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欢127西块兴隆台油藏,随着区块采出程度的增加,受边底水双重影响,现已进入高吞吐轮次、高含水阶段,综合含水率达到92%以上,且大部分油井已水淹关井,区块开发进入快速递减阶段,为进一步提高区块采收率,通过加强水淹规律研究,结合单井采出程度及水性资料分析,查找剩余油分布规律,利用水平定向侧钻技术成功实现了水淹区剩余油挖潜,为区块的下步稳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卫22块是卫城油田中低渗油藏,1982年投入开发,1983年进行试注,1986年建立初期基础井网。1997年以来先后开展了4次油藏精细描述研究,根据研究结果针对性地持续实施细分层系,建立了适合各阶段剩余油分布特点的注采井网,分层动用程度、水驱采收率逐渐提高,采油速度1.5%以上稳产了21年,目前采收率达到56.4%,地质采出程度49.3%。  相似文献   

3.
基于永宁油田部分井区采出程度低、井区窜流严重等情况,优选永宁油田张柴窑子井区作为先导试验区,通过油藏模拟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明确其平面与纵向上的潜力方向。同时开展区域内标准井的空气泡沫驱试验,分析对比CO2驱采油技术、空气泡沫驱采油技术通过挖潜剩余油来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张柴窑子井区由于原始地层压力小以及CO2驱成本相对较高等原因,不适宜采用CO2混相驱采油技术;而张柴窑子井区采用空气泡沫液驱替,驱油效率平均为14.89%,与水驱相比驱油效率提高5.30~29.30个百分点,最终采收率平均可提高6.80个百分点,建议对永宁油田范围内与张柴窑子井区油藏特征相近的区块优先推广空气泡沫驱采油技术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石西油田石西2井区侏罗系西山窑组油藏开发效果较差,采出程度低,剩余储量较大,为了更好地开发油藏,了解剩余油分布情况,开展了石西2井区的油藏精细描述研究。整个研究过程是在开发协同工作环境下完成的,应用地震资料,结合钻测井资料,进行构造精细解释之后,通过软件直接调用地震解释结果进行三维地质建模,实现了对油气储集层的多学科一体化研究。该成果为开发方案的部署和调整、油藏数值模拟以及预测剩余油的分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Y井区渗透率低、储层连通性差、水驱控制程度低、采出程度低,为进一步提高储层动用程度,提高区块采收率,提高开发效果,在对剩余油分布进行精细研究并结合生成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用水平定向钻孔技术来挖掘剩余油潜力,为同类储层提高开发效果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6.
针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下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高含水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零散的特点,对其储层沉积特征、流动单元沉积微相及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该区沙二下亚段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动态资料及油藏精细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长期的注水开发后,以河道砂为主的储层采出程度高、水淹严重,以河道侧翼的前缘砂、远砂相为主的储层采出程度相对较低、低含水低能。通过相控剩余油研究,确定了河道侧翼沉积相变差部位是剩余油的富集区,为相变复杂油藏后期有效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针对区块高含水、剩余油分布零散、直井开发效果差等诸多生产矛盾,通过对油藏进行三维地震的精细描述,结合生产实际,确定利用水平井进行实施侧钻水平井来挖潜井间剩余油,改善区块的水淹状况,提高区块开发效果,提高最终采收率,为其它底水油藏转变开发思路,提高开发效果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四1区克下组油藏自1957年开发以来,经历了试采阶段、建产阶段、含水上升产量递减阶段、高含水低速稳产阶段、废弃开采阶段5个开发阶段,油藏于1993年因小井眼原因被列为报废区块,截止目前,该区采出程度仅15.6%,油藏剩余潜力较大,在油藏地质特征再认识的基础上,总结油藏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精细研究油藏剩余油潜力,优化井网井距、注采参数等,制定合理的挖潜方式,从而有效地的提高油藏开发效果。通过研究,新增可采储量99.53×10^4t,提高采收率18.54%,为同类油藏二次开发提供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临盘油田临2块为典型的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藏,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井间的“剩余油倒锥体”和构造高部位非注水主流线区域。本文详细分析了水平井在临2块馆二段原生底水油藏的适应性,提出了本区水平井设计原则和布井方式,部署实施了水平井14口。通过自1996年以来的水平井开发动态分析,证实了该油藏水平井开发效果明显优于直井,水平井日油能力和油藏采收率大幅提高,综合含水基本保持稳定,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文79断块区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剩余油分布研究,结合构造形态和储层性质,有目的地挖潜剩余油,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完善注采井网,以提高采收率。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1.
