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城镇体系规划理论框架的新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镇体系的规划背景、规划核心、规划保障和规划操作层面,分别引入全球城市体系理论、城市竞争力理论、开发建设的空间管治理论和区域协调理论,并对这些理论进行了细致分析,旨在为构建城镇体系规划新的理论框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黎黎 《山西建筑》2011,37(13):23-24,29
以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理论为基础,提出生态旅游景区规划的景观生态方法和设计的景观生态学思路,对规划中的生态基础理论、规划原则、规划途径等进行了研究,进而形成生态规划理论框架和理论要点,建设健康、有序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吴正旺 《华中建筑》2009,27(1):133-135
大学校园规划建设对城市生态具有重要的影响。该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超种群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大学校园规划建设,认为该理论对校园绿地、建筑群、交通系统和水体等校园规划和建设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梁霄  魏来 《城市建筑》2014,(21):8-9
本文系统介绍了影响现代社会城市建设的两大主流规划理论的源起、特点和主要规划理论,这对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价值观的重新思考、公正的规划制度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解读"绿道"的概念功能和"反规划"基本理论出发,探讨了二者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内在联系,提出绿道规划和建设是践行"优先进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反向规划理论的有效举措。并以北运河生态绿道规划为例,现了绿道规划建设在维系生态平衡体系、营建亲水休闲空间、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延续历史人文脉络以及合理布局城市空间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解析了在局域性和物质空间的限定下,"绿道"的规划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张家界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为例,通过对国内外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的综合分析与对比研究,提出观光园的规划类型、功能特征、建设模式及规划原则,为国内近期兴起的农业生态观光园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创建生态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搞好生态县建设,必须加强生态县建设规划的理论研究。文章主要论述了生态县建设规划的性质、理论基础、基本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面对世界经济从全球价值效率导向朝以保障国家供应链安全为目标的国家战略导向的转变,供应链体系建设已成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举措。编制切实可行的市域供应链体系建设规划,做好国家战略传导和企业供应链发展指引,提升市域供应链发展水平,引领区域供应链提质增效,已成为规划领域亟待探索的议题。从概念界定和内涵特征两个维度进行理论探索,明确市域供应链体系建设规划的对象、目标、实施路径和重点内容;从规划实践中抽象概括出规划范式,并对范式中普适性较强的评价指标体系、规划目标体系、规划成果体系进行具体阐释;择要介绍广州规划实践,对之前理论和范式探索进行印证。整体内容形成从理论到范式到实践的完整体系,为市域供应链体系建设规划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9.
城市增长和城市最佳规模理论是城市发展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该理论对城市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有关城市增长的理论的阐述,分析了城市最佳规模理论对城市发展规划的影响,并通过中国西安城市发展状况实例的分析,得出了规划部门可以根据城市增长规模理论,统筹规划城市不同功能分区的建设规模和位置、确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规模、对公共与民间资本的投向进行合理的规划的结论,并根据城市增长理论与现实的矛盾,提出了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应用该理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反规划"概念的提出到《"反规划"途径》一书出版,"反规划"理论的渐渐成熟对主流规划思想和方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尝试通过价值观、认识论到方法论的分析途径对"反规划"理论及其影响做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分析,认为"反规划"理论是建立在生态核心价值观和对城市系统消极认识论基础上的,在规划程序上以变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方法论为不建设用地规划方法论、在规划实体上建立景观安全格局途径的规划理论。"反规划"理论的重要贡献主要在于其对颠覆主流规划思维的尝试,使得城市生态议题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1.
回顾了自1920-1950年内现代主义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筑以及城市规划的影响,对于理想的社会主义城市模式的追求,以及对此后的社会主义城市规划的影响.意识形态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现代主义在社会主义世界的失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论述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杨君华 《南方建筑》2006,(9):114-116
依据地形条件和区位关系,从用地、功能、建筑体量、空间、景观等几个层面出发,进行武夷山市九曲花街规划和建筑设计,最终塑造人文意境与自然特色结合的商业步行街.  相似文献   

13.
陈侠 《山西建筑》2002,28(9):11-12
对迈耶等三位建筑大师的创作实践进行了扼要分析;对新现代主义的孕育,发展过程加以论述;并提出这一潮流产生的内在根源,希望能对我国当前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格罗皮乌斯(Gropius)及其主持下的协和建筑事务所(TAC),1948年至1949年曾接受中华基督教联合董事会委托编制了位于上海虹桥的华东联合基督教大学校园规划,从哈佛毕业不久的贝聿铭也参与其中.尽管该设计方案最终并未付诸实施,但对如何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语汇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介绍了这一设计项目的历史背景及华东大学筹备始末,分析TAC与贝聿铭的校园规划方案如何以典型的现代主义设计手法,在强调现代的空间组织方式、新材料的充分运用、经济的当代建造技术之外,通过体量与空间、建筑与景观、大地与水系等关系,从江南园林和民居中抽象出基本的传统建筑和空间语汇来呈现地方文化、景观和气候特征,从而创造出另一种现代的“中西合璧”的途径,以避免对历史传统风格的简单模仿拼贴.  相似文献   

15.
张燕 《山西建筑》2010,36(33):40-41
结合北欧现代主义设计理念,介绍了芬兰建筑大师阿尔瓦·阿尔托的设计风格及代表作品,并将阿尔托的玛利亚别墅与巴塞罗那德国馆进行比较,指出现代主义摧毁了古典主义体系,建筑真正的自由在于室内外交界原点的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16.
何谓风景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风景/景观的意义进行讨论。本书旨在通过详细讨论、比较各国的风景规划,明确对风景实施规划控制的可能性及其有效范围,并描绘出城市景观规划的全貌。本书将这些规划统称为城市的风景规划。若要在整体上探讨风景规划,则应论及包括湖泊、山林等在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和自然保护规划,或是对经济活动各方面实施广泛的控制引导。但本书仅就其中与都市生活相关范围的风景,主要从控制引导建设行为这一侧面展开论述。这也与执笔者的专业研究方向有关,同时也是基于笔者对该问题的认识,即该范畴内的规划控制管理正是目前日本最缺乏、最迫切需要研讨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建筑话语或思想的形成无疑是近代建筑史研究最重要的问题。中国近代建筑的文化观所导致的对建筑民族性的认识,是民族形式新建筑创作的理论基础,而对科学性的追求则是建筑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作为建筑的民族主义基础的文化观和作为建筑现代化基础的科学观是理解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想发展的两把钥匙。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逢雨必涝逐渐演变为我国大中城市的痼疾。如何才能统筹解决城市水安全问题,不再"城中看海"?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何谓"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的重心又是什么?带着如上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院长张全。  相似文献   

19.
晚期现代建筑思潮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强烈地吸引着建筑师、理论家们的注意力 .如何在纷繁的建筑现象中掌握其本质思想 ,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问题就是宏观地把握西方当代建筑的整体状况和建筑活动 ,力求抛开各种建筑思潮表面及形式上的东西 ,结合当代国外著名建筑师的创作思想及作品 ,从关心人的基本思想、建筑的兼容性、历史与传统、革命性与演化性等诸多方面 ,对其思想本质及内涵进行深刻总结、精辟概括 ,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 ,以期达到纲举目章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