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丝绸》2001,(5)
“生丝”、“生丝试验方法”国家标准(修订)审定会月29~30日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浙江、江苏、四川、山东、安徽、广东、重庆、辽宁、云南、陕西10个生丝主产区的省(市)丝绸公司、缫丝企业、生丝用户企业、商检、丝检、外贸、科研院校以及全国丝绸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的有关委员等专家和代表46名。国家茧丝绸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北鹰在会上对我国生丝生产企业加强标准化工作,提高生丝质量,增强我国生丝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及与国际标准接轨等作了指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审查部的领导也到会并讲了话。 …  相似文献   

2.
纤度偏差是指一批生丝的纤度偏离它的平均纤度的程度。纤度偏差的大小反映了这批生丝条干均匀与否,它直接影响到后道丝织品的质量好坏。新质量标准明确规定纤度偏差列入为检验生丝质量的主要项目之一,基本上以偏差来定生丝等级。1977年开始,浙江、江苏等省几个试套厂进行了新标准的试套,从无锡缫丝二厂试套的结果来看,新  相似文献   

3.
叶竹洪 《江苏纺织》2011,(12):38-39,46
在生丝定等因素中,生丝纤度偏差和纤度最大偏差占有较大比例,且在近几年的监督检查中,有些企业因为纤度偏差问题而被判定为不合格,特别是在2008版标准实施以后,纤度偏差要求提高,对纤度偏差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如何降低生丝纤度差偏和纤度最大偏差,在自动缫红中仍是不可忽视的问题。根据检验情况以及本人从事缫丝技术管理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生丝纤度变异系数是生丝电子检验分级标准中的一项主要质量检验指标。为了在生丝电子检验中合理设计生丝纤度变异系数(CVeven和CV5m)分级标准,需要准确了解其分布形态。通过对6批生丝进行电子检测试验,调查电子检验中CVeven和CV5m的频数分布,利用卡方检验进行正态分布拟合检验,运用KS统计量检验方法进行混合正态分布拟合检验,并对两分布拟合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生丝纤度变异系数分布反映了生丝质量、缫丝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丝纤度变异系数(CVeven和CV5m)服从由两个正态分布组成的混合分布。  相似文献   

5.
沈维华 《丝绸》1997,(1):50-52
生丝检验标准自1986年10月发布以来,对丝厂的生产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近期由于自动组丝机的应用日趋广泛,自动缫生丝的产量不断增加,其质量与检验结果差异较大的矛盾日趋突出。绸厂普遍以为多数自动缫生丝与立缫生丝相比(同等级,偏差定级),自动缫生丝较易产生粗细柳现象,影响绸面质量。因此希望通过缩短纤度检验丝长度的方法,正确测定自动缫生丝的纤度变化情况,以反映生丝实际质量情况。为此,我什1用不同纤度检验方法对绸厂委托检验的自动蕉生丝以及部分丝厂的自动蕉生丝的纤度偏差进行了测试。颈.将测试情况归述…  相似文献   

6.
生丝纤度偏差是指生丝粗细偏离生丝平均纤度的离散程度,目前,虽然自动缫丝机的普及使生丝纤度指标得到大大改善.但纤度偏差仍然是生丝检验定等的一个主要指标,目前在生丝检验定等因素中.以偏差定等的丝批在80%以上,20%不到的丝批属于其它指标定等,因此.可以这样说.如何做小生丝纤度偏差足缫丝企业生产中的一个永恒课题。要做小生丝纤度偏差,既要遵循原料茧纤度变化的内在规律,又要遵循工艺设计、操作技术和管理科学的规律。笔者根据商检情况及自己的生产经验,就如何做小生丝纤度偏差,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谈一些肤浅的意见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丝绸》1986年第9期载苏州丝绸工学院白伦《国际丝协标准化委员会生丝标准研究动向》一文,提出了对于生丝标准中哪些检验项目必不可少,哪些是可以取消的以及对于织造、捻丝、针织哪些是基本重要的,并提出了新的标准设想,即用变异系数代替纤度偏差及以2A~3A为中心的五等级设想。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1引言 生丝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为维护其交易的公平合理,给用户(捻线厂或机、针织厂)选择原料时提供参考,并指导供方(指生丝制造厂或经销商)改进技术管理,必须进行生丝检验,主要的依据就是生丝标准。 众所周知,GB1797~1799-86生丝标准发布后,对推动我国制丝企业的进步、提高实物质量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丝绸行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该标准亟需加以修订、完善。2修订生丝标准的必要性2.1标准的弊端使然 现行生丝标准主要存在品质分级方法繁复,某些指标“质量过剩”,“优等品”的概念模糊以…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临安丝绸总厂1988~1991年结庄分析,建立了设计偏差与茧丝纤度极差及设计添绪次数之间的二无线性回归方程。这有利于预测生丝偏差,使缫丝产量设计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0.
影响生丝条价偏差的大小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原料条件,工艺设计合理与否,缫丝操作及配茧方法等。为了提高生丝产品质量,适应修订后的桑蚕丝质量标准,缫制出国内外市场满意的优质生丝,更好地为毛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线服务,笔者从茧丝纤度开差与生丝条份偏差的关系,茧丝初终纤度率与生丝偏差的关系,及蚕茧分型与否,配茧符合率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提供研讨。  相似文献   