濮城油田当前以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剩采速度"的深度开发阶段,通过分析该阶段地下剩余油分布的格局和特点,指出油层内剩余油分布零散,但局部仍有相对富集的部位,为此从分析水驱开发油藏采收率现状入手,找出制约因素并对水驱提高采收率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油田开发在挖潜对象、研究深度等方面的新变化,摸索出一套针对不同剩余油分布类型的调整对策,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2.
濮城油田东区4-7油藏是一个典型的多油层、非均质、低渗油藏。目前该油藏综合含水93.5%,地质采出程度29.26%,采油速度0.37%,处于特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认识不准确,采油速度低,油藏开发指标落后,整体开发效果较差。本文以该油藏为例,对油藏流动单元剩余油潜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剩余油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子北于家湾油田,是子北最早进行开发的区域,采用滚动开发模式,现已进入开发的中后期,油井含水率普遍偏高,要有效的提高该区的石油采收率,搞清研究区内油层中剩余油分布的研究非常重要。从统计的采油速度和采出程度得知,该区采出地下储量仅为3.31%—16.94%,这意味着有83%以上的剩余石油仍然残留在地下成为剩余油,这些剩余石油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是一个巨大的潜力。通过开采特征以及地质特征等分析,研究区域剩余油形成特点,提出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4.
曙二区杜家台油藏是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稀油主力开发区块,从1975年杜7井投入勘探开发以来历经近40年的开发,由于含水高、采出程度高及油层非均质性影导致剩余油分布不均匀,使油藏开采难度逐渐增大,如何做好剩余油研究成为提高区块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马岭油田南二区历经三十年开发,油藏呈现出高含水、高液量、高采出程度特点,本文通过探讨南二区递减规律,利用不同方法合理计算出油藏剩余储量、利用实例证明剩余油分布规律,为后期南二区剩余油的挖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双高期”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13井区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高垒带中部。纵向上油层层系较全,上至东营油层,下至潜山都有油气显示,各油层经多年注水开发和多次平面、纵向调整,剩余油分布极为复杂。将多种研究方法组合进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利用存水率法、物质平衡法、分流方程法、水驱特征曲线法等多种油藏工程方法,结合各开发层系小层沉积相动态综合分析,定量或半定量地确定了齐13井区各油层剩余油丰度、剩余可采储量及分布规律,确定了各层系主要剩余油富集区,为下步开发调整、提高采收率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陇东侏罗系油藏处于"双高"开发阶段,套破井多,注采井网不完善,水驱状况差;剩余油分布零散,稳产难度大。本次研究采取多种手段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1多油层叠合区纵向上原主力层动用程度高,未动用的非主力层剩余油富集;2注水开发的层状、块状油藏剩余油平面上主要分布在边部低渗区、注水滞留区;纵向上主要分布油藏内部未水驱的微构造高部位;3边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受底水影响大,纵向上分布在油层顶部及构造高部位,平面上分布在隔层发育区、套破井连片区及边部未动用区;4分部范围小、厚度薄、数量多的小油砂体,由于注采井不完善,油层动用差剩余油富集。确定油田稳产确定潜力区,并开展不同时期不同油藏优化稳产技术研究,解决制约老油田稳产的矛盾与问题,提高对油藏的控制能力与储量动用程度,改善油田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对文16断块油藏通过沉积微相研究及精细储层评价,结合动态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并针对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断层控制、整体分散、局部富集的特点,提出并建立断块型油藏特有的剩余油富集理论,在油藏中寻找局部构造高点、高含油饱和度韵律层段、低采出程度砂体和低效条带或低含水、低采出程度单元等剩余油富集区,并采取配套对策实施分类治理挖潜,提高油藏采收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义东油田沾四区边底水稠油油藏直井开发含水上升快、采收率低的问题,为了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在沾四区边底水稠油油藏开展了水平井整体调整技术研究及应用,取得较好效果,初步形成了边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隔夹层研究、水平井技术等水平井整体调整技术,对义东油田沾四区边底水稠油油藏及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较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X42块是辽河油田最早开发的中高渗稀油油藏,经过40多年的水驱开发,区块进入了高含水开发阶段,采出程度高,水驱效果差,采油速度低。通过分析区块的剩余油分布特征,确定了剩余油富集的六中类型,明确了构造高部位和断层附近是剩余油富集的主体区域,为下一步井网调整和开发方式转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