析,高硫煤中硫的分布以黄铁矿硫为主,黄铁矿硫中有一半为单体解离状态,约1/4为浸染状态,其它为共生和充填状态。常规洗选对黄铁矿硫的总脱除率为35%左右。洗选后精煤的有机硫有增加的趋势。原煤硫分>3%的煤炭,洗精煤的硫分一般在2%左右。燃烧前洗选脱硫是最经济的脱硫方法,利用黄铁矿的密度大大高于煤炭密度的特点,可以用重力分选方法有效地脱除解离的黄铁矿硫。由于黄铁矿的疏水性和煤相似,浮选柱和浮选机脱硫的效果都不佳。煤炭破碎有利于黄铁矿解离。确定选煤方法时,要考虑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9.
云南某高硫铁矿石深度降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某高硫铁矿石因含磁黄铁矿而造成精矿含硫超标。为此,对该矿石进行了旨在降低精矿中硫含量的选矿试验。试验采用弱磁选-浮选工艺流程,通过组合活化剂NC和新型捕收剂DY对磁黄铁矿的有效作用,最终使精矿中的硫降至0.08%,并使精矿铁品位达到65.04%。  相似文献   

20.
云南某锡矿选矿厂采用抑硫浮锌—硫酸活化浮硫—浮硫尾矿选锡流程回收矿石中的主要有用元素锡、锌、硫。硫酸活化浮硫不仅腐蚀搅拌桶、浮选机等矿浆存储及输送设备,而且与矿物作用还会释放有毒的硫化氢气体,造成环境污染。为解决此问题,武汉理工大学相关课题组有针对性地研制出一种新型药剂FS,可替代硫酸活化现场被抑制的硫。试验对以FS为活化剂的脱硫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硫、锡品位分别为21.24%、11.43%的试样,以FS+硫酸铜为活化剂,丁基黄药为捕收剂,2#油为起泡剂,经1粗1精1扫闭路流程处理,可获得硫品位为36.57%、含锡0.60%、硫回收率为97.76%的硫精矿,以及锡品位为25.66%、含硫1.10%、锡回收率为97.03%的脱硫产品,较好地实现了硫锡分离。新型药剂FS与硫酸铜的组合使用,不仅解决了设备的腐蚀问题,而且降低了药剂消耗,消除了硫化氢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