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465t/h流化床锅炉屏式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65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过热器系统的流量分配、热偏差和吸热量的详细计算分析,发现蒸汽侧同屏管间流量偏差和烟气侧吸热偏差是导致该型锅炉屏式过热器超温的主要原因,屏式过热器整体吸热量偏大和减温水使用不当进一步加剧了超温现象。根据超温原因,在运行和结构改造方面提出了防止屏式过热器超温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应用可以反映沿高度方向受烟温偏差影响的过热器热流分布模型,在不同烟温偏差水平下计算过热器热流密度分布,从而计算出相应的过热器管壁温分布。结果表明:沿高度方向烟温偏差水平较小时,过热器管存在水平段和出口段两个高壁温区域;烟温偏差水平增大时,出口段壁温下降,水平段壁温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
大型电站锅炉烟温与汽温分布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在分析大型电站锅炉烟温偏差与汽温偏差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型电站锅炉烟温偏差与汽温偏差的理论计算新方法,并采用热态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笔者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具有足够的准确性,可应用于大型电站锅炉过热器与再热器系统的设计及电站运行监控。  相似文献   

4.
王勇 《宁夏电力》2002,(C00):1-5,40
石嘴山发电厂#10锅炉自1992年投产以来屏式过热器部分管壁一直处于超温状态,通过对该锅炉进行热力计算和屏过水动力计算,发现锅炉燃用原煤热值高于设计值,屏式过热器同屏各管圈流量分配不均,吸热量偏差大是屏式过热器部分管壁超温的主要原因,通过计算,采取在屏式过热器部分管圈加装节流圈等措施解决了屏式过热器管壁超温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330 MW旋流对冲锅炉分隔屏过热器三维壁温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考虑分隔屏过热器的热力偏差及水力偏差的基础上,对330MW旋流对冲锅炉分隔屏过热器进行三维壁温分布计算,对锅炉实际运行的7种工况进行了壁温分布的分析比较,并对其壁温状况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6.
石嘴山发电厂10锅炉自1992年投产以来屏式过热器部分管壁一直处于超温状态,通过对该锅炉进行热力计算和屏过水动力计算,发现锅炉燃用原煤热值高于设计值、屏式过热器同屏各管圈流量分配不均、吸热量偏差大是屏式过热器部分管壁超温的主要原因,通过计算,采取在屏式过热器部分管圈加装节流圈等措施解决了屏式过热器管壁超温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对某600MW超临界四角切圆燃烧锅炉的汽温及烟温偏差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过热器出口汽温偏差及再热器出口烟温偏差形成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对策。认为炉膛出口气流的残余旋转是造成水平烟道区域烟温和气流速度偏差的根本原因。在采取有效措施后,过热器出口汽温偏差和再热器出口烟温偏差得以减弱。  相似文献   

8.
消除大容量电厂锅炉过热器及再热器局部超温的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孟浩 《中国电力》2003,36(3):13-16
介绍一种新开发的采用改变蒸汽流量分配和结构上的措施来补偿燃烧侧吸热不均匀性的方法,以解决过热器、再热器超温爆管达到设计优化。采用此法可靠性高、施工方便、费用小,但需准确的热偏差计算作为依据。并介绍热偏差和壁温计算方法的理论依据及与实测值的比较,展望提高亚临界电厂锅炉汽温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洛河电厂2号炉后屏过热器22个试验工况数据分析及处理,初步认识了该炉后屏过热器运行特性,获得了后屏过热器屏间热偏差、同屏热偏差系数及热偏差过大引起部分管圈长期超温是导致后屏过热器爆管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并提出了防止后屏过热器管圈超温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CFB)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具有综合性优点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但其炉膛中屏式过热器爆管泄漏问题频繁发生,故有必要对其水动力特性及吸热量偏差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根据针对超临界CFB锅炉炉膛内屏式过热器所建立的复杂流动网络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屏式过热器出口汽温分布实炉测量数据,对热负荷进行反推,计算分析了河曲电厂350MW超临界CFB锅炉以及白马电厂600MW超临界CFB锅炉中屏式过热器流量分配、出口汽温分布及壁温特性,并计算得到了屏式过热器中吸热量热偏差系数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屏式过热器吸热量及热偏差系数在近壁侧、近火侧较小,在受热面中部则二者较大,这是由于各处烟气颗粒浓度的不同而影响传热造成,对吸热量及传热系数的分析研究对超临界CFB锅炉的设计及优化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