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高职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只有建立在企业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的调查,充分了解了外贸企业的职业能力。在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重新定位,既对部分课程进行了整合,也开发了培养外贸企业职业能力的课程,构建比较完善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
杨东霞 《电子世界》2012,(6):142-143
文章按照基于职业能力系统化和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流程,分析了游戏软件专业的职业岗位需求,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及课程学习链路、设计学习领域,最终形成游戏软件专业课程体系和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为背景,针对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将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开发的方法,充分发挥职业素养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以网络数据库精品课程开发为例,采用校企协作育人的课程开发思路,以“乡村助农”为教育主线,构建“助力乡村振兴,青年大有可为”的课程体系,打造更加符合职业教育实际需要的高质量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4.
白平 《通讯世界》2016,(2):116-117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构建要以职业为导向,充分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本文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体系的要求,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对高职院校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构建与开发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健雄精神和企业文化相互渗透"的专业课程文化引领下,专业课程是如何进行课程文化内涵建设的。以本专业课程"工业信号检测与控制"为例,从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进行阐述课程文化的构建与实施,以及其的相互渗透。在加强课程文化建设后,学生职业素养、技能和个人发展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夏蓉花 《电子技术》2022,(2):150-151
阐述将课程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职业教育云平台的支持下,以电梯保养与维修课程为例,专业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设计,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学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辽宁建筑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程已经进行了以任务为驱动的项目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改革后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为依托,以电子产品的制作为最终目的,学生不仅需要熟练地掌握专业技术的理论,而且应该具备产品制作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同时也能具备产品焊接的能力,因此锡焊技术的掌握是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核心内容,但是由于专业课程中不能利用较多的时间讲解锡焊的方法和使用技巧,因此锡焊技术实训课程的出现能够很大程度地弥补这种不足,文章将详细讨论锡焊技术实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相似文献   

8.
在中职学校电子类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实训课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最有效、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本文从建构"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新型实训教学模式;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发以职业能力本位为主的电子类专业实训课程;构建多元化的实训教学评价体系;校企联手,加强电子类实训基地建设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中职学校电子类专业实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查荣 《电子世界》2013,(8):194-195
CDIO模式为高职院校技师课程体系开发提供了参考模型和标准。本文对照CDIO的模型、大纲、标准和评价对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分别进行分析,特别强调了课程要以具体的三级实践项目贯穿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是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支柱。国务院最新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明确指出要提高物流标准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并确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科技攻关为重点工程内容。对物流信息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专业课程体系中其它课程的教学都至关重要。文章结合物流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及物流信息技术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需要掌握的职业技能,探讨了《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1.
高职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教学思想己深入人心,而目前高职非计算机类专业IT技术教学中,课程的职业岗位导向并不明确.本文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了一套高职IT课程实训教学与CITT考试[国家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应用能力认证考试]相互藕合的教学模式,探讨了该模式在高职IT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优势、实施流程、方法与推广策略,从而引发对目前高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课程群为主线,工程认证为主要标准,进行云计算与自动化运维课程群的建设。通过对课程群内的课程进行优化,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实施课程群项目来增强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为新工科背景下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课程目标的确定是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开发的首要环节,应从职业能力分析与外部环境分析入手来确定理想培养目标,进而结合学生分析与教学资源分析等步骤,将理想培养目标转变为培养目标,最后根据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文章对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课程目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课程体系基于建筑模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人才能力的培养关联度不高。有必要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课程设置经验,对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的教学改革,并根据课程之间的逻辑联系及其与职业能力的对应关系构建不同的课程模块,设计出基于能力本位的网络工程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思想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应用与维护课程是交通安全与智能控制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针对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使用、安装、测试、维护等岗位而开设,以这些岗位从业人员所需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培养目标,传授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的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收费车道控制设备、收费计算机网络、收费闭路设备、收费附属设施和不停车收费设备等的安装、应用和维护及常见故障的检修。  相似文献   

16.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融合数字媒体和计算机技术,在课程设置上不但要求内容上要有所交叉,还需要针对学生能力发展需要,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保证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文章分析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目标和核心能力及能力发展需要,重新构建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为高校教师提供理论上的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秋红 《中国新通信》2024,(3):106-108+127
“岗课赛证”融通是一种全新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有利于构建高水准、科学化的教师教学队伍,同时可以将课程融为一体,真正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基准,构建符、合实际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融合技能比赛的标准,“岗课赛证”模式优化和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了学生在职业技能层面的提升,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要求。本文首先对“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构建内涵与作用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通过客观分析现阶段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常见问题,重点论述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路径与方法。希望这可以更好地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为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与保障。  相似文献   

18.
滕云 《通讯世界》2016,(11):291-292
随着教育领域不断改革,我国教育模式不断创新.高职教育注重培养高等技术人才,《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就需要在课堂中不断创新,这样才能适应现在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本文对《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能力核心、系统培养、岗位成才”的指导思想下,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工程技术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根据专业特色和企业需求,探索构建“循岗递进”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开发“素质引领、循岗递进、课证融合”的课程结构体系,并根据轨道交通专业课程特色,深入挖掘课程中蕴涵的课程思政点,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研究结论丰富了南铁院轨道交通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成果,对兄弟院校类似的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模式培养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基于职业能力为导向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已经成为高职教育教学改革话题之一,本文从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背景开始展开论述,详细阐述了课程建设应该以职业技能为教学重点,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教学目标,通过校企合作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同时也说明高职院校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一些路径,使得职教功能的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