11.
刘洋 《国外丝绸》2002,(1):13-17
关于中国的生丝检验,为了调查纤度偏差以及纤度最大偏差检验标准的可信赖程度。设定抽样模型,进行模拟试验。即使在生丝根数减半的情况下,对生丝纤度偏差及纤度最大偏差成绩的期望值没有影响。于是可以用同一定级界限。  相似文献   

12.
分析国内外生丝标准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生丝国际标准制定的必要性以及中国在生丝标准制订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广泛研究世界各国生丝标准,研究丝绸行业发生的新变化,制定适应丝绸行业新变化的生丝国际标准;增加生丝质量标示、调整生丝分级项目、适当弱化纤度指标,增设丝胶等检验及指标、研究先进电子检测技术和新颖仪器设备等措施,有利于生丝国际标准方案及技术路线的制定。  相似文献   

13.
为了扩大生丝、丝绸需求,作为对策之一,必须开发研制与以往的生丝不同的新形质生丝。所谓生丝是为把茧丝合并成没有类节且纤度均匀的丝条,现在要抛开传统的这种生丝概念,研究通过茧丝的交络,使丝条成为膨松的新形质生丝(俗称“网络生丝”)的缫丝技术。并且,对用网络生丝织造的织物的物理性能进行了探讨。本文对缫制网络生丝的缫丝装置报导如下: 1 缫丝装置: 用木下等曾报导过的用于解舒不良蚕茧的  相似文献   

14.
以新型自动丝机取代立缫机,是我国缫丝企业科技进步,摆脱困脱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我国缫丝行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如何使用好新型自动缫丝机至关重要。本文就影响新型自动缫丝生丝纤度偏差的主要因素作了分析探讨,并介绍了做小生丝纤度偏差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我国生丝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竞争能力,为了使修订后的生丝标准更科学,合理,先进,可行,中国丝绸工业总公司要求各省丝绸公司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企业与生丝检验局按生丝标准修订小级的试套方案的要求进行试验,我厂根据省公司要求对生丝标准修改项目中的清洁及回潮率允许范围二个项目进行了试套,试套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孙逊  周善军 《辽宁丝绸》1997,(2):15-15,17
纤度是表示丝条的粗细程度。纤度偏差是表示一批生丝的纤度粗细分布的离散程度。纤度偏差小,表示生丝纤度分布集中,粗细均匀。生丝纤度偏差的大小,对织造工程和织物品质均有密切关系。偏差大的,在络丝、套经、织造等过程中切断次数往往较多,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在织物上容易产生经柳等疵点。据统计自1995年10月至1996年5月,在受验的9875批丝中有473批丝因纤度偏差降等(B级及以下),降等率为479%。因此,纤度偏差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生丝纤度偏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是原料茧本身的纤度粗细不一;二是由于操作…  相似文献   

17.
朱文惠 《丝绸》1995,(11):33-34
一种能有效地控制实缫生丝纤度的试验方法朱文惠(江苏丝绸无锡缫一有限责任公司)_缫丝车间的纤度管理,是车间技术管理的重点。纤度管理对自动缫丝来说,即平均粒数,中一心粒数及允许粒数的管理。掌握好平均粒数是做准纤度的关键。当然,在实组过程中影响生、丝纤度粗...  相似文献   

18.
依据理论研究结果,通过生丝400回与100回检验实测试验,分析了100回检验结果与现行400回检验的等级,缫丝方式,纤度规格,平均纤度等的关系;确定由400回检验系统向100回检验系统变换的纤度偏差系数和纤度最大偏差系数;验证试套了100回检验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缫丝行业生丝纤度检验运用Mcp值概念,进行分析计算,提出生丝纤度检验计量器具配备的一般规范及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缫制具有均匀纤度的生丝,必须对缫制中时刻变化的生丝纤度随时进行检测。利用光信号对移动中的丝条粗细进行测量的方法,过去曾有过报告。本文是就前文(注:《丝绸》78年第6期中“纤度控制装置的新发展”)中应用光电技术的纤度检测装置,在缫丝过程中对生丝纤度检测的报告。一、方法和装置纤度的检测方法